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腹心

此時已是戌時二刻,劉備與李澈走出了何苗府邸,兩人都有些微醺,呂韻連忙上前扶住李澈。

李澈悄聲道:“去大將軍府。”

呂韻會意的點點頭,待到馬車行進,二人正準備交流,忽聽呂韻的聲音傳來:“兩位上官,若有機密之事,爲何不避開卑職?”

二人相顧失笑,劉備笑道:“且不說這些算不得機密,十常侍知曉也無妨。單說信任二字。呂小娘你身爲護衛,明遠的身家性命都交在你手上了,些許機密又算得了什麼?”

呂韻默然,半晌後堅定的道:“卑職斷不會泄露隻言片語!”

無誓無血,不過劉備和李澈也不在乎,李澈笑道:“知道了,知道了。且小心趕車,北京市第三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啊。”

呂韻有些困惑,劉備倒是知道這廝又開始說胡話了,也不理會,徑直道:“何苗此人與大將軍不同,唯利是圖,不可深交。”

李澈輕輕頷首,此人前倨後恭,言語中盡是忠心,心中卻皆是利益。何進好歹還有家國情懷,還念及親人情分,這位身爲萬石大員,軍方第二人,卻對天下無絲毫責任感,着實令人齒冷。

不過原本歷史上此人結局便極其悽慘,何進部將吳匡素來厭惡其不與何進同心,在何進死後認爲是何苗主使的政變,帶人攻殺了何苗。

董卓進京後爲了收買人心,打着爲何進報仇的旗號將何苗開棺戮屍,肢解成幾份,然後棄於路邊。還連帶將其母舞陽君一併誅殺,暴屍於外,不加收斂。

劉備繼續道:“若欲與郭勝謀,還需先見過大將軍,否則易起誤會,明遠倒是有心了。”

李澈笑道:“我等終究打上了大將軍的烙印,此等大事,還是先告知大將軍爲好。否則小人進盡讒言,就容易禍起蕭牆。”

劉備微笑點頭,李澈凡事總能合他心意,人生得此知己,着實無憾。

“倒是玄德公,着實言辭犀利啊,確實讓澈刮目相看。”李澈對劉備今天的一系列神操作深表歎服,對症下藥,一日之間瓦解宦官兩大同盟,宛若張儀在世、蘇秦復生一般。

“凡事總有因由,找準根本便是了。換做明遠或者公達,也斷然能做到,只是太后那邊不給機會罷了。”劉備輕輕搖頭,並不爲此自傲。

李澈對自己沒什麼信心,但是說到荀攸,他還是輕輕點頭。確實,以荀攸的水平,說服何太后完全沒問題,何進府上那些個謀士,陳琳、逄紀、何顒個個都能做到,問題是何太后連開口的機會都不給他們,那就只能抓瞎了。

倒是劉備這邊憑藉李澈先知帶來的震撼,和自己的宗親身份,總算是讓何太后耐心聽他講完話,繼而攜何太后的威勢再說服何苗,纔有如此成效。

不管怎麼說,劉備不愧爲一代梟雄,其膽識、智略、口才、武藝皆是上上之選,再加上宏圖大志和仁義之心,難怪能從一介織蓆販履之輩,成爲一代君王。

“二位,大將軍府到了。”

兩人對視一眼,輕輕點頭。

……

何府仍然燈火通明,何進坐在主堂,顯然正在等人,見到二人進來,何進眼神一亮,大笑道:“藺相如與蘇秦來矣!”

李澈與劉備面面相覷,失笑着搖搖頭,拱手施禮道:“大將軍謬讚了,下官愧不敢當。”

“二位智勇雙全,才幹過人,口才了得,所作所爲正是如藺相如完璧歸趙、蘇秦遊說六國一般,如何當不得?還請快快入座,某要敬二位一杯,聊表謝意。”

二人連稱不敢,待落座之後,何進也不詢問今日具體事宜,只是拍拍手,侍女們端着餐食魚貫而入,倒是無太多奢侈之物,以精緻小巧爲主。

“天下事難,因此略有些委屈二位了,還請包涵。”

“大將軍心憂萬民,何談委屈?此等酒席,遠勝車騎府上的珍饈,倒是多謝大將軍賜宴。”劉備拱拱手,誠心誠意的稱讚道。

“某讀書不多,倒也知在其位謀其政,既然身爲大將軍,那自當心懷天下。若還爲南陽一屠戶,某倒是能大擺筵席以款待二位了。”何進肅然言道,讓二人微微頷首。

何進又笑道:“某還是不習慣用膳之時有人侍奉,若二位有需要,自可選人留下。”

“澈鄉野村夫出身,也不習慣如此,倒是正與大將軍相合。”

“備織蓆販履之輩,倒是沒有養成貴族習慣。”

“好!好!好!就讓屠戶、村夫、織蓆販履之輩好好談談,你們退下吧。”何進大笑三聲,示意侍從退下。

待到大堂只剩三人,何進猛的俯首一拜,倒是讓李澈與劉備措手不及,連忙上前左右扶住何進。

何進卻不起身,泣道:“二位使某兄妹和睦,兄弟同心,如再造之恩。自離了南陽,雖然榮華富貴,權傾朝野,卻也一日難過一日,哪怕這假象如鏡花水月,一觸即散,某亦深感大恩。以此一拜,以謝二位。”

二人相顧,齊齊嘆了口氣,劉備勸道:“大將軍赤子之心,守孝悌之義,太后與車騎終究會明白的,還望大將軍莫要太過悲傷。”

言罷,二人用力拉起了何進,三人各自歸位,何進紅眼道:“倒是讓二位看了某的笑話。私事蓋過國事,着實不該。”

劉備肅容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將軍欲先齊家,何錯之有?”

繼而又笑道:“今日諸事順利,大將軍也可安心了,十常侍的好日子該到頭了。”

何進微微頷首,失去了皇權庇護的宦官,什麼都不算,殺起來真的比殺豬還容易。

劉備又講了講宮中發生的事,隨後道:“爲防萬一,明遠欲與郭勝一會,明晰閹豎圖謀,故而應了車騎之邀。不知大將軍意下如何?”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自今日起,某與二位肝膽相照,二位但有謀劃,自可施行,某概無不許。若有需要用到某之處,必不推辭!”何進嚴肅認真的拱手道。

兩人輕輕點頭,自今日起,劉備與李澈真正成爲了何進的腹心,在朝廷上真正有了一席之地。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線←★←★←★←★←★←

烈祖、李澈與何苗共謀,欲會郭勝。轉而泄於何進,進大喜,遂以二人爲腹心,大見親待。烈祖由是顯赫。

——《漢記·烈祖本紀》

第一百四十章 哀之而不鑑之第二百七十章 入主冀州(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立(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匈奴之戰(一)第十八章 禁宮斥宦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四百三十二章 弒君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三百七十四章 各方反應(下)第四百一十章 名望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匈奴之戰(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必要的戰爭第七十七章 死地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勢第一百二十章 趙瑾第二百四十二章 遙祭第二百五十九章 謀權(上)第三百零一章 戰後雜事(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遊說(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西域(上)第九十章 猛士雲集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七十六章 鐵頭娃第五百四十三章 平定關中(八)第九十章 猛士雲集第三百一十三章 謀劃(下)第四百九十章 退匈奴(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別離第五百四十五章 平定關中(十)第二百三十章 終局(四)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五百八十二章 和親(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西域(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變(七)第二百五十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二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零四章 焚糧第三百四十七章 讖緯與神鬼(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第一百一十一章 趙女第三百八十二章 幽州牧劉表(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起(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名利第十五章 英雄第三百三十八章 援兵第一百零九章 出京(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變(上)第二百章 陷鋒突陳第二百五十九章 謀權(上)第五百零八章 父子(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名利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第九十一章 開幕第四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五)第三百七十章 薊侯(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荒唐一夢(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母與子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韓遂之敗(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亂起(下)第三十一章 議事第七章 袁府第五百二十五章 衛覬第三百九十九章 諜中諜第五百五十一章 梟雄心性與梟雄末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任京兆尹第七十五章 賞功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三百四十章 青州之治(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弒君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變(下)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動盪第四百六十三章 攻營與守營(上)第八十一章 權術第三十三章 玉玦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狗(上)第一百七十章 奴與民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變(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忠心耿耿(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末路(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人敵第八十九章 外放第三百九十九章 諜中諜第四百七十一章 辛毗第五百三十九章 平定關中(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信念第五百零四章 議功善後(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賞(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解鬥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與賊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青州亂起第五百八十一章 和親(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道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