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僅入士

bookmark

府衙三堂的偏廳內,南陽太守夏阮與太子中庶子張騫面前的弈局已入收官,兩人棋力相當,便是棋局收束之時,也是着着難料,步步驚心。

東郭咸陽則站在稍遠處,正與一位略顯拘謹的布衣老者輕聲交談,赫然便是南陽孔氏的家主孔餘。

“此番如若得競全功,孔家主功不可沒啊!”東郭咸陽顯是心情大好。

孔餘連忙躬身拱手道:“大農丞言重了,老朽萬萬不敢居功。實不相瞞,若不是犬子提醒老朽,我孔氏一門險些壞了大事啊。”

東郭咸陽也是出身豪商巨賈之家,自然清楚孔餘話中意味,不由笑道:“本官聽聞令郎頗具才學,又具仁孝之名,若是能得貴人舉孝廉,將來必能有所作爲。”

孔餘聞言,自是心神巨震,暗自偷偷望向遠處正舉棋苦思太守夏阮。

孝廉一科,在漢代屬於清流之目,爲官吏進身的正途,由各郡國主官察舉。南陽作爲中原大郡,太守每歲皆可推舉數人至京師,由公府加以考評。

孔餘心中雖頗爲急切,表面上卻略作無奈道:“可惜我孔家世代從商,草民亦操持商賈賤業數十載,倒是誤了犬子的前程。”

“無妨,本官原也出身商籍。只要一心報國,未必沒有進身之階。”

東郭咸陽倒也光棍,似乎毫不在意提到自己的商賈出身。老於世故的孔餘自是敏感地覺察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意味,不由眼神一亮。

孔餘正思索着如何接話,卻見督賊曹許廣川邁入廳內,向夏阮躬身稟報道:“稟太守,辭曹掾史判書已下。”

夏阮緩緩將手中棋子放回棋罐,語帶意外的問道:“哦?曹苄未要求與孔氏當堂對質?”

廳內諸人也盡皆面露訝異之色,東郭咸陽今日把孔餘請來,首要原因就是爲了方便作證,免得曹苄藉故拖延。

許廣川如實道:“起初倒是極力爭辯了幾句,後來見物證確鑿,便俱是認了,想是嚇懵了。”

夏阮微微頜首,復又問道:“胡達可有異樣?”

“胡縣令倒是中規中矩,並未極力包庇曹苄。”

“哼!算他識相,想來與曹卓兩家的瓜葛也確實不大,適當敲打一番倒可留用。”

夏阮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孫餘,故意提高了幾分聲調,言語中多少有些警告的意味。

他被朝廷外派到南陽,雖算得上升調,但早些時候整個南陽官場幾乎被清洗一空,他幾乎等於光桿太守,自然對當地豪商巨賈交通官吏的行爲極度反感。

即便孔餘乃是富可敵國的一代巨賈,面對掌一郡之地的夏阮,也是驚出一身冷汗,只是垂首不語。

夏阮倒也並不是真的打算追究孔氏之前的不法,話鋒一轉道:“樸辛如何判的?”

“鞭笞二十,限期十日清償,逾限則抄沒家產抵扣債務,資不抵債則舉家沒入奴籍。”

“讓樸辛將此案判書和曹苄交予胡達,着宛縣縣衙自行依判行罰。至於李周,越級至府衙興訟……”

夏阮沉聲吩咐道,卻又雙眼微闔,重新望向面前的棋盤。

“小子認輸了!”

便在廳堂內詭異的安靜片刻後,一直執子苦思的張騫突然投子認負,淡淡笑道:“太守進退有度,小子卻喜走偏鋒,終不如太守的煌煌正道。無怪太子殿下常言,無規矩不成方圓,便放在這棋盤之上也是如此的。”

夏阮聞言哈哈一笑,吩咐許廣川道:“無規矩不成方圓,你便將此話交代給樸辛。”

許廣川跟隨夏阮多年,也不是愚人,自是應諾而去。

“今日有勞太守了,下官感激不盡。”

東郭咸陽上前幾步,躬身向夏阮作揖道謝。他雖官居大農丞,僅在九卿之下,但按秩俸分級還是低了夏阮兩階,又比夏阮年輕不少,禮數倒也算不得過重。

“大農丞無須多禮,你我皆是爲朝廷效力,協助於你乃是本官分內之事。”

夏阮卻也毫無倨傲之色,他外派之前官居丞相司直,乃是丞相首席輔官,深悉朝廷之事。

這東郭咸陽不足而立之年,便已官居大農丞,前途可謂遠大無比,且又居於朝堂,夏阮這類外派的一方大員也須與之交好。

“曹卓兩家一倒,其餘鹽商便不足爲慮了。只是若要儘快讓南陽商市恢復往昔繁榮,尚少不了孔家主的協助啊。”

東郭咸陽側身看着一直默默垂首的孔餘,意有所指道:“此前的諸多安排也多虧了令郎孔僅的來往周旋,實在是個難得的人才。”

張騫見狀,心中不由默默讚歎,太子殿下果然慧眼如炬。

東郭咸陽非但才能出衆,器量也是頗爲不凡,捨得將到手的功勞分潤他人,爲人處世如此周詳,前途無量啊。

張騫本就是樂結善緣之人,此時自不吝於給他一個順水人情,當即一拍腦袋,略作姿態道:“若非大農丞提起,下官倒是險些忘了,江都王前日遣人來函中還曾提及孔僅此人,說是該人至誠至孝,已保舉他入了士族,想來公府頒下的名籍不日就可送至縣府。”

廳內諸人聞言皆是一愣,尤其孔餘,更是面色潮紅,心緒激動難耐。

“恩,本官在相府任事之時,也似曾聽過丞相長史孔理提及孔僅其人,說是年少聰慧,才學出衆。如今有幸脫去商籍,倒是有了舉孝廉的資格。”

夏阮沉吟片刻,自顧自的喃喃道。

在座諸人以他混官場時間最久,資歷最深,自然心知肚明。張騫和東郭咸陽的雙簧戲便是演給他看的,他料想孔僅怕是入了江都王劉非甚或太子劉徹的眼,未來恐怕會和東郭咸陽一般平步青雲,此時自不吝於早早賣給面子。

“草民……”

孔餘不由面露大喜,正待躬身道謝。

咳咳咳!

東郭咸陽急劇地咳嗽起來,順勢將胳膊搭在孔餘肩上。

“呵呵,太守若是無事,可否再指點小子一局?”

張騫恍若未聞,開始將棋盤上的棋子一一收回棋罐。

夏阮也是微微笑道:“自當奉陪。”

“即使如此,下官便不打擾二位雅興了,先行告辭。”

東郭咸陽見狀,忙拉着孔餘告退而出。待得走出堂外院落,他方纔放開滿臉茫然的孔餘,沉聲道:“孔家主心亂了!此處不是商街坊市!”

孔餘固然是關心則亂,東郭咸陽卻是旁觀者清,心知張騫作爲太子中庶子本就不應插手朝堂政務,官員拔擢之事更需避嫌,今日肯隱晦出言以是底限,而夏阮也默契的故作自語。若是適才孔餘胡亂出言,捅破了窗戶紙,自會惹人惱怒。

孔餘此時也已想通其中玄妙,不由後怕不已,忙作揖告罪不已。

東郭咸陽擺擺手,語帶感慨道:“罷了,你我盡皆出身商籍,難脫商賈之氣,慣與人言明利弊往來。便是本官自身,也常有失言失態之舉。今後令郎若當真有幸入仕爲官,也要多多自省纔是。”

孔餘聞言,腦海不由生出一股執念,再也揮之不去。

是夜,孔家大宅的正堂內,族內各房的主事人盡皆到齊。家主孔餘環顧一圈,淡淡道:“從今日起,老夫不再過問族內事務,暫由孔稗接掌,待清明祭祖後再由各房推賢。”

在座諸人聞言大驚,便是孔餘的長子孔稗也是驚愕不已。

孔氏家主雖一直由嫡系子弟選任,但卻秉持立賢不立長的原則,當代最傑出的子弟非幼弟孔僅莫屬,孔稗是從未奢望能成爲家主,急忙道:“阿父如今正值壯年,孩兒也自知才能不如僅弟十一,萬萬不敢貪求家主之位啊。”

孔餘不以爲意的擺手,望着滿是質疑眼神的諸人,捋須笑道:“可記得孔理一支當初爲何脫離本家,舉家遷至長安?”

衆人皆是一愣,不知家主爲何突然提及孔理。如今官居丞相長史的孔理可謂光耀孔氏一門,明面上雖已不屬本家,但和族中聯繫從未斷絕,對本家更是多有照拂。

倒是一位孔家族老眼神一亮,望向了孔餘身邊側立不語的孔僅,急忙出言道:“莫不是僅兒……”

孔餘哈哈一笑,頜首道:“僅兒已脫了商籍,入士待詔。老夫身爲其父,不便再操持商賈之事,免得誤了僅兒前程。”

“好!好啊!孔家人才代出,未必不能成就世家大族!”

族老喜不自禁,高聲大笑道:“理當大肆慶祝一番!”

堂內諸人也都面露喜色,只是孔稗卻唯恐驟然接位,掌控不住偌大的孔家,硬着頭皮忐忑道:“即便僅弟入士待詔,阿父也不必急於放手族務,待僅弟出仕,委了官職,再行商討可好?”

孔餘皺眉呵斥道:“荒謬!若當初不是你叔祖當機立斷脫離本家,你族叔孔理如今怎會高踞朝堂之上?你爲僅兒兄長,從商雖無礙,但切記今後謹慎行事,莫要壞了他的名聲前程!”

孔稗還待再勸,孔餘復又意有所指道:“僅兒此番入了長安貴人的眼,你等暫且不要聲張此事,且靜待些時日……”

孔餘雖未把話說完,但堂內衆人哪個不是心思機敏之人,盡皆恍然,明白孔僅恐怕未必只是入士待詔,說不定要平步青雲了。

“僅兒,你且先將大農丞囑咐之事仔細交代給他們,日後暗中掌控即可,明面上的事盡皆交由稗兒他們去做!”

孔餘見諸人再無異議,先是交代了孔僅幾句,復又虎目環顧道:“你等皆需盡心盡力,膽敢暗中掣肘,壞了我兒的前程,老夫容不得他!”

諸人聞言一震,皆是連聲應諾。其實即便孔餘沒有交代,諸人也早打定主意早早巴結孔僅,今後也好沾沾光。

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一百二十章 兩軍對壘 第六十二章 蹛林雲中 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內亂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六十七章 國之羽翼 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劉沐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陳倉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四百三十章 驚聞衛青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軍鎮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國科院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後談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戰爭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揮師出塞第六百六十章 貴女求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七百四十八章 見見族嫂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舜請旨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六百六十章 貴女求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漏寫十章,今天請假改大綱,明天雙更。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陽南侵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