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佈置

“敢問杜閣老,您老這些消息是從何而來?”

有人發出詢問。

杜安樘道:“昨日齊王親自率領大軍,原本是想要前去營救太上皇,卻險些被奸賊欺騙、謀害。

若非山上有人冒死下山向齊王報信,只怕齊王殿下也已經落入叛賊之手……

得知山上真相的齊王原本想要率兵攻山,救出太上皇和陛下,怎料叛賊早有防備,加上人多勢衆,齊王不敵,不得已,只好撤離回京,向朝廷揭露河間王的罪行!

老夫所知道的消息,都是齊王殿下親自從鐵網山帶回來的!”

“原來如此,叛賊實在可惡至極……”

“正是……”

“齊王殿下呢?我們要見齊王!”

面對已經被徹底激發忠義之心的大臣們,杜安樘與上首的北靜王相視一眼,而後北靜王水溶站起來道:“昨夜驚聞此事,小王也是驚怒交加。

原本小王也親自懇求齊王殿下出面主持大局,助朝廷渡過難關。

怎料齊王殿下執意不肯……

如今齊王殿下,大概正在東宮陪伴皇后娘娘吧。”

衆臣聞言,這纔想起,齊王殿下本來不爲陛下所喜,連陛下離京,都沒有讓齊王監國……

何況之前齊王殿下還誤會陛下忤逆,這個時候,齊王殿下不願意出面也是正常。

而且,齊王殿下果然至誠仁孝,這個時候,不忘駐守東宮,實在令人嘆息、感佩!

“值此朝廷危難之際,齊王殿下身爲皇子,自當肩負匡扶社稷之責。

況且當此太上皇、陛下蒙難之際,除了齊王,誰還能擔此大任?

還請北靜王爺務必將齊王殿下請出!”

“吾等懇求齊王出宮!”

“吾等懇求齊王出宮!”

“……”

……

東宮內,葉皇后聽聞二皇子的陳述之後,自然也是驚訝至極。

問了幾個問題,二皇子也是對答如流。

忽聽聞身邊女官來報:“前朝大臣們紛紛往這邊趕來,說是要跪請齊王臨朝議事……”

葉皇后沉吟片刻,對二皇子道:“你說的本宮都知道了,現在大臣們都在前面請你出去議事,你就先去吧。”

二皇子道:“兒臣才疏學淺,實不知此時該當如何纔好。

外面的大事還是交給杜閣老他們處置便是,兒臣就在這裡陪伴母后……”

葉皇后瞅着他,半晌道:

“如你所言,如今朝廷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你身爲皇子,又是太上皇親封齊王,這個時候,自當肩負起你自己的使命。

本宮非是無知婦人,這裡也不用你伺候,你且出去,將你應該做的事情做好便是。”

“這……”

“去吧。”

二皇子無奈,只得起身,行禮之後退出。

等他剛出長樂宮,他的貼身大太監便上前:“杜閣老傳來消息,殿下可以出面了……”

二皇子面目沉俊,點點頭,回頭忘了一眼長樂宮,轉身離開。

……

當聽聞齊王殿下終於答應臨朝議事,大臣們都很高興,又全部趕回大殿等候。

只是,當他們全呼萬喚使出來的皇子子現身之時,有的人傻眼了。

二皇子頭頂上,赫然繫着一根白色的頭巾!

“殿下這是……”

一人忍不住發問。

昨晚二皇子等人進京都已經半夜了,所以他們聽到的消息的傳播時間並不長,大多數人,都只知道一個河間王謀反的消息!

二皇子瞧了說話之人一眼,緩緩走上前方,在御階下站定,轉身。

羣臣逐漸寂靜。

“衆位大人可是疑惑本王爲何作如此裝扮?”二皇子開口。

大臣們點頭,一人顫着聲音道:“敢問殿下這是爲何人批孝?”

“如各位大人所想,陛下,已經駕崩了!”

二皇子面色悲痛的道。

羣臣面色一驚,更有人連聲悲呼:“陛下啊……”

杜安樘似乎也才聽聞這個消息,立馬喝問道:“請問殿下,陛下究竟爲何人所害?”

“正是河間王……”

“他爲何要害陛下?”

二皇子道:“他起兵作亂,又怕擔上弒君的罪名,故而在鐵網山上鼓動亂兵作亂,嫁禍給陛下,說是陛下犯上忤逆,謀害太上皇。

昨日本王帶領大軍去到鐵網,河間王便以太上皇已經平息叛亂爲由,想要誆騙本王入山。

幸得山上忠義之士捨命向本王傳信,本王才得以知曉山上真相……

河間王見陰謀敗露,便又舉兵想要圍剿本王。

本王雖然有心營救太上皇,怎奈寡不敵衆,不得已,只能先撤回京城,一則向各位大人揭露河間王的罪行與野心,二則,也是請各位大人計議營救陛下與太上皇。

但是隨後本王便得到消息,陛下龍馭賓天了!

後來細細打聽之下,本王方纔知道,原來是河間王沒抓住本王,擔心朝廷知道他的罪行,所以才謀害陛下,意圖嫁禍在本王的身上……

如此算來,竟是本王害了陛下!

本王深感罪孽深重,所以之前北靜王爺和杜閣老請本王參與朝議之時本王才拒絕。本王實在沒有顏面面對。”

衆臣聽完二皇子的陳述,皆有震驚之色。

想不到太上皇等人到鐵網山纔不過短短數日,就已經發生了這麼多的事……

河間王,當真是好大的膽子!

他們對於二皇子說的話幾乎沒有疑慮。

首先,二皇子說的話合乎情理,和之前他們得到的零星消息對的上號。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二皇子之前一直在京城,肯定是無法參與山上的事的。就算昨日帶兵去過鐵網山,那也是早上去晚上就回,根本沒有時間做別的事!

說二皇子弒君,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於是,便有人勸二皇子節哀,說此時不是傷心難過之時。

二皇子誠然道:“諸位大人說得對,之前在母后宮中,母后也曾將我訓斥了一番,說這個時候,我身爲皇子,不應該只會自責逃避,而是理應肩負身上的責任!所以母后令我遵從諸公的要求,帶領朝廷共渡難關!”

“皇后娘娘聖明!”

北靜王水溶適時出來道:“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朝廷不可一日無主!

如今陛下蒙難,太上皇又陷入反賊之手,值此危機之時,本王提議,齊王應當即刻繼任大統,以更好的帶領羣臣,平息河間王之亂!”

衆臣一愣,隨即反應過來,紛紛道:“北靜王爺所言甚是,恭請齊王殿下繼承大統!”

二皇子本來就是太上皇選定的“儲君”,既然景泰帝已經死了,他們扶持二皇子登基,是理所當然之事。

難道除了二皇子,還有別的人選麼?

二皇子看着如此景象,哪怕心中早有謀算,也不禁一陣心動。

他終於等到這一日了嗎?

到底沒有徹底智昏,他很快醒神,沉聲道:“萬萬不可!本王若是此時登基稱帝,與河間王何異?

一切,只等迎回太上皇之後再說!

此事本王心意已決,諸位大人不可再多言!”

雖然他已經控制住了京城,但是京城勢力太過於複雜,一些人未必完全相信他製造出來的輿論。

他若是慌慌忙忙的就舉行登基大典,肯定有人會心中犯疑!

況且,他如何敢欺騙自己,他的危機遠遠尚未解除。

鐵網山的人遲早會啓程回京,若是過不了這一關,就算坐上皇位,也不過是個露水皇帝!

與其慌忙登基,最後被人給趕下來,以後成爲笑柄,還不如先靜下心來,全力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

他是有勝算的。

景泰帝死了,太上皇又危在旦夕隨時都有可能駕崩。

所以,就算鐵網山上的人都知道他的身世了,只要到時候將他們全部以謀逆罪誅殺便可。

至於向世人暴露他的身世?呵呵,對已經掌控京城,掌控大義的他來說,根本沒用,不過是惡意構陷、污衊罷了!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都是他要能守得住京城。

羣臣見二皇子態度堅決,心中越發敬佩。

既然如此,北靜王等人便退而求其次,令二皇子監國,待救回太上皇之後,再論登基之事。

如此,二皇子倒也沒拒絕。

這些事情說清楚,自然該將如何“平叛”提上議程。

第397章 有鬼?第8章 思量第771章 茜香國公主第520章 辯駁第660章 淑妃之憂第262章 第二次第615章 嬉戲第431章 倒下第65章 吃胭脂第314章 你要對我用強?第234章 寶黛釵合一第86章 籌劃第734章 傷離別第1章 賈作甄時甄亦賈第818章 教導之人反受教導第342章 靖遠伯第175章 酒宴第551章 薛家,寶釵第522章 亂起(二)第431章 倒下第776章 終於統一服裝上班了第658章 那朕算什麼?第678章 留客第592章 小兒女情第697章 原來是這個玩(一)第828章 準備(二)第458章 閒話第320章 救火夜(一)第10章 回京第531章 揭秘(五)第419章 棋局第799章 登基第396章 萬無一失第480章 趙姨奶奶第595章 換個花樣第551章 薛家,寶釵第512章 南書房議事第668章 朝事第52章 寧爲寒門婦第151章 慶功宴(五)第265章 代母受過第559章 分別、成長第790章 黛玉的生辰第28章 絳芸軒掃盲議題第832章 上船第567章 暴亂第510章 有沒有可能比朕做得好?第110章 王熙鳳是這麼認爲的第523章 亂起(三)第307章 沒人要害她第317章 驕奢淫逸第229章 深意第421章 欲收義子?第505章 懟吳天佑第806章 統御後宮之方第46章 赴宴第302章 變故第802章 貴妃第392章 包紮第231章 給屋裡立規矩第590章 更易接受的說法第124章 王師已至,從者不殺第403章 大女兒第272章 聲討第743章 晴雯的禮物第485章 挨個清算第112章 壚邊人似月第813章 念舊情第434章 搜查第356章 教授技藝第694章 黛玉的直覺第367章 邀詩社第6章 不好的預感第676章 遠親上門第37章 嘻戲第627章 院內小事(一)第763章 家妻有三絕第621章 林姐姐,好羨慕你第270章 沒用的東西就該丟茅坑裡第619章 甄家!第382章 花魁大賽(七)第407章 甄封氏第206章 林妹妹回府第245章 試藥第183章 死第647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296章 揭秘第69章 熏籠第508章 比試第443章 日常第538章 皇孫兒第669章 三十六件皮貨第503章 原來是催婚第745章 曲藝舞蹈第751章 因“事”利導第149章 慶功宴(三)第753章 甘露殿沐浴第740章 晴香侍主第783章 泡溫泉第232章 丫鬟界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