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華東**提出建立海外港口,作爲破交艦隊維護補濟的基地的建議,德國也基本接受,畢竟這也是破交戰的一部份,而且德國也希望充份的開發現有的殖民地區,力爭讓殖民地區早日盈利,爲德國增加收入。
而且經過德國內閣和海軍部的認真討論之後,最終確定在婆羅洲北部的沙巴地區建立海外基地,在這個基地裡,將修建兩個長160米,寬35米的幹船塢,和一個大型的修船廠,可從修理軍艦的各種損傷,包括更換炮管、修理發動機這樣的複雜重大維修,這樣目前德國海軍的所有軍艦,包括計劃在建軍艦,都可以在這裡進塢維修;同時還將修建倉庫、軍營、炮臺、軍火庫等設施,並計劃駐守1個團的岸防部隊、2個團的駐軍。而在婆羅洲南部的蘭陶地區,德屬蘇西威、德屬新幾內亞及德屬爪哇,各修建一個大型港口,其餘地方修建小型港。
基地的計劃工期是4年,但2年之後即可啓用;大港口的工期爲3年,也是2年即可啓用;小港口的工期爲2年,1年啓用;首先開工的是沙巴基地、蘇西威港口、幾內亞港口,以及東非、西非兩個小港口。這5個港口將在今年全部開工。
將基地選在沙巴地區,不僅僅是因爲這一塊地區的面積較大,有6.6萬平方公里,接近2個臺灣島的大小,比荷蘭、比利時的領土都大,也是德國在海外一塊較大的殖民領地。而地理位置很好,西臨南海、北望菲律賓,東出太平洋,不易被封鎖,而更爲重要的是背靠着面積龐大的婆羅洲,實際也就是背靠着華東**,因此能夠得到華東**的充份支援。
其實德國很清楚,以現自己的海外殖民地的數量和麪積,其實根本不適合修建基地型的港口,因爲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太小,又分散,而且開發程度不高,能夠產生的經濟利益不多,缺乏自我供應能力,完全要靠國內的支持。而像英法等國的海外殖民地都是面積達數十萬面甚致上百萬平方公里,有衆多的人口和豐富的資源,而且兩國都已在殖民地經營了數十年,上百年的時間,殖民地已得到充分的開發,能夠產生大量的經濟利益,足夠支持港口、基地的日常運營,因此德國要建立海外基地,就必須要得到華東**的支持才行。
將基地設在婆羅洲上,不僅可以充份利用華東**的人力物力,來修建港口、基地、城市等,比從德國調集人力物力運來,要節省大筆的資金,同時還能借華東**對婆羅洲的開發之際,發展殖民地經濟,力爭讓殖民地能夠早日盈利,供應基地港口的開支。而在戰爭時期,基地背靠華東**,也就不用擔心敵軍從背後登岸攻擊,同時華東**還可以給基地供應各種物資,維持戰鬥,同時還可以利用華東**境內,在沙巴和蘭陶的港口之間進行互動聯絡,互相支援協助。而且這樣還能使德國和華東**保持更爲近密的關係,說不定還能使兩國的關係更近一步,達到結盟。
雖然德國己經接受了華東**提出的締結夥伴關係的提議,但並沒有放棄和華東**結盟的想法,只是華東**己往明確回覆德國,對結盟沒有興趣,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締結夥伴關係,畢竟結伴關係雖然不比結盟,但比一般的國家友好關係還是要近得多的,而且德國還存着先結伴再說,慢慢和華東**再進一步發展,最終達到結盟的目地。只要是有加強和華東**的關係,德國是當然不會錯過的,而且這本身對德國也是有利的。
德國的海軍發展規劃就這樣確定下來,首先要完成的還是確定好的軍艦設計。當然,所有的這些軍艦設計,到也並不是要求立刻就完成,畢竟一型軍艦的設計是一件相當複雜的事件,就是一般的巡洋艦圖紙,少說也要數百張,而戰列艦,戰列巡洋艦的圖紙,都超過千張,而且至少也需要2、3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如果遇到建造的技術難題,或者是需求方在設計期內有修改技術要求,甚致會長達1、2年的時間,而且德國的造艦產能有限,既使是設計圖紙出來了,也不可能一起上馬開建。
首先是兩型戰列艦的設計,可以推到明年年初完成,因爲現在4艘拿騷級也只開建了3艘,還有一艘3月才能開建,而赫爾戈蘭級的前2艦則要推到6月份才能開建,第3、4艘估計要等到年底,在前2艘拿騷級下水舾裝,騰出船塢之後才能開建,因此這兩型戰列艦的開工,最快也要等到明年的年中,第3、4艘拿騷級下水舾裝,才能開工,當然不用着急完成設計圖紙。
而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戰列巡洋艦的設計,因爲這是一種全新的艦型,德國以前自然是從未建過,儘管按華東**的說法,這就是一種裝備了戰列艦火炮的大型化裝甲巡洋艦,但絕不是簡單的把裝甲巡洋艦按比例放大就行,由其是裝備了戰列艦火炮,意味着上層甲板必須加固,同時爲了追求高航速,又必須裝備更多數量的鍋爐,煙囪的數量也肯定比一般戰列艦多,而且儘管戰列巡洋艦的防護不如戰列艦,但這樣一型造價昂貴的軍艦,決不可能不堪一擊,必要的防護還是需要,那麼裝甲應該如何分配、分佈,種種這些細節都需要精細的計算和權衡取捨,才能達到最優化的結果。
另外戰列巡洋艦是計劃做爲破交艦隊的核心使用,而破交戰對徳國海軍來說也是一種全新的作戰模式,儘管進行過軍棋推演,但誰都知道,軍棋推演是不能取代實際的操作,因此德國也急需要有一艘服役戰列巡洋艦,來真正演練破交戰術。
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個隱性的原因,就是英國建造的戰列巡洋艇己經下水舾裝了,預計今年就會服役,德國自然不能落後太多。因此德國海軍決定,將戰列巡洋艦的設計放在第一位,要求訪問團完成了戰列巡洋艦的設計之後再回國,其他如裝甲巡洋艦、大型巡洋艦、輕巡洋艦、潛艇都可以回國設計,只要在年內完成就行了。
訪問團經過協商,又請示了國外,最終答應了徳國的要求,在完成訪問之後,其他成員可以先行回國,只留下海軍小組,在德國完成戰列巡洋艦的設計。
到這時雙方的軍事交流也全部結束,這一次對德國的訪問,也基本告一段落,只是文化小組在德國的巡迴訪問,還有徐濟超、李三傑對歐洲其他國家的訪問都還沒有結束。因此趁着這段空閒時間,海軍小組也開始着手設計戰列巡洋艦的草案。
其實在訪問德國之前,也預計到德國會找華東**設計軍艦,因此纔將黃哲列入訪問名單中,現在黃哲可己是華東**的首席造艦專家,而且還做了幾種軍艦的設計草案,由其是戰列巡洋艦,準備了兩個方案,一個側重於主力決戰,一個側重於破交戰,因爲英國己經開建了,而且在舊時空裡,德國在今年三月也將開建自己的第一艘戰列巡洋艦。
不過既然德國己經接受了華東**的破交戰建議,因此在一週之後,黃哲從準備的兩個戰列巡洋艦方案,選出了側重於破交戰的方案,交給德國。
這型方案的艦長爲178 米,寬24米, 吃水9米,長寬比達到7.4:1,在這個時代,是長寬比相當大的,顯然是爲高速化作的設計。
艦載武器爲:4座雙聯裝305毫米主炮,沿中軸線揹負式佈置;6座雙聯150毫米副炮,8座雙聯105毫米速射炮,分艦體兩側佈置;4座500毫米**發射管,水下安裝,艏艉各一座,兩舷中部各一座。
在艦體設計上,依然沿續了華東**的艦船設計特點,採取船舷外飄的v型艦體,艦首採用大斜口飛剪式艦首,水線下設球鼻艏,在船體中部水線下部份設兩線長56米的減搖鰭,減低了由於採取大長寬比帶來的適航性差的不足;而整個艦體採用的長艏樓型艦體設計,也就在艦尾部份的甲板要低下一層,這樣的設計一來是可以減少艦體的重量;二來可以利用艦尾的甲板高低差,佈置後部的揹負式炮塔,避免了揹負式炮塔產生的重心偏高的缺點。
動力裝置採用了24臺鍋爐,2臺德國最新制造的基爾蒸汽輪機,最大功率56000馬力;4軸4旋推進,雙舵,預計高速航速在27-28節。續航力爲12節/6500海里,18節/4000海里。
裝甲爲水線裝甲帶長120米,高2.5米,水線下1.3米,厚150mm,副裝甲帶長96米,水線上0.8米,水線下0.6米,厚50mm;中部甲板水平裝甲長100米,厚80mm,艏艉甲板水平裝甲長25米,厚50mm;水密艙隔板裝甲厚150mm;炮塔裝甲正面厚250mm,側面150 mm,頂部120 mm;指揮塔裝甲厚250mm。另外在彈藥庫,動力艙的局部裝甲加厚至250 mm。
排水量爲19000-20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