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硝煙起寧城血染黃砂裡

天‘色’漸暗,昏黃餘暉從氈帳縫隙斜‘射’進來,光影過處浮塵‘亂’舞。爐中的炭火不知何時熄了,火星散盡,空餘下一塊塊或黑或白的死灰。

九月的邊塞已是滿眼蕭殺之‘色’,帳外朔風呼嘯寒氣凜冽,帳內倒還殘存着幾分暖意。

沈思用鹿皮沾了羊油小心擦拭着隨身的佩劍,劍刃被他打磨得鋒利異常,擡手一揮儼然流光般‘蕩’漾而出,錚錚鳴響。劍是普通的三尺長劍,只不過跟隨主人時日久了,歷經大小戰仗,浸透了鮮血餵飽了亡魂,出鞘便帶着砭肌入骨的殺氣。

此刻這名膚‘色’黝黑的少年眉峰微蹙,雙‘脣’緊閉,看似全神貫注於手上的動作,殊不知心內早已是濃雲翻涌、雷電‘交’加。就在今晨,他再一次自請帶兵前去解救寧城之圍,甚至不惜立下軍令狀以證必勝之志,可不出所料的,還是被擔任統帥的父親沈威拒絕了。

聖上有旨,着龍虎將軍沈威率二十萬大軍戍守宜府衛,未得號令不得擅離信地——哪怕距此六百里的寧城府正被重重圍困、危如累卵,哪怕城裡數萬無辜百姓正身處瀕死之境。

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富有四海,自然不會在乎一座彈丸小城,區區幾條人命。

三個月前,幾支北方部族因連年天災又賦稅沉重,在韃靼人的支持下揭竿而起,其首領自封順天王,打着“順天意、應民心”的旗號,糾集了流民、暴徒在內的幾十萬人馬,迅速攻下奴兒干都司管轄的四百衛所,又大舉向關錦一線進發。戰事通報朝廷,小皇帝即刻下旨命其皇叔晉王衛律趕赴遼東督陣,代天子出征禦敵。不料想叛軍兵分了兩路,一路人馬繼續大張旗鼓地攻打復州衛,藉以牽制官兵主力,另一路則悄聲不響地借道鬆洲,試圖避過官兵耳目直取北平府。晉王行至半途,不幸與叛軍狹路相逢,雖說他麾下親王三衛皆爲‘精’銳之師,無奈以不足兩萬人對抗十萬叛軍終究寡不敵衆,最後只得退避寧城死守不出。

轉眼三個月過去了,四封蓋有晉王大印的親筆信函就擺在父親案頭,俱是糊滿血漬殘損不堪。從叛軍圍城之始送出的第一封,到半個月前的第四封,之後就徹底失去了寧城的消息。這是否預示着城內人早已絕望?還是說……他們已經煎熬到再沒能力突圍求援了?

最後一支趕來搬兵的隊伍尤其慘烈,十二名死士中僅有一人活着逃到了宜府衛,他身體被數支鐵箭穿透,渾身瀝血,皮開‘肉’綻,在見到老將軍沈威的一刻連半個字都沒來得及說出口,便栽倒在地氣絕身亡了,至死都雙目圓睜,臉上‘交’織着悲憤與絕望。

沈家三代爲將,駐守邊疆苦寒之地,與朝中權貴素無來往,沈思自然不會在意那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晉王衛律是生是死。他所掛懷的,是寧城之內還困着另一個姓衛的男人。

“伯齡,伯齡……”每次在心底默唸這個名字,沈思總會一陣失神。衛悠是他的知己,他的兄長,高山流水,刎頸之‘交’。

最初相識是宣正元年明德書院的驚鴻一瞥,最後分別是宣正四年津州渡口的千里相送,那些年間他們同窗共讀,策馬閒遊,對月飲酒,互述衷腸……諸多情景歷歷在目,談笑之聲猶在耳畔。

依稀記得當日攬月山巔紅崖頂上,凌空一輪皓月,腳下是蒼峰雲海,衛悠與他把酒暢談直抒‘胸’臆:“念卿,人生之短如白駒過隙,大丈夫生當宏圖翼展,青史留名。今日我如困獸,你似雛鷹,難爲天下計,然十年之期,我定能衝破樊籠,你也將羽翼漸豐,待那時我坐龍庭你掌千軍,笑談天下事,海內盡清平!”

沈思聞言熱血沸騰,當即‘抽’出寶劍斬石盟誓:“伯齡,此石爲證,生死一諾,我許你江山萬里!”

如今那半顆昭示着少年意氣的紅‘色’石子就藏在他裡衣之內,因爲時常拿在手裡把玩,邊角已經磨蹭得圓滑透亮,可他的伯齡此刻卻被困寧城,危在旦夕。

日復一日,寧城形勢愈發緊迫。父親向來治軍嚴明勤於自律,萬萬不會公然違抗皇命發兵解圍,而寧城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再不援手恐怕就回天乏術了。爲今之計,只好孤注一擲‘私’自領兵出擊,此舉如若失敗,他自當馬革裹屍以死謝罪,即便成功,他也要回來領受軍法處置,想必依舊是在劫難逃的吧……

沈家子弟皆在軍中效力,大哥爲先鋒,二哥三哥分屬左右衛,姐夫掌管糧草輜重。可惜他年紀尚小,論官職僅僅是員偏將,治下不過五千兵馬,刨去年老體弱及家中獨子者,只餘三千。

以三千人對抗十萬之衆?任誰聽了都會以爲是荒天下之大謬。可正因爲如此,他才更加躍躍‘欲’試!

沈思年少喜兵,夙懷大志,一向將衛青、岳飛等前朝名將引爲楷模。男兒鐵骨,自當‘胸’懷蒼生,快意恩仇,揚鞭躍馬,掃平敵寇。生要生得坦‘蕩’,死要死得壯烈,戰要戰得痛快。

鉅鹿之役,項羽以兩萬兵馬大敗四十萬秦軍;昆陽之役,劉秀以不足兩萬人打得王邑四十二萬大軍落荒而逃;金鄉之役,於仲文八千士卒全殲十萬敵軍。這些人都能成事,他沈思何懼之有?

長劍入鞘,沈思展開地圖凝神謀劃起來。寧城四周多山地,利於掩藏行蹤,北方有條烏候河,此時應該尚未結冰,天旱水淺,岸邊又長滿齊腰的茂密荒草,正是一條天然的潛行暗道。叛軍人數雖多,卻是羣烏合之衆,不僅缺少有戰鬥力的正規軍,其間還充斥着許多流民與俘虜,僵持了三個月之久未能得勝,恐怕軍心早已渙散。而晉王的士兵則剛好相反,他們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必定勇猛異常。

沈思攏了攏衣襟,彎腰鑽出營帳。嗖嗖冷風忽地灌進耳朵,吹得人頭皮一緊。他目光清澈地朝東北方向望去,越過那些綿延起伏的丘陵,似乎看到了龍‘門’府,看到了宣德府,看到了籠罩在煙瘴之中的寧城……

如血殘陽沉入地面,青灰霧霾瀰漫於營地四周,夜幕悄然而至。大營之外,是曠野遠山,一派沉寂。偶有夜哨的馬蹄聲飄忽而至,起起落落,這是軍營中難得的寧靜時刻。隨着沈思心中那個決定漸漸明朗,這份寧靜也即將離他遠去了。

在幽暗的地平線上,一枚小星孤零零亮起,它懸浮於天地之間,悠遠而柔和。那是長庚,預示着長夜即將來臨的星。隱隱蒼涼之情從沈思心底泛起,他彎起嘴角釋然一笑:“伯齡,金石之誓諾重如山,只要我活着,一定保你平安……”

第10章 臨風舞塞外秋涼親射虎第60章 萬重山,九州烽火被崗巒第56章 秋霜起,經年塵土滿征衣第42章 憶舊容一夜鄉心五處同第16章 山公醉玉盤珍饈新酒焙第16章 山公醉玉盤珍饈新酒焙第36章 芙蓉絛不繫明珠系寶刀第7章 津州渡千里相送天涯路第61章 遊故里,荒草悽悽杜鵑啼第31章 霜滿頭應悔少年覓封侯第63章 同歸去,紅崖頂上長相憶第46章 衷情錯夢裡不知身是客第9章 樓閣暖亂花漸欲迷人眼第63章 同歸去,紅崖頂上長相憶第11章 劉谷山月朗星稀天外天第20章 壯志酬橫戈不爲封侯第51章 鴻鵠戀朝朝相看兩不厭第19章 馬踏處擎刀所向皆漢土第42章 憶舊容一夜鄉心五處同第51章 鴻鵠戀朝朝相看兩不厭第21章 上元夜願我如星君如月第14章 笑浮沉我輩豈是蓬蒿人第60章 萬重山,九州烽火被崗巒第48章 百鍊金真作假4時假亦真第25章 聊一顧亂山衰草還家路第31章 霜滿頭應悔少年覓封侯第63章 同歸去,紅崖頂上長相憶第49章 雙鷓鴣一片冰心在玉壺第59章 俱隨風,是非成敗轉頭空第33章 上眉梢爲誰風露立中宵第21章 上元夜願我如星君如月第33章 上眉梢爲誰風露立中宵第25章 聊一顧亂山衰草還家路第40章 一夜風花開萬樹邊杏第9章 樓閣暖亂花漸欲迷人眼第11章 劉谷山月朗星稀天外天第32章 水中月似此星辰非昨夜第52章 何處尋當年共我賞花人第5章 寒不悔鞭撻將臺前第23章 閻羅殿魑魅魍魎舞繚亂第48章 百鍊金真作假4時假亦真第41章 旌鼓響將軍百戰生死場第50章 千帳燈耳邊金鼓夢猶驚第55章 木蘭辭,飲將鮮血代胭脂第5章 寒不悔鞭撻將臺前第39章 小沙洲兩岸強兵過未休第34章 夜未央玉碗盛來琥珀光第14章 笑浮沉我輩豈是蓬蒿人第25章 聊一顧亂山衰草還家路第61章 遊故里,荒草悽悽杜鵑啼第27章 不可活披荊瀝血斬閻羅第57章 雁南飛,日暮鄉關幾時歸第18章 初點兵朔風吹角響連營第32章 水中月似此星辰非昨夜第5章 寒不悔鞭撻將臺前第17章 情誰訴縱買千金相如賦第45章 綠滿枝東風好作陽和使第40章 一夜風花開萬樹邊杏第6章 君莫嘆人生分合常相半第37章 心憂止疾疾千里如咫尺第49章 雙鷓鴣一片冰心在玉壺第46章 衷情錯夢裡不知身是客第46章 衷情錯夢裡不知身是客第41章 旌鼓響將軍百戰生死場第13章 過陽弓背霞明劍照霜第28章 弄哀箏斷腸聲裡憶平生第21章 上元夜願我如星君如月第31章 霜滿頭應悔少年覓封侯第8章 琉璃友明月空山一杯酒第61章 遊故里,荒草悽悽杜鵑啼第52章 何處尋當年共我賞花人第63章 同歸去,紅崖頂上長相憶第3章 威名揚躍馬橫刀少年郎第22章 歌未已劈空一聲驚雷起第47章 人聚散曲終歌4罷絲絃斷第23章 閻羅殿魑魅魍魎舞繚亂第33章 上眉梢爲誰風露立中宵第51章 鴻鵠戀朝朝相看兩不厭第27章 不可活披荊瀝血斬閻羅第7章 津州渡千里相送天涯路第48章 百鍊金真作假4時假亦真第16章 山公醉玉盤珍饈新酒焙第31章 霜滿頭應悔少年覓封侯第44章 亂紛紛春風一等少年心第43章 思何處離人空念無尺素第4章 雨森森山迴路轉不見君第16章 山公醉玉盤珍饈新酒焙第35章 有情癡兩處沉吟各自知第52章 何處尋當年共我賞花人第15章 青山泣埋骨何須桑梓地第5章 寒不悔鞭撻將臺前第53章 玲瓏塔鐵面羅漢盜御馬第17章 情誰訴縱買千金相如賦第61章 遊故里,荒草悽悽杜鵑啼第30章 佳期誤疾風暗卷樓南樹第28章 弄哀箏斷腸聲裡憶平生第18章 初點兵朔風吹角響連營第22章 歌未已劈空一聲驚雷起第41章 旌鼓響將軍百戰生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