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天無二日

“定射裝填,方向辰時三刻,預射一輪,放!”

“嘭嘭嘭——”

天啓十七年冬月二十七日,伴隨着呼嘯的炮彈打在莫臥兒帝國博格拉城城頭,麓川的大明西軍都督府兵馬自賈木納河以東搶渡,登陸恆河平原東部。

明軍這個的戰略意圖很明朗,那就是戈西河以東,恆河以北的廣袤平原。

拿下這裡,大明與將與周國、蜀國接壤。

當然,這裡並非是明軍必須拿下的地方,只是拿下這裡後,大明將進一步對小西洋諸藩加大掌控力度,並且能進一步發起平莫戰爭。

鐵路也不用擔心,賈木納河和戈西河有許多沙州,建設大橋的難度比起長江簡直小兒科。

因此,拿下這裡完全可以作爲洪承疇的一筆新政績。

不過從這點也能看出,這是洪承疇的戰略意圖,而不是朱由檢的戰略意圖,因爲朱由檢只想牽制莫臥兒,而不是想要佔領它。

莫臥兒看似富裕,但實際上在小冰河的氣候環境下,莫臥兒內部也存在糧食不足的情況。

在地圖上,河西漢人數量四百六十餘萬,少民八十餘萬,四川漢人三百二十餘萬,少民三十餘萬。

朱由檢說着,然後將一本奏疏丟向了朱慈燃。

坐下後,他笑嘻嘻的說道:“叔父,那洪承疇驅趕三百萬土民,下面的官員可吵翻了,都要彈劾他。”

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爲自己的兒孫做打算,做考慮了。

這樣的肥沃讓早已習慣了麓川平原的木懿都忍不住有些心動,因此不由地想留下當地的莫臥兒百姓。

只可惜面對他的想法,洪承疇卻搖頭拒絕道:

“不用,我要驅趕此地的土民前往南虜境內,然後將麓川平原和麓川西北平原的少民遷移至此。”

“不不不……我就是問問……問問……”朱慈燃笑呵呵的說着,眼睛卻賊眉鼠眼的放在了朱由檢背後那《大明坤輿總圖》上。

不過土地和人口也得看情況,分清楚什麼有用,什麼無用。

“伱是想讓這二百萬石糧食給當地土民吃,還是運到山西給山西的百姓吃?”

第五天,明軍拉傑沙希城,並於第十二天攻陷此城。

洪承疇就是要莫臥兒內部爆發糧荒,然後讓土民起義來分散莫臥兒的精力。

不過按照莫臥兒留下的一些文書來看,當地耕地應該不少於兩千四百萬畝,人口不低於三百八十萬。

這次他只帶來了四萬西軍兵馬,但即便如此,麓川西北平原的底馬撒府還是養不起四萬兵馬,因此他必須速戰速決。

不說多少,這三百萬土民最少能讓莫臥兒內部手忙腳亂好幾年。

“你覺得過了?”朱由檢看着官學司的奏疏,頭也不擡的詢問。

“這是二百萬石糧食,運抵山西之後,最多損耗一成。”

若是以前,朱慈燃只會有些難過,但今日他卻攔住了成德。

朱慈燃以爲朱由檢要打自己,嚇得雙手抱頭,結果那奏疏卻輕飄飄落在了朱慈燃的腿上。

這樣的彈劾被朱慈燃看到後,他也有些於心不忍的前往了齊王府。

以漢軍三萬,足以橫掃莫臥兒。

“先生是因爲燕山魁首的身份疏遠弟子,還是因爲不想認弟子而疏遠弟子?”

城頭的莫臥兒軍隊一旦想要再明軍火炮停下的時候反擊,立馬就會遭到明軍步槍騎兵的打擊。

大明本身就已經有一億六千多萬張嘴在嗷嗷待哺,拿下可以莫臥兒雖然收穫了平原,卻也要收穫數千萬饑民的嘴巴。

不得不說,作爲水資源十分充沛的地方,孟加拉三角洲的沖積平原確實肥沃。

至於怎麼施以仁德?那自然是把他們納入自己的治下或藩國之中,直接教化他們。

朱慈燃也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他過不去自己心裡的坎。

他拆開之後這才發現是洪承疇的上疏,而上疏之中也彙報了他的想法。

如果說舊港還能漢少融合,那交趾就有些勢弱了,至於麓川和瀛洲,也不是漢人同化少民,而是少民同化漢人。

朱由檢剛剛吃了午飯坐下,準備消食之後去睡個午覺。

瀛洲漢民一百九十一萬,少民一千一百二十六萬,漢人比例連兩成都到不了。

他作爲弟子想讓成德變好,但成德也是別人的弟子,他又何嘗不想讓自己的老師變得更好……

“算上等待開墾的耕地,遷移二十萬戶漢民,差不多就可以徹底將麓川西北平原收爲漢地。”

朱由檢一個人就能看護大明起碼五十年時間,而剩下的五十年只需要朱慈燃的兒孫努努力,那大明就很難衰敗。

他雖然接觸了新式教育,但也接觸了儒家的傳統文化。

戰爭爆發第十八天,莫臥兒的西、北孟加拉地區丟失,大明與周國北部全境接壤,周國的防線壓力從原本一千二百里,銳減到了不足六百里。

秦皇漢武可以,自己的自然也可以,所以他的慾望實際上已經達到了。

但問題在於,除了內陸地區,沿海地區朱由檢基本不會讓拖拉機出現在與鄰國交界的地方。

麓川漢民二百三十二萬,少民五百三十一萬,漢人比例不到三成。

這放到任何一個朝代,都足以讓統治者笑得合不攏,但如果繼續順着朱由檢的梨花木棍往下看,那情況就不是很好了。

“多出這一個月的口糧代表什麼,不用我多說吧?”

想讓這裡變成內地的最好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把孟加拉北部平原拿下。

“那他們來了,原本的土地怎麼辦?移民也種不完啊……”木懿語塞,洪承疇卻解釋道:

“等他們移民過來,這裡就成了大明的邊疆,原本的麓川西北平原就可以使用拖拉機開墾耕種了。”

“伯爺,這地方確實不錯,乾脆把當地的人留下好了。”

只是爲了考量朱慈燃,朱由檢還是對朱慈燃詢問道:“你以爲他過嗎?”

洪承疇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只把戰爭侷限在了戈西河以東。

這還只是已經開發的耕地,除了這些,還有六千多萬畝未開發的平原。

“叔父……”朱慈燃拿着手中的奏疏,腦海中不斷閃過山西百姓的飢苦模樣,時不時穿插文官們上疏描述的土民被驅趕模樣,一時間他難以抉擇。

“放!”

站在承運殿廣場的宮道上,朱慈燃不等成德表情淡然的行禮,便率先行弟子之禮稽首,隨後跪在地上說道:

朱由檢侃侃而談,同時起身示意旁邊的書吏將《大明坤輿總圖》拉上去。

書吏見狀立馬把《大明坤輿總圖》拉上去,露出了一張各省疆域和每省之中的兩串數字。

等朱慈燃來到齊王府承運殿的時候,剛好是臘月十二的正午。

“這是我漢家與少民的人口數比。”朱由檢開口揭幕並用梨花木棍指着說道:

同時,大明收復約八萬平方公里的孟加拉北部沖積平原,獲得兩千餘萬畝耕地。

另外,洪承疇還向朱由檢求了兩萬臺拖拉機,但他只是求,並沒有說什麼時間之類的,想來他也是知道北方比南方更需要拖拉機。

“漢家自以王霸道皆之,太祖高皇帝曾言前朝太平,紅巾乃妖賊,可這影響太祖高皇帝北伐胡虜,內安紅巾了嗎?”

“下官今日是來找齊王殿下的,與殿下的事情,還是改日再說吧。”

在儒家看來,中原王朝是不應該征討四夷的,只要他們臣服就行,肆意征討則是代表君王無德。

他帶走,或許是因爲他心裡那個坎還是過不去。

瞧着朱由檢背後地圖最南端標註了南極的地方,朱慈燃心裡有些好奇,但臉上依舊錶現得很憨厚。

朱由檢不是聖人,如果真的要說他的慾望,他的慾望就是青史留名,讓自己的名字能流傳到百世之後。

成德沒有正面迴應,但他的態度讓朱慈燃明白了他的想法。

朱由檢指着河西、四川、雲南、廣西,最後指向了麓川、舊港、交趾三省。

除了這些,朱由檢又把梨花木棍指向了瀛洲。

朱由檢倒是沒有催促他,而是等待他的答案。

想到這裡,朱慈燃突然覺得前面來人,擡頭一看,齊王府承運殿的宮道上正走着一個人,這個人則是朱慈燃十分熟悉的老師……成德。

朱慈燃露骨的話讓下意識想扶起他的成德皺眉,不過儘管皺眉,成德還是扶起了朱慈燃。

“殿下已經是監國,先生弟子的身份還是暫時擱置一邊吧。”

漸漸地,當黃昏到來,博格拉城已經滿目瘡痍。

“五百萬畝耕地,只需要朝廷發下兩萬臺拖拉機,加上六萬戶漢民就可以全部耕種。”

畢竟這廝屁股都沒坐穩,“跑路”二字簡直寫在了臉上。

說白了就是驅趕土民後,遷移麓川境內的土民前來耕種。

因此想要開發麓川西部平原,只能讓麓川西部平原變成內地。

雖然言語是君臣,但扶起他的動作卻是老師對弟子的。

“四成有餘……”朱由檢率先做出了回答,並緊隨其後說道:

“達到四成,加上國朝不斷移民,很快漢人就能成爲當地的主體民族。”

想到這裡,朱慈燃轉身離去,他手裡攥着洪承疇的奏疏,一臉憂愁的走出了齊王府。

“西洋鐵路雖然還有六年時間才能全部貫通,但我們也可以一邊遷移,一邊開墾。”

這四省的漢人比例基本都在七成以上,多一點的甚至達到了九比一。

這麼想着,洪承疇也轉身走回了大帳內。

他們彈劾洪承疇驅趕當地三百萬土民,以至於土民流離失所,餓死街頭。

如果不能安撫饑民,那大明在當地的支出就一直是負數。

“嘭嘭嘭——”

不過也不出他的預料,戰爭爆發的第三天,博格拉城淪陷,城中八千莫臥兒軍隊被全殲。

朱慈燃畢恭畢敬的作揖,後來一想朱由檢是自家叔叔,又吊兒郎當的坐到了一旁王承恩擡來的椅子上。

“西北平原的耕地不過五百餘萬畝,但能開發的地方不少於四千萬畝。”

之後只要讓土民不斷開墾新耕地,然後遷移漢民過來就足夠。

下一秒,朱由檢合上了奏疏,朱慈燃立馬坐直。

旁邊的王承恩看着他,便是用腳指頭看都能看出,一旦朱由檢有想要罵人的跡象,朱慈燃絕對一秒不多留的就跑。

他下意識擡頭,結果看到了朱由檢和王承恩等人古怪看他的表情,他這才發現自己會錯了意,連忙尷尬笑道:“有點頭疼……”

“他不驅趕土民,誰替我們養這些土民?更何況這些土民萬一作亂,又要死多少遷移而去的漢人?”

大明自然可以鎮壓饑民,可問題在於鎮壓饑民之後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恢復戰前生產。

這些疆域只要百年之內不丟,那等到內燃機可以運用,那疆域基本就牢固了,因爲上面的資源十分豐富。

“我未曾屠戮他們,反而將他們遷移到了這些地方。”

說的露骨一些,就是佔領當地的土地和人口。

大明現在已經自顧不暇了,對外出兵都只能進行三萬人以下的中小規模出兵,何談在莫臥兒當地保持十幾萬駐軍來鎮壓叛亂呢?

這些理由就是朱由檢遲遲不對莫臥兒動手的原因,當然除了這些,也包括了莫臥兒的存在可以制衡印度廝當的諸藩。

在洪承疇觀摩的時候,木懿正在打量四周的土地。

洪承疇還沒有安穩當地,所以具體的土地和人口還沒有查清楚。

如莫臥兒對大明在小西洋諸藩的入侵,之所以不能做到年年入侵,就是因爲其內部年年爆發叛亂。

他帶走了洪承疇的奏疏,因爲朱由檢已經在上面批紅過了,這代表他手上拿着的是備份。

朱慈燃看了看,很快就明白這是什麼數字。

炮彈在博格拉城的城頭不斷打出塵土,對於還在使用石砌、土城技術的莫臥兒來說,明軍的三百門二十四斤燕山大炮簡直要命。

“一百八十萬石糧食,對於眼下只有五百七十餘萬人口的山西來說就是一個月的口糧。”

шωш▲ ttκan▲ C〇

“侄兒見過叔父……”

這說明,成德並不是不想認朱慈燃爲弟子,而是時局在此,他們的身份只能是君臣。

理政大半年,朱慈燃每個月都在進步,都在成熟,但人的行事可以在幾個月內成熟,可性格想要改變卻需要長遠的時間。

大明的出兵,讓盧象升和諸藩的壓力驟降,由於孟加拉北部沖積平原的丟失,沙賈汗不得不分兵駐守戈西河以西。

即便衰敗,那時的歐洲也無力反攻漢地,漢地再怎麼內亂,也是漢人自己的事情。

雲南、廣西這兩個明代多次爆發少民暴亂的地方,分別是雲南漢民一百九十六萬,少民七十一萬,廣西漢民二百一十一萬,少民六十三萬。

“只要漢人成爲主體民族,當地就不會動亂,麓川也將成爲像雲、桂、河、川四省一樣的傳統漢地。”

朱慈燃笑嘻嘻的說,實際上卻有些小心翼翼。

瞭解到了這些,洪承疇纔會決定出兵拿下這裡,依託這裡來和莫臥兒進行拉鋸。

這次的彈劾,燕山官員沒有參與就是因爲在他們看來,孟加拉北部沖積平原上的人口無用。

說着,洪承疇又說道:

“再說,將南虜的三百萬土民逼到戈西河以西去,南虜在丟失了這麼多耕地的情況下,又多了三百多萬張嘴,你以爲他們短期內還有餘力發動襲擾嗎?”

“按照你的意思來吧。”朱由檢微微頜首,朱慈燃見狀也起身離開了承運殿。

洪承疇也很無奈,麓川雖然平原衆多,物產豐富,甚至在恆河以東也擁有廣袤平原地區。

可奈何,這裡開發的時間並不久遠,當地居住的土民數量和耕地數量也就剛剛夠自給自足,想要開發,只能讓朝廷調足夠多的拖拉機。

“可如果驅趕他們,再把麓川五百萬少民之中遷走二百萬,並且將當地單獨設爲直轄州,那麓川的漢人比例能達到多少?”

舊港漢人四百二十七萬,少民二百七十一萬,漢人比例只有六成。

這一刻他明白了成德爲什麼不能和他成爲師徒……

“按照這種速度,兩天以內,此城必破。”

如果說炮擊還不算什麼,那搭配了望遠鏡和步槍的狙擊兵就讓莫臥兒成爲了單方面捱打的一方。

“唐太宗李世民也曾言胡虜爲他之子民,但亦不影響他說胡虜人面獸心,畏威不畏德。”

戈西河以東的沖積平原人口並不算少,約有三百萬左右,耕地面積達到了兩千多萬畝耕地。

師徒二人已經不是今年的第一次見面,但每次見面成德都以臣子的身份自居,似乎不想談論自己和朱慈燃的師徒身份。

隔着三百來步的距離,莫臥兒想要用火炮打擊擴散在數千畝土地上的數百名明軍步槍騎兵,簡直就是大炮打蚊子,根本摸不到。

每輪炮擊,博格拉城都要遭到三百枚二十四近石彈的炮擊,除此之外還有大大小小六百多門的五斤、十斤燕山火炮。

“侄子知道怎麼做了……”朱慈燃艱難開口,並作揖道:

“不要爲了一時的聖人,讓漢家重回中唐之後的景象。”

以他看來,留下八十萬土民,然後再遷移一二百萬麓川土民,那基本上就能養活當地的四萬西軍將士和當地土民。

莫臥兒的潰軍撤退時帶走了十幾萬百姓,洪承疇則是準備在接下來不斷驅趕百姓,同時遷移人口來當地。

朱慈燃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能再成爲師徒,他只能看着成德扶起他後走向了承運殿。

不過,他在奏疏上許諾,若是朝廷能在三年內撥發兩萬臺拖拉機,那麓川西北平原一旦開發,每年能提供給中原的糧食能增加二百萬石以上。

大明的疆域膨脹的太厲害,許多地方還沒有吃透,想要沒吃透的情況下就去佔領其它地方,最後只會落得盛唐和明初的下場,漸漸縮水。

朱由檢特意用朱慈燃印象最深的山西來刺激他,這樣的刺激果然讓朱慈燃欲言又止,但最後卻說不出話。

一時間,小西洋的藩王不斷上疏,獻禮。

當然,有人誇就有人罵,不過沒有人敢罵朱由檢,他們口誅筆伐爾等對象是洪承疇。

“南極……沒去過,什麼時候去看看。”

就衝這點,朱由檢就沒有理由拒絕。

朱慈燃做出了決定,不管是不是迫於朱由檢的壓力,總之給出了態度。

“這是什麼?”說着,他岔開話題,打開了用細繩綁好的奏疏。

但是在新式教育裡,大明既然爲天下共主,那就要在天下布藩,同時征討不臣,征討不服王化的蠻夷來施以仁德。

拿下當地後,只要更換大明的稻種,然後把三百萬土民驅趕向戈西河對岸的莫臥兒,那大明就可以憑藉這塊地方養民二百萬,再養軍三萬。

賈木納河畔的明軍營壘內,洪承疇用千里鏡看了看戰場,微微頷首表示十分滿意。

“您說……他此舉是不是有些過了啊?”

朱由檢苦口婆心的勸說朱慈燃,隨着年紀增長,他很怕自己打下的疆域被自家哥哥這一脈敗光。

洪承疇能夠理解朱由檢的想法,畢竟拖拉機放在這種沿海,並且擁有鄰國的地方,那一旦被偷竊,將是大明不可承受之痛。

“侄子想擢升南安伯洪承疇爲會稽侯……”

百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我問你,若是麓川再納入三百萬土民,那麓川的漢人能有多少?只有兩成了。”

交趾漢人三百一十九萬,少民四百三十二萬,漢人比例只有四成。

“你去過河西、四川、雲南、廣西……但你沒發現,當地都是漢家多、少民寡嗎?”

在拱衛營士卒的“千歲”聲中,他上了自己的馬車,而駕車人李永貞也駕車帶他返回了皇宮。

坐在車上,朱慈燃看向車窗外的京城。

那繁華的京城就好像是大明的縮影,明明那麼大,卻有窮有富,有人哀愁、有人談笑。

“偌大的一個大明,就留不下兩個姓朱的嗎……”

第302章 內外有難題第309章 小冰河大旱第332章 全陝赤如血第130章 調兵援遼第188章 齊王掛帥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446章 天啓第三次北伐(犁庭掃穴)第574章 萬事不留人第674章 番外(二十二)粉墨登場第408章 大慈大悲楊文嶽第213章 天啓犁庭第206章 殺遼商第9章 忠心耿耿魏進忠第170章 時不我待第87章 一團亂局第430章 檢在帝心第399章 官學開辦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485章 大勢所趨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366章 諸藩戰爭開打第172章 諸事繁雜第143章 大反攻第328章 官逼民反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351章 憫農者厭農第258章 河西見聞第37章 浙兵戚金第433章 殘暴嗜殺第56章 盡是空餉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229章 漩渦中心的黔國公府第375章 想上天的朱慈燃第626章 日新月異第442章 心慈手軟洪督師第679章 番外(二十七)天乾盛世第607章 師徒相悖第71章 遼鎮敗壞第114章 整頓畢節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221章 戰後功賞第651章 千難萬難第101章 視察火器第277章 開誠佈公第192章 掃平山東第440章 籌備犁庭(加更 感謝XuS大佬的盟主第177章 朝鮮太上皇楊鎬第491章 百姓賴安第656章 番外篇(四)蒸蒸日上第262章 任重道遠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689章 後記(九) 鹹嘉之盛第563章 廟堂新氣象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604章 以身作則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86章 上架感言第209章 誓殺腐儒第380章 是齊王黨還是顧黨第267章 太廟獻俘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526章 糧食就是民心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503章 一路向南第481章 揚帆起航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193章 以勢壓諸王第75章 回京第173章 國事艱難第446章 天啓第三次北伐(犁庭掃穴)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78章 葉向高第109章 五黨讓利第113章 浙川援遼第56章 盡是空餉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259章 內安外擴第353章 分憂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551章 皇兄歸來第257章 北定河套 南平舊港第489章 攤丁入畝第251章 平定土默特第382章 土地兼併第152章 佈局朝鮮第313章 諸藩分地第501章 西南出海口第342章 亂國之人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512章 大國寡民第352章 直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