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

“兩淮職吏,選調官員,進展如何?”劉承祐看向馮道。

“州縣一級職吏,已從兩京及近畿官員勳略,甄選上百人,已然陸續赴任,再加上接納的唐吏,可以滿足政務之典治!彼初降,必然盡心相輔,以博信任!”馮道說道:“另外,臣等共議,欲從地方州鎮中,挑選幹事之將吏,調往淮南兩道!”

“此議不錯!甚可!”劉承祐腦子裡只轉了個彎,便露出了笑意,說道:“不過,淮南新下之地,政制未固,民心未附,需以良吏,善加調理,化爲漢土。所拔之吏,品級雖不高,卻是我朝在淮南的統治基礎,需要重視!”

“請陛下放心!”馮道稟報道:“臣等所拔,屆時量才所取,都有在諸司衙署、州縣有典政任事的履歷,每歲考比,皆爲中上之評......”

對於馮道此言,劉承祐不全信,天下從不缺有才者,但爲政之才,大漢朝還沒有多到這個地步。但是,並沒有點破,他也不可能去苛求,淮南派遣職吏,盡是幹臣。作爲皇帝,他只需從全局來考慮,縱有人情往來抑或濫竽充數者,只要在可控範圍之內,無礙於大局即可。

“另外,陛下所新設道州新制,廷臣推議,斟酌周全,當於佈政、按察兩司下,另設佐官吏職,構造衙司,以治道政。”馮道說道。

“這是自然!”劉承祐直接點頭表示同意,說道:“一道州政,王事糜繁,朕可不願臣工過受其累。關於道府官制,卿等會同三館飽學之士,儘快議定規制,擬個條陳。淮南兩道之軍政制度,要儘快構建完畢,上下官員的委任,也要儘快落實!”

“是!”馮道應命,老臉放鬆,又恭謹地向劉承祐建議道:“另,唐末以來,各道府州縣,遭逢戰火,屢陷兵燹,興廢不一,以至天下崩壞,而前制已舊,難以滿足當下安邦治國之需。老臣以爲,淮南新制,可暫於兩道試行,以觀成效,查漏補缺,待全制之後,逐步推行於全國。也可趁機,全面劃定疆界,釐清城邑!”

眉毛微挑,劉承祐偏頭,凝視了馮道這老臣一眼,說道:“馮公深遠之見,不過此時急不得,待淮南那邊民政理順了,再作打算!”

馮道並無異議,只是恭敬一禮。看得出來,就和郭威差不多,馮道進此議,也像是向劉承祐獻“投名狀”,完全是順着皇帝的心意來說。

“陛下!”宰臣李濤見機起身,稟道:“淮南十四州縣官府,已奉制將轄境內田畝、山林、丁口等籍冊,上報東京。經臣等整理,屬唐之時,淮南各州,在籍丁口,足有二百八十餘萬人。

不過這只是以舊檔統算,並不準確,此番南征,終免不了逃難、受害於戰事者。即便如此,按臣等計,諸州丁口,也在二百五十口往上。若是再加上隱戶、私奴及佛寺僧尼,數目還當有漲。”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具體丁口籍簿,還需待局勢穩定後,由各州縣官府,詳細清點,造冊登記,上報朝廷!李濤說着,眉開眼笑的:“但不管如何,我朝再添近四十萬戶百姓,全國丁口終於上千萬,乃天下之最!”

李濤說起這,纔是最讓劉承祐開心的,人口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說。經過劉承祐幾次降詔,清查戶口,又遣使查驗,雖然仍舊免不了瞞報、隱匿之類的事情發生,但北漢國內人口,約在一百二十五萬戶上下,丁口不足千萬。

這還是在劉承祐接收了大量幽燕難民,並迅速平息內亂,消滅匪盜,靖平國家之後,安養數年的結果。否則,這數量還要少。

對於北漢朝廷來說,攻取淮南,錢糧財貨,繳獲不匪,但那近三百萬丁口,纔是最大的財富與收穫。只要歸化整頓結束,北漢的國力,必然暴漲。

換個角度來看,佔據着北方大部分道州的大漢王朝,治下丁口,居然僅有千萬,其地廣人稀的情況,可想而知。

“中樞要擬出一條,鼓勵百姓生育的政策!”劉承祐在羣臣面前,踱了幾步,吩咐着:“往後二十年內,大漢官吏考比,三年之大考,當以人口增長,作爲參考依據!”

馮道幾人,對望了一眼,躬身應命。

關於人口激勵,鼓勵生育的政策,劉承祐此前不是沒有考慮過。只是秉政之初,百廢待興,並沒有足夠施行的條件。

一者,國家財用,需要用到養兵、養官,守邊禦敵等鞏固國家政權的事務上;二者,屢遭戰亂,人心未附,治境未安,生民貧苦,對於一般的黔首而言,多生多養,只是負擔;三者,便是行政執行力的問題,國初之時,朝廷對於地方的影響太過薄弱,權威不固,想要落實下去,並不容易。

時到如今,從各方面來看,都已具備了條件。劉承祐以二十年爲期,卻是有些摸不準刺激之下,人口的增長速度,對於封建帝國而言,人口與土地之間的矛盾,值得警醒,當因事而制宜,但眼下,可以鼓勵國民放開了生養。

不知覺間,夜漸深,劉承祐明顯注意到,殿中羣臣,或多或少,都露疲態。劉承祐經過這一日的折騰,也是頗感疲乏。

飯點已然過了,劉承祐有家宴墊着肚子,感覺還好,但這幹臣子,估計還是腹內空空。劉承祐直接扭頭,衝張德鈞吩咐道:“去,吩咐膳房,準備堂食,做豐盛些,讓諸公享用之後,再行出宮!”

“是!”張德鈞應命,頗爲積極地去了。

面對天子賞食,馮道等人,齊齊起身拜謝。

接下來,劉承祐又察問了一番東京城內的情況。時間,在問奏之中,快速流逝,待內侍通稟,堂食已備好之後,劉承祐自己都有些坐不住了。

“今日,到此爲止吧!諸卿且去用膳!”再度起身,擺了擺手,環視一圈,吩咐着:“傳制,後日朕親赴宗廟祭拜,以告收取淮南之功。入夜,於崇元殿,舉行策勳御筵,東京五品以上文武勳臣,悉可赴宴!”

“是!”

臣僚們陸續退下後,劉承祐在大漢輿圖前徘徊幾許,雙目清明,嘴角慢慢綻放開笑容,而後哈哈大笑,笑得極其暢快。

突來的笑聲,將殿中伺候的內侍們嚇了一跳,一個個謹小慎微地埋頭候立,卻忍不住瞥向皇帝這邊。

張德鈞近前,小心地問道:“陛下,如此開懷,是不是有什麼喜事?”

“你說呢?”收斂笑容,劉承祐轉過身,問他。

面對天子的注視,張德鈞卑微一笑,謙恭地應道:“陛下神思如海,豈是小的所能猜測的。只是陛下高興,小的們也不由愉悅!”

對張德鈞的回答,劉承祐似乎感覺十分滿意,又咧嘴一笑。慢慢地走出殿門,吹拂着微冷的夜風,擡頭仰望星空,此時的他,有種縱天地廣大,任我遨遊之感,整個人的心境,都拔高不少。

這個時候,張德鈞湊到身側,給了劉承祐一個既現實,又有些難以抉擇的問題:“陛下,不知今夜,宿於何殿?”

當然,並沒有怎麼考慮,劉承祐舒出一口氣,道:“擺駕坤明殿吧!”

第146章 黃羊平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345章 剝削者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112章 兄弟第20章 威臨荊南第16章 態度迥異第40章 開拓之志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7章 小人物議大事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297章 心虛第51章 耿淑妃薨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385 禮賓館第450章 落幕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247章 視察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121章 登乾元第31章 送行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53章 兵臨刪丹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348章 老皇帝第174章 互揭其短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324章 相安爲上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92章 兩京並重第37章 回鶻使者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345章 剝削者第90章 關右節度第159章 還朝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372章 封王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147章 德勝渡第396章 天花板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77章 吏職變動第70章 大禮第336章 怪圈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395章 大商人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99章 兩個人才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69章 禍事了第440章 又借錢?不借!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118章 商賈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完結感言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186章 賜死第41章 探監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376章 對策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235章 南口大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