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妃點這齣戲的目的,就是想要看到梅兒坐立不安,當衆出糗的一幕,這時見她斜眼見梅兒聽了幾句唸白後,神情果然唰地一變,遂忍不住得意起來,抿嘴微微一笑,還故意用手肘碰了碰身邊兒的妹妹青琴,陰陽怪氣道:“瞧長姐點的這齣戲不錯吧!但這戲詞兒稍有不妥,若是改唸成法號‘妙竹’豈不是貼切?!”言罷也不管青琴作何反應,自己到顧自嬉笑起來,一旁皇后等嬪妃聽了這風涼話,也都跟着掩嘴而笑。
怡玫長公主最看不慣宸妃她們這幅拜高踩低,一有機會就打壓弱小的醜惡嘴臉,索性豁然而起,向皇上稱自己身子突感不適,想要回宮歇着去。
皇上當時也沒在意,隨口道:“那就好好歇着去吧,要不要請太醫給看看?”怡玫說沒什麼大事,歇歇就好,後包含同情地看了梅兒一樣,悄然離席,出暢音閣時,狠狠瞪了宸妃背影一眼。
這邊青琴有心想幫梅兒一把,可又確實是無可奈何,只得悄悄用手拉了一下姐姐的衣襟,示意姊姊別做的太過份了,可面上還是婉婉地一笑。
此時,皇上和王爺眼睛雖盯在臺上,心裡卻都在暗自爲梅兒的捏了一把汗。
只見臺上的娥官兒吊着嗓子已經“咿咿呀呀”地打開了唱腔,唱詞正是:“小尼姑年方整二八,正青春年少時被師父削去長髮。每日裡在佛殿上燒香換水,見幾個俊哥哥遊戲在山下。他把眼兒瞧着咱,咱把眼兒覷着他,兩下兒裡暗自多牽掛……”
娥官兒才一出場,單靠一個亮相便獲得了滿堂彩,這會兒開腔一唱,那獨特悅耳的嗓音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關注,都在心裡暗暗叫好,這就是所謂的“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娥官兒雖不是戲班裡唯一的臺柱子,可絕對是難得一見的女伶,巧的是她剛好對這一齣戲情有獨鍾,平時就下過大力氣研習過,因此對於唱腔、韻味把握得十分精準到位,再加上班主臨上臺前還再三叮囑過,更是讓她憋足了勁兒頭非要把它唱好不成,因此這會兒唱得格外的投入、認真、賣力。
聽娥官兒這麼一唱,皇上逐漸把精力轉移到了她的身上,他平時最喜歡聽曲看戲,久了自己也能哼唱幾句,那日梅兒在月下問他能否爲自己留牌子時,他便想到了這齣戲,事後還隨口唱了兩句被宸妃取笑了一番,這會兒聽娥官兒一唱,真真是解了戲癮飢渴、甚感陶醉,驚喜之餘不忘向一旁的七弟道:”老七,你覺得這戲唱得如何呀?“
承玉微微一笑道:“臣弟平時專注音律,聽戲真不算多,實在不敢妄自評說,可既然皇兄問了,臣弟便從外行的角度小議一下吧,還望皇兄不要見笑纔好!”
皇上擺弄着手中的佛珠手鍊,笑道:“老七何必客套,只管直言,但說無妨!”
承玉道:“臺上此女伶扮相絕美,看起來年紀應該不大,然卻能唱到如此水準,也算是唱曲界裡極少見的,尤其是讓她來唱這一出《思
凡》,便彷彿便是量身定做的一般,由外到內都那是那般契合。最難能可貴的是,她唱腔鮮靚、渾然天成,比起那些唱腔精純的老戲骨來,尤其顯得更加賞心悅目!皇兄以爲如何呢?“
皇上指着他,笑道:“還說自己是外行,品評得頭頭是道,句句都說到了朕的心坎兒裡啊!好聽!真真是好聽極了!”皇上說着話時,眼睛一刻也未離開過臺上的娥官兒。
皇后和宸妃本是想拿這齣戲來戲弄一下梅兒的,不成想這小戲子唱得竟然如此精彩,也都渾然忘我了。
逸蓉同韻兒邊賞戲,邊交頭接耳嘖嘖稱奇,道:“這小戲子的扮相真心不錯,就不知卸了妝還能這麼驚豔麼?”韻兒膽小,只是隨聲附和,不敢多言。
臺下的看客在品頭論足着,臺上戲子的唱詞卻沒中斷,“《多心經》都念過,《孔雀經》參不破,惟有《蓮經》七卷是最難學…念幾聲南無佛哆囉嗦…沒奈何!”
梅兒初聽時,只覺得這小旦扮相明豔姣美、唱腔圓潤婉轉、舉手投足之間盡顯技藝精湛嫺熟,出場纔沒多大一會兒,已經將劇中所扮演的小尼姑角色演繹得十分傳神到位,仿若靈魂附體一般,叫人不得不暗挑大拇哥。
可當梅兒聽明白了戲裡唱的內容,原來是關於小尼姑思念凡塵情愛什麼的,又聯想去宸妃、皇后等人開始時在底下一個勁兒的偷笑,才知道,這不是在拿自己來取樂呢嗎?她心裡帶着怨氣,窘迫得真想立刻轉身離開就走,可身子雖說是自己的,這會兒又哪能由她說的算,只得盡力剋制着複雜的心緒,無奈地呆在原地,深深低頭,使勁兒閉眼,只差捂住了耳朵了,可聽着聽着,便在不知不覺中,被這小旦所演繹和營造的情境給帶了進去。
又聽娥官兒接擦兒着唱道:“…你看兩旁的羅漢,塑得來好莊嚴…一個兒抱膝舒懷念着我。一個兒手託香腮想着我。一個兒眼倦開覷看我,惟有布袋羅漢笑呵呵,他笑我時兒錯過,有誰人肯娶我?……降龍的惱着我,伏虎的恨着我。那長眉大仙……佛前燈,做不得洞房花燭……”
梅兒越聽越入戲,那唱詞彷彿句句講得都是自己的真情實感,幾乎到了渾然忘我的境地,甚至恍惚覺得那唱戲人的模樣也成了自己,而不是什麼戲子。
當梅兒聽娥官兒唱到:“奴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漢。爲何腰盤黃絛,身穿直綴?見人家夫妻們,一對對着錦穿羅,不由人心熱如火!”這一段唱詞時,那一字一句、一板一眼,彷彿都直戳到了自己的心窩子裡去。
梅兒聽着,忍不住偷偷凝望了一眼,近在咫尺卻又好似遠在天邊的承玉,心想着,此時王爺已經娶了青琴小姊爲妻,如今見人家夫妻二人恩恩愛愛、琴瑟相和、甜甜蜜蜜的樣子,王爺心裡怎麼還會想着自己了,別說是現在,怕是這輩子永遠也不能同王爺在一起了。這樣想着,不由得淚水瞬奪眶而出,又生怕被人看到,忙擦乾了
去。
梅兒臉上這些微妙的神情變化,其實早被在意她的人看在眼裡,有的偷笑、有的嫉恨、有的則唏噓感嘆,臺上演繹着人間悲喜劇,臺下之人又何嘗不是上演着另一齣戲呢。
此後的一大段唱詞,都是說小尼姑色空如何趁着師傅不背逃下山去的情景:“今日師父、師兄多不在庵,不如逃下山去,倘有姻緣亦未可知。奴把袈裟扯破,埋藏經,棄木魚……”
皇上此時已完全沉醉於戲中,不知不覺中也跟着臺上戲子輕聲哼唱起來:“夜深沉獨自臥,起來時獨自坐。有誰人孤悽似我?似這等削髮緣何?恨只恨,說謊的僧和俗,哪裡有天下園林樹木佛?……”
儘管臺上小旦戲演的精彩絕倫,可臺下承玉的心思卻再難以單單停留在戲上,他們倆總是時不時地就會轉頭瞧看一眼梅兒,並隨着梅兒表情的起伏變化,也都是跟着是悸動不已,螳螂撲蟬黃雀在後,他們倆只顧在心裡牽掛着心上人,殊不知青琴和宸妃等人也在偷偷關注着他們。
宸妃見皇上對梅兒關懷備至,心裡很不是滋味,真想上去從背後狠狠擰上一把方纔解恨,青琴雖也知王爺的心思全在梅兒身上,可她卻並不是像她姊姊那樣,她只是輕輕地攬住夫君的臂膀,婉婉地一笑後靠在他的肩上,享受着實實握在手中的幸福,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的眼裡,表現的完全不同。
大約有兩盞茶的功夫,臺上的娥官兒已唱到了這出摺子戲的結尾詞:“從今去把鐘鼓樓佛殿遠離卻,下山去尋一個少哥哥,憑他打我、罵我、說我、笑我,一心不願成佛,不念彌陀般若波羅!”唱到這裡,絲竹鑼鼓聲漸隱,娥官兒定了定心神,俏立臺前,深深鞠了一躬,至此這一出摺子戲算是大功告成圓滿收場了。
“好!重重有賞!”隨着這一聲喝彩,皇上騰地站起身來帶頭鼓掌,臺下掌聲如暴雨般響起,那娥官兒見此情形,總算長長舒了口氣,露出一絲嫣然笑容來,續而踩着小巧碎步,退入幕後去了,哪知臺下掌聲經久不息,又不得不返場謝了兩次幕,這纔算完。
戲班老闆原本還提心吊膽的,見此情形,早已在後臺樂得合不攏嘴,其實不單是他,整個戲班子,就連下頭吹吹打打的,都極是歡喜。
梅兒從幻境中轉醒過來,發現自己雖一直強自忍着,可還是在不知何中已落下淚來,忙乘人不備偷偷地拭了去。
此情形剛好被皇上餘光掃到,他心中一動,憐香惜玉之心陡然升起,再也顧不得許多,擡手招呼梅兒附耳過來,低聲吩咐道:“看你的樣子昨晚似乎沒睡好,這又站了一個上午,想必定是累了,你去延福宮賢妃那裡去看看,若是月桂公主閒着無事,也叫她來一塊兒聽聽戲。”
梅兒聽罷,真是求之不得,忙感激地應了一聲,遂額首領命而去,王爺夫婦見此情形,也替她鬆了口氣,心道梅兒若還在這裡,不知還要受多少委屈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