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以義告,以道誅

“後將軍,末將可以以性命擔保!孫兄弟他們絕不會通敵!我泰山衆兄弟最是重情重義,都是如末將一般的好男兒!後將軍待我等甚厚,甚至以太守之位相許,非肝腦塗地不足以報後將軍之大恩,又豈會通敵背叛?此乃李賊之奸計,後將軍萬勿相信!”

匆匆來到中軍營帳,孫觀等人便聽到了昌豨那慷慨激昂的聲音。幾人面面相覷,這正義凜然、義氣十足的話語當真是那個不要臉的昌霸所言?

曹操的臉皮也是抖了一抖,雖然早已領教過昌豨的厚顏無恥,但着實沒想到此人竟然能無恥到這般地步。

和你一般的好男兒?原來你泰山衆全員二五仔?

還有這些信不是你帶回來的?怎的好像成了我不相信泰山衆的忠心?

曹操深吸了一口氣,淡淡的問道:“昌校尉,或許你該解釋一下,被敵軍俘虜的你爲何會被放回來?”

昌豨神情激動地解釋道:“後將軍,這是李澈的陰謀!他試圖讓末將背叛後將軍,與他裡應外合,末將假意應允了他,才逃了回來。”

“哦?李明遠的陰謀?”曹操似笑非笑:“李明遠何時變得這般愚蠢?竟然輕易相信了你?”

昌豨連忙道:“帶回這些信件便是他的條件,他認爲後將軍必然會因此而憎惡末將。只是他算錯了一點!後將軍心胸寬廣,明見萬里,又豈會被這等小伎倆蠱惑?”

孫觀等人大致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尹禮有些疑惑地問道:“敢問後將軍,臧將軍何在?”兩軍的高層大多已經在此,獨獨缺了泰山衆首領臧霸。

郭嘉笑道:“臧將軍有些事務,稍後便至。”

昌豨心下一沉,滿營將校,除了臧霸外無不對他欲除之而後快,他敢肆無忌憚的挑釁曹操的神經也是仰仗臧霸的縱容。畢竟泰山衆大體還是跟着臧霸走,萬一讓臧霸生出嫌隙,難免有變。

可臧霸竟然沒出現,情況有些脫離了控制。

“很有趣啊,孫都尉、尹校尉、吳校尉,你們來看看,昌校尉帶回來的這些信件說了些什麼,吾甚是好奇,他李明遠憑什麼覺得這些信足以讓吾懷疑諸君?”

曹操笑的很開心,孫觀等人卻很忐忑,遲疑了半晌,膽子大的吳敦咬牙上前取過信件,匆匆一閱,如遭雷殛。

信中用拉家常一般的語氣詢問吳敦在曹操麾下過的是否如意,是否有思念家小,兗州風光與徐州風光相比孰優孰劣等等,並回復吳敦,家小無恙,勿念。

並未談及曹操,也沒有什麼軍事機密,但這親熱的話語,以及彷彿來往許久的老友一般的熱情,簡直就像一把刀插了過來。

最關鍵的是,吳敦無法反駁什麼,因爲他確實有詢問過家小安危,但話頭卻是李澈挑起的。本覺得這不算什麼大事,如今暴露在曹操面前,卻有些百口莫辯之感。

他雖問心無愧,奈何人心難測。

見吳敦反應異常,孫觀等人連忙取過自己的信件,其內容大同小異,都是如老友拉家常一般的話語。只在末尾接一句兗州居不易,當回徐州安樂。

“兗州居不易啊,這是吾這兗州牧之大過!愧對諸君!愧對百姓!”

曹操捶胸頓足,彷彿愧疚至極,驚得孫觀幾人連忙單膝跪地解釋:“後將軍何出此言?兗州繁盛,遠勝青徐,衛將軍此乃挑撥之言,後將軍萬勿中計啊!”

曹操以袖掩面,泣聲道:“諸君不必爲吾遮掩,吾自知諸君忠心,兗州居不易,諸君卻仍效命疆場,不顧生死,足見忠義。昌君之解釋實在沒有必要,吾又怎會懷疑諸君?”

一番話有沒有感動孫觀等人不好說,但卻成功的提醒了他們,這事是誰鬧出來的。

“唰”的一下,幾名泰山衆高層用殺人的眼光望向昌豨,恨不能生食其肉。

這些信被他這個俘虜帶回來,讓孫觀他們如何向曹操解釋?

昌豨汗毛倒立,連忙道:“諸位兄弟,我也是被逼無奈啊!曹公聰慧,自不會信這些荒謬之語。而諸君只需稍作解釋,便能換來昌某一條性命,豈不是很賺的買賣?”

“昌霸!”吳敦咬牙切齒,獰聲道:“你與李明遠早有勾連,焉知你不是爲他做事,刻意來挑撥我等?”

“姓吳的,休要血口噴人!”昌豨急道:“後將軍親至,我早與李澈斷了聯繫,一心效忠,豈容你胡言污衊?”

孫觀幽幽道:“你一身完好無損,未受刑罰,未遭拷問,僅隔一日,李明遠便平白無故把你放回來,爲何?你又作何解釋?”

“這正是讓我們互相猜疑啊!孫兄弟切勿中計!”

尹禮冷聲道:“還需猜疑?後將軍令你帶兵爲先鋒,你卻孤身上陣,不帶部屬,這究竟是膽大包天,還是自知李明遠不會傷你?”

“我本想殺殺李明遠的威風,卻沒想到他手下有這般能人,若是一個不慎,恐怕當場便死了,我對後將軍的忠心天日可鑑,不容污衊!”

泰山衆的高層爭執起來,曹操等兗州高層眼神閃爍不定,饒有興致的看着他們吵鬧。

幾人的聲音越來越大,攻訐的話語也越發出格,正當曹操準備出聲制止,一聲沉悶的喝聲響起:“夠了!”

聲到令行,方纔已經準備擼袖子幹架的衆匪首頓時噤若寒蟬。

臧霸走了進來,左臂還包紮着傷口,隱隱可見血跡,卻是今日攻營之時所留。

他大步行至曹操面前,鄭重見禮後道:“末將願以性命擔保,明公未敗,昌豨不叛。”

曹操還未說話,樂進冷笑道:“臧將軍這話當真有意思,昌校尉的忠誠原來還有限制?說的這般動聽,倒不如直說他就是個牆頭草。這種人如何信得?”

“大哥!樂校尉話難聽了些,但確實是這個理!”

“昌霸今日這般行爲已經不把我等當做生死兄弟,您又何必繼續保他?”

曹操望着臧霸,他也很希望臧霸給他一個解釋,臧霸肅然道:“他是末將的屬下,末將能夠於這亂世立足,便是因爲能夠護住麾下的弟兄。末將受後將軍全命之恩,不敢違命。但末將聽聞王霸之君誅除不臣當以義告,以道誅,而非以威迫,以策詐,請後將軍慎思。”

曹操一愣,恍然反映了過來,臧霸已經看明白了今日之事,細細咀嚼了一番臧霸的話,輕嘆道:“宣高所言甚是,今日是吾之過失。宣高有古之義士之風啊。不過吾也不妨明言相告,沒有下次了,下次吾會如宣高所言,以義告,以道誅!”

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下)(三千字)第一百八十九章 外力與齊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斷第二百七十六章 選擇(下)第五百四十章 平定關中(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起(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曲城鄉侯第三十七章 亂世(二合一4000字)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九十六章 比試(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見曹操第八章 袁公路第二百一十二章 豪傑之論第二章 天下苦漢久矣第一百二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中動亂(四)第五十八章 赴宴第五百三十一章 關中動亂(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終變(六)第五百七十章 荒唐一夢第一百七十二章 談利言義第四百四十九章 進爵第二百章 陷鋒突陳第一百一十六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二百八十六章 甄府(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師出有名第一百四十五章 財物(第四更,求首訂)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動(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四千字)第二百二十八章 終變(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五十六章 決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以人爲鏡第五百三十二章 關中動亂(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應(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以義告,以道誅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動盪第二百二十四章 兄弟(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洞察人心第一百零九章 出京(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五百六十章 誘之以利(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立(五)第四百二十三章 宴席(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王府夜談(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忠心耿耿(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七章 袁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很大第一百九十章 知政失者在草野第三十七章 亂世(二合一4000字)第五十八章 赴宴第四十七章 定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外力與齊心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動盪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應(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斷(中)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夢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三百二十九章 算計(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道不同第三章 抉擇第四十九章 利害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第二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一百八十八章 愛諸將婦第一百四十一章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三百六十五章 逝第四百零九章 上表第九十八章 比試(下)第九十九章 悟而能執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第七十七章 死地第六章 入城第三百八十五章 特別的人第十一章 松柏青山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雀闕上(下)第五十八章 赴宴第二百六十八章 遊說(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以義告,以道誅第四十六章 進諫第五百零八章 父子(上)關於劇情推進第五百七十一章 王府夜談(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化第一百零四章 尋劍第三百零五章 河南之變(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土第二百二十章 帝與臣(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陽縣(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信念第二百零八章 破釜沉舟(上)第二章 天下苦漢久矣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趙子龍(下)第四百零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海糜氏第二十六章 臥雪堂第四十六章 進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