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

bookmark

唐宮正殿,南唐文武大臣齊聚一堂,開春以來,李璟升殿議事議軍的頻率明顯高了。此時孟春已末,但殿中的唐臣,心裡無不涼颼颼的,個個神色凝重。

“下蔡先敗,淝水再敗,前後不過三月,我兩路援壽大軍,就這般輕易爲漢軍所破。”李璟殿中踱着步,手裡拿着一疊的敗報,不時顛動着,語速連珠,憤懣異常:“這敗報,都快堆滿朕的御案了!”

“劉彥貞、陳覺、許文禛,三者敗軍誤國,簡直罪不容誅。”目光掃過馮延巳、宋齊丘,冷冷道:“這,就是爾等給朕舉薦的國之干城,統帥之才!他們就是這樣抗敵擊賊的!”

“那陳覺,還有臉還朝,還替漢帝送信,折辱與朕,當真無一骨節!”

“皇甫暉,爾等言其老成持重,中原名將!”李璟又將矛頭指向韓熙載等北來文臣:“三萬大軍,竟然被那漢將郭榮,以區區四千人擊敗,其身難免,竟爲人家於陣前生擒。我看他,是老邁不堪,不足大用,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還有那姚鳳,區區山陽,十倍之軍圍攻之,數日難下,臨機決斷,昏昧無能,漢軍一襲,不圖挽救,反而引大軍後撤,使將士浴血拼殺之功,一夜盡棄!”

“大唐的將帥們,難道就是用以成就北漢君將之名的嗎?豈有此理!”

李璟這一通發泄,卻是將唐廷兩個政治集團的大臣都給訓斥了一番,讓不少人都低下頭,面有羞怒,文人嘛,比較看重麪皮。另外,還有一些不適應,畢竟,自李璟秉國以來,可少有如此失態並直接斥責臣下的時候。當然,也能理解,國勢飄搖。

這個時候,“第一謀臣”宋齊丘做了出頭鳥,撫須而沉聲道:“臣早已說過,抵抗北漢,集重兵,守堅城,耗其錢糧,弱其士氣,緩圖之,後發制人。貿然出擊,只會給北漢可趁之機,三路齊進,更是給其各個擊破的機會!”

聽宋齊丘之言,李璟面色微變,露出一抹尷尬,畢竟當初,就是他不顧勸阻,力主出擊的。看向宋齊丘,有股子惡念,在李璟腦中起伏,他頭一次覺得,這個老臣,這般令其厭惡。

似乎注意到皇帝心緒之不平,樞密副使李徵古,起身嚴肅道:“陛下,自去歲秋末,漢軍動兵南寇以來,四個月的時間,前後大小數戰,我朝已然折損軍民二十餘萬,江淮生民苦於戰亂者,更不下百萬,爲了籌措援應大軍,金陵帑藏,幾乎消耗一空。徵役頻繁,大耗民力,使得人心動盪,民怨四起。

時下,廬州、滁州、光州接連失陷,壽州、泗州苦無外援,恐怕也難以爲繼,距離失陷已然不遠!

當此之時,我朝如何應對漢軍接下來進攻,纔是首要之事!”

“聽到了嗎!”李璟聲音都有些發顫,兩眼泛紅:“一旦壽、泗失陷,漢軍大舉南下,兵臨長江,大唐就要亡國了!”

身爲一國之君,在明堂之內,李璟說出這等話,着實有些不妥當,但顯然,漢軍入寇的壓力不斷壓來,李璟已然失了方寸。

“陛下,臣請命率軍,北上抵禦漢軍,護衛我大唐社稷,必使君父無憂!”這個時候,燕王李弘冀還是忍不住起身請命了。

此前他在內殿之中,便向李璟請命,因愛護長子,爲其所拒絕。此番,其當殿提出,讓他猶豫了。就李璟而言,突然發現,大敵當前,滿朝臣工,竟已陷入無人可用的窘地。他養的這些詞臣,讓他們寫寫詩詞,做做文章也就罷了......

不過,還沒等李璟表態,馮延巳站了出來,勸阻道:“陛下不可,漢軍強悍兇殘,那麼多老臣宿將,朝廷先後數十萬軍,皆爲其所敗,燕王恐怕不是對手。再者,燕王乃皇家長子,貴胄之身,不便涉險啊!”

李弘冀算是一個馬上王子,向以剛勇著稱,也矜其武略,此時見馮延巳話裡的小覷之意,不由怒道:“馮相公何以輕我,錢賊上萬,我亦以四千卒而破之!”

“錢賊如何能與漢軍並論!”馮延巳搖搖頭:“殿下當知,中原強兵,世間少有能匹敵者,朝廷連番敗績,難得還不足以讓我等警醒嗎?”

“我看爾等,都被漢軍打怕了。爾等懼敵畏戰,我卻不怕,江淮子弟,豈無熱血兒郎,禦寇卻敵,自當奮起而戰。”李弘冀興頭一上來,便顧不得許多了,說話也不客氣:“而不是似諸公於此,碌碌無爲,長敵威風,畏寇如虎!”

“弘冀,不得放肆!”見其話說得過了,羣臣皆有怒色,李璟冷靜下來,伸手道。

一番發泄過後,李璟腦子清醒了,喟然而嘆,面色卻是越顯沉重了。

“漢軍強盛,幾不可當,事已至此,此間危局,當如何化解!”到了,李璟還得諮詢這滿朝詞臣。

殿中一時寂然,似乎沒人拿得出對策,僕射孫晟站了出來,建議道:“陛下,如論兵爭,我朝實非北漢對手。開戰以來,我朝業已損失慘重,百姓流離,生民困苦。朝廷財稅負擔甚重,兵力匱乏,民力疲敝,時下又逢農時,再打下去,只怕無以爲繼。”

頓了頓,孫晟嚴肅地建議道:“以臣之見,莫若遣使,向漢帝求和,止戈罷戰,再修永好。”

孫晟言落,立刻有人表示附議,並且不少。

“不可!”而韓熙載則高聲,面色鄭重,明確表示反對:“陛下,北漢之來,是爲鯨吞我大唐國土,野心勃勃,欲如饕餮。如求和,需得付出多大代價,方能滿足其貪慾?”

“再打下去,又能如何。朝廷已無力再戰,淮南已失半壁,難道要將大唐基業,盡數敗壞嗎?”孫晟道。

要說孫晟,也是北來士人,但此刻,在戰和問題上,與韓熙載產生衝突了。

聽其言,韓熙載則道:“江東、江西,我朝仍有水陸軍數萬,再作徵召,仍可集兵十萬。有長江天塹,縱漢軍再強,也難以越過。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如臣前言,與漢軍對抗到底,其四面皆敵,必不能久持。而況北漢以數十萬師,千里遠征,其所靡費,又能堅持多久?拖下去,待得時變,我朝尚有反擊,收復國土的機會。一旦求和,則淮南之地盡失也!還請陛下明察!”

“窮兵黷武,窮兵黷武!”孫晟激動道:“漢軍背靠中原河北,積糧數載,又作戰於淮南,僅以江東、江西之地,何以長久對抗下去?

韓公所言時變,難道指的是契丹與後蜀?漢唐之間,開戰四個月,其猶無動作,難道要將國家大略寄託於此,豈不可笑?”

兩個北方士人爭鋒相對,倒讓馮延巳等人看了個飽戲。

但於李璟這邊,則更加猶豫了,提到議和,確是動心了。即位以來,發起了幾波對外戰爭,然而被動應對敵國的入侵,才發現,和平是多麼難得,安安穩穩在金陵吟風弄月,那是多麼舒適的事......

有心議和,卻又顧忌韓熙載口中的代價,是啊,仗打到這個份上,要怎樣,才能讓漢帝退兵。

“陛下,萬不可聽孫晟誤國之言!”李弘冀站出來聲援韓熙載了。

見狀,李璟更加遲疑了,擺擺手,回御案後坐下,近乎呢喃道:“讓朕想想......”

然而,朝議還未結束,又有敗訊傳來:“陛下,江防士卒上報,東都丟了!”

滿朝皆驚,不說揚州的政治地位,就衝其鹽利,就足以讓人心痛。比起滁、和的失陷,更要讓他們感到震動。漢軍真就這般難擋?

“是誰攻陷了揚州?守軍呢?”李璟面色發白,急聲問。

“漢將趙匡胤!”

“姚鳳那支軍隊呢?”

李璟幾乎怒吼道,但是,沒人能回答他這個問題。

良久,李璟滿臉頹然,搖搖手:“遣使去壽春,向漢帝求和吧......”

第12章 如此安慰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71章 六合堤上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5章 堂議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1764章 禁轎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218章 走私第370章 其志甚堅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410章 剋制第347章 割韭菜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98章 山道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7章 恩賞問題第7章 風波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33章 真正目的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59章 不知死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1802章 屁股要坐穩,態度要端正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39章 長沙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69章 夫妻密談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52章 聯姻第129章 叔父第62章 禍福之間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72章 磁州賊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13章 楊業述職第284章 虛了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245章 遼帝的決心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10章 如此處置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404章 冬夜第375章 少林寺第64章 邊事不寧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世宗篇43 南定西南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35章 東歸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87章 秋後算賬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84章 夏州降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40章 濮州案(3)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