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少年便是餘似錦——尤老孃的庶弟餘家舅舅的長子了。
雖說此前已經見到了他那一雙容貌都堪稱上乘的父母,還有那幾位美得各有千秋的弟弟妹妹們,但見到這位大表兄,姚珊還是不由得暗暗吃了一驚。
這少年的相貌是難以用言語形容的好看,兼之看上去竟有些與旁人不同的靈秀之氣,竟遠勝了他們一家子人,倒似是把全家所有的精華都一個人獨享了一般,所謂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不過如此。
因他生得太好了些,尤氏、尤老孃等顯然也吃了一驚,見他落落大方地上前行禮,便也慌忙答了禮。輪到姚珊時,冷不丁那位大舅母蘇氏卻忽然道:“聽你姑媽說,你這位三妹妹也是讀過書的,得閒時,錦兒可同三妹妹多切磋切磋。”
那少年微微一怔,見他母親看他,便只得點頭應了,然後仍含笑同姚珊見禮。姚珊便也只有先微笑着答了禮,跟着卻笑道:“我不過跟着父親些許認識了幾個字,哪裡像大表兄,小小年紀便進了學,做得的定然都是大學問。我這點子東西,又怎麼好在大表兄面前班門弄斧。”
蘇氏笑着謙遜道:“他哪裡有那等厲害,素日裡也頑皮的很,不知道被你舅舅打了多少回,不過是個運道好些罷了。”
姚珊微微一笑,因見一大堆人仍站着說話,不由得笑道:“大舅母着實是過謙了,我原也不懂那些,不過若說是光靠着運道好便能進學,那天下豈不是就沒有白丁了?按着我的心思,本來同着大舅母再多說幾句話兒方纔是好,只是,咱們若再是如此站着說話兒,恐怕就要把大家夥兒都給餓着了。”
尤氏也笑着勸諸人先入席再說話,那蘇氏便也笑着應了,喜滋滋地看了看姚珊,又看了看她兒子,然後便恭敬地請尤老孃先入席。那邊兒姚珊的大舅也恭請尤老爹上座。姐夫小舅子、大姑子小嬸子四個人謙讓了好一會子,尤老爹方攜着尤老孃上座了,衆人這才一一入座不提。
只是那少年餘似錦聽得姚珊方纔那話,倒是又多看了姚珊一眼,方纔拱手施了一禮,也依言入了席。上首那位大舅舅早將一切都看在了眼裡,跟大舅母蘇氏相視一笑,便繼續各自同尤老爹、尤老孃寒暄吃酒。
對此,姚珊渾然不覺,只顧着上下照應。因人多事兒雜,她又不想讓這明顯是“衣錦還鄉”的大舅舅一家太過看低了自己家裡,故此事事要便難免要求個盡善盡美,幾乎把自己忙得個倒仰。家裡人仰仗她慣了,也不覺得什麼,只有尤氏心疼她年紀小,偏偏最費心,不時幫襯她一二,倒也將這一桌宴席照管的妥妥當當。
因着有尤氏、姚珊的努力,這一頓飯吃得歡歡喜喜、賓主盡歡。飯畢,因尤氏放心不下寧國府那邊兒的事兒,又兼要同賈母等回話,空耽擱久了不好,便先告罪回府了。
這邊兒大舅一家也略坐了一回,便也告辭。姚珊同着尤老孃苦留了半天,說吃了晚飯再走,那大舅母蘇氏只笑着道:“因明日我們老爺便要去面見聖人,今日須得早些回去安置。兼之我們才自金陵來了幾日,東西還沒規整好,故此只有謝過大姐留飯,改日再登門叨擾了。”
尤老孃猶自沒反應過來,還是姚珊笑着道:“既是聖人的差使,我們也不敢多留舅舅舅母了,改日且定要再來。”
蘇氏笑着拉住她的手道:“姍兒真真是個伶俐人兒,今兒個辛苦你上下照應了,大姐真是好福氣,我家那幾個不成器的要是有一個能像姍兒這般省心便好了。”她一面說,一面叫人拿了一個小盒子過來,親自打開了,遞給了姚珊道:“舅母身上別無長物,這對鐲子姍兒你且拿去戴着玩兒罷。”
姚珊低頭看了一眼,因見那鐲子十分貴重,且總覺得送鐲子帶着點兒特別的含義,便有些遲疑着沒敢接。有心不要,但身爲小輩兒又沒啥發言權,只得看了她老孃一眼,笑着道:“太太您看,舅母又要送東西給咱們了呢。”
聽見這話兒,尤老孃方如夢初醒地道:“唉喲,可不敢再要你舅母破費了。”那蘇氏見此,也不言語,只笑着拉過姚珊的手,親自將那對鐲子給她套上道:“這還是我們老爺頭幾年在金陵得的呢,我今兒一看姍兒,就覺得這東西跟這孩子方纔能般配,幸好也帶在身上,這不,大姐你且來瞧瞧,姍兒戴上多好看。”
想不到這位大舅母居然還真是個說幹就幹的主兒。尤老孃還在那裡推脫,姚珊看着那對已經套上自己手腕兒的白玉鐲子,因實在不想拉拉扯扯地難看,便嘆了口氣,伸手一拉尤老孃的衣袖,然後上前施禮道:“如此,我便拜謝舅母厚賜了。”
蘇氏笑得愈發燦爛,再三要姚珊姐妹們閒了去她家宅子玩上幾天、住上幾日之後,便依依不捨地告了辭。
因二姐兒定了親,不便出門,姚珊便同尤老孃去外頭送人。到了儀門外又見到了她那位大舅舅同尤老爹有說有笑地從書房出來,後頭跟着那位美得不像話的大表哥。姚珊暗暗嘆了口氣,卻仍是什麼情緒都不露出來,只上前微笑見禮,與他們辭別。
整個過程中,尤老孃的話都很少,基本上是姚珊戳她一下,她動一下。雖然說尤老孃平日裡也沒有太大的控場能力,但失魂落魄成這樣兒的情況也十分少見。姚珊沒奈何地,也只有撐着代她將這些該說的場面話兒都說了,該做的禮做全。她面上帶着最甜美的微笑,心中卻暗暗擔憂,恐怕等會兒人走完了,她又有好大一段兒故事要聽了。
跟她預料的一樣,送走了大舅一家子,又同尤老爹閒話了幾句別後的諸事,回到了內院之後,尤老孃便憂心忡忡地道:“三丫頭,你看,你大舅舅、大舅母這是怎麼個意思?”
姚珊笑道:“這還能怎麼個意思,舅舅方纔在席上不是說了麼?他這些年五湖四海地闖蕩,也闖蕩出一份家業來了。因年紀大了,想着落葉歸根,加上那位餘大表兄也要進國子監讀書,故此纔想要舉家回來都中過活。太太不是常說孃家沒有甚麼人了,這不正好多了一門兒孃家親戚麼。”
尤老孃嘆息了一聲道:“你小孩子家家,哪裡知道過去的事兒。只怕,他這回回來,倒未必是要跟咱們好好做孃家親戚呢。”
聽說這裡送完了人,二姐兒也得了話兒,早就從她的院子裡趕過來等着呢。聽見尤老孃這麼說,便笑着寬慰她道:“我看大舅舅同大舅母,倒也是挺和善的人,太太是不是言重了,恐怕未必能夠罷。”
姚珊也笑道:“誰說不是呢,所謂血濃於水,大舅舅到底也是太太的兄弟。”
尤老孃又嘆了一聲,方纔拉着她們姐妹坐下,好好將前事同她們倆說了一遍。原來果然不出姚珊之前所料,這位庶大舅小時候頗被尤老孃這個嫡姐欺壓,算起來雖然是些小事兒,但有一件卻是十分大的,讓尤老孃看見庶弟就惶惶然不可終日的病根兒了。
這事兒還是因尤老孃同這庶舅的生母姨娘不甚對付起的。尤老孃的生母早逝,外祖父餘老爺那一羣姬妾就這姨娘一個人養了個兒子,因並未續絃,故此這姨娘便很有些以當家主母自居的意思。這當然惹得嫡女尤老孃的不高興了,兩人一度鬧得不可開交,甚至要死要活,很是熱鬧了一陣子。
尤老孃那個時候頗有幾分脾氣,那姨娘仗着有兒子也斷然不讓。兩個女人的戰爭以尤老孃技高一籌獲得了暫時的勝利告終,尤老孃的爹餘老爺一氣之下便將那姨娘打發到了個偏遠的莊子裡去了。那姨娘氣性大,居然跳了河,說是屍首都沒找到。這位庶子舅舅當時不過十四五歲,聽了這個二話沒說就離家出走了。把餘老爺氣得半死,尋思過味兒來,又氣上了尤老孃,這才早早地將她隨便嫁了出去,自己又生了幾年的氣,便也一病死了。
姚珊聽着尤老孃將這些事兒講完,雖然暗歎原來還真有這種狗血的宅鬥橋段,但也無可奈何,這裡面間接弄死了衣錦還鄉的庶子的生身姨娘的那位嫡女就是她老孃,讓她實在不好評價。不過看着她那個樣子,她很有些懷疑,這位老孃是怎麼贏過她姨娘的,就不知道能被她娘這種水準的宅鬥打倒的那姨娘,又是個什麼樣子了。
雖然嚴格意義上說,那姨娘是自己跳的河,並不是尤老孃逼死了她,但誰知道那位庶子舅舅心裡是怎麼想的呢?古代的這種事兒真的不好說,況且這種東西也當真不是她擅長的領域,姚珊心中不免有點兒犯難。
不過因看着尤老孃和尤二姐都眼巴巴地看着她,也只好笑着安慰她們道:“太太當年也是不得已的,再說了,那個時候,太太尚還年輕,縱使有些不是,那姨娘的氣性也太大了些,偏巧大舅舅也年輕氣盛的,這才弄到沒法收場。只是事已至此,太太擔憂害怕也是無益,不如以靜制動,看看他們這回來到底是個什麼意思罷。”
二姐兒聽見她這麼說,因也笑着道:“還是三妹妹說的好,我也是這麼想的,太太且放寬了心罷,等等看,他們想要如何再做打算。”
有姚珊和尤二姐兩姐妹勸解,尤老孃的心情總算好了點兒,這才覺出累來,因打發了兩姐妹出去,自己睡了個午覺。
姚珊便同二姐兒告辭,一路往自己的院子走。走着走着,二姐兒見周圍沒人,便小聲朝着姚珊道:“快給我看看你的鐲子?你說,那大舅母是不是相中你了。”
姚珊心裡原就有些嘀咕,聽見二姐兒這麼一說,愈發覺得沒意思了,因苦笑着道:“二姐姐也是這麼想的?但就只怕,這事兒沒那麼簡單。”
二姐兒見她心煩,也不好再同她頑笑,只安慰了她幾句,見到離着她的院子已經不遠,便不再打攪她,放她回去休息了。姚珊回到房中,默默坐了片刻,也躺在了榻上,只是,卻一絲睡意都沒有,總覺得,好像有什麼事兒要發生了似的。
過了後晌,早有尤氏打發人來問,她回了個“無甚大事,過一兩日仍回寧國府來”,便打發了那人回去傳話。晚間同尤府一家子人共進晚餐,尤老爹還在對那餘似錦讚不絕口。二姐兒看着姚珊一笑,被她翻了個白眼兒,便不說話,只安心吃飯。
尤老孃因嚇得狠了,精神便有些不濟,飯後隨意閒話了幾句,便就攆了她們姐妹回房,自己安歇了。
一宿無話,次日起來,卻見到素日幫着傳信的人,送了黛玉的家書過來。姚珊展開來看時,不由得笑逐顏開。原來,竟是林如海升職了,不日就將攜家眷進京,這下子,她又可以跟黛玉妹子歡樂地玩耍了。
當時她只道這是件喜事,卻不知道,也正是因了此,她的人生,又要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了。
作者有話要說:還是木有人理我麼?默默地更新,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