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

李澈現在覺得很匪夷所思,不止是李澈,陳羣也是目瞪口呆,兩人也算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物,但這般情況當真是第一次見到。

“審正南……他腦子到底是怎麼長的?”

審配字正南,出身魏郡陰安審氏,世宦兩千石的名門之後,曾做過故太尉陳球的屬吏,因個性剛直,與上官不睦,故常年不得志,一直到劉備上門才請動他出山輔佐。

自輔佐劉備以來,歷任冀州治中從事、魏郡太守、冀州別駕,是劉備勢力排名前十的大人物,可見其人確實頗得劉備信重。

審配個人素養也確實沒什麼問題,生性儉樸,剛直不阿,即便是冀州大姓貪贓枉法,審配也從來沒有手軟過,在朝會上剛而犯上也是常見之事,經常能頂的荀攸、沮授等人說不出話來。

從各方面來看,此人就是一個真真正正的諫臣,不惜己身,能以身殉道的諫臣。

但這是拋開陰安審氏這個家族而言。

從相府探查的情報來看,陰安審氏田連阡陌,豪宅無數,奴婢千餘,已經隱隱成爲了豪強與士族的結合體,有了後世門閥的雛形。

審氏子弟違背法紀、惡行累累,其罪惡堪稱罄竹難書,但偏偏他們明面上推出的這位大人物卻是一副嫉惡如仇的樣子,這兩者帶來的割裂感讓李澈和陳羣感覺極度的不真實。

陳羣咂舌道:“正常人若是底子這般不清白,早就夾着尾巴做官了,或是做好好先生,與人爲善。偏生這位審別駕與衆不同,鄴城上下沒有哪個官員對他有好印象,這可真是……”

“莫非是刻意反其道而行之?”

陳羣搖頭道:“不像,從這些情報來看,這位審別駕似乎真的不知道自己族裡乾的好事。當然,也不能就此下定論,在下與他接觸不多,確實不怎麼了解此人。”

審配在歷史上也確實是以剛而犯上聞名,其最後不願降曹,“面北而死”的事蹟也算是忠臣的典範。但有些尷尬的是,導致他敗亡的直接原因是他的侄子審榮降曹,做了帶路黨。

而他死後曹操查抄陰安審氏,抄得財貨數以萬計,而審氏宗族亦多有庇護罪人、逃犯的行徑。

這些事對於一個大士族來說本不算什麼,畢竟庇護罪犯作爲門客也算是“先秦遺風”,這等高門若想斂財,數以萬計的財物也實屬正常。

只是落到審配這個眼睛裡揉不得沙子的人身上,就顯得格外諷刺。

“那就是沒人敢跟他說,或者說……人人都等着他引火自焚的那一天。”

陳羣蹙眉道:“不應該啊,我記得此前大王似乎還治過幾個陰安審氏之人,是牽子經任冀州從事時法辦之人,審正南當真一無所覺?”

“審正南身邊有內鬼啊,恐怕是極受他信任的審氏子弟,否則不可能瞞過他。”

陳羣緊盯着李澈,問道:“君侯當真沒想過,是審正南與陰安審氏狼狽爲奸,沆瀣一氣?”

“我不相信審正南,但我相信大王看人的能力。若審正南真是沽名釣譽之輩,大王斷不會讓他身居高位。只是恐怕大王都想不到,陰安審氏竟然會放肆到這種程度吧。”

李澈呵呵冷笑起來,右手攥緊,將手中的信紙捏成了一團。

“看來君侯很憤怒啊。”

李澈厲聲道:“一羣不知死活的東西!本只想敲打一番,讓他們配合便是,如今看來,要斷掉他們的爪子,才能讓他們明白什麼是法紀!”

“牽扯太廣了,一個不慎,可能會引發大動盪。”

“動盪不起來的。”李澈展開那皺成一團的信紙,冷笑道:“你看看上面的名單吧,除了陰安審氏,哪還有夠分量的家族?冀州的世家大多還算是比較聽話的,只是這次若不能把這股歪風邪氣剎住,其他人遲早也會下場,畢竟利益動人心啊。”

“君侯準備如何做?”

“引蛇出洞,然後就看審正南如何選擇了。”

陳羣一挑眉:“君侯這是把他往絕路上逼啊。”

李澈淡淡的道:“若連自己家族都無法管束,如何能爲朝廷重臣?沒人應該給他當奶孃,他若不能下定決心剜除痼疾,那就一起去吧。”

“君侯不怕得罪了他?”

“我要做的事,遲早要得罪很多人,如果怕得罪人,那什麼事都做不成!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好!”陳羣一拍案几,大笑道:“正是如此,義之所在,何須畏首畏尾?該給這些人一個慘痛的教訓,以此警醒所有人,有些事碰不得!區區別駕罷了,得罪了又如何?”

看陳羣這麼開心,李澈冷冷的道:“陳長史這般豪氣,不如拿出點實際的東西?”

“君侯位極人臣,屬下哪有能讓您看上眼的東西?”陳羣微微一笑:“只能借花獻佛,做個保證。只要大王默許,請君侯放手施爲便是。”

“放手施爲?”李澈略略咀嚼了一番這四個字,呵呵笑道:“陳長史果然豪氣干雲啊,不知不覺,大王麾下的潁川人竟這般有底氣了。”

陳羣嬉笑道:“這也是君侯樂見之事啊。吾等不置田地,不蓄奴婢,奉公守法,豈不遠勝其餘?”

“哼哼!”李澈冷哼兩聲,卻不想多言什麼。引入其他地方的士族來防止冀州士族抱團抗拒官府,這是既定方針。

潁川士族在這方面一向做得很好,這些從中原大地而來的士族許是看不起河朔的土地,並不像他們的北方同行一樣熱衷於置辦田地。很多人甚至除了官方賞賜的田畝外不置一田,也不興建大宅,不蓄養奴婢,簡直就是官員楷模。

而且雖然有二荀、陳羣、鍾繇這些上層代表,潁川人也始終保持着在朝堂上的低調,很少進行鍼鋒相對的較量。

李澈當然明白他們在想什麼,並非無慾無求,而是所圖非小。圖故鄉之地,圖新朝之位。

“有所求,故有所取捨。爲什麼有些人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莫非是大王對他們太過仁厚?該讓他們知道,什麼是不可觸碰的底線和原則!”

第四百零二章 關靖第二百七十八章 各懷心思(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旨(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變(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戰(九)第一百七十四章 站隊第三百七十六章 歷陽之戰(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攻敵必救(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王府夜談(上)第四百零三章 中原第三百二十五章 賞罰(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西域(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匈奴之戰(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五百八十二章 和親(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劉協第一百零七章 道別第一百七十一章 宣傳攻勢第二十二章 蹇碩伏誅第五百八十一章 和親(中)第五百五十一章 梟雄心性與梟雄末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怒火第三百二十九章 算計(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謀算第一百七十一章 宣傳攻勢第四百四十八章 叛(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平定關中(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人敵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巫祝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相人第四百零九章 上表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第四百一十六章 血書第四百九十七章 來使(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誘之以利(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動亂(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賞罰(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匈奴(一)第十一章 松柏青山第四十六章 進諫第一百零一章 忠義立身呂奉先第七十四章 罰罪第五十九章 從賊第三章 抉擇第六十五章 忠義無雙十常侍第二十六章 臥雪堂第四百二十三章 宴席(下)第五十六章 決心第三百三十七章 所謂賢名(下)第二章 天下苦漢久矣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變(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常山之戰(七)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四百九十七章 來使(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變(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所謂賢名(下)第四百一十章 名望第一百二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八十七章 酷吏第四百三十一章 託付關於劇情推進第三百七十八章 虎之殤(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玄(下)第六十三章 賈詡第五百二十二章 插旗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敵必救(上)第九十九章 悟而能執第三百二十六章 賞罰(中)第三百七十一章 薊侯(下)第十九章 荀公達第一百九十五章 信念第二百九十章 常山之戰(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常山之戰(終)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一百七十五章 信息不對稱第二十七章 醒轉第八十三章 贈劍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一百五十四章 洞察人心第五百四十六章 平定關中(十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五百五十五章 西域(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西域(上)第四十章 崩第二百四十六章 羣雄起(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中原僵持(四)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中動亂(四)第五百二十八章 朝議第五章 黨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退匈奴(七)第三百零八章 任峻(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忠心耿耿(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五百七十四章 南宮爭執(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斷第四百九十六章 收狗(下)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動(一)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