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

bookmark

上黨城下,已然營造出了一副大兵凌城的景象,數千河東兵馬來勢洶洶,從北、東兩個方向,立寨威逼。至於上黨城,四門緊閉,整座城池瀰漫在一片“惶惶”的氣氛之中,連城頭因風而起的旗幟都顯得分外無力。

當然,城裡城外,都保持着一種默契。

爲了防止一些不可直言的意外發生,城中守備的軍士替換成了龍棲第三軍的士卒。

而原本駐守的潞州軍隊都被調到城外,分爲兩營與龍棲軍駐紮在一起,美其名曰,磨合訓練,方便配合作戰。在軍心盡收的情況下,對此安排倒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對,又或者是,心裡知道,嘴上不說。

“停住了?”帥帳中,聽得探騎來報,劉承祐有點驚訝。

聞問,躬着身體的士兵又重複了一遍:“契丹軍馬進入潞州境內後,便停止進軍,不再北上,一停便是一個多時辰!”

“韓通呢?”

“韓都頭還在帶人與契丹侯騎糾纏,監視敵軍!”

“耿崇美停止前進,這是何故?”劉承祐下意識地問了句。

此前,劉承祐有意耍弄些智謀,意欲誆高平的遼軍北上,以逸待勞而擊之。幾番迷惑行動之後,耿崇美果然動兵了,拔營北上,劉承祐在上黨也鬧足了動靜配合。

講道理,不出意外的話,一切當按着劉承祐的計劃發展纔是。然而現在,似乎有意外發生了。

劉承祐的問話,小小的士卒哪裡能回答得上來,眨了眨眼睛,愣愣的。

“也許是正常的休整。”見劉承祐看向自己,向訓給出一個猜測。

“收到求援,上黨危在旦夕,他當火速進軍來援纔是。”劉承祐說道。

向訓卻搖了搖頭,解釋道:“殿下此前也說過,高平、上黨兩地相隔百里,中間又夾着山嶺,在我軍‘兵臨城下’的情況下,急行百里而來援,這本是十分危險的,契丹軍也不會不顧忌這一點。”

“如此一說,確有道理!”劉承祐點了下頭。

向訓頓了下,繼續說:“況且,倘若上黨未落於我手,仍在趙行遷手中,哪怕契丹軍只屯兵數十里外,亦足可起威懾作用。我軍又豈敢在背後有敵的情況,強攻城池,也許那耿崇美,也考慮到了這一點......”

聽完向訓的分析,劉承祐愣了一下,倒不是覺得他說得沒道理,只是,他心裡有點意識到了,自己貌似將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哪怕一再暗自提醒自己,打仗不是兒戲,但真正做起來,仍舊不免想當然,考慮事情太片面了。

迅速穩定心神,劉承祐朝來報的士卒吩咐道:“傳令韓通,再探,給我牢牢地監視住契丹軍動向!”

“是!”

待士卒退去,劉承祐表情漠然,揹着手在帳中踱了好幾步,良久擡首看着向訓:“我隱約有點預感,這以逸待勞而誘敵之計,只怕是難以成功了......”

聞言,向訓稍顯訝異地看了劉承祐一眼,嘴角稍微勾了下:“殿下,還是再觀敵情如何發展吧。”

“只能如此了。”劉承祐深吸了口氣:“李崇矩還沒回來?”

李崇矩便是劉承祐的派去遼營“求援”的那名親衛,就是上黨本地人,是個性格忠厚極守規矩的年輕人,寡言少語與劉承祐相類。

劉承祐這實屬問了句廢話,若是回來了,哪有不向他覆命的道理。

“不會出了什麼事吧。”嘴裡低喃了一句,劉承祐額頭漸漸鎖起。

沒有過多久,遼軍的消息再度傳來。敵軍非但沒有繼續北上,反而依着羊頭山勢,安營紮寨,卻是一點也沒有進軍的意思了。

這樣的消息,讓劉承祐的心思又沉了幾分,直到,李崇矩歸來。

“敵軍是怎麼回事?”望着年輕的侍衛,劉承祐沒有意識到自己語氣中帶上了些急躁。

李崇矩也就二十多歲,但整個人看起來十分沉穩,那種老實純厚的沉穩。迅速地將敵營與面見耿崇美的情況說了一遍。

“求見耿崇美之後,卑職便被囚禁起來了。一直到今晨,敵軍開拔北上,駐羊頭山而止。其後,耿崇美再度接見,讓卑職回報‘趙行遷’,讓其棄上黨南下,他率契丹軍馬在南接應......”李崇矩稟道:“殿下,那耿崇美似乎有所懷疑啊!”

聽完李崇矩的彙報,劉承祐麪皮抽搐了一下,他本就不是個蠢人,聯繫到敵軍的動作,不由開口嘆道:“也不知,哪裡出了岔子?”

“懷疑,是一定有懷疑了。不過,耿崇美派李崇矩歸來傳此信,恐怕是作試探了!”向訓接口道。

劉承祐慢慢地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殿下,當如何回覆耿崇美,要不要卑職再去一趟?”

李崇矩的詢問聲,讓劉承祐回過了神,看着他,直接說道:“再去,我恐你這條性命都保不住了。罷了,你也辛苦,下去休息吧。”

“是。”

緩了緩,劉承祐面色恢復了一如往常的平靜,只是那雙眼睛中,閃過淡淡的不甘。

“我這點謀劃,卻是太想當然了,是我紙上談兵,將戰爭想得太簡單了。什麼誘敵之計,人家根本不上當,徒惹人笑......”帳中僅劉承祐與向訓兩人,劉承祐自我檢討了一番,語氣中滿是自嘲。

見劉承祐這副表現,向訓卻輕聲勸慰說:“殿下不必沮喪,當今天下,爲將者,多負氣用剛,逞強奮武,殿下欲爲智將,以謀伏人,勝過多少一勇之夫!”

“臨陣卻敵,本是瞬息萬變,當因勢導行,臨機決斷,隨機應變,哪有一成不改,全然按照計劃來的。耿崇美此人,我等對他都不熟悉,既不知其將,又哪裡能斷定其應對舉措呢?”

向訓的話,自然是有道理的,但劉承祐聽着聽着,卻品到了些許異樣,突然問道:“你似乎,早就預料到了這種情況?”

迎着劉承祐的目光,向訓很淡定地搖着頭:“卑職哪有此等先見之明。只是與郭巡檢討論過,若耿崇美謹慎些,斷然不會莽撞北來......”

“郭榮?”劉承祐眉毛揚了揚,心情似乎已然恢復了正常:“你們爲何不提醒我?”

“額。”向訓張了張嘴,略作考慮,方纔笑着答道:“倘若那耿崇美是個無謀匹夫,不管不顧,直接領軍北來,那殿下所設計策,可謂妙計......”

看了向訓一眼,劉承祐卻是有些意興闌珊地擺了擺手:“我卻沒想到,你向訓竟然這般會說話。”

他此時卻是有所感慨,戰場不是拿來耍智弄計的。人心從來是最難測的,一廂情願講什麼謀略,只怕到頭會將自己給賠進去。打仗,智謀當然重要,但有的時候還得靠硬實力。

言罷起身,劉承祐開始認真地思考了:“既然耿崇美不入套,我們也得換個打法了!”

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65章 制舉進展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223章 安撫人心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66章 請辭?不許!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4章 君臣同心第225章 遼國的應對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428章 用心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47章 戰略所向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24章 人事調整第13章 舉城同歡第243章 總結第21章 西巡第41章 卷甲入城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115章 西北情況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376章 拷問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78章 滄州府第11章 大典日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32章 進宮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36章 李業告狀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61章 晉陽來人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177章 小賢王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195章 楊邠案(3)第1764章 禁轎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391章 暗箭第380章 饒樂國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284章 影響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77章 吏職變動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117章 潑冷水第102章 絕境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19章 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