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宗室的命運之變

bookmark

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大臣們都爲岳飛這件事憂心忡忡。

這件事給他們帶來的壓力,比當年完顏宗望兵臨城下還要大。

在他們看來,完顏宗望兵臨城下,那完全是可以談判的,可以通過議和來停止戰爭。

但是大宋內部的武將,僭越了權力,私自調兵,這是非常可怕的,是有亡國之兆的,若是皇帝不嚴肅處理,後果不堪設想。

他們將自己的擔心寫到奏疏裡,不厭其煩一封封給皇帝呈遞上去。

每一個人都擔憂皇帝的決定。

每一個人都力挺秦檜,覺得他此刻彷彿一位品行高尚的大儒。

然而,大臣們越發擔憂起來了。

因爲皇帝依然在宮裡擺弄他的田,玩着剛剛又翻新的一般蒸汽機,或者用千里望四處看東西。

偶爾還會去中央軍的軍營去和宗澤、韓世忠喝喝酒。

總之,上朝的次數驟減,乾脆停止早朝。

有大臣要求見,就說有事不見。

這樣拖了幾天,江陵府又有奏疏來了。

一封是皇城司總指揮使肖江魏的秘密奏疏,另一封是江陵府知府羅淙的奏疏。

從情緒上來說,對於宗室的行爲,趙桓沒有什麼值得要發怒的。

畢竟,他和那些宗室不熟,或者說,雖然有血緣關係,但他這個穿越客,其實跟他們沒有半毛錢關係。

不過呢,看到那些恐怖的數字,他就忍不住要發飆了。

在皇帝這裡,大宋的每一個人,上自太宰,下至庶民,那都是有把柄的。

更何況那些被養了百年的宗室,更何況濟王趙栩那幾個不學無術,整天遊手好閒的親王!

所以啊,皇帝眼中也不是容不得沙子。

畢竟此一時彼一時,潛在的大勢力,該被弄的也弄得差不多了,沒必要再抓住一點點小事就大動干戈了。

但這羣貨也太放肆了!

每年從江陵府扣二百萬石之多!

按照政事堂給出來的數字,每天朝廷從交州運回糧食900萬石!

但其實是1100萬石!

有約六分之一的糧食被吞了!

按照江陵府的每石三貫的糧價,有600萬貫流入了賀遠山以及宗室手中!

靖康元年,大宋朝廷一年的財政收入才約8000萬貫!

也就是說,這幫宗室,一年要吞的相當於當年每年朝廷收入的十三分之一!

更令趙桓氣氛的是,前不久,他要取消宗室的月糧,以趙栩爲代表的皇室,居然集體哭窮。

就抓着這事,趙桓打算髮飆了。

但轉念一想,好歹是趙家自己的事。

那羣人不要臉,他皇帝還是要臉的。

雖然平日裡的手段粗暴了一些,臉皮厚了一些,但此事關乎趙氏名聲。

總之,大宋以前,可從未暴露出宗室敢如此貪婪的。

趙桓找了半天,好在沒有找到趙構的名字,不然以他對趙構的瞭解,怕是要下殺手了。

徐處仁還在爲水泥路的事情忙着,突然接到皇帝的傳召,他放下手中的事,立刻離開政事堂,向內宮趕去。

“臣參見陛下。”

徐處仁猜想,皇帝傳召自己,應該是議論岳飛的事情,畢竟,秦檜現在天天逼着皇帝辦了岳飛。

“徐相公,坐。”

“謝陛下。”

趙桓便將羅淙的那份奏疏遞給了徐處仁,後者越看越心驚。

“這……”

“徐相公,有什麼好的辦法?”

徐處仁心中一凜,身爲人臣,最大的忌諱就是參與天家的私事。

自古參與皇室私事的大臣,都不得善終。

但是,此事已經不能嚴格算是皇室私事了,它嚴重影響到了民事。

每年200萬石的糧食,被動了手腳。

從西南運到江陵府的路上,有水路,有山路,糧食墜崖,或者沉水,是朝廷接受的合理事件。

到江陵府後,有一定的誤差,也是合理之中。

但200萬貫,這個數字太大了,已經遠遠超過了朝廷的容忍範圍。

看來,從運輸糧食的源頭,就存在問題,在交州,這事就被人動了手腳。

“陛下,臣以爲,從交州到江陵府的所有涉事官員,都應當嚴格查辦!”

“朕不是問你官員們當如何處理,朕是問你,宗室當如何處理。”

徐處仁有些蛋疼,他想着避開宗室的話題,但皇帝已經明說了,叫你來不是問你怎麼處理官員的,因涉事的官員,肯定都是要處理的。

現在讓朕頭疼的是,宗室當如何處理。

家醜不可外揚,當年的肅王案已經讓皇室蒙羞了。

徐處仁猜測着皇帝的心思,皇帝肯定是要處理宗室的,不然不會叫自己來。

ωωω●ttкan●¢ ○

但皇帝又不想公開處理,畢竟太過駭人聽聞,這事傳出去後,皇室的威信將爲受到打擊。

“陛下,既然濟王如此熱愛糧食,何不將他調到盛產糧食的交州之地?”

徐處仁這麼一說,趙桓眼睛就亮起來了。

交州啊?

好地方啊!隔壁的真臘更好,把濟王往那裡扔,再給他一支軍隊,讓他在那裡圈地爲國。

反正這個時代,那些小國是沒有嚴格的國界的,有大片大片空地閒置着。

如果真臘不答應,就給濟王增加兵力。

趙桓老早就想着要把趙宋的宗室們各自發配到其他的地方,例如南洋塞一大批,漠北塞一大批。

以後征服的南半球大陸,又塞一批,還有更遠的西方。

這就是當年周王室的分封制度。

分封制度有利也有弊。

弊端就是後期容易尾大不掉,但利也很明顯,大大減少了初期的管理成本。

有點類似後世那些大型城市加盟商的概念,可以加速地盤擴充的速度。

不僅如此,還可以爲中央帝國豎立一些潛在威脅,不至於中央帝國在大一統中,越來越保守,以至於讓所有的矛盾都停留在了帝國內部。

從而導致內鬥越來越嚴重,制約各項文化和科學的發展。

只要這種潛在的威脅不是異族的威脅就可以了。

即便哪天,某個諸侯王要反,那也是同族的戰爭。

那之後的事,趙桓就操心不了了。

他也只是一個凡人,哪能幫後人解決所有的問題,江山能否坐穩,還不都看自己的能耐。

即便是秦始皇,夠牛了,生前操心了那麼多,繼承人出了問題,帝國也是分分鐘崩了,那能怪秦始皇嗎,還不都是胡亥那頭蠢驢自己腦殘。

和徐處仁簡單聊了聊,趙桓就讓徐處仁退下,然後,他自己開始梳理所有宗室。

那些錦衣玉食的宗室們還並不知道,此後,他們的命運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帝做媒第二百六十六章韓世忠來了!第三百六十章江陵府的浪濤(七千字,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五十七章國民娛樂無小事第二百九十六章鏖戰!第一百六十四章全部處決,一個不留!第五百二十章漢家兒郎入上京第三百零一章中軍挺進邊境,五軍伐夏!第三百六十五章宗室之禍?第六百一十四章唐恪的建議第四百八十三章朝堂上的聲音第四百零五章願與君同袍殺敵!第二百六十章徹查四大書院第六百八十五章開門迎聖!第三百六十七章宗室的命運之變第二十二章任命第四百七十六章蕭水之戰第四十六章黎城大捷!第一百五十三章無所不知的皇帝?第六百四十三章誰敢阻攔,殺無赦第六百八十三章兵臨長安城第七十九章新政雛形?第一百九十五章挑撥加劇金國內部矛盾!第四百九十二章岳雲對戰鐵浮屠!第四百三十五章皇帝的局,安西都護府第十八章禁軍空餉第二百五十九章應天書院案第一百二十一章遷移和農業第二百六十二章中山府購田案起第六百零四章鞍山鐵礦第五百六十二章有客自遠方來第四百零五章願與君同袍殺敵!第四百九十七章朕要親自弄死他!第五百六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五章剋扣冬糧第四百二十一章趙桓滅高麗的術第六百五十五章薛東來見桑賈爾第六百五十五章他們喜歡用繩子第六百一十八章遼國皇帝耶律大石第一百零四章大驚小怪,哪有改制不死人的?第四百一十九章問罪金國第一百一十九章聯姻和婚嫁第三百七十四章分封之始(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五章真香!(第四更,求訂閱!)第五百零二章變局第三百零九章楊再興斬野利青哥第五十章堅決主戰!第三百八十四章朕要開一家重慶火鍋店!(第三更!滿地打滾求訂閱!)第五百一十章上京城的那些事第四百四十章突變!金國朝堂迎來新主人!第五百五十六章青黴素第五十一章金軍要增兵?第一百六十九章皇帝的另一張面孔?第六百九十五章扶大廈之將傾第三百七十八章四矩陣戰略第二百一十四章隱元社的黑手!第四百八十六章西線決戰第二百八十二章皇帝親征第二百三十一章是誰給的你們膽子?第五百七十六章一箭雙鵰的事第五百二十四章掣肘第四百八十五章宋軍大捷,連破十二城!第三百七十六章比吃飯更勤快!(第三更,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二章皇帝親征第一百一十六章“不務正業”的朝廷?第一百九十九章隱元社!夜天子?第六百三十七章挑撥第四百六十二章開始完美人設第五百七十章上京驚變第四百四十二章大宋遠洋戰艦,大海真正的擁有者!第一百八十五章皇城司有內鬼?第四百二十七章皇帝的全滅戰第四十五章殺紅眼的宋軍!第二百六十章徹查四大書院第五百五十三章接見趙昚第九十二章興奮的參知政事第二百七十七章處決王家第七十一章銅人跪像第六百五十二章趙桓的西征首戰第二百三十二章活着不好嗎?第二十章金軍的伐宋策略第六百九十四章聖武皇帝陛下諭旨第四百九十二章岳雲對戰鐵浮屠!第七百零九章大結局第二百一十六章岳飛三軍壓境,銳不可當!第二百一十三章圍剿交趾!第一百八十一章你們少在朕面前裝逼!第二百五十章皇家銀行於大宋商貿四策第四百九十七章朕要親自弄死他!第三百二十章趙桓的毒計,釜底抽薪!第六百九十三章家書第二百三十四章人頭不夠啊!第六百九十三章家書第四百九十八章詭變第六百三十八章遼東局勢第六百九十三章家書第五百三十九章朕的刀子已經爲卿磨好了第四百零五章願與君同袍殺敵!第二百四十七章五路伐夏之備第一百一十一章青州殺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