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北伐之爭(下)

朝堂上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李世民的心裡自然高興,作爲帝王的他更喜歡看到這樣爭論不休的局面,而不是一邊倒的情景。*****只是相對於李世民的欣喜,長孫無忌爲首的太子黨和太子李承乾心裡則很憤怒,特別是高士廉和劉政會兩人,作爲老臣的他們跟隨李世民東征西討了大半生,現在被一個後生晚輩在朝堂上當着衆臣的面說自己的話是誤國之言,他們兩個豈能不憤怒。

但是,現在朝堂上的爭吵已經兩個人顏面的問題這麼簡單,而是涉及到了權利的爭奪上,涉及到太子黨和漢王黨雙方利益衝突。因此,兩方勢力開始將太極殿當成了戰場,上演了一場舌戰羣儒的好戲,兩方都是吵的不可開交。其中,漢王黨中的馬周和戴胄兩個初出茅廬的青年,仗着自己的一身熱血和才學,駁的太子黨的一幫老臣啞口無言,臉色極爲難看。

李世民的心情似乎很好,盡然沒有干涉這樣的爭吵,而是端坐在龍牀上欣賞着馬周和戴胄兩人的表演,而長孫無忌則的一臉的沉靜,城府深不可測的他這是表現的卻很淡定,其他的如房玄齡和杜如晦、李靖、魏徵、王珪和越王李泰等人一副事不關我態度,越發的放縱了太極殿上的爭吵。

“好啦!”李世民見跟隨自己的老臣被戴胄和馬周駁斥的臉色發紅,開口制止道,“馬周、戴胄,你們既然發對李績出任北伐主帥,而且爲了這個問題不惜於幾位老臣吵的面紅耳赤,那你們可有什麼合適的人選?”

李世民這是明知故問,而馬周和戴胄卻在李世民的話中聽到了弦外之音,兩人同時給李世民施禮,馬周說道,“微臣認爲幷州大都督漢王李恪可以擔當此任!”另一邊戴胄也說道,“微臣也舉薦幷州大都督漢王李恪。”

“噢?”李世民好奇的問道,“說說你們的理由,朕想知道你們舉薦李恪的目的是什麼?”

李世民這麼問是有道理的,通過李恪的一系列表現,李世民對李恪的期望很高。現在見有部分朝臣支持李恪出任北伐主帥,他的心裡也爲自己的兒子能取得這樣的成就而高興。雖然,他可以任命李恪爲北伐主帥,但他更希望兩人能說理由,讓朝堂上的其他人信服,這樣他的任命才能讓李恪名正言順,而不至於被人說成是自己是爲了自己的兒子而刻意任命他的。

“皇上,漢王李恪就任幷州大都督已經兩年多的時間,在這兩年裡他不但將幷州兵馬訓練成了一支精銳之師,而且還是訓練出了一支匹敵於突厥騎兵的鬼面騎。並且,他作爲幷州大都督很清楚幷州各州府將領的統領能力,更熟悉幷州各州府的兵馬部署和糧草輜重,對兵馬的調動和情報的瞭解也比遠在朔方的李將軍更熟悉。因此,臣纔會舉薦他作爲北伐的主帥。”戴胄開口說道。

戴胄的話說完,看了馬週一眼,示意馬周繼續,可見兩人之間很默契,戴胄沒有獨佔這份要表現的機會。馬周對戴胄報以微笑,上前說道,“皇上,漢王曾經出使突厥跟頡利有過和談,對頡利本人的脾性方面的瞭解勝過我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既然漢王瞭解頡利優於他人,他就更勝於別人能夠擊敗頡利對突利圍困。而且,當年和談結束後他只用八百人就從陰山殺出了重圍回到了長安,可見對突厥騎兵的戰術相當的瞭解,再加上兩年前在幽北草原一戰殲滅血狼衛一役可以看出他騎兵戰上的才能。因此,微臣纔會舉薦他做北伐的主帥。”

“是啊!漢王確實天縱之才啊!”馬周的說一說完,朝堂上不少人開始回憶到李恪的這僅有的兩戰,不由的感慨道。

“確實,漢王殿下每次對上突厥騎兵還真是以少勝多!”有人開始附和道。

大殿上出現了稱讚李恪的聲音,除了極少數朝臣,大家似乎已經忘記了李績當年輝煌的戰績。

李世民看到朝堂上衆臣的聲音,不動神色的說道,“你們兩個說的也有道理,諸位愛卿還有什麼更好的人選嗎?”

局面到了這個時候就是再傻的人已經看到了結果,太子黨和漢王黨之爭基本都到了最爲關鍵的時刻,而看李世民的態度,他更傾向於自己兒子李恪。因此,李世民詢問大家還有沒有別的人選時,衆臣開始沉默不語。

“房愛卿和杜愛卿,你們兩個的意見呢?”李世民見衆臣不再說話,便詢問房玄齡和杜如晦的意見。

“皇上,微臣舉薦兵書尚書李靖擔當北伐的主帥!”房玄齡的話平地起驚雷,讓大殿裡的羣臣驚訝不已,同時暗罵自己真笨,怎麼就沒有想到舉薦大唐軍神李靖呢。

“微臣也舉薦兵部尚書李靖!”杜如晦開口說道。

“臣等舉薦兵部尚書李靖!”長孫無忌開口說道。

長孫無忌的話音一落,衆臣開始醒悟過來,都說自己支持李靖擔當北伐的主帥,只有馬周和戴胄還有孫伏伽堅持自己的意見,依舊出列支持漢王李恪。

李靖作爲大唐的軍神,在大唐未嘗一敗,在軍中的威望也很高。現在,房玄齡和杜如晦還有長孫無忌、魏徵等中樞宰相們都支持他率軍北伐,自然就沒有敢再反對,即便是想反對,他們也找不出什麼反對李靖出任北伐主帥的理由。

只有愣頭青戴胄和馬周兩人依舊極力反對,他倆認爲李靖現在任職兵部尚書,該坐鎮中樞掌控全局,而不是作爲先鋒充當北伐主帥。但兩個人的不能抗衡整個大唐朝臣們,他們的反對顯得微乎其微。只是兩人這樣堅持自己立場的態度讓李世民對兩人很欣賞,心裡不由的開始考慮今後該如何重用兩人的問題。

李靖早就想到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會舉薦自己,現在見大家都支持自己,只有戴胄和馬周兩人反對,心裡暗暗嘆息,他要是出任北伐主帥就等於毀掉了他這段時間韜光養晦成果。但作爲臣子,大唐軍人,理應保家衛國,因此,他一時不知道該怎麼推辭,心裡急切的他不由的看了一眼李世民。

第365章 精兵簡政第290章 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第189章 鬼面騎的處女戰第101章 同心協力第657章 兵臨邏些城第319章 兵到定襄城第361章 戰爭就是藝術第579章 真正的守城之戰第156章 被戳破的膜第679章 遼東戰況第87章 恨君不似江樓月第233章 殿下,大家都說你毒害皇后第46章 轟動的結果第211章 四國使團第439章 一語驚醒東王夢第168章 四條消息第412章 岑文本的策略第276章 細嗅薔薇第294章 大戰前夕第92章 扶持衛王第345章 死戰到底第177章 嚇唬你們滴第455章 再建黑旗營第365章 精兵簡政第480章 李佑,你去長安搗亂吧第56章 ‘唐’和百騎第142章 截殺突厥騎兵第194章 陰謀還是陽謀?第411章 還有後手第211章 四國使團第388章 追殺頡利第286章 又見雲妹妹第442章 又是賭注第52張 章 陳其的安排第402章 宴會風波第234章 有人在偷聽談話第655章 命運之戰(上)第502章 息事寧事第64章 巷子口的死屍第280章 北伐之爭(上)第689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405章 坊間傳聞第566章 第一戰第366章 真正的決戰(一)第318章 命中剋星第345章 死戰到底第211章 四國使團第147章 感動第114章 一人滅一國第229章 又見盛田理惠子第448章 藥王,你就出山吧!第111章 朝廷的對策第260章 不能說的供詞第60章 真正的較量第147章 感動第542章 十二萬大軍灰飛煙滅第269章 李佑和陰妃坦白第168章 四條消息第264章 秘密始於開始第213章 王子和公主第316章 朝堂上的戰爭第244章 有人在做僞證第274章 內幕第503章 高陽的請求第344章 李敬玄的選擇第701章 發兵長安城(三)第413章 你敢殺“唐”的頭領第337章 軍人的悲哀第180章 斬首示衆第47章 演練比賽(三)第44章 演練比賽(一)第214章 你想單挑第226章 錢留下,人走吧第64章 巷子口的死屍第223 談話間得十萬大軍第24章 名將歸心第183章 軍人武德第106章 人性本自私第81章 反思和反擊第97章 心中情,畫中人第551章 大相是什麼東西第493章 開始決鬥第363章 王爺的任務第553章 跟你打個賭吧第24章 名將歸心第261章 漢王介入第514章 高陽的心事第561章 四千顆人頭起到的效果第232章 內侍說沒藥了第5章 奇人岑文本第442章 又是賭注第556章 詭異的朝堂第358章 黎明前黑嗎第689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663章 發現了東吐信使第541章 糧草沒了第14章 朕要懲罰你第33章 第一次射獵第701章 發兵長安城(三)第269章 李佑和陰妃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