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再臨井陘

自真定渡滹沱河向西,越七十里,便至井陘。作爲太行八陘之一,從古至今,井陘的名氣還是很高的,白重贊調任滑州之前,便在此鎮守了幾年。

當年,晉帝石崇貴被契丹北虜蒙塵,高祖劉知遠也曾率軍,打着勤王濟難的旗號,欲東出太行救駕,所選取的路線,也是井陘(土門)。當時,與遼軍還在井陘打了一場勝仗,結果嘛,至井陘而返,回到太原後不久,就在執行導演劉承祐等人的策劃下,黃袍加身。

作爲溝通河東與河北的交通要道之一,井陘關收到了朝廷的格外重視,從立國之初,就屯有重兵,甚至於在當初劉知遠與漢廷諸公的籌謀中,河北局勢若有反覆,則依井陘,據守太行,以免影響到河東根基。

不過,後來在劉承祐的支持下,趙延壽率燕軍北伐,成功奪取幽州,再其後,契丹實力大幅北縮,並被逐步清除出河北,再加上魏博杜重威的平定,井陘的局勢也就沒那麼緊迫。

再其後,就是大漢北面防線的逐漸鞏固,河北形勢向安,井陘的軍事地位則進一步降低,而駐軍也逐漸削減至如今的五百卒。

但是,不論怎樣,井陘的重要性,仍舊擺在這兒,並且隨着河東、河北的安定,商業上的用途也被大力開發,行旅路人,絡繹不絕。

關城依山傍水,堅固險峻,易守難攻,乃是基本屬性。不過,站在關樓上,劉承祐的注意力,卻不在城關的防禦上。

澗水在城關前流淌,蜿蜿蜒蜒而去,並迅速隱入深山老林之中,水流擊壁碰撞的聲響,不斷迴盪在城關周圍。朝西望去,山道的通得很遠,雖然曲折,但視野之中的道途,顯然是經過開拓修整的。

在城關內外,有不少篷寮驛舍,其間擁塞扎堆了大量的行旅客商,因爲御駕至,井陘關暫時戒嚴,使得東來西往的行人,不得不約束於其中,等待開放。

雖然大漢在國境之內,已然廢除了大部分關稅收,但井陘等特殊關卡,仍舊保留着,三司還專門派遣市吏管理稅收,所徵之稅,除了一部上繳朝廷之外,剩下的都用來加固關防,開通山道。

而眼下的井陘關,除了是軍事要塞外,也是河東、河北兩地商業交流的場所,尤其是太原、真定兩府。在關內,同樣劃出了一片區域,作爲市場,不僅是商旅行旅,周遭的百姓,隔三差五,便齊聚於此,交貨易物,如此三四年下來,越發繁榮。據察,每逢季秋,扎聚於井陘的商賈百姓,最多時曾突破了七千人,不可謂不多。

“如今井陘這邊,每歲可獲多少關稅、市稅?”摸着堅硬並顯陰冷的關牆,劉承祐詢問被喚至面前的井陘市吏。

應該是頭一次見到皇帝,還是被這般溫和地問話,市吏顯得很是侷促,身體緊繃着,平日裡管理關市內的精明伶俐全然不存。

見狀,劉承祐的態度更顯親切了,說:“你不必緊張,朕只是隨便問問!”

“回陛下,關稅三千餘貫,市稅一萬九千餘貫!”市吏穩了穩心神,應道:“近幾年,都在逐年上漲,明歲當會更多!”

“這不算少了吧!”劉承祐有些把握不準地說。

“不少了!”市吏趕緊道:“臣到任井陘已有六年,猶記得,最初關、市稅加起來,一年也不過三千餘貫。這些年,治安寧定,朝廷又取消各地關稅,來往的客商多了,百姓也爭相集市交易,稅收也就得到了空前的增長!”

劉承祐稍微盤算了下,到如今,大漢朝廷每年歲入,也不過一千兩百萬貫,這麼比較下來,井陘這邊稅入,也就不像表面數字看起來那麼悽慘了,甚至算得上充足。

“都是以何等標準收稅?”劉承祐問。說起來,劉承祐還真沒仔細關注過。

“按照三司的規定,以車馬、重量、貨物價值作爲評判依據,不過,不同的貨物,稅收管理,都有所不同!”市吏答道。

“如此說來,要做好這個稅吏,倒也不容易啊!”劉承祐微微一笑。

“只是根據朝廷的規定做事罷了,有駐軍在,來往的商賈都很守規矩,於臣等而言,算不得繁累!”市吏答道。

點了點頭,劉承祐沉吟幾許,突然伸手,指着封閉的城關,對鎮將道:“開關解禁吧!那些商民等得辛苦,倒也不需因爲朕,壞了井陘的日常秩序與貿易!”

“是!”鎮將當即吩咐人傳令。

“走,帶朕去關衙歇歇!”劉承祐又看着井陘鎮將。

鎮將年紀不算大,應該不滿三十歲,樣貌普通,臉上還帶有少許粉刺,不過鬍鬚很稠密,毛茸茸的。關鍵是,姓孫,叫孫全暉,乃是孫方簡的兒子。

注意着井陘城中的建築、街道,既熟悉又陌生,在劉承祐看來,變化很大。劉承祐此前來過井陘兩回,一次是國初收復恆州(今真定府),前來視察關卡。第二次,是乾祐二年冬巡,那一次,原本是打算同皇叔、太原王劉崇見上一面的,不過被劉崇拖辭婉拒了。

到關衙,落座方喝了兩口水,便見鎮將孫全暉,當堂拜倒,磕頭道:“請陛下治罪!”

面對他突然的舉動,劉承祐倒沒有什麼意外之情,眼中玩味之色一閃,揮了揮手,道:“孫將軍不必如此?你將井陘鎮守得不錯,治安穩定,道途通暢,正當給你表功,何談罪過?”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聞言,孫全暉語氣鄭重,說:“陛下,定州的事,末將有所耳聞,家叔其行,罪責重大,今伏乞治罪以贖過!”

“不必如此!定州的事,已然過去,對你叔父,朕也已有結論,已做處置!”劉承祐笑吟吟地看着孫全暉:“再者,叔是叔,侄是侄,朕不搞株連,你也不必因此而不安,繼續當其職,謀其事,這井陘,仍需你駐守!”

“起來吧!”

聽皇帝這般說,孫全暉這才釋然,鬆了口氣,起身再拱手深揖:“謝陛下!陛下心胸之寬廣豁達,末將感激涕零!”

見狀,劉承祐臉上仍帶着和煦的笑容,說道:“朕來井陘之前,還收到了一份請罪奏章,來自你叔父孫方進,也是讓朕治罪!你們啊,卻是多心了,忠奸如何,朕心裡自有一杆秤,不至有昏聵猜忌之舉!儘可放寬心!”

孫全暉聞言,先是有些訝異,而後道:“陛下如此推誠置腹,末將慚愧啊!”

對於孫氏叔侄主動請罪的表現,劉承祐這心裡,還是感覺很舒服的,仍舊以一個親和的態度說:“你父、叔,於國都是有功的,尤其對契丹打的幾仗,很提士氣!”

“據說,二奪飛狐寨,你可有先登之功,親自斬殺了七名胡虜,還因此負傷!”劉承祐的語氣很肯定。

孫全暉咧開了嘴,濃須都顫了顫,但表情似乎都有些不好意思:“陛下竟然對末將的履歷,如此清楚!”

劉承祐淡淡一笑,那是自然,每至一地,他可是提前做好功課的。

“爲大漢立過功,爲朝廷流過血,對於這樣的功臣勇士,朕厚待還來不及,又怎會以他罪加誅?”劉承祐道。

“陛下的恩情,末將永不相忘!”孫全暉當即賭誓。

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97章 再臨六合第1779章 四王畢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37章 覆滅在即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82章 瓦橋關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86章 駕臨渦口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38章 殿議第365章 看衰第137章 整編事第118章 查抄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100章 城戰第100章 城戰第245章 遼帝的決心第323章 鬥法第60章 “暴斃”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76章 王峻用兵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133章 納了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291章 酬功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65章 選擇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88章 天子金令第5章 春闈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第1713章 機遇第75章 恩威齊下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374章 善待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117章 一圖一冊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55章 符氏姐妹第47章 戰略所向第198章 轉折點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15章 馬楚內亂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9章 寫得不錯!第149章 降表第252章 面聖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61章 晉陽來人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294章 北伐的尾聲3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186章 賜死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372章 劉皇帝的孝心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297章 新山陽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243章 總結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92章 兩京並重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73章 解決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127章 皇城司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63章 朝廷應對第311章 舊識第86章 籠絡人心第311章 李沆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34章 崇元殿中第407章 麻煩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38章 湖南無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