第五百三十八章 平定關中(三)

“放肆!”即便是心神震盪,馬騰還是立刻反映了過來,把腰間長劍向馬超擲了過去。

這玩意兒若是不閃,可不是鎮紙砸中那麼簡單了。馬超秉承着“小杖則受,大杖則走”的孝道觀念,一個後仰鐵板橋避開了飛劍。

衆人也顧不得震驚了,連忙上前護住馬超,龐德驚呼道:“主公息怒!”

一時間,堂中亂成了一鍋粥,呂布也連忙站到馬超身前,防止馬騰再行發難。

看着馬超一臉不服氣的樣子,馬騰只覺得一陣肝疼,怒道:“壞吾家性命者必是此子!當殺!”

呂布苦勸道:“小將軍也是一時心直口快,他還年少不懂事,主公勿要和他一般見識。”

龐德也連忙道:“奉先所言正是,主公,虎毒尚不食子啊!父子至親,焉能刀劍相向?”

“爲人臣竟敢如此輕忽天子,是爲大不敬!所謂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吾身爲涼州牧,若不處罰,何以教化百姓?”

眼見馬騰動了真怒,呂布生出了退縮之意,而龐德卻是凜然無懼道:“在座的都是主公之臣,未聞雒陽天子。愚以爲主公如此行事,纔是傷了諸位兄弟的心。”

“放肆!馬騰怒喝道:“令明你也這般糊塗?”

“屬下只知道如今雒陽天子在離間主公與鎮西將軍,而小將軍爲父抱不平,無罪!”

龐德的聲音鏗鏘有力,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挺起胸膛,即便是之前有些發虛,此時也昂首挺胸,一副凜然無懼的樣子。

馬騰愣了一下,眼角餘光又掃到馬超一臉委屈的樣子,心中不由得一軟,長嘆道:“只此一次,若有再犯,定斬不饒!”

殺氣四溢,顯然不是在說場面話,龐德等人紛紛一凜,馬超也不敢怠慢,抱拳回道:“孩兒遵命!”

“雖免死罪,但不可不罰,且充作先登卒,三戰抵罪。”

充作先登卒,基本就是相當於發配去當死士,但即便是龐德也不敢再勸了,馬騰的決心已定,若一再逼迫,倒是可能產生反效果。

馬超倒是毫不在意,他素來好戰,勇武過人,本就想找時機顯擺一下,但畢竟年幼,馬騰也很少讓他接觸真正的戰場。引軍先登本就是他的願望,雖然發配過去不太好聽,但也算曲線達成。

是以馬超很乾脆的應道:“孩兒領命!”

此事也就暫且揭過,衆人的思緒也轉回了朝廷的任命上,幾十雙銳利的眼神望向呂布,馬騰問道:“奉先,朝廷使臣何在?”

呂布苦笑道:“使臣如今不在此處,在西函谷關停留,據說是函谷關守將言稱三輔動盪,不敢放使臣涉險,故而留住了他們。前來傳信的是函谷關軍卒以及使團的一名小吏。”

馬騰也不意外,想來是函谷關守將擔心使臣入關後會帶來麻煩,因此找理由留住,再派人來探探他和韓遂的口風。

這道任命如今也只是口頭,在沒見到聖旨前,並不能作數。但……韓遂那邊……

馬騰的神情有點陰沉,繼續問道:“使臣是朝中哪位大員?”

“潁川人鍾繇鍾元常,曾爲魏郡鄴城令,如今據說是魏王主簿。副使是東萊人太史慈,曾爲衛將軍李明遠麾下校尉。”

說到李明遠,呂布的神情略略有些不自然,當初爲了抱上董卓的大腿,選擇了和李澈割裂關係,後來即便想再修好,卻也破鏡難圓。連老婆孩子和親信的小舅子都不向着他了。

馬騰顯然也知道這層關係,略有些異樣的看了呂布一眼,倒也不太在意,敲了敲案几,有些遲疑道:“潁川人,姓鍾,看來是中原高門子弟,也是魏王親信,這道任命應該就是魏王的意思了,想挑撥吾與文約的關係?”

龐德肅然道:“若真是如此,主公還需小心,恐怕魏王已經將目光投向了關中。魏王據有五州,手握天子,是當今天下第一大諸侯,屬下以爲主公當與鎮西將軍同心協力,共抗強敵。或許還要聯絡益州的劉牧伯,纔能有一絲勝機。”

呂布回憶起士孫瑞等人所說的話,抱拳道:“屬下不太認同令明所言,魏王雖然勢大,但其強敵亦多。兗州牧曹操、荊州牧袁紹,都是魏王強敵。尤其是袁本初,世出高門,雖然因袁公路而門楣墜落,但底蘊深厚。再加上荊揚二州近年少有大的戰亂,北方多有士民南遷,其未必比魏王勢弱多少。

更何況豫州牧陳王劉寵也快要敗亡,若是讓袁本初拿下豫州,即便是魏王也會頭疼萬分,是以屬下認爲此時無論魏王還是袁本初,都很難抽身他顧,正是主公解決隱患的時候。”

龐德等人大驚失色,只覺得這呂布彷彿變了個人一樣,竟然能對天下局勢分析的這般頭頭是道,對於龐德等人來說,此時只有“不明覺厲”四個字能形容他們的心情。

馬騰倒是聽出了呂布的意思,他哈哈笑道:“這是你那班新收的幕僚所言?”

呂布也知道瞞不過馬騰,很乾脆的道:“屬下一介武夫,不懂這些,但事關主公大計,故而向士孫都尉他們請教了一番。”

“士孫君榮?”馬騰有些無言,士孫瑞當初那席話也算說到了他心坎,再加上這些日子韓遂竟然絲毫沒有派人通氣的意思,馬騰心裡已經隱隱有了不滿。

他倒是不介意士孫瑞這般鼓動他與韓遂翻臉,畢竟就如今局勢來看,這臉不翻也得翻。

“這些日子,鎮西將軍可有派人來問罪?”

“不曾來人。”呂布搖頭道:“就連樑興等人都後撤了三十里,想來是被鎮西將軍警告了?”

馬騰卻不這麼認爲,他與韓遂合作多年,對他頗有了解。此人善於謀算,行事看似穩紮穩打,實則非常激進,徑直退讓不是他的作風。

尤其是在兩人沒通氣的時候。

“整軍備戰吧。”馬騰的聲音有些疲憊:“鎮西將軍是準備以勢逼吾讓步了,可這一步如今看來是不能退了啊……”

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二百八十四章 定人心第五百四十一章 平定關中(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起(中)第一百三十章 誅殺不當辜第一百八十二章 剿與撫第二百八十二章 清查土地第三百一十八章 窮途第五百八十四章 中原僵持(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兆尹府(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使(中)第五十六章 決心第七十五章 賞功第四百一十一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四千字)第十九章 荀公達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見曹操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真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呂布與閻行第三百五十九章 呂布與閻行第五百四十二章 平定關中(七)第一百零一章 忠義立身呂奉先第四百三十一章 託付第四百二十六章 張闓第二百零五章 常山趙子龍(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蜀地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三百四十六章 讖緯與神鬼(上)第二百八十章 辦學(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賞罰(中)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三百九十八章 內應(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五百六十章 誘之以利(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謀劃(下)第三百零九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宮爭執(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攻營與守營(上)第一百五十章 驚變(中)第四十四章 英雄本色第二百四十章 廢立(終)第三百一十五章 虎牢關(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廢立(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平定關中(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中原僵持(二)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一百九十九章 等待第二百四十七章 羣雄起(中)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賞(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夜談第二百四十一章 勤王之名第四十三章 舉薦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立(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斷(下)第九十七章 比試(中)第五百二十八章 朝議第七十四章 罰罪第一百零七章 道別第八章 袁公路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賞(下)第九十章 猛士雲集第八十五章 激進第一百七十二章 談利言義第五百一十五章 論官(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嚴刑慎行第三百二十六章 賞罰(中)第四百一十一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四千字)第四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動(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虎牢關(上)第二百七十章 入主冀州(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親(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與臣(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諜中諜第四百四十章 信件第四百一十三章 太史慈(中)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二百四十一章 勤王之名第三十八章 兵要第二百八十章 辦學(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雜談第五百六十三章 忽悠(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平定關中(十二)第二百零七章 整軍備戰第八十四章 孫慎第二百八十七章 甄府(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議罪(下)第五十四章 仁恕之道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史慈(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陽之戰(下)第二百零三章 城門第四百七十章 夏侯淵第五十四章 仁恕之道第三百三十三章 青州亂起第五百零四章 議功善後(下)第五百零四章 議功善後(下)第三百零五章 河南之變(下)第五百六十章 誘之以利(上)第一百零三章 送別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內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