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

自從海邊華人擊敗德軍,佔領了膠州灣之後,膠州縣的公事就在逐漸的減少,一來是海外華人控制了膠州灣地區以後,就立刻對周邊的數十里範圍內的強盜、土匪、惡霸都進行了大清剿,先後總計剿平了十餘股規模在百人以上的強盜、土匪組織,其中在這一帶地區盤距了多年的惡匪黑風虎,而百人以下的強盜、土匪更是多達3o餘股,結果整個膠州地區的治安環境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就連膠州縣裡也安寧了許多,而知縣周文淮自然也就清淨多了。

但在另一方面,從去年12月(指農曆)以來,海外華人就逐步控制膠州縣周邊的村莊,每到一個村子,都直接包下了村裡的田稅。在這個時代,包稅是十分常見的事情,就是以個人的身份,代替官府徵收一個地區的田稅,並確保將全額的田稅交納給官府。而包稅的人往往都是地上有相當勢力,甚致是地方惡霸,或者是縣裡吏員的親戚,因爲只有這些人才有足夠的能力向百姓徵納稅收。

當然在一般情況下,包稅人是不可能將田稅全額交納給官府,能夠上交七、八成就己經是很不錯的結果了,其實在中國古代,田稅也是不可能百分之百收齊,能收到七、八成就可以交差了,就算只收到一半,也能免強對付過去,如果真能全額收齊,可以算是地方官員的一大政績。而多出來的這一部份,自然就成爲包稅人的個人收入,不然幹麻接這吃力不討好的活。

不過扣留的田稅只是包稅人個人收入的一小部分,大頭是徵,而徵的數額各地、各時不定,一般徵在五成左右,有時甚致會達到一倍以上。而官府對此一般都不理不問,畢竟這可以減少官府的麻煩,當然每個包稅人也不會忘記對官府的打點,衙門裡的上上下下包括縣太爺都有一份。

既然不用自己操心,而且還有一筆額外的錢財,自然是何樂而不爲呢。雖然也會有些在地方上勢力大的包稅人收完田稅之後,一分都不交給官府,全部自己扣下,但這種情況只是極少數。

其實清廷制定的田稅並不高,一般一個村子也不過就是幾十兩白銀而己,只是包稅人自己私自加碼,而就算是沒有包稅人,到村裡來收稅的差役也會另找名目額外多要,如果是自耕民還好些,但如果是租種的土地,則還要向地主交納地租,因此這樣層層盤剝下來,落到農民手裡的就沒有多少了。

但海外華人包稅,雖然是全額納交,但額外的打點卻是一分都沒有的,這樣自然就損害了衙門裡的所有人的利益,由其是吏員差役,因爲他們不屬於正式官員,也就沒有正式的官俸,這些包稅、收稅的額外收入就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雖然可以從海外華人交納的全額田稅中扣一些出來歸私人所有,但這畢竟是朝廷的田稅,大部份還是要上交的,分不了多少,因此現在海外華人的包稅行爲,等於是斷了他們大部份的收入,自然也遭到了衙門裡所有人的忌恨,於是吏員差役紛紛向知縣周文淮申訴,希望大老爺能管管海外華人。

其實周老爺的心裡也很不爽,因爲這裡面也有他的一份,不過周文淮畢竟是朝廷命官,眼界要比吏員差役們高得多,瞭解的信息也同樣要多一些,他十分清楚,自己根本管不住海外華人,別說自己管不住,恐怕整個大清國都沒有人能管得住海外華人,就連太后、皇上都得看海外華人的臉色行事,而且前一段時間,周文淮也聽到過一些風聲,知道朝廷正打算招撫海外華人,似乎有讓他們建藩封王的意思,而封地就在山東。周文淮自然清楚本朝的歷史,知道建藩封王可不是小事,無論海外華人的最終結果如何,但也都決不是自已這個小小的七品知縣能夠惹得起的。因此對吏員差役的申訴,周大老爺也只能裝糊塗,打太極推手。

而知縣不管,海外華人可不手軟,在新年之後,膠州縣外圍的村鄉己經全部都被海外華人控制,而膠州城己成爲一座孤城。周大老爺的命令連膠州城都出不了。

當然,也有幾個吏員差役不信這個邪,或者是頭腦不清醒,硬要到城外的鄉村去強行收稅,結果沒有幾天的時間,那幾個強行收稅更不知所蹤,後來據有人說,在海外華的某一處礦山上看到過幾個好似他們的人,但從那以後,膠州縣的官差們也終於都老實了,也再無人敢到城的鄉村去強行收稅。

地面上太平了,而且田稅也不用操心,再加上朝廷西巡,列行的公務也沒有了,因此周文淮頓時也就清閒了許多,每天不是看看書、下下棋,就是四處走走看看,遊覽山水名勝。雖然少了一些收入,但也落個逍遙自在。而且周文淮畢竟是朝廷命官,還有一份正規的收入,另外城裡的仕紳、商人們還有他例行的一份,就算沒有田稅的那一份也夠生活了。

而這在這一天,縣衙門口忽然熱鬧了起來,一下子來了十幾號人,都是本地的仕紳大戶,而且還備了不少禮物,要求面見周文淮。這些人都是地方的豪強勢力,周文淮也不敢輕易得罪,何況對方還送來厚禮,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臉人,於是周文淮命差役將他們請進縣衙,並在二堂接待衆人。

一行人進縣衙分賓主落坐,說明了來意。原來這一行人是爲了海外華人布的【土地改革制度大綱】而來。

執委會通過了【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以後,正在組織人員,成立土地改革小組,並先將【土地改革制度大綱】放到自已控制的各個鄉村,要求所有人服從安排,並積極配合土改工作。

本來土地問題歷來都是十分敏感的問題,因爲一般到了王朝的中後期,土地兼併逐漸嚴重,會導致自耕農、小地主大量減少,而佔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們,還想盡一切辦法逃避田稅,由於地主們往往都是地方上的豪強勢力,一般官府也沒有辦法,這一來朝廷的田稅收入會大幅下降,國家財政入不敷出,因此歷代王朝的中期,都不乏有識之士要求清田查地,覈實土地,但地主們自然都會想盡辦法從中阻撓,結果能夠清田成功的都是少數,大部份都無果而終,或者是草草收場。

而清廷的情況較爲特殊,雖然田稅收入大減,但由於進入近化的全球貿易時期,儘管淸廷的海關被外國控制,關稅極低,但畢竟是貿易量大增,而且是用的近代海關管理模式,因此關稅、商稅的收入都大幅提高,不僅可以彌補田稅的流失,總額還有增加。反到沒人提清田的事情,到是緩和不少國內矛盾,這也就是儘管清廷很濫,但還是能挺下去的主要原因。

不過地主們對清田查地仍然十分敏感,而海外華人可不僅僅是清田那麼簡單,還要將多餘的地都收了,這一來各鄉村的大地主、小地主、半地主們自然就都坐不住了。但地主們也清楚,海外華人可不同於一般的勢力,王家寨在這一帶地區也算是赫赫有名的,結果海外華人說滅就滅了,全家滅門,土地還真被海外華人分給了那些泥腿子,這也說明這夥海外華人可是說得出來,做得出來的。儘管王家寨在這一帶的名聲不怎麼樣,但多少也有些兔死狐悲之感。於是一起來找知縣周文淮,希望縣太爺能夠想想辦法。

聽完了衆人的申訴之後,周文淮也苦笑了一聲,他當然知道海外華人布的【土地改革制度大綱】,而且沒有想到海外華人還真敢幹,不僅要清田,而且還要收田。雖然說“耕者有其田”被視爲歷代統治善政的最高境界,但這也不過就是這麼一說罷了,土地兼併是歷代都難以避免的事情,決不是強收天下鄉紳之田的理由。

在此之前,周文淮隱隱也聽到過一些傳言,海外華人這次回中華,是要自立爲王,甚致要顛覆大清,開朝定基,而且從他們佔領青島之後的做爲來看,也確實有些這樣的意思,但歷朝歷代,還沒有那個統治者敢做收所有鄉紳之田這樣的事情,這不是把所有的鄉紳都給得罪光了嗎?鄉紳一向都是王朝統治的基礎,那怕是生改朝換代,新的王朝還要和士大夫共治天下,最多也就是把和舊王朝聯繫較緊密的鄉紳辦了,但也絕不會將矛頭對準整個鄉紳集團。

而海外華人居然就敢這樣做,以前自己到還真高看了他們一眠。看來海外華人雖然也是華夏後裔,但畢竟是在海外待得久了,雖然學得一些西洋器械之術,卻把中華老祖宗的大道給忘了,其實也不過如此,並非能成大事之輩。最多也不過就是第二個長毛(太平天國)罷了,只是海外華人的西洋器械之術到確實有些門道,遠非長毛所比,因此治天下故不足持,但亂天下卻是有餘,而且將來真的做亂起來,恐怕也是遠長毛之害,如此看來,這可不是華夏之福啊。

不過周文淮雖然滿腔的憂國憂民之心,但面前本地仕紳的熱切盼望,也只能嘆一口氣,道:“各位父老鄉親,恐怕此事本官也是愛莫能助啊。”

第四九九章 輿論再變(二)第六六零章 臺灣海峽之戰(一)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第二一四章 青島攻略(三)第三二八章 奉天會戰(下)第一六零章 對日談判(五)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八十章 水災(五)第二一七章 青島戰役(二)第五七一章 北洋議事(一)第一八八章 護僑行動(十)第三一零章 二進膠州(三)第四七零章 迎擊俄軍(七)第二三二章 訪日艦隊(三)第五一三章 清廷招撫(十)第六零九章 朝見風波(一)第四一零章 北京攻略(六)第五五五章 土地改革(十)第一二五章 秋收行動(十四)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第七十六章 水災(一)第三零七章 反制行動(五)第五五二章 接受談判(四)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九十八章 巡視(三)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第四九八章 輿論再變(一)第七章 移交第一六二章 對日談判(七)第三四八章 上海警戒(一)第四十八章 登陸作戰(下)第一七二章 德國之行(四)第二八八章 全面展開(三)第二百章 英國干涉(二)第五六六章 預備會議(一)第四六二章 武昌之行(三)第五二零章 穆棱河之戰(十六)第九十一章 安置營(七)第一六八章 回訪日本(下)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二四八章 王家寨(十)第一二四章 學校(三)第二十八章 出兵第八十七章 戰前準備(四)第五四零章 美國調停(下)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一零七章 流言蜚語(上)第二七零章 根據地(十二)第四六五章 武昌之行(六)第二五二章 創業(五)第四五八章 圍殲日軍(二)第二六四章 根據地(六)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五八八章 隔空交手(四)第一八八章 護僑行動(十)第六一二章 朝見風波(四)第五八四章 張作霖歸附(三)第四八八章 激烈博弈(二)第三三五章 工業成就(一)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二二零章 談判(二)第二七零章 陰島第六十四章 大沽口會議(五)第五一八章 突擊行動(上)第三五六章 徳國特使(四)第一三二章 海軍假期(三)第四四一章 遼陽之戰(三)第二八八章 全面展開(三)第十七章 追擊日艦第五十七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八)第六一零章 滿洲里戰役(三)第十五章 艦炮對決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二三二章 各方反應(六)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之死(二)第二二二章 談判(四)第四九七章 襲取海參崴(六)第二零三章 正面進攻(上)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三九八章 談判(六)第三八二章 對馬海戰(八)第三一九章 海參崴(二)第六十六章 工業(三)第八十二章 婚禮第四二零章 停戰期(一)第二零三章 從軍第八十四章 戰前準備(一)第三七零章 餘波未平(七)第五百章 輿論再變(三)第五八五章 隔空交手(一)第三十二章 襲擊(下)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四九二章 襲取海參崴(一)第一六二章 農業部的運作(三)第四五一章 遼陽之戰(十三)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第四零九章 旅順攻略(六)第三七六章 上海(四)第一四五章 北倉之戰(四)第四三七章 進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