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殿的笑聲沉靜下來,衆臣都豔羨向着張珏看去。
他現在已是副軍機令,位極人臣,再成皇親的話,在大宋地位自然還要拔高。
趙洞庭的笑容忽然凝固。
穎兒的微笑在這刻也稍微顯得有些不自然起來。
沒有女人是不會吃醋的,只是這個年代的女人因爲舊習,通常都會選擇默默承受而已。
張茹輕咬着嘴脣,亦是怔住。
張珏擡頭看向楊淑妃,而後又看向趙洞庭,“太后,這……”
他有意推卻,但這時,還真不好怎麼張開這嘴。
楊淑妃顯然是打算將這事定下來,追問道:“難道張大人不願意麼?”
張珏就更不敢張嘴了。
拒絕太后的提親,這讓太后的顏面往哪擱?
他雖位極人臣,但說到底,也只是趙家的家臣而已。
幸得,這時趙洞庭開口,“太后,男歡女愛本是自然之事,太后便不用爲朕提親了。”
楊淑妃卻道:“你的婚事,本宮不關心,誰來關心?”
這下連趙洞庭都被堵住了話。
作爲皇帝,他不可能當着這麼多人的面頂撞楊淑妃。
如果連皇上都不孝順,那天底下的百姓會如何?
張珏道:“太后娘娘,臣對此並無異議。只是茹兒從小失去雙親,臣……卻也不想擅自定奪她的婚事。”
說着他偏頭看向張茹,問道:“茹兒,你可願入宮爲妃?”
他不好駁楊淑妃的顏面,但張茹卻還是沒有問題的。
張茹不是臣,年歲又不大,想來楊淑妃不會和她置氣。
張茹俏臉含羞輕瞥向趙洞庭。
楊淑妃倒也不好意思再用話去激張茹。而且,在她看來,張茹應該是會同意的。
她都已經入住寢宮,難道還會沒有服侍皇上的心麼?
殿外有太監端着筆墨進來。
張茹提筆在紙上寫着,字跡娟秀,很快寥寥數字落成。
等她寫完,太監拿過紙,看着上面的字,卻是沒敢當衆宣讀出來。
楊淑妃登時皺起了眉頭,輕喝道:“念。”
太監顫顫兢兢,“民、民女天生殘疾,不配爲妃,難承天恩。”
殿內許多人都露出驚訝之色來,因爲,的確沒有想到張茹竟然會拒絕入宮爲妃。
給皇上做妃子,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
就拿朝中來說,有多少大臣恨不得把家中女眷塞進宮中才好。可奈何,皇上看不上啊!
皇上身邊之前匯聚的那幾位女子都是國色天香,人間絕麗,誰都知道皇上的眼界高得很。
楊淑妃微微眯起眼睛,有怒容浮現。
趙洞庭適時伸手抓住楊淑妃的手,道:“此事,到此爲止。”
說着,他低聲對楊淑妃道:“孃親,算了吧,再說下去,這年可就過得不熱鬧了。”
“哼。”
楊淑妃輕輕哼了聲,將手抽了回去,但總算沒有再說什麼。
不過看她模樣,以後對張茹肯定不會再那麼親近了。
有些事情不是輕易能夠改變的,楊淑妃在這個年代長大,不可能如趙洞庭這般開明。
大殿內氣氛赫然有些尷尬。
有人端着酒杯,卻愣是不知道該如何將這種氣氛化解開來。
張茹貝齒咬着下脣始終沒有鬆開。
十餘秒後,她忽地起身,對着楊淑妃和趙洞庭施禮,而後向着殿外跑去。
在她扭頭那刻,赫然有淚水滑落。
趙洞庭怕是不知道,自己之前那句無心的話,卻是傷了美人心。
他讓楊淑妃別爲他提親,這在張茹聽來,只以爲他是不願意納她爲妃。
張茹天生啞巴,本就心中自卑,很是柔弱。如此,心中怎能不傷心?
其實,要不是趙洞庭說那話,她大概真是不會拒絕爲妃的。
這個年代的女子很少有人學會拒絕。
更何況,張茹對趙洞庭本來就有些好感。
“這……”
張珏看着自家孫女跑出去,只得向楊淑妃和趙洞庭告罪,匆匆向着殿外追去。
大殿內氣氛更爲尷尬幾分。
趙洞庭苦笑,舉杯道:“來,諸位共飲吧!”
衆臣連忙端起酒杯附和。
坐在趙洞庭旁邊的穎兒這時卻是輕輕拍了拍趙洞庭的大腿。
女人在某些方面心思總是比男人要細膩得多的,而且,穎兒對張茹本就更爲熟悉。
等趙洞庭飲完杯中的酒,穎兒道:“皇上,穎兒也去看看張茹妹妹?”
她倒是隱約猜出來是趙洞庭那句無心的話傷到張茹了。
皇上在感情方面,真的遠遠不如他在治國、帶軍上那麼成熟。
趙洞庭點點頭,“如此也好。”
穎兒向楊淑妃告罪,起身離去。
大殿內衆臣神色各異,但都很識趣都掩飾過去,好生君臣融洽的場面。
很快,大殿內又逐漸熱鬧起來。
穎兒追到殿外,詢問過外頭的宮女和太監後,最終在寢宮找到張茹。
張珏也在,此時看着自家孫女兒哭泣,卻是束手無策。
他將張茹養大,但有時候,父親都沒法代替母親的角色,更遑論爺爺。而且,張珏軍務繁忙,也的確很少和張茹談過心。
他現在壓根就不知道張茹爲什麼哭,只以爲她是因爲頂撞太后而害怕。
是以,只是在旁邊連連嘆息着。
穎兒走過去,輕聲道:“張大人,讓我來和茹兒妹妹說說話,可好?”
“德妃娘娘。”
張珏起身躬身行禮,“拜託德妃娘娘了。”
而後又是嘆息兩聲,向着院外走去。
穎兒坐到張茹旁邊,看着梨花帶雨更顯楚楚動人的張茹,輕聲道:“茹兒妹妹,你誤會皇上了。”
張茹淚眼朦朧,偏頭看向穎兒。
穎兒又道:“皇上在殿內說那番話,絕不是嫌棄你。他只是在這些事情上從來不想勉強而已,當初封我爲妃時,皇上何嘗又不是讓太后娘娘不要爲他做主婚事呢?若是他不喜歡你,就不會將你留在寢宮之內了。”
“唉……”
說到這,穎兒也不禁是微微嘆息起來。
“皇上心中住着樂嬋妹妹,對於你、我,他都是喜歡的,只是不願承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