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天竺

雖然在六年前,皇帝就強迫政事堂搞出一條很短的鐵軌,但是那條鐵軌根本無法正常使用。

好事多磨,大宋第一條鐵路足足修了六年。

但這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大宋的經濟潛力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主要受到了技術、交通、信息傳遞、人口教育以及傳統理念這些因素的限制。

技術的提升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能看在眼裡改善的就是交通和信息傳遞,以及人口教育。

當經濟達到一定規模後,傳統理念自然就變了。

人都是適應時代發展的,不能適應的就會被淘汰,這是不變的真理。

所以,無論什麼時候,交通和信息傳遞,都是趙桓要不斷加強的。

在春節來臨之際,政事堂提交了未來五年的鐵軌規劃藍圖。

這比公路對大宋的經濟更加有利。

第一條是東京到幽州的京幽線,它貫穿了濮陽、大名府、正定鎮(石家莊)、真定府、幽州。

將開封府與河北路、燕雲路串聯了起來。

第二條是從東京到西京長安的,它貫穿了鄭州、洛陽,西進抵達商洛後,直達長安。

第三條則是從東京到東都杭州,它貫穿了應天府、徐州、滁州、金陵,最後抵達杭州。

第四條是從東京城到南都廣州的,它貫穿了許州(許昌)、汝陽、信陽、江陵、潭州(長沙)、衡州,從衡州進入韶州,抵達廣州。

第五條則是從東京城抵達成都府的,這是一條非常難建成的鐵路。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不是說着好玩的。

但依然規劃進去了。

而第六條,則是從東京城抵達西南戰區,進入廣南西路,延伸到交州。

這是一條比京廣線還要長的鐵路,因爲西南多山,所以這條鐵路並不直接走西南。

而是先筆直南下,過江陵府和潭州,再進入廣南西路,經過欽州,進入交州,一直延伸到九龍江平原。

這可以說是靖康十一年來,耗子最爲宏大的提案。

政事堂預計修建成這六條鐵路,需要消耗的資金將達3億貫錢。

一貫錢等於465元,如果這樣來換算,需要1395億元。

而這六條鐵路爲大宋帶來的經濟效益,則遠遠不止3億貫,它對未來三十年的運輸都起到了質的改變。

趙桓願意撥這筆錢去完成這件事。

只是,督察院怕是有得忙了。

如此龐大的一筆錢要撥發下來,不止有多少人興奮得睡不着覺了。

戰略的規劃做到位後,通常狗屎一樣的執行就能把事情迅速搞砸。

總之,皇帝的刀子已經磨好了。

那個狗日的敢在這裡面貪得無厭撈錢,就送他全家去見閻王。

這種利國利民,利在千秋的事情,是決不允許有任何差池的。

朝廷的鐵路規劃一出來,幾乎整個大宋的商人們都聞風而動。

這件事牽連之廣,幾乎覆蓋了大宋當今主要的州府。

當年的楊廣挖一條運河都動用了上百萬人。

如今,雖說技術進步了,但六條鐵路,這調動的人數,怕是沒有個三百萬也有兩百萬了。

大宋鐵道司已經緊鑼密鼓再籌劃着各地的人員招募計劃。

大宋邸報也對鐵路提案一事進行了大規模的報道。

百姓們對鐵路的認知並不深刻,只是看着熱鬧。

但這一年的大宋,已經有不少專門研究經濟的學者。

他們一致認爲,朝廷在做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

皇帝的遠見當今無人能敵。

朝廷的鐵路在民間的商人圈子裡炒的沸沸揚揚。

同時,廣南新府的港口也受到了許多人關注。

已經有第一批商人出發,將貨物運輸到注輦。

聽說遠洋大臣沈浪已經開始在注輦建設行政機構,奉朝廷之命,成立了注輦府,轄注輦路。

注輦府將設立銀行,港口,軍區,學校。

與此同時,從翰林學院和帝國軍事學院卒業的部分學生,也從廣南東路的港口出發,漂洋過海,抵達注輦。

他們將作爲那裡的行政官員、學校老師,常駐在那裡。

按照大宋對海外擴張的標配,當地人要開始學習漢文,說漢語,寫漢字,讀四書五經,接受聖人教化。

同時,還要在那裡修公路,搞基建。

起初,那裡的人不爲所動。

他們都信奉佛教,做清修。

並且那裡苦行僧還勸誡底層的人,要堅定不移信奉佛祖,人間所有的痛苦都會消失。

不過,自從沈浪申請了一批交子過來後,局面就發生了一丟丟變化。

“聽說去挖山有錢拿?”

“真的假的?”

“是真的,昨天我朋友拿到了。”

“別被騙了,拿的是紙,根本不是錢。”

“但聽說那種紙可以在街頭買食物吃。”

“你剛纔說只需要去挖山就有錢拿?”

“是的。”

“還有這種好事,我要去看看。”

這時,來了一個苦行僧:“你們都坐下,我來給你們講佛祖的故事,人世界萬物都是浮雲……喂,別走,我跟你們將佛祖的故事,別走啊……”

沈浪躺在用繩子編織的吊牀上,手裡拿着椰子,正在喝椰汁,聽完手下的彙報,他感慨道:陛下說得對,有時候,不用武力,比用武力更加有效。

那些泥腿子,有錢誰不想賺呢?

畢竟錢可以買到食物啊!

只要他們老老實實的,有吃的,要他們學習漢文,豈不是易如反掌?

當人人都說漢語,寫漢字,接受了孔孟思想後,你讓他不忠於大宋,怎麼可能?

就像後世某些人,說着洋文,覺得洋人的地方月亮更圓,你讓她們不跪舔洋人,怎麼可能?

沈浪奉皇帝之命,在注輦經營地盤。

但注輦北邊的天竺卻已經知曉注輦被滅。

此時天竺是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叫波羅王朝,它幾乎統一了北部大片領地。

在位的君主叫鳩摩羅波羅。

天竺富裕,具體體現在自然環境上。

由於地處熱帶,雨水充足,自然農作物都很容易存活,一般人不會餓死。

這裡的人又信奉婆羅門教和佛教,對人生看得很淡然,造反的慾望非常低。

所以,比起中原王朝,這裡順民更多。

波羅王朝的歷代君王對南邊的注輦沒啥興趣。

但這一代的君王,是一個吃多了閒得蛋疼的年輕人。

他有充足的精力發泄。

例如他喜歡四處找妹子。

例如他不止一次想着要出兵教訓一下南邊的注輦。

這一次聽說注輦被滅了,頓時來了興趣啊。

一聽說是東方過來的軍隊滅的,頓時興趣更濃了。

這天竺與華夏的恩怨,真正來說,是從唐朝開始的。

當時大唐出了無數英傑,其中一位很牛逼的傳奇人物,叫王玄策。

這哥們兒一人跑到天竺,活生生把天竺滅了三次。

打得半點脾氣都沒有了。

服是服了,但只服大唐啊。

大唐都滅了快兩百年了。

王玄策又是六百年前的人物了。

要說選擇天竺還怕中土,鳩摩羅波羅可不樂意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國子監案第三百九十五章九龍江平原的糧食第五百五十一章換血第一百九十六章趙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第四百五十七章鐵道司第八章朕欲與東京共存亡!第二百二十二章趙桓的貼心小棉襖第一百四十三章錢氏案第三百六十六章必有崩壞之危?第二百三十七章深夜出城的皇帝!(桜花,大家都很想念你)第四百零七章封狼居胥!第三百四十八章點燃大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火焰!第二章既然你這麼想死,朕就成全你第二百七十一章整個河北的流寇都在追韓世忠?第五十二章兩軍風騷的書信往來!第十四章行刺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帝做媒第三百七十六章比吃飯更勤快!(第三更,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一章好男兒,有所爲有所不爲!第九十章賜死肅王第四百八十七章前鋒攻殺第六百五十六章薛東來的說辭第五百三十八章甩鍋的傳統第五百零七章天威臨遼地第四百零八章敢犯我天宋者,雖遠必誅!(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八章大宋新的商業規則!第六百八十二章皇帝迴歸關於人性和北宋內鬥以及滅亡第五百五十八章滅注輦第四百二十二章朕要北伐草原第一百七十一章軍備革新?第二百零八章犯我大宋者!殺無赦!第一百二十八章渣渣韓世忠和精銳淮陽軍?第二百五十九章應天書院案第一百四十三章錢氏案第一百零五章洛陽暴走第二百七十六章鎮壓太原第六百四十三章誰敢阻攔,殺無赦第五百八十六章對啊!我們可以去搶啊!第四百三十九章宋金之戰,一觸即發!第六百三十七章挑撥第五百零六章千刀萬剮第五百八十二章聲東擊西第二百五十二章扶貧之策第二百二十五章整箱整箱青黴素第四百九十八章詭變第四十七章活剮袁煥第六百八十一章大國博弈第二百五十八章皇城司拿人!第五百三十章朕就是要戰爭!第五十六章不要麪皮的君臣第七百零三章西進!第五百八十二章聲東擊西第四十三章爾等與朕一道斬殺金賊,不死不休!第五百二十六章周邊的動靜第五百七十九章草原戰火第四十四章天子親上陣第四百五十九章對噴第六百七十章哨兵第三百七十五章西南大陸是大宋最大的糧倉(第二更,求訂閱!)第七十七章當然是全部處死!第三百五十二章是他!就是他!第五十二章兩軍風騷的書信往來!第二百七十八章崔氏夷族!第四百五十六章西征的戰略地圖第五百二十六章周邊的動靜第六百五十一章葛邏祿人的襲擊第三百五十四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六百九十七章爭論第三百八十六章我要吃十個!(第五更!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七章滲入軍方?第五百四十六章三路出擊第七百零四章西方的使者第三百九十二章朕能給你,也能收回來!(第二更!求訂閱!)第十三章廢徭役的明君?第六百六十八章朕就沒指望他出兵!第二百六十三章三百皇城司衛清洗唐縣!第八十八章海貿可圖第六十七章宋金談判第六百六十六章心理戰第五章皇帝親軍第三百五十五章入股李氏布行第七百章進入了第二階段第一百七十五章交子同稅第四百零五章願與君同袍殺敵!第七百零九章大結局第一百五十三章無所不知的皇帝?第五百三十七章朝堂上的爭議第三百五十四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百一十四章震動朝野的青州案第六十九章節操被狗吃掉的君臣第三百三十四章跋扈的皇帝第四百七十九章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第五百一十六章這麼想死的嗎?第六百零六章慫恿第三百九十六章蒙兀人(第二更,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九章民變第六百八十二章皇帝迴歸第一百四十章是誰給你的膽子,來東京城撒野的?第二百八十四章吳玠征討党項右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