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

真定府,作爲大漢河北,除了大名府之外,人口最多,財稅最多的州府,常年來,屬於供血輸血的角色,在北面防線的構造上,起了極重的支持作用。也因爲北面邊軍的緣故,使得真定府在軍事上的重要性,更重於大名府。

堅實的城牆,高大的闕樓,平整乾淨的街道,鱗次櫛比的肆舍,如潮的行人,不絕的車馬,來自各縣鎮及四方的商旅,進入真定城,微服而行,劉承祐看到的就是這等景象。

望着滿目的安定之景,劉承祐面帶笑意,略作感慨:“我猶記得十年前,真定城的情景。那時還是天福十二年,國朝初立,我率軍自欒城而來,起義方休。闔城士民,飽受荼毒,財產括盡,民有菜色,人心離散,惶惶不安。整座城池,被混亂與動盪所包圍,廢了不小的心力,方纔有所恢復!”

說着,劉承祐偏頭對跟在身邊的李少遊道:“治政如何,觀城池氣象,百姓面貌,便可知曉!市井百態,民生氣象,是做不得假的!”

這話,算是對李少遊政績的認可與誇獎了。而聽其言,李少遊卻一種坦誠的態度,回道:“不瞞陛下,臣在真定,着實沒有做什麼事,一切按照朝廷制度與政策來,再沿襲李公(李谷)之政。到任之時,上下已然歸治,不過享受前任遺澤,實無什麼值得稱讚的政績了!”

“你這可就謙虛了!”劉承祐輕輕地搖搖頭:“能維護治安,穩定秩序,使士民百姓有一個安定舒適的環境,若不悉心善察,豈能做到這些?

我可聽說了,每年春耕、夏種、秋收,都是你最忙碌的時候,往下屬州縣也跑得勤,已經做了事情,有什麼成績,於百姓有口碑,於朝廷有記錄。政績功勞,不必避及,難道我還會責你向我請功嗎?”

“陛下這般說,倒顯得臣矯情了!”李少遊嘿嘿一笑。

“這些年,真定府爲供應北軍,做出了卓越貢獻,糧秣之所產,財稅之所出,可謂豐足!”劉承祐說道。

“還仰賴陛下的恩澤,使真定府,少受災害,水旱不侵,乃有此安!”李少遊又將功勞分給皇帝。如今的李少遊,就給劉承祐一個明顯的感覺,謙虛厚重。

提起災害,劉承祐表情稍微凝了下,道:“路過滄州的時候,我察問過,同爲北方大府重州,那裡是年年災害,尤其是水患,氾濫尤甚!”

“這些年,河北大災小災不斷,相較之下,真定府有陛下的庇佑,可稱風調雨順,生民多受其澤啊!”李少遊說。

聽其言,劉承祐當即笑出了聲:“你這話,可不準確,大漢上百州府,難道受朕庇佑的,只有你真定府嗎?”

“陛下說的是!臣失言了!”李少遊恍然,立刻做出一副請罪的表現。

見狀,劉承祐不由有些無語,拍了拍他肩膀,抱怨道:“你真的是變了,變得無趣了,一點玩笑都開不起了!”

“不管怎麼說,作爲一府之長官,你在真定做得不錯,朕很滿意!”劉承祐認真地說。

“陛下如此盛讚於臣,臣實不敢當,難以承受!”李少遊應道。

對其反應,劉承祐都有些無奈了,擺了擺手,說:“罷了,不談這些了。自乾祐五年至今,你就任真定府,已經快四年了,朕此番北巡,查察州府,賞功罰罪,有心給你換個職位,也想聽聽你的想法,你屬意何處,是隨朕還朝,還是歷任地方?”

聞言,李少遊臉上沒有露出明顯的變化,想了想,拱手說:“臣願聽陛下調配,陛下讓臣到何處,臣就到何處?”

“你啊!”劉承祐認真地打量了他兩眼,說:“朕給你兩個選擇,一時回朝就任開封府,二是到關中任布政使!”

“臣聽聞,李公到任開封府,不過才半載啊!”李少遊有些意外。

“朕也不瞞你,相信你也能猜到。朕將李谷調任開封府,既是讓他補景範之任,也是爲他拜相做準備!怎麼樣,你接任開封府,李谷入政事堂,考慮考慮?”劉承祐笑吟吟地看着李少遊。

李少遊還真的認真地想了想,應道:“臣還是去關中吧!”

對其考慮,劉承祐也不作深究,說:“既如此,那就這麼定了!扈公(關中布政使扈彥珂)已年逾古稀,終究年老,關中多事,政情複雜,朕也不忍他繼續爲國操勞負重,你接替他,也合適!”

“朕在真定待兩日,你就隨朕西赴北京設祭,順便走一趟兩京。太后,對你這侄兒,也是十分想念的!”

“是!”李少遊應命,頓了下,關心道:“不知姑母,身體如何?”

“去歲病了一場,不過經診治,已然好轉。太后身體若不虞,朕也不好放心出巡遠遊啊!”劉承祐說。

李少遊鬆了一口氣,嘴裡默唸了句,似乎在感謝三清道祖的保佑。

遊城結束,回府衙途中,端坐在車駕內,傾聽着街談巷語,市井喧囂,劉承祐腦中回憶起此番與李少遊的交流,心中難免生出幾分悵惘之情。

他若有個朋友,必屬李少遊無疑。即便在早年,他“自閉”的那段時間,李少遊也是他最信任的兄弟與爪牙,在他未定太子之位前,便秘密爲他奔走籌謀,堅定地站在他這邊。

劉知遠駕崩,繼位前的些許動盪,也是他傾心保證,引導着李洪信,爲他保駕護航,平衡史弘肇。後來,武德司的建立與發展,監察內外,河東的操盤......

一樁樁,一件件,李少遊功勞在腦中閃現。

早年的時候,李少遊在他面前,可是放得很開的,甚至能主動和他談聲色犬馬,講女人之妙。但不知什麼時候起,二者之間,慢慢地生疏了,李少遊在他面前,規矩恭順,低調韜晦,及至如今,連說些心裡話,都是小心翼翼,得體應對。

這種變化,以劉承祐的心性,實則是看得開的,也樂見之。但人嘛,總是複雜的動物,總有感情糾結的時候,他劉承祐也不例外,雖則孤家寡人的命,時而也會渴望,有個傾心相知的朋友。

思慮了一陣,劉承祐晃了晃腦袋,眼神再度恢復了清明,心頭些許無謂的感傷,似乎已被完全摒棄了。只是,那道隨着車駕行進微微晃動身影,越顯孤寂了。

不過,作爲皇帝,劉承祐身邊可不會缺少陪伴的人,尤其是女人。在真定府衙中,享受到了十分的熱情,而這熱情,來源於提前到真定候駕的郭寧妃。

暮色降臨,月朗星稀,經過一番激烈而暢快的翻雲覆雨,劉承祐的身體,越顯得疲憊了,身心俱疲。

輕紗薄被之間,暗香浮動,感受着細膩的肌膚,結實的臀股,劉承祐越發感覺,情慾於他,漸無趣味了。

“你們到真定多久了?”劉承祐輕聲發問。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郭娘子香汗淋漓的,幾縷秀髮粘在額頭,頰間殘留着嬌豔的紅潤,伏在劉承祐胸膛,應道:“有七日了!”

“怎麼不在堯山多陪婦翁幾日?”劉承祐說。

“不敢誤了時日,與官家錯過,爹爹也讓我早些北上候駕!”郭娘子應道。

“婦翁永遠是這般識大體,盡臣節啊!”劉承祐誇了一句:“他身體如何?”

“精神矍鑠,身體康健,爹爹在鄉里生活,十分愜意,平日裡教導郭儀,或放馬山野,或射獵深林,或讀書,或弈棋,或垂釣,或行舟,或呼三朋四友,縱情流觴......”郭寧答道。

“如此逍遙自在,令人羨慕啊!”劉承祐語氣中滿是豔羨之意,說:“我聽說,官府給婦翁修建的府邸,他拒絕入住,反而拿來作書塾?”

郭寧解釋道:“爹爹以爲,官府所修之宅逾制,豪華壯麗,非他所能享受。是故,用以作教學之所,既哺育鄉人,也爲朝廷培養一些人才.......”

聽其言,劉承祐不得不暗歎,郭威,真國士!這是要讓自己,心懷歉意啊!

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227章 延州事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59章 不知死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115章 西北情況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69章 禍事了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88章 天子金令第256章 打仗打的還是後勤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66章 陷河陽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261章 大捷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309章 衡釀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379章 蕭思溫第93章 班師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136章 趙都帥第13章 相敬如賓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130章 陳橋第98章 追捕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33章 兩廣運動第193章 楊邠案(1)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17章 鼓譟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245章 遼帝的決心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54章 病虎獠牙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175章 在滑州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無題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251章 壽國公第155章 蓄奴之議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83章 遼帝之亡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