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流放

科舉放榜需要十日,所以武清想先解決了跟裴家兩妹子之間的那點事情。

武清騎着汗血馬來到了修善坊,這裡離南市只有一坊之地,比較遠離天街,不過這邊房租比較便宜,故而裴家暫時安在了這個坊裡。

武清來到了一處宅院,院門有些陳舊,他下了馬,走上前,打響了門環,片刻門開了,出來一個僕役打扮的老者。

武清拱了拱手,說道:“敢問這裡可是裴清裴大人的家?”

“正是,公子此來所爲何事?”那老者面帶微笑。

“晚輩是來拜訪裴家二位小姐的,在下是他們的故人。”武清只好這樣說了,他也不想讓人家父母知道他的來意。

那老者臉上忽然警惕起來,說實在的,這段時間上門拜見大人的公子可不少。昨日那個什麼張員外家的公子都來登門拜訪了。可也沒這麼直接要見二位小姐啊。

但老者還真怕是小姐的朋友,畢竟二小姐喜歡結交綠林中人,時不時有綠林中人路過,二小姐都要接濟一下,於是便說道:“說來不巧,昨日一早,二位小姐啓程去了揚州。”

“揚州?”武清一愣,前日應舉,昨日休整了一天,沒想到竟然錯過了。

忽然間,一股索然之意襲上心頭,武清沒有想到裴氏姐妹不辭而別,竟然沒有糾纏自己,難道是因爲自己前幾日的不作爲讓她們徹底傷心呢?他感到一陣愧疚,拱了拱手,牽着馬,一步一步走出了修善坊。

十日後。

端門外,各地的舉子們聚集到了這裡,因爲這一日是放榜的日子,登科及第,鯉魚躍龍門也就在今日。及第者將進入吏部下一輪栓選,名落孫山者,只能等待來年再來應舉。

銅鑼聲一響,自有吏部官員揭開紅綢。瞬間那金榜便呈現在舉子眼中,引起一陣騷動。金榜自有金吾衛士兵圍護。

而此時吏部官員便大聲念道:“乙第狀頭幷州人,武清;第二名相州人,沈佺期;第三名潁州人,劉希夷;第四名汾州人,宋之問......”

有唐一朝,皇帝認爲沒有人能達到甲第的程度,所以所有的進士都是從乙第開始算起。

兩個二十餘歲的年輕人在人羣中聽到自己的名字後,兩人歡呼起來。

一人抱着另外一個興奮地說道:“舅舅,我們都中了!”

“延之,舅舅還是比不了你啊。”說話的年輕人身材高大,也算得上是儀表堂堂,留着兩撇短鬚,頗有幾分儒者的氣質。

一旁有一人嘆息一聲說道:“延清兄,延之兄,你們舅甥二人高中,也算是一段佳話了,在下先恭祝你們了。”

此二人正是宋之問和其外甥劉希夷,二人竟同時及第。

武清因爲裴氏姐妹不辭而別,心中煩悶,又見不到上官婉兒,更加意興索然。自有人報知武府,武氏聽到自己孩兒中了狀頭,不禁歡喜地流下了眼淚。

縱觀武氏一族,還從沒有中過進士。高祖李淵起兵之時,武士彠還是一個木材販子,因資助李淵起兵,後被李淵派去押運糧草,管理後勤,立國之後便成了開國功臣,屬於庶族。武士彠死後,家道迅速衰落,要不是武媚作了皇后,武氏一族也許就徹底淪爲了平民。

武氏連忙吩咐武玉兒準備晚宴,她要好好慶祝一下。

就在放榜之後,朝中大臣們則是對狀頭武清的論策展開激烈的爭辯,幾乎分爲了兩派,一派便是以右相張文瓘爲首,他們認爲武清的觀點非常適合當前大唐的環境。另一派則是以左相李義琰爲首的反對派,指出武清觀點是窮兵黷武,何況取消爵位實封,這讓天下人如何接受,這會引起天下紛爭,帝國動亂的。

兩派各執一詞,支持者,大多是看清了土地兼併嚴重,農民流離失所。而反對者多是生活優渥,未曾從根本上認識到土地兼併的嚴重性,而且也多勳貴後裔,自然反對取消爵位實封了。

總之,關於武清的論策已經上升到了一個高度。高宗難得上朝,便被吵得煩躁不已。

“啓奏陛下,武清如此大逆不道,藐視皇權,罔顧皇恩浩蕩,微臣認爲應處以極刑!”這是李氏宗族的一位官員。

張文瓘是大爲支持武清的,他一臉嚴肅,出班奏道:“天皇,武清論策,道出了我大唐自開國以來的積弊,也爲大唐的繁榮指出了一條可行的明路,有些人自恃祖蔭,自然不願意。天皇是睿智之人,豈能被此等危言聳聽所矇蔽。請天皇明鑑!”

“陛下,武清三番五次藐視我大唐文教,如今又玷污祖制,懇請天皇治罪!”

接二連三的有朝臣出班反對或是爲武清辯解,讓高宗徹底變得暴怒無比,武清,武清,又是武清,在你們眼裡,朕就連一個小孩都不如嗎?高宗霍然起身,武后連忙示意,高宗理也不理,便怒斥道:“朕富有四海,坐擁天下,難道還不及一個小孩嗎?朕之江山是高祖和太宗一刀一槍打下來的,不是靠嘴皮子說下來的。擬旨,武清削爲平民,流放潤州!”

瞬間,武后站起身,看了看高宗,又看了看階下的朝臣,頹然坐下,心中不禁一嘆。

旨意傳達,武清削爲平民,流放潤州,百官震驚,舉子震驚,天下震驚。武清也成爲了有大唐以來,被貶的第一位及第不足一天而迅速被流放的進士。

洛水河畔,武清凝視着滾滾東流的洛水,良久不語。明日他便要離開洛陽,到潤州去了,他知道此去潤州,不知道何時才能歸來,或許這輩子就會老死潤州,或許等天后真正執掌大唐的時候,他或許會回到洛陽。但那時,應該是什麼時候呢?那時候還會發生什麼呢?

武清等在這裡,只是爲了見婉兒一面。天后昨夜駕臨武府,給武清說了一些勉勵的話語,問武清有什麼要求,武清說了只想見上官婉兒一面。天后竟然同意了。

此刻望着這東流的洛水,武清想起了幾百年前曹植被遣返封地路過此處所作的《洛神賦》,不知道是何種心情。

“清哥!”

武清轉身,只見一個身着綵衣的少女,清麗脫俗,雙眸中淚光點點,卻包含着驚喜。武清上前緊緊地摟住少女,低聲道:“婉兒!”

第254章 答劉三小姐問第261章 新發現第487章 一代帝王(二十五)第100章 我沒看錯你第278章 開學典禮的意義第447章 帝王之路(十八)第278章 開學典禮的意義第52章 非常之事第235章 天后的底線第131章 遊玩第181章 出征(六)第229章 少林寺(二)第284章 娶妻素娥第227章 吉祥三寶第137章 桃李之天下第432章 帝王之路(三)第228章 少林寺(一)第47章 忽聞敏之犯錯第239章 油墨第139章 面試第231章 少林寺(四)第424章 魏王的缺點第301章 太后微服而來第24章 逛長安第464章 一代帝王(二)第276章 廢立第494章 一代帝王(三十二)第162章 秋天裡的春天第59章 武敏之獸血沸騰第477章 一代帝王(十五)第74章 武一刀第211章 肉夾饃第390章 來俊臣之死(二)第229章 少林寺(二)第292章 跟武太后交心地二百四十九章 輸了第307章 內相上官婉兒第443章 大周武院第66章 梅香園驚變第225章 宣泄精力第202章 武清的野望第267章 夏侯瑾軒第71章 左手太平右手婉兒第179章 出征(四)第417章 廬陵王風波(十八)第321章 秋官尚書第402章 廬陵王風波(四)第332章 西域策略第267章 夏侯瑾軒第185章 出征(十)第62章 蹴鞠場上初遇子安第385章 置天策府第393章 來俊臣之死(五)第344章 魏王的軍事思路第471章 一代帝王(九)第152章 三大才子第353章 牀弩陣再發神威第355章 此萬古新氣象第436章 帝王之路(七)第330章 徵西域(三)第422章 廬陵王風波(二十三)第259章 孔長史遇刺身亡第499章 一代帝王(三十七)第480章 一代帝王(十八)第107章 丐幫出手第365章 武成殿廷議第6章 一晃三年第198章 弟子齊聚第231章 少林寺(四)第216章 吏部 銓選第266章 有女玲瓏第433章 帝王之路(四)第141章 心中那一片寧靜第428章 國之儲君第170章 賜婚(續)第372章 後突厥末路(下)第174章 齊家第147章 女想男隔衣衫第115章 再遇合擊之陣第330章 徵西域(三)第68章 二王鬥雞第266章 有女玲瓏第28章 婉兒是個女漢子第48章 一不小心罵死了太監第131章 遊玩第277章 新皇立第6章 一晃三年第149章 蘭陵蕭氏第4809章 廬陵王風波(十)第298章 出征在外第443章 大周武院第456章 帝王之路(二十七)第95章 一路屠殺第414章 廬陵王風波(十五)第253章 劉家有女叫三娘第475章 一代帝王(十三)第5章 國公之後第97章 驚變(一)第116章 公輸後裔第17章 與狄仁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