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第286章 杯酒釋兵權,抑武重文的開始

第286章 杯酒釋兵權,抑武重文的開始

【在李筠叛亂的同時,還有一個人也在暗中蠢蠢欲動,他就是淮南節度使李重進。】

【在諸多節度使中,李重進的身份是比較特殊的存在,他是後周太祖郭威的外甥,也是戰功赫赫的將領。

在柴榮統治的時期,李重進與張永德、趙匡胤等人分掌兵權。至柴榮死後,朝廷授李重進檢校太尉,改淮南節度使,出鎮揚州。

不久後,趙匡胤黃袍加身,陳橋兵變,篡位奪權,而後削去李重進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之職。

恰好就是在這個時候,李筠突然起兵反宋,得此良機,李重進反覆盤算,決心與李筠聯合一起反宋。】

【但讓李重進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的是,李筠竟然會敗亡的如此迅速,以至於讓李重進錯失了最佳的起兵時機。

在平定李筠之亂後,趙匡胤一紙令下,把李重進由淮南節度使調爲平盧節度使,這下子李重進心裡頓時害怕極了,就擔心一旦離開老巢,便會遭到趙匡胤的毒手。

而趙匡胤爲了讓李重進安心,特地賜下免死鐵券,以表立場。

李重進仍然不放心,因爲他乃是周室近親,郭威的外甥,而且還有兵權,像他這樣的人,不就是新皇帝趙匡胤的眼中釘、肉中刺麼?

一道免死鐵券,真能便可以保全性命嗎(至少在朱元璋那裡是沒有保證的)?

顯然,李重進更願意相信自己,而非把命運交到別人手中。

他拒絕了朝廷的調令,待在自己的地盤,修繕城池,積極備戰,並向南唐求援,準備拼死反擊。】

朱元璋:“.”

明朝那些得了丹書鐵券也就是免死金牌的大臣們看到這兒,心裡不由得齊齊一顫。

歷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曾大封34名功臣,都賜予了“免死金牌”。

然而最終卻只有14人得以善終,剩下的20位,都因各種原因被老朱殺掉,“免死金牌”成了“催死金牌”,怎麼能不讓這些人心驚膽戰。

【李重進拒絕歸順,趙匡胤也就不客氣了。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十月,趙匡胤任命石守信爲揚州行營都部署,轄王審琦、李處耘等將領,率領精銳禁軍部隊討伐李重進,但卻一直未能攻克。

此時,趙普向趙匡胤指出:“李重進憑恃長淮,繕修孤壘,外絕救援,內乏資糧,宜速取之。”

趙匡胤聽從趙普提議,下詔親征,統領六軍將士從開封出發,乘舟順流而下,直撲揚州。

皇帝親征總能鼓舞士氣,前線官兵開始奮勇作戰,最終順利攻破揚州。

李重進最終縱火自焚,把他和他的家人一起化爲了灰燼。

二李叛亂的平定,從獻策親征之意義上來說,趙普之功很是顯著。戰後論功行賞,遂遷以兵部侍郎、樞密副使之職。】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末,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進叛亂後的一天,突然召見趙普並問道:“自唐季以來數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戰鬥不息,生民塗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爲國家計長久,其道何如?”

趙匡胤自己就是“黃袍加身”後奪取的政權,他當然也怕自己的部下效仿自己,也給自己來一套“黃袍加身”。

趙普雖然讀書少,但他卻精通治理之道,宋太祖趙匡胤的這些問題,他其實暗中也早有所考慮。

如今聽了宋太祖的發問,他便說:“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此非它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糧,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

意思就是:您問的這個問題的癥結,就在於藩鎮權力太重、君弱臣強而已,治理的辦法也沒有奇巧可施,只有削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那麼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趙匡胤自然是個聰慧的君主,他一聽趙普的言語,立馬腦子裡就出現了一整套加強君權、牽掣和削弱各方權力的政策與策略。

但如今,最首要的任務,還是要解決擁兵以自重的將領問題。】

【在某個夜晚,趙匡胤留下石守信等將領敘敘兄弟情誼。

有點醉意之後,他趁機向將領們吐露做皇帝的苦處,夜不能安,防範變亂,不及你們做臣下的高枕無憂。

當石守信等表示誓死效忠時又說,假如你們的部下謀富貴而起寥怎麼辦呢?

又說人生在世所重者不過多積金錢,田宅,爲子孫立不可動之產業,多置歌妓美女飲酒作樂以終天年。我皇帝與你們結爲親家,大家相互都沒有猜忌不是很好嘛?

這一番話的意思大家總算都聽明白了,於是,第二天這些將領便紛紛辭去軍職,交出兵權,到地方做節度使去了。

這就是著名的“杯酒釋兵權”,而趙普的獻策啓發了趙匡胤,因此在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趙匡胤晉趙普爲樞密使、檢校太保,他又升官了。】

【“杯酒釋兵權”其實只是解決將領兵權的第一步。

中唐以來,方鎮弄權的隱患,以及新執掌禁軍的弄權問題,仍是趙匡胤面前的當務之急。

關鍵如何把趙普的十二字方針策略,如何才能滲透到朝廷與地方的職官建置中去,徹底從基礎改變運轉邏輯,使它們必須依附君權而運轉。

在趙普的參贊下,這套相互制約的職權體制終於制訂出來了:這就是中央設副相、樞密使副與三司計相以分宰相之權,收相互牽掣之效。

樞密使直屬皇帝掌指揮權,而禁軍之侍衛馬、步軍都指揮和殿前都指揮負責訓練與護衛。

幹德元年(公元963年),趙匡胤用趙普謀,罷王彥超等地方節度使和漸削數十異姓王之權,安排他職,另以文臣取代武職,於是武臣方鎮失去弄權的基礎礎。

另一方面,朝廷收廂兵之驍勇和荒年募精壯之丁爲禁軍,於是天下精兵皆歸樞密院指揮。

地方雖無精兵,但地方廂兵合則仍可制約禁軍,這就形成了強幹弱枝而內外上下相互制約之制。】

劉徹看到這兒突然冷笑了一聲道:“呵呵,原來大慫積弊的原因就是從這裡開始的。趙普這個謀士倒是爲文人謀了個好前程。”

諸葛亮忍不住搖頭道:“帝王之術在於平衡,以文代武乃取禍之道,宋太祖難道連如此淺顯的道理都參不透嗎?不,他肯定是知道的,只是由於他知道自己得位不正,心中恐懼麾下將領效仿罷了!”

趙佶說道:“太祖已經發下宏願,要改變重文輕武的思想,就是不知道這次趙普的出現,會不會增添變數.唉。”

(本章完)

第74章 自號“十全老人”的皇帝267.第266章 料敵先機227.第227章 將門虎子,生子當如嶽(雲)應第84章 自毀長城秦二世285.第284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趙普183.第183章 願得一人心,白頭不分離260.第259章 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261.第260章 名聞海內,威震諸侯205.第205章 沒有最慘,只有更慘242.第242章 大唐二李李勣270.第269章 滅東突厥,就跟切豆腐一樣容易207.第20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第48章 被皇帝耽擱的才子281.第280章 沒辦法,就是這麼準216.第216章 被黑化的戰神,大唐蘇定方174.第174章 震天弓,方天戟,看我薛某人殺196.第196章 香噴噴的誘餌,你咬不咬?第110章 沒錯,我又活了!!第105章 白衣神將薛仁貴185.第185章 軟飯硬吃第18章 來自皇帝們的打賞第81章 出現了,岳飛!283.第282章 你現在知道我的厲害了?170.第170章 收買刺殺,不搖碧蓮275.第274章 計勝鮮卑第80章 小聰明,大悲劇165.第165章 千古誰堪伯仲間!第152章 賈某覺得陳平沒問題第6章 豐厚的獎勵?223.第223章 岳飛,字鵬舉第23章 厚黑學鼻祖,劉邦第144章 又是唐朝的宰相?第73章 回來第一件事:招攬忠臣,點殺奸臣!281.第280章 沒辦法,就是這麼準216.第216章 被黑化的戰神,大唐蘇定方第99章 文武雙全,智勇兼備第24章 今天的獎勵不一般第131章 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第104章 暴斃的呂蒙,被嚇懵的孫權197.第197章 全殲金軍!第95章 單騎闖關第155章 審時度勢,明哲保身206.第206章 蔡昭姬的悲慘境遇和恐怖實力第74章 自號“十全老人”的皇帝217.第217章 突厥人,蘇定方成名的踏腳石183.第183章 願得一人心,白頭不分離第31章 改革制度,老朱也是一把好手第56章 先祖降臨!(月末了,求個月票啊!)第16章 讓我們成全彼此吧!(感謝【秦九指】第149章 此事還得從臣被選入《歷史十大名相236.第236章 李隆基:我怎麼突然就成了太上第143章 君臣相知,千古美談第150章 六出奇計定社稷,毒士陳平!第12章 兩極分化的朱棣第46章 捨不得286.第285章 黃袍加身,陳橋兵變243.第243章 李勣的成長之路209.第209章 趙佶的吹噓時刻第144章 又是唐朝的宰相?第123章 神勇霸王,烏江自刎218.第218章 跳的越高,摔得越慘289.第288章 唐朝的救火隊員,李沁208.第208章 李隆基也開始蠢蠢欲動了第1章 萬朝視頻共享平臺251.第251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246.第246章 滅國,我們是專業的第93章 爲臣死忠,爲子死孝,死得其所哉第74章 自號“十全老人”的皇帝第39章 過於求穩的李世民?第26章 都開始捲起來了174.第174章 震天弓,方天戟,看我薛某人殺第117章 生的偉大,死的憋屈第151章 人窮志遠第99章 文武雙全,智勇兼備第70章 牡丹花下死中風也風流229.第229章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第135章 禍從天降,晚景淒涼286.第285章 黃袍加身,陳橋兵變第50章 天要滅我大明?第38章 貞觀四年,唐滅東突厥第104章 暴斃的呂蒙,被嚇懵的孫權第118章 五胡亂華,漢族的至暗時刻第97章 橫行天下常遇春!第52章 大型認親現場第120章 殺人歌!!!第44章 李世民的獎勵第149章 此事還得從臣被選入《歷史十大名相第132章 這官做的通透第157章 苻堅得王猛如劉備得孔明242.第242章 大唐二李李勣241.第241章 強大的獎勵285.第284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趙普237.第237章 收復長安,光復洛陽,雖吾之家第80章 小聰明,大悲劇第83章 以自己的歷史爲鏡188.第188章 璇璣絕唱,夫妻和解241.第241章 強大的獎勵207.第20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第21章 胡無人,漢道昌!(加更,求個好評,第63章 這就是你想知道的大清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