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章 新聞發佈會(一)

這段時間是穿越者在上海頻頻出席各種社會活動,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自信、開通、文明印像,並且在上海的上流社會中積攢下了比較深厚的人氣,因爲參與這些活動的基本都是上海的中上流社會人員;而在昨天進行的足球比賽,又讓上海的中下層平民也對穿越者產生了極大的好感,雖然到現在看球的平民並不多,但在場外等候的大部份都是平民,而且現在幾乎整個上海的平民都在談論這場比賽。

可以說現在上海的各階層人員都對穿越者有良好的印像,甚致在上海的民間己經有一種聲音,就是希望海外華人能夠參與到清廷的朝政中來,最好是進入軍機,幫助清廷富國強兵,擺脫現在屈辱的地位。雖然這種聲音並不算好,而且主要是在年輕的讀書人、學生中間流傳,但這種勢頭己經出現。

雖然報紙在上海行己有3o餘年的歷史,大大小小,中國外國的報館有5o餘家,但新聞佈會和答記者問,在上海絕對還是一個新鮮事務,而且在現在上海華人的觀念中,海外華人已經衍然成爲先進、文明、達的代表,因此上海各屆對這個新聞佈會都很感興趣。幾乎所有的上海報館都派記者來參加。

另然還有一些非上海報館的外國記者,他們在外國到是見識過新聞佈會和答記者問的新聞活動,到是沒想到海外華人居然也有這一套,因此也很想來看看海外華人的新聞佈會是怎麼開的,當然也想向他們提問,於是也都紛紛報名參加。還有一部份對穿越者有好感的社會人士、輕年學生、仕紳,以及各國領事館派來的觀察人員等等,共計有6oo餘人。

而穿越者也是來者不拒,只要是想來參加,都予以接納。不過也作出了規定,只有記者纔有提問的權力,非記者人員,均不得提問,而且每間報館只能提一個問題,非上海報館的外國記者,則是按照國籍分類,每個國家也只能提一個問題,因爲新聞佈會的時間有限,從上午9點到11點,只有兩個小時的時間,不可能回答所有記者的問題。

不過就是這樣,恐怕也難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回答完所有報館、國家的問題,因此穿越者釆用抽號的方式,確定提問的順序,一直到新聞佈會的時間結束爲此,沒有輪到的人只能自認倒黴。

在上午九點,秦錚、李三傑、王海龍三人準點來到禮查飯店的門口,因爲參加新聞佈會的人實在太多了,禮查飯店的大堂根本容納不下,只能安排在室外進行。

禮查飯店的工作效率確實很高,這時己經在大門口將會場佈置好了,到場的人全部都就位,而且在前排還佈置下了2o餘架照相機,到是真有幾分舊時空是長槍短炮的樣式。

三人在主席的位置上坐好,李三傑宣佈新聞佈會及答記者問正式開始,先由秦錚言。

秦錚起身道:“各位記者朋友,還有其他的來賓,先歡迎大家來參加我們舉行的新聞佈會及答記者問,希望等一會兒我們的回答能夠讓各位滿意。算今天,我們來到上海已經有六天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我們共參加了十餘次各種活動,並且結認了許多朋友,對上海人民的熱情好客,十分感謝,而且大家都知道,在昨天我們的足球隊在與英國足球隊的比賽中取勝,在這時我們要感謝昨天到場的每一位觀賓,因爲他們至始至終都在支持我們的足球隊,可以說我們能夠取勝,和到場觀衆的支持是分不開的。相信各位有不少問題要問我們的足球隊,因此今天我特意將我們足球隊的教練王海龍先生也請來,專門負責回答關於昨天比賽和我們足球隊的問題。好了,下面就由各位提問,每家報館,還有每個國家只能提一個問題,請大家珍惜這個提問的機會。”

獲的第一個提問的是【格致新報】,這是一家以報導海外奇文異事爲主的報紙,雖然也報導過一些西方的科學技術,但獵奇性的內容仍然佔多數,在1898年,這家報紙甚致報導過外星人的事情,估計是中國第一家報導外星人的新聞媒體。

而這家報館問的問題和昨天的比賽有關,記者道:“昨天貴衆的足球隊戰勝了英國的足球隊,而且在此之前,貴衆也多次在戰場上擊敗八國聯軍,另外居我所知,貴衆的格物致用之術,亦不在西方各國之下,是不是說明我中華民裔其實是勝於西方各國,只是不得其法而己。”

因爲是和足球有關,因此甴王海龍出面回答,王海龍呵呵笑道:“我不贊成把足球運動和國家、民族扯到一起,昨天的比賽確實是我們贏了,但這只是一場普通的體育比賽而已,希望大家不要過份解讀,更不要說我們贏了就證明中國人比外國人強,我們輸了就說明中國人比外國人差,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優點和缺點,不能一概而論。我們能夠贏得昨天的比賽,除了有現在的觀衆支持,也是因爲我們平時刻苦訓練,並且在比賽中釆用了正確的技戰術的結果,否則我們也不會取勝,如果說能夠證明什麼,我想應該可以證明中華民族決對不是低等民族,外國人能夠做到的事情,中國人通過自身的努力,也一定能夠做到。”

頓了一頓,王海龍又道:“至於說我們此前多次在戰場上擊敗八國聯軍,哪是因爲八國聯軍是侵略者,是不得人心的,而我們是在保衛自己的家園,大家都知道,人民軍其實就是由中國本土人組成的,只是他們是爲了保衛自己的家園而戰,是爲正義而戰,自然會取勝。而說到科學技術,也就是你說的格物致用之術,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可是一直都領先於世界的,只是到了近二三百年,由於我們自己閉關鎖國,而其他國家卻都在開拓進取,因此才至始中國落後於其他國家,但這種落後並不是不可改變的。我們的鄰居日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明治維新之前,還不如中國,但是他們通過自我變革,學習西方各國的先進制度、技術,現在己經走到了中國的前面,但只要通過我們中國人的努力,同時加上政府的扶持,我相信中國是會重新趕上來,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

王海龍說完之後,頓時響起了一片掌聲,王海龍並沒有因爲穿越者此前所取得的勝利而得意忘形,自吹自擂,同時也正視中國的落後和其他國家的先進,並且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說得既客觀又自信,更顯出開闊大氣的胸襟氣度。因此讓記者還有其他人聽了,都十分敬服。

其實別看王海龍平時大大咧咧,帶着三分痞氣,但在正式場合,王海龍卻仍然可以表現出受過良好教育和修養的態度作風,畢竟王海龍是在新時代成長起來的軍人。

第二個提高的是《上海泰晤士報》,是英國《泰晤士報》在上海的一個分部,是一家英文報紙,主要的消費羣是在中國的外國人,而該報記者的問題是:“明天貴方就要和各國舉談判了,那麼關於這次談判,貴方希望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秦錚道:“關於我們參加這次談判的原則,我們以前曾經多次提過,現在我可以再重複一次,那就是一定要在平等的基礎上,和平解決中國的戰事,並且維護中國的國家主權、國家利益、領土,我們決不會接受不平等的條約,謝謝。”

秦錚的回答結束以後,立刻又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那名記者聽了,馬上就追問道:“這麼說你們是不會接受賠款的,對嗎?”

秦錚笑道:“對不起,這己經是你的第二個問題了,應該由下位記者訁。”

衆人一陣鬨笑,那名記者也有些尷尬的坐下,而接下來是另一家英文報紙《大美晚報》提問,記者的問題到是緊接着《上海泰晤士報》的問題,道:“如果這次談判並沒有達到貴方所希望的結果,那麼貴方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是選擇繼續戰爭嗎?”

秦錚道:“如果這次談判失敗,我們將會採用我們認爲合適的一切手段,謝謝。”

《大美晚報》的記者怔了一怔,道:“認爲合適的一切手段?那麼請問這裡面是不是包括戰爭?”

秦錚道:“雖然這也是你提出的第二個問題,但我還是可以回覆一下,我說的是採用我們認爲合適的一切手段,因此你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找到你提出的第二個問題的答應。”頓了一頓,又道:“其實答案還有我先前的回覆中,並不算我回答了第二個問題,因此每家報館、每個國家仍然只有一次提問的機會,希望大家不要誤會了。”

接下來是英國記者的提問,幾名記者在底下略一商議,有一名記者站起來,道:“此前貴方以武力強佔了天津各國的租界區、英國的租界威海衛、德國的租界青島,而且在以前還傳出去貴方有進攻上海的計劃,那麼我想知道,如果這次談判失敗了,而貴方選擇用戰爭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那麼貴方是否會重新啓動進攻上海的計劃,並且實施。”

第四十一章 勝利第四五九章 山海關(五)第二五三章 工作組第三十八章 造艦計劃(二)第一三五章 外調(九)第三六一章 大戰之前(八)第三三九章 工業成就(五)第五九五章 上海租界(七)第五十章 上海新區(三)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三一零章 二進膠州(三)第五六六章 陰謀(四)第五七三章 談判(一)第一五七章 對日談判(二)第二三八章 作戰計劃(六)第二十章 投降第六九九章 求和(六)第四二二章 停戰期(三)第三五八章 大戰之前(五)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戰(三)第一三三章 海軍假期(四)第二零三章 從軍第五三零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一)第二六五章 根據地(七)第二一九章 談判(一)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一三零章 德國艦隊(二)第五六四章 美國(七)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一三三章 外調(七)第一六三章 慶賀大會第六十一章 大沽口會議(二)第三八九章 對馬海戰(十五)第一八五章 護僑行動(七)第四六五章 迎擊俄軍(二)第五六一章 夜襲(二)第七二七章 決策(一)第三五三章 徳國特使(一)第三八八章 對馬海戰(十四)第一四四章 訪問(四)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一二三章 秋收行動(十二)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一九五章 訪問英法(六)第二零五章 從軍(三)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一九七章 訪問英法(八)第八十五章 戰前準備(二)第三五九章 大戰之前(六)第五四三章 軍委完善第五四三章 軍委完善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一八八章 護僑行動(十)第三三六章 李鴻章來訪(十三)第四十二章 艦隊出發第十四章 艦炮發威第三九七章 全面開戰(六)第三八一章 對馬海戰(七)第三九七章 談判(五)第六二六章 登陸日本(八)第三零九章 備戰(三)第四六二章 圍殲日軍(六)第四五四章 新聞發佈(三)第五零四章 清廷招撫(一)第三八八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二章 穿越到清末第十六章 日艦逃跑第七一零章 日本的選擇(四)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第八十三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下)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六六五章 臺灣海峽之戰(六)第一五零章 徳國之行(七)第一四八章 進攻楊村第七二五章 臺灣來客(上)第八十一章 陸軍編制(五)第七十四章 統計結果第八十二章 災民(二)第一九七章 巴達維亞(五)第一七八章 南洋鉅富(五)第三十八章 聯軍進攻第三七三章 餘波未平(十)第二章 收關行動(二)第七零五章 求和(十二)第一七零章 德國之行(二)第四九零章 登陸作戰(十一)第二七一章 陰島(二)第二六五章 根據地(七)第三零四章 反制行動(二)第一八七章 德國海軍戰略(五)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戰(下)第六零八章 滿洲里戰役(一)第一四三章 上海新區(七)第六十八章 工業(五)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一二三章 秋收行動(十二)第二百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六)第四三九章 進京(六)第五八零章 進攻瀋陽(四)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