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趙礪案

發怒的皇帝是極其危險的,張德鈞深明此點,看準機會告退。出得宮殿,孫延希卻靜靜地站在廊道間,明顯在等着他,朝張德鈞露齒一笑:“張司使不愧爲我輩楷模,此番爲朝廷揪出一大惡,清除一禍害,必是大功,官家定然會重賞的,小的可提前恭喜了!”

說着,孫延希還拱了拱手。見狀,張德鈞顯得很矜持,微倨着頭,斜眼看着孫延希,應道:“我身爲官家奴臣,替官家盡力,爲朝廷辦事,乃是應盡職責,豈求賞賜乎?”

“張司使對官家的忠心,小的敬佩,值得我等學習啊!”孫延希皮笑肉不笑的。

“能將官家伺候到位,你也不容易。”張德鈞則微眯着眼:“此處可不是敘話之處,官家有吩咐,還當從速辦理,若有遲誤,可是要掉腦袋的......”

聞言,孫延希那還算清秀的眉毛下意識地聳了一下,拱手作了個揖,道:“還要多謝司使提醒了!小的先告退了!”

在後邊,望着孫延希的背影,張德鈞眉宇間露出一抹陰沉之色,所謂同行相嫉,其人的態度,讓他很是不爽,甚至心存顧慮。

不過,很快就恢復了釋然,皇城司主要對內,又格外側重皇城之內,孫延希若是有什麼異動,他有的是辦法炮製。但是,畢竟是官家身邊的人,所幸,劉官家不是個好糊弄的人。

心態再度恢復沉穩,想到方纔對皇帝的奏報,張德鈞嘴角不由泛起一道笑容。如今皇帝正英明,他當然不敢有任何欺瞞與保留,趙礪確有其罪。

而他感到自得的事,經此一事,可算是爲皇城司“正名”了。趙礪算是皇城司成立以來,經辦地位最高的大臣,朝廷百官,公卿大臣,今後不敢再有所小視。

這些年,武德司的氣焰是慢慢地消減下去了,在李崇矩的領導下,十分地低調,辦事都是規規矩矩的。固然降低了大臣們的敵意與警惕,也使得特務衙門該有的影響力被削弱了。

皇城司的建立,除了制衡的用意,也是爲了彌補武德司所不能覆蓋之處,張德鈞明白這一點,是故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主動承擔那一部分影響與作用。

對於張德鈞而言,趙礪案只是個新的開始,一個追趕武德司的開始。

萬歲殿中,劉承祐兀自氣憤着,一副不能釋懷的樣子。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劉承祐不是不明白,他也不是不能容忍貪官,只要他有才,對自己有用。

就像趙普,劉承祐當初就知道他平日裡會吃些拿些,但並不妨礙劉承祐對他的看重,留在身邊,參贊軍政。孟昶投降,出任成都的人選,第一個就選中了他。

但是,容忍並不代表放縱,並且還得看對象。趙礪是何人,此人在正史上並沒有留下什麼名氣,可以說,是劉承祐憑着他的雙眼,親自挖掘出來,委以重任。

多年以來,趙礪一直被劉承祐樹爲廉吏典範,委以重任,奉以高位,褒獎不斷,劉承祐也對他抱有極大期許,但就是這樣一個由他親自提拔的“榜樣”人才,也墮落了。

簡直就是打臉!作爲都察院的長官,在朝中也位高權重,影響巨大,劉承祐甚至有意將他拔入政事堂拜相。而負責監察系統的最高長官,靠着監察功勞覲位,如今自身就出了大問題,也是莫大的諷刺。

結果,終究是讓他失望了。

當然,讓劉承祐氣憤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那種被欺騙的感覺。還有,這是否也證明了,他的眼光有問題?趙礪如此,那其他人呢?

“去武德司,把李崇矩給朕叫來!”喚來一名衛士,劉承祐吩咐道。

召李崇矩,當然是看看武德司那裡是否有什麼情況,他不認爲,如今皇城司能調查清楚的事情,武德司會一點風聲都沒有。

很快,李崇矩進見,直面皇帝之問時,李崇矩顯得十分拘謹,給出一個讓劉承祐不怎麼滿意的回答:“趙都御史乃朝中重臣,未得實證之前,臣不敢貿然進奏,以免在朝中引起不良影響!”

“不良影響!那是你該考慮的事情嗎?”劉承祐忍不住斥責道。

見狀,李崇矩身體一繃,立刻應道:“臣有罪!”

當然,劉承祐也就是一時氣話,看他始終恭謹的模樣,輕嘆了聲,吩咐道:“罷了!趙礪朕已令下獄審訊,武德司有什麼的調查取證,一併移交有司,配合此案的調查!”

“是!”

待李崇矩退下,他雙目之中不由得閃現出少許陰騭,開始思考,李崇矩明顯有所發現,爲何不直接檢舉?有何可顧忌的?除了趙礪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大臣的監探結果沒有上報?如果有,那他保留着又是何居心?

作爲劉承祐侍衛出身的李崇矩,以其品行,素受信任,即便待在武德司的位置上,在朝中口碑也不錯。講道理,劉承祐沒有什麼道理會懷疑他的,但有的時候,這心裡還是忍不住泛起些嘀咕......

“這兩年,我是不是對吏治放鬆了?”思緒飄回,劉承祐眼中閃動着寒光,喃喃自語道。

孫延希帶着大內侍衛,趕到都察院衙門的時候,趙礪正在坐堂,接受着屬下御史們的彙報。當孫延希宣讀皇帝詔諭,人直接癱倒,最後當着一衆面面相覷的御史的面,被衛士架走,直接打入詔獄。

作爲左都御史,趙礪也算位高權重,受皇帝信重,則更令人羨慕。這突然被下獄,自然免不了一場巨大的政治風波,朝野之間,議論紛紛,吃瓜的同時,也不免人人自危風。

畢竟趙礪也算朝中一派大佬,他若倒了,必然牽扯巨大,很多他的門生舊吏,都怕牽連到自己,尤其是那些心中有鬼的人。而作爲都察院事,趙礪手中說不準就掌握着誰的黑料,若是被他破罐子破摔,爆料攀誣,那問題就更加嚴重。

是故,案發後,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到了大理寺,那場針對趙礪的審訊。

作爲主審的崔周度,原本是抱有極其嚴肅認真的態度來對待此事的,然而,真正開審之後,卻發現案詢進展,異常迅速。

基本不用他怎麼動腦筋,皇城司、與武德司,就以極高的效率,將一衆的涉案人員及證據情況,移交給他。

而崔周度需要的,只是針對這些證人、證據,進行驗證整理。而對於所舉之罪,趙礪也是供認不諱。

就如很多官員所擔憂的那般,趙礪一倒,必然牽連無數,一大批的官員被暴露出來,僅在京者,就有大小官員28人,都察院自是重災區。

對於這些人,正在氣頭上的劉承祐沒有絲毫手軟的意思,下詔,不論何人何職,一律拿下。

其他涉案人員,猶待批捕審問定罪,但作爲主犯的趙礪,其罪行在短短的兩日內,便審定結束。並且以最快的速度,將他畫押後的罪狀及案情述錄,呈抵劉承祐御案。

御覽過後,憤怒的情緒,已不那麼嚴重,但替代的,是深深的失望。若僅是德行有缺,與人方便,也就罷了,但是權錢往來,瀆職枉法,藏污納垢,還涉及草菅人命,這就是最不能讓劉承祐接受的了。

監守自盜,執法枉法,不論哪個時代,都是令人深惡痛絕的。

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126章 冬至宴2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1790章 憂勞第59章 病榻陳情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13章 考校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90章 安全脫身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84章 示警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313章 晉王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33章 豪強第243章 總結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64章 邊事不寧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1790章 憂勞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374章 善待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70章 大禮第69章 夫妻密談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麗王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416章 尾聲第65章 選擇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2052章 回京第41章 小風波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465章 “教匪”第365章 看衰第457章 鄭州第63章 朝廷應對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379章 蕭思溫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179章 東京風波,向帥自首第24章 人事調整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1752章 放手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89章 威壓王帥第43章 劉皇帝訓子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56章 腹心之談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