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歸無計長煙落日孤城閉

宣正五年九月,寧城府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

來自北方的近十萬兵馬齊聚城下,數百座營壘首尾相連,將這方小小城池圍堵得水泄不通。

密如蟻羣的叛軍晝夜輪替,對城‘門’發動着連番猛攻。旌旗蔽日,鉦鼓如雷,箭支驟雨般傾瀉而下,裹挾着熊熊燃燒的火球,釘‘射’進樹木、屋頂與牆壁之中,發出鏘鏘鳴響,塵土碎屑崩落四濺。守城將士奮力擊退了敵人一次次衝鋒,屍體和鮮血將護城河水浸染成了刺眼的絳紅‘色’。

前去搬兵的死士接連幾批突圍而出,援軍依舊是遲遲未到,一個血淋淋的真相盤桓在所有人心底——援軍不會來了,無論再支撐一天,一個月,還是一年,他們的結局都不會有任何改變。

城內早已彈盡糧絕,儲糧的常平倉在一場火箭侵襲下焚燬殆盡,如今連角落裡竊食而生的鼠類都幾近絕跡了。骨瘦如柴的百姓們掙扎於飢餓與恐懼之中,走投無路,易子而食。每日都有人因爲絕望結束掉自己的‘性’命,而自殺者又很快成爲了他人賴以生存的食物。

街道兩旁到處是廢墟、焦土和瓦礫,斷壁殘垣間一片枯寂。暗巷裡晃動的人影兒好似鬼魅,緩慢而虛弱,走着走着,說不定下一刻就會轟然跌倒,魂飛魄散。生與死唯一的區別就只在那點兒殘存的氣息,然而它也在漸漸衰竭着,隨時都可能中斷。

原本氣派非凡的寧城府衙也曾一度經受了大火焚燒,‘精’雕細琢的青磚貼面遍佈焦黑印跡。爲了抵擋從天而降的火箭,牆壁和屋頂都被重新加固過,‘門’窗也大多被溼木板封住,室內‘陰’冷壓抑,瀰漫着一股不見天日的黴味兒。

滿目瘡痍的大堂正中,孤零零架着一方朱漆翹頭長桌,桌案上燈燭搖曳,酒氣氤氳。影影綽綽間端坐着一名‘挺’拔男子,年約三十五六,鳳目黑眸長眉入鬢,身披鬆黃‘色’大氅,其上繡着彰顯尊貴身份的金絲盤龍。如今這華美裝束已糊滿了血漬與炭灰,變得污濁不堪,而男子好似對此渾然不覺,只管端起酒杯在鼻下慢慢晃悠着,雙眼微闔,恍若是未飲已醉了三分。

此人正是當今聖上的嫡親叔父,先皇最小的胞弟——素以貪美酒、好男‘色’聞名的晉王衛律。

早在叛軍合圍之前,晉王就曾派出幾隊騎兵分別趕往遼東都司、宜府衛與北平府求助,然而三個月過去了,幾處盡皆杳無音信。左軍都督顧名璋是個反覆小人,慣於陽奉‘陰’違,危急關頭置他於不顧也在預料之中。可駐守宜府衛的龍虎將軍沈威向來忠義耿直,連沈老將軍也拒不馳援,那恐怕只有一種可能了——小皇帝根本就是想借叛軍之手置他這個重鎮藩王於死地!

晉王輕抿了一口杯中酒,閉上眼細細品鑑着。連日來的飢餓與少眠使他形容消瘦,動作遲緩,連味覺也麻木了,足有好一陣香氣才從舌底泛起來。這陳年的‘花’雕果然不負盛名,聞之沁人心脾,飲後齒頰留甘,真可謂是一壺解遣三軍醉,天下獨步。

昨日‘侍’從們在後堂牆角發現了一個鼠‘洞’,便提了鏟子挖將下去,希圖尋到幾顆殘存的穀粒,不想機緣巧合下竟挖到了這罈子米酒。宅院的主人姓劉,祖籍紹興,是洪光三年的進士,洪光六年赴寧城爲官。依照江南風俗,這酒該是劉家小‘女’兒滿月時埋下的,直等有天‘女’兒長大‘成’人,嫁作了他人‘婦’,便取出來宴請賓客,故而又名“‘女’兒紅”。可嘆劉氏一‘門’九口都在幾天前的大火中喪生了,濃煙散去屍骨無存。

晉王自斟自飲着死人的酒,姿態從容神情愜意,彷彿此處並非岌岌可危的寧城衙署,而是他雕樑畫棟的晉陽王府。功標青史又如何?位高權重又如何?螻蟻草芥躲不過戰爭鐵蹄的踐踏,‘玉’葉金柯同樣逃不開手足間的殘忍廝殺。嗟夫嗟夫,皇圖霸業談笑間,不勝人生一場醉。

‘門’板“吱呀呀”開啓,腳步聲輕得幾不可聞,晉王不用擡頭就知道,自己等的人來了。

雖然晉王屢次吩咐戰時一切從簡,無須過多繁文縟節,來人照舊還是恭恭敬敬深施了一禮:“見過叔父,方纔與阿昇巡視佈防耽擱了片刻,故而來遲了,還請叔父見諒。”

立於堂下問安的謙卑青年姓衛,名悠,字伯齡,是晉王已故長兄的兒子,小皇帝親封的襄懷郡王。衛悠一身半舊的靛藍長袍,外罩墨‘色’如意紋貂領披風,腰間佩着羊脂‘玉’玦。他頭頸低垂,臉孔隱沒在了暗影裡,看不清神‘色’。

晉王吊起眼梢一睨,朝侄子招了招手:“伯齡快來,陪本王飲一杯上路之前的踐行酒吧,只可惜沒有佐餐的小菜,辜負了此等佳釀。”

他們叔侄身陷重圍,四面楚歌,所謂“上路”,也只剩黃泉一條路了吧。

“叔父且放寬心,您福澤深厚吉人天相,定會安然無恙的。”衛悠在晉王下首穩穩坐定,語氣‘波’瀾不驚。

這話着實騙不得人,只怕連鬼都騙不了。寧城並非要塞,城牆年久失修,若不是晉王三衛浴血奮戰,恐怕早已淪陷。就在昨天早上,北‘門’被火炮轟擊得坍塌了一處巨大豁口,城破也就在這一兩日光景了吧。

晉王捻着酒杯朗聲笑道:“吉人天相?哈哈哈,恐怕是天怒人怨吧。當年我等兄弟七人追隨先父奮戰沙場,打下這片錦繡江山,可惜還活着榮享富貴的只剩本王一人了。本王在晉原雄霸一方,小皇帝金鑾殿上也坐得不安穩。如今寧城這裡倒是個大好時機,對外可以拖延叛軍腳步,對內可以除掉心腹大患,一箭雙鵰,坐收漁利,何樂而不爲呢。”

衛悠正襟危坐,目不斜視,連言辭也是滴水不漏:“叔父哪裡話,您貴爲我大周最顯耀的王爺,自幼隨太祖皇帝南征北討,居功至偉,”他微微側身朝着西南方向抱拳拱手,以示敬意,“今上聖明仁厚,天恩浩‘蕩’,又豈會容不下自己的親叔叔呢。”

晉王將杯中酒斟滿,眯起眼眸似笑非笑望着侄子:“無妨,無妨,寧城失守,叛軍便可長驅直入緊‘逼’北平,想我衛律一條命能抵得過小皇帝的半壁江山蒼生萬民,也算值了。只可惜……”他藉由杯中酒水倒影打量着自己的面容,“只可惜如此一顆好頭顱,竟要落入那賤民順天老兒之手,本王心實不甘!叛軍圍城三月人馬‘交’困,城破之日必定會屠城泄憤,伯齡啊,現而今本王就將這顆項上人頭贈予你了,且拿去獻降吧,一來可保你‘性’命,二來可解救城中黎民百姓。”

說話間,他將一柄短劍輕釦在了桌面上,劍鞘“唰”地彈開,‘露’出一小截寒光凜冽的劍身,寸寸殺機在叔侄二人間盤旋流竄。

等候已久的索命鬼差恐怕此刻正同席而坐,連喘息聲都清晰可聞,那股瀕死之氣愈發濃重。

衛悠淡淡瞄了一眼劍柄,腦海中電光火石意念飛轉,他構想着自己如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身上前,如何‘抽’出利刃,又如何反手一揮直擊晉王頸項,白光閃過,濃稠鮮血噴涌而出,人頭咕嚕嚕落地,口眼大張,滾滿了灰土穢物……想着想着,他不禁嘴角輕抿囅然而笑,這笑容端的是溫潤可親,慷慨大義:“侄兒身爲衛家子孫,世受皇恩,自當與叔父共同進退。叔父若一心赴死,以身殉城,侄兒必不會苟且偷生。”

他又怎麼會不想殺掉晉王!就是晉王與當年還是齊王的先皇合謀,害得他父親被廢太子之位屢遭貶斥,最後不得已自戕身亡。如果父親不死,小皇帝座下龍椅就該是他衛悠的!

但他不能去碰那柄劍,晉王老謀深算,必定在屏風與幔帳之後埋伏了人手,但凡自己顯‘露’出半點異動,下一刻就會身首異處。帝王家每天都在上演着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殺,晉王能活到最後,自然有其過人之處,絕不可能像世人傳說的那樣只會沉溺美酒、流連男‘色’。

聽了衛悠一席話,晉王哈哈大笑:“我受太祖皇帝所託,以親王之尊戍守邊疆重鎮,死了可以博個忠貞之名,你只是代小皇帝頒賜外族途徑此地,何必白白送死。”他取過一隻空杯滿上酒,遞送到衛悠面前,親厚之中帶着三分虛情七分假意,“莫叫這些個生生死死的掃了酒興,來,咱們叔侄先飲一杯吧。”

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晃晃‘蕩’‘蕩’,泛起一圈兒漣漪,衛悠緩慢地伸手去接,腦海中卻思緒飛轉。要知道,澄澈的美酒也可能是索命的毒‘藥’,正如蛇蠍妖怪總喜歡化身成俏麗‘女’子去吸人‘精’血。別看晉王嘴上如何深明大義,他正值盛年又心高氣傲,必不肯老老實實地忍辱赴死!此時寧城堪堪‘欲’破,山窮水盡外無援兵,該當要拼死一戰了。局勢敵強我弱,不宜正面‘交’鋒,有何良策可使對手放鬆戒備之後再行致命一擊?自然非“苦‘肉’計”莫屬——如若晉王提着親侄子的人頭出城詐降,不信騙不到叛軍的幾分信任。

衛悠雙手端起酒杯,卻遲遲未放至‘脣’邊。方纔晉王主動送上短劍,背後也必有蹊蹺,要麼是在試探自己是否有所防備,以便確定出手時機,要麼是不想落人口實說他冷血無情,因此讓自己先‘露’殺意,爲他處死侄子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那這酒……衛悠偷偷向大堂‘門’口瞄去,自己的‘侍’衛尉遲昇正守在那裡,見自家主子境況兇險,他腳步不自覺邁出半寸,衛悠趕緊丟出一個“稍安勿躁”的眼‘色’,尉遲昇又悄悄退了回去。

危急關頭,外間突然傳來一連串匆匆的腳步聲,趁晉王分神的功夫,衛悠手臂一遮,將整杯酒悉數倒在了袍袖內,隨後若無其事地放下酒杯,輕拭嘴角裝出一臉回味。

“啓稟王爺!”幾名晉王親隨躬身入內,手裡各自捧着數只羽箭並一沓信箋,“入夜時分,士卒在城牆上發現了這些箭支,是從西北方向‘射’來的。箭尾上綁有書信,還請兩位王爺過目。”

“哦?”晉王挑起惺忪醉眼,正了正身形,狐疑着從親隨手中接過信箋,只見上頭一行小字:援兵已至,明日卯時鳴鏑爲號。

再展開第二封,第三封,內容大同小異。晉王心中先是一陣狂喜,旋即又警惕起來,援兵早不到晚不到,偏偏在寧城即將被攻破的時候到,這是確有其事,還是敵人在使詭計‘誘’自己出城呢?他邊思索邊接連翻閱着,猛地眉峰一蹙,盯着手裡信箋看了半天,轉手遞給衛悠:“伯齡,你來瞧。”

這張紙上字句略有不同,寫着:伯齡,援兵已至,明日‘交’戰且自珍重。

晉王審視着衛悠神‘色’間的細小變化,眉梢微挑:“不知是哪一路援兵,竟敢直呼你堂堂郡王的表字。”

衛悠謹慎地查驗了一番筆跡,笑着答道:“對方應是怕我們生疑,才故意這樣寫的。若我猜的不錯,領兵前來的應該是沈老將軍第五子沈思沈念卿,從前在攬月書院他與我曾有過數載同窗之誼。”

晉王若有所思地輕聲重複了一遍:“沈念卿?”

衛悠偶然想到了什麼:“叔父可還記得,宣正元年你我隨聖上微服出遊,赴攬月山拜訪恩師曾倉先生,行至山腳下興起賽馬,有個‘毛’頭小鬼騎在書院圍牆上看熱鬧,還哇啦哇啦地擊掌叫好,那傢伙便是沈家小五兒了。”

晉王垂眸凝思了片刻,不覺苦笑。五年過去了,記憶早已模糊,只記得那小子大約十二、三歲年紀,皮膚黝黑手腳修長,在牆頭上靈活地竄來竄去,活像只未及馴化的野猴子。難道說,自己英明一世,竟要把‘性’命‘交’到那樣一隻沒張開的小猢猻手裡?

但一想到再不用龜縮城內屈辱捱打,終於可以和叛軍展開生死對決了,他又止不住‘胸’膛熾熱血氣‘激’‘蕩’,好吧,小猢猻就小猢猻,這次定要痛痛快快打一場……明日卯時,明日卯時,本王已經按捺不住了……

第55章 木蘭辭,飲將鮮血代胭脂第3章 威名揚躍馬橫刀少年郎第11章 劉谷山月朗星稀天外天第25章 聊一顧亂山衰草還家路第26章 難難難拔劍四顧心茫然第22章 歌未已劈空一聲驚雷起第17章 情誰訴縱買千金相如賦第51章 鴻鵠戀朝朝相看兩不厭第41章 旌鼓響將軍百戰生死場第11章 劉谷山月朗星稀天外天第27章 不可活披荊瀝血斬閻羅第42章 憶舊容一夜鄉心五處同第1章 硝煙起寧城血染黃砂裡第53章 玲瓏塔鐵面羅漢盜御馬第15章 青山泣埋骨何須桑梓地第30章 佳期誤疾風暗卷樓南樹第8章 琉璃友明月空山一杯酒第61章 遊故里,荒草悽悽杜鵑啼第59章 俱隨風,是非成敗轉頭空第58章 十年約,而今卻悔當時錯第60章 萬重山,九州烽火被崗巒第63章 同歸去,紅崖頂上長相憶第27章 不可活披荊瀝血斬閻羅第28章 弄哀箏斷腸聲裡憶平生第3章 威名揚躍馬橫刀少年郎第31章 霜滿頭應悔少年覓封侯第53章 抱玉鞍何日回馬斬樓蘭第20章 壯志酬橫戈不爲封侯第30章 佳期誤疾風暗卷樓南樹第12章 知不知青蟲相對吐秋絲第31章 霜滿頭應悔少年覓封侯第1章 硝煙起寧城血染黃砂裡第7章 津州渡千里相送天涯路第53章 抱玉鞍何日回馬斬樓蘭第2章 歸無計長煙落日孤城閉第6章 君莫嘆人生分合常相半第8章 琉璃友明月空山一杯酒第39章 小沙洲兩岸強兵過未休第44章 亂紛紛春風一等少年心第61章 遊故里,荒草悽悽杜鵑啼第25章 聊一顧亂山衰草還家路第42章 憶舊容一夜鄉心五處同第1章 硝煙起寧城血染黃砂裡第31章 霜滿頭應悔少年覓封侯第20章 壯志酬橫戈不爲封侯第23章 閻羅殿魑魅魍魎舞繚亂第21章 上元夜願我如星君如月第21章 上元夜願我如星君如月第30章 佳期誤疾風暗卷樓南樹第2章 歸無計長煙落日孤城閉第41章 旌鼓響將軍百戰生死場第3章 威名揚躍馬橫刀少年郎第60章 萬重山,九州烽火被崗巒第40章 一夜風花開萬樹邊杏第29章 春且住殘陽芳草無歸處第27章 不可活披荊瀝血斬閻羅第43章 思何處離人空念無尺素第63章 同歸去,紅崖頂上長相憶第53章 玲瓏塔鐵面羅漢盜御馬第61章 遊故里,荒草悽悽杜鵑啼第41章 旌鼓響將軍百戰生死場第57章 雁南飛,日暮鄉關幾時歸第59章 俱隨風,是非成敗轉頭空第52章 何處尋當年共我賞花人第11章 劉谷山月朗星稀天外天第14章 笑浮沉我輩豈是蓬蒿人第63章 同歸去,紅崖頂上長相憶第1章 硝煙起寧城血染黃砂裡第31章 霜滿頭應悔少年覓封侯第24章 寒煙暮天地惶惶神鬼哭第7章 津州渡千里相送天涯路第27章 不可活披荊瀝血斬閻羅第7章 津州渡千里相送天涯路第48章 百鍊金真作假4時假亦真第6章 君莫嘆人生分合常相半第6章 君莫嘆人生分合常相半第8章 琉璃友明月空山一杯酒第5章 寒不悔鞭撻將臺前第15章 青山泣埋骨何須桑梓地第12章 知不知青蟲相對吐秋絲第19章 馬踏處擎刀所向皆漢土第58章 十年約,而今卻悔當時錯第62章 回首望,歸路迢迢水茫茫第28章 弄哀箏斷腸聲裡憶平生第52章 何處尋當年共我賞花人第57章 雁南飛,日暮鄉關幾時歸第45章 綠滿枝東風好作陽和使第38章 遊太清樂奏廣寒笑語聲第7章 津州渡千里相送天涯路第61章 遊故里,荒草悽悽杜鵑啼第21章 上元夜願我如星君如月第14章 笑浮沉我輩豈是蓬蒿人第39章 小沙洲兩岸強兵過未休第36章 芙蓉絛不繫明珠系寶刀第60章 萬重山,九州烽火被崗巒第9章 樓閣暖亂花漸欲迷人眼第56章 秋霜起,經年塵土滿征衣第24章 寒煙暮天地惶惶神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