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第287章 布衣之交,道士宰相李沁

第287章 布衣之交,道士宰相——李沁

【趙普對北宋的貢獻,可以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趙普的人生巔峰,如果沒有趙普,趙匡胤的極限可能就是後周的一個將軍,在後周漸漸衰落的情況下無可奈何,最後成爲歷史的一部分。

正是因爲有趙普謀劃的陳橋兵變,趙匡胤才能走上爭霸的路線,而且他之後所走的每一步其實都是趙普在出謀劃策。

第二個階段便是在北宋建立初期,趙普與趙匡胤的一番談話,讓趙匡胤以“杯酒釋兵權”解決了那些手握重兵的將領,而且之後還替趙匡胤完成了改革,讓北宋的國力直線上升。

最後一個階段,便是在隨後的統一戰爭中,趙普與趙匡胤定下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政策,讓北宋十分完成了對南邊的統一,因此趙匡胤對趙普十分的信任,甚至可以說感恩。

但我們也都清楚,趙普並不是一個完美的文臣,他貪贓枉法,違反禁令私運木材,擴展府第,如果他是在朱元璋手下而不是在趙匡胤手下,恐怕活不過兩集。

綜上所述,趙普排名歷史十大謀士第七位,實至名歸。】

蘇遷的話說的很直白了,趙匡胤也多少顯得有些糾結,“趙普這傢伙能力是有的,就是品性上差了點兒但凡朕手下有一個諸葛亮那般文成武德的名相,趙普恐怕都成不了首相。”

確實,趙普已經是趙匡胤手下最厲害的謀士了,但他的能力卻也僅僅只是一流。

“宋太祖那時候也沒更厲害的謀士了吧,趙普玩兒陰的很厲害,做大事卻顯得格局小了一些。”朱元璋、朱棣對趙普也是不屑一顧,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手下的謀士比趙普只強不弱。

休息片刻之後,視頻很快來到了一下旗,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短視頻:盤點華夏曆史十大謀士!】

【製作者:蘇遷】

【華夏曆史十大謀士第六位:帝王之師,四朝元老,李沁!】

【李泌,字長源,唐朝人士,生於唐玄宗開元盛世。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唐王朝在唐玄宗李隆基的領導下,國力蒸蒸日上,成爲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過度。

但很快,唐朝也將在唐玄宗的領導下,驟然墜入深淵,經歷漫長的黑暗後最終滅亡。

而李泌,在他的一生中,成爲了這黑暗中那個最耀眼的光芒,燦爛耀眼。

如果說郭子儀是中唐第一名將,那麼李泌就是中唐第一謀士,毋庸置疑!】

李隆基看到這裡頓時咧嘴一笑,道:“郭子儀,李沁!一武一文,這下子朕的雙臂齊全了!!”

“這李沁比房玄齡、杜如晦如何?”李世民雖然有不少謀士,但以他愛才如命的性格,見到厲害的人物就想挖過來。

蘇定方的世界裡,李治望着空中的光幕,有些酸溜溜的說道:“父皇留下來的那些老人走的走,死的死,朕也想要些厲害的人物定方啊,你能不能替朕挖點人過來?”

【毫無疑問,李沁是個天才。

他自幼便聰敏過人,博涉經史,工於詩書,常以王佐之才自命,很小就有了“奇童”之稱。

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年僅七歲的李泌被唐玄宗李隆基慕名召入京中。

入宮覲見時,李隆基正在和宰相張說弈棋,爲了考察李泌的才智,張說隨口說了一句:“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然後讓李泌用“方、圓、動、靜”四個字,也照這個樣子賦句。

李泌竟然張口就道:“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材,靜若得意。”此言一出,頓時語驚四座。

李隆基大喜,當即便賜給財帛,並特地頒了一道敕令,讓其父母善加培養。

而且當時著名朝臣張九齡、張廷珪等人,也與李泌結成了忘年之交,常親切地稱他爲“小友”,可見李沁的天資高到了何種地步。】

“俺怎麼感覺俺和他生活的不是同一個世界?”

“屁話,你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人家卻是天上星宿下凡,能一樣嗎?”

“農民怎麼了?沒有農民種田你吃個屁啊?”

“職業不分貴賤,不要引罵!”

“話雖這麼說,可這個世界終究不是公平的。”

“.”

【李泌雖然得到皇上和朝臣們的賞識,但奇怪的是,他卻無心仕途,而是鍾情山水,欣慕老莊、神仙之術,經常雲遊或隱居於嵩山、華山和終南山之間,於是後來慢慢淡出了衆人的視野。

直到天寶中期,李泌突然給李隆基上書,並直言指出了當時的朝政得失。

李隆基隨即徵召李泌入朝,授予翰林待詔之職,到東宮輔佐太子李亨。

李亨對李泌非常敬重,常稱其爲“先生”,但從嚴格意義上講,翰林待詔只是文學侍從,算不上真正入仕。

所以,李亨和李泌實際上一直是“布衣之交”。

而幾年後,李泌又因一首《感遇詩》得罪了奸臣楊國忠,旋即被逐出京師。

之後,李泌便躲到河南嵩山,開始了隱居生涯。】

【很快,時間來到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祿山起兵反唐。曾經無比輝煌燦爛的唐王朝,頓時土崩瓦解,唐玄宗父子放棄長安向南逃去。

在馬嵬坡下,後來的唐肅宗李亨與現在的唐玄宗李隆基分道揚鑣。

李亨北上靈武后,第一時間就想起了自己的“先生”李泌,隨即派人前往嵩山尋訪,希望李泌能出山輔佐自己。

李泌見到使者後,沒有任何猶豫,立馬就跟着使者日夜兼程趕到了靈武。從此,李泌便以一介布衣的身份留在了李亨身邊,爲他出謀劃策。】

【在這期間,唐肅宗李亨曾多次要授予李泌官職,但卻都被他給拒絕。

後來,李亨宣佈任命李沁爲侍謀軍國、元帥府行軍長史。

而這所謂的“侍謀軍國”,就是是李亨專門爲李泌量身定做的官職,這才讓李沁不情不願的任了職。】

【李泌之所以死活不肯當官,首先是因爲個性。

他一貫鄙視世間的虛名浮利,尤其鄙視那些爲了權力、富貴而不擇手段的鑽營之輩。因此,即便不得不出山,李泌也希望自己始終保有一種超脫的心態,不願被世間的功名利祿所捆綁。

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李隆基執政後期,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君輕爵位”而“人覬貴寵”。

也就是說,皇帝既然濫封濫賞,不珍惜朝廷爵祿,百官當然只求諂媚皇帝,一心博取富貴榮寵。

李泌想做的就是剷除天寶政治的這種積弊,於是他通過自己的行爲,一方面給肅宗朝廷的文武百官樹立一個榜樣,使得“人不以官位爲貴而貴有功,不以虛名爲榮而榮有實”;另一方面,使唐肅宗李亨的朝廷養成一種“珍惜爵賞”“不貪榮利”的健康風氣。】

(本章完)

第84章 自毀長城秦二世第58章 開始煥發新生的大明232.第232章 力挽狂瀾再造大唐者郭子儀第55章 迥然不同的抉擇202.第202章 史筆千秋,班昭第110章 沒錯,我又活了!!第39章 過於求穩的李世民?236.第236章 李隆基:我怎麼突然就成了太上190.第190章 獎勵:文化繁榮光環,才女變神272.第271章 我走了,順便帶走了一羣人第1章 萬朝視頻共享平臺167.第167章 逐漸疏離的君臣214.第214章 西域烽煙起276.第275章 寒門天才謀士劉穆之第20章 對自己狠,對別人更狠!261.第260章 名聞海內,威震諸侯第87章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223.第223章 岳飛,字鵬舉234.第234章 郭子儀的疲敵戰術274.第273章 自比張良的張賓第158章 王猛的文治武功第4章 大型社死現場第121章 猛將第一,霸王項羽!231.第231章 驅逐匈奴287.第286章 杯酒釋兵權,抑武重文的開始280.第279章 算無遺策,清河崔浩193.第193章 大宋中興的希望264.第263章 四面楚歌,霸王末路275.第274章 計勝鮮卑第22章 劉邦成功的秘訣第111章 被低估的名將,秦瓊秦叔寶202.第202章 史筆千秋,班昭第33章 咱的要求不算高第115章 將星不落第103章 威震華夏!206.第206章 蔡昭姬的悲慘境遇和恐怖實力第35章 都瘋了吧!239.第239章 單騎退吐蕃第31章 改革制度,老朱也是一把好手225.第225章 岳家軍,不鳴則已一鳴動九天!第81章 出現了,岳飛!271.第270章 用人照疑,疑人照用第39章 過於求穩的李世民?185.第185章 軟飯硬吃170.第170章 收買刺殺,不搖碧蓮第27章 “漢”,一個民族的符號(感謝【秦九第10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66章 羣像222.第222章 敬,國士無雙!230.第230章 匈奴的爸爸衛青第122章 楚漢爭霸231.第231章 驅逐匈奴166.第166章 漢初三傑,興國名相蕭何。176.第176章 秦叔寶的“小心思”第26章 都開始捲起來了183.第183章 願得一人心,白頭不分離第54章 先祖降臨?第157章 苻堅得王猛如劉備得孔明第124章 搶人大戰!第158章 王猛的文治武功215.第215章 降服西域,斬斷匈奴一臂第83章 以自己的歷史爲鏡第89章 原諒你是你爹的事,我負責送你去見你107.第107章 還不快來拜見列祖列宗?第89章 原諒你是你爹的事,我負責送你去見你178.第178章 重歸仕途的盧象升第57章 宋太祖之憂211.第211章 沒關係,我會出手第25章 被改造的楊廣,以及自我改造的劉邦第64章 還有這種獎勵?265.第264章 古之名將韓 白 衛 霍,豈能及也258.第258章 兵仙韓信198.第198章 一入風塵深似海第38章 貞觀四年,唐滅東突厥第149章 此事還得從臣被選入《歷史十大名相219.第219章 老天助句不助唐207.第20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第50章 天要滅我大明?186.第186章 璇璣絕唱,蘇惠第72章 疑惑的石敬瑭第48章 被皇帝耽擱的才子188.第188章 璇璣絕唱,夫妻和解267.第266章 料敵先機172.第172章 神武秘境令,著名戰場漠北之站第87章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167.第167章 逐漸疏離的君臣第120章 殺人歌!!!291.第290章 李沁智慧第42章 萬古一帝,秦始皇!第100章 他生生爲大明打下了半個江山!第13章 悲慘的朱重八289.第288章 唐朝的救火隊員,李沁198.第198章 一入風塵深似海第130章 張居正,一個複雜的人第92章 生不逢時的悲劇英雄,盧象升200.第200章 巾幗宰相,上官婉兒第128章 帝王之師,救時宰相216.第216章 被黑化的戰神,大唐蘇定方第112章 相愛相殺的“門神”第75章 慘痛的教訓,落後就要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