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耿崇美

bookmark

澤州,高平縣,城北。

夾雜兩座漢人村落間,是一片頗爲廣闊的高地,耿崇美軍的營寨便扎於此處。營壘連綿,“遼”旗招展,看起來森然有序,顯然,統兵者絕非庸才。

中軍帥帳中,一名姿貌魁梧的老將坐在帥案後邊。此人,便是耶律德光委任的潞州節度使,耿崇美。

人顯然不如其名,比起名字,耿崇美的長相實在難以讓人恭維,面色紫黑,髯髭如蚪,十分稠密。不過,這樣一位相貌粗獷的人,卻有一顆內秀的心,極有文才。

耿崇美是“燕人”,出身遼西,唐末天下大亂,其父、祖皆自軍旅崛起,在樑、唐時期,耿氏一族已成爲河北一帶及極具代表性的軍功官僚地主階級。

自唐季始,中原內耗不止,耶律阿保機趁勢崛起,統一契丹諸部,實力強勁之後,屢屢南侵,掠奪漢人人口、財貨。因地緣之故,耿氏一族,也在被擄掠之列,入契丹國,臣服於其統治之下。

遊牧民族崛起之後,就沒有不想着南侵中原的,耶律阿保機是個雄主,自不會不想往內耗不斷的中原進軍。只是在他稱帝建國,統一契丹諸部的過程中,南邊樑晉爭霸,李存勖率領河東崛起了。

唐莊宗李存勖雖然是有名的“政治白癡”,但在軍事上卻是不折不扣的天才,尤其在其統治前期,河東晉軍是一股極其強悍的力量。

在李存勖滅掉劉守光,佔據幽燕之後,則徹底斷了耶律阿保機南下的念頭,那個時候的李存勖,不好惹!

不過南下雖不可取,但無法阻止契丹對中原的野心與嚮往,隨着大量漢人被擄掠入國,耶律阿保機也在不斷吸收漢人的文化與人才。

那時尚且還年輕的耿崇美,便以其文才武略,通胡漢文化,再加往上不知幾代融入了胡人的血統,漸漸得到了耶律阿保機的重用,被拜爲通事。

通事這個官職,做的就是翻譯的工作,但這是契丹治下,胡漢政治文化溝通交流的橋樑,是十分受重視的。而每名通事,都是契丹主的近臣,融入契丹統治階級,才學與能力得到了統治者認可的。

而那些漢人通事,則實際上是契丹國內漢人事務的管理者,如韓知古,此前提到的張礪、趙延壽,包括這個耿崇美。

在耶律德光繼位後,加速了契丹漢化的過程,而耿崇美則更受重用,成爲了耶律德光的親信。當年契丹軍南下,策立石敬瑭爲“兒皇帝”,耿崇美便在其中扮演了份量不輕的角色。

此次,耶律德光南下滅晉,耿崇美同樣以通事之職隨軍。當時易州刺史郭璘以城力抗契丹軍馬,扼拒耶律德光甚久。直到杜重威率晉軍投降,耿崇美出馬了,至易州,誘郭璘麾下士卒而降,旋即殺郭璘,易州遂得。

可以說,耿崇美這個人,允文允武,在政治軍事上都有極強的謀劃能力,又是個鐵桿漢奸,這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人。

不過,此時帳中的耿崇美,神色卻不甚好看,本就發黑的膚色更顯陰沉,甚至那灰白的稠密鬍鬚都彷彿透着憂慮。

其所憂者,大抵來源於兩個方面。第一自然是潞州的情況,他如今怎麼都是遼主委任的節度使,有控扼要地的重任;這第二,自然對心生的遼國對中原的統治的憂慮了。

耿崇美是個有見識的人,他已然察覺到了契丹在中原的局勢有多險峻,他不似耶律德光那麼“天真”。中原百姓可不是那麼好欺負的,等他們爆發出來,幾十萬契丹軍隊面臨的便是“人盡敵國”的場面。

而眼下,自各州不斷傳來噩耗,則佐證的他的猜測。這邊民亂,那邊兵變,此州方息,那州又起。尤其在劉知遠稱帝之後,局勢則徹底失控了。

作爲耶律德光的親信,耿崇美不是沒有勸諫過,但是,耶律德光不聽。再英明的君主,在志得意滿的情況下,也是聽不進的。耿崇美被任爲潞州節度使,一定程度上,也算是耶律德光對他的“貶斥”了。

領軍自開封發,西行入洛陽,在北渡河陽,一直到進入澤州境內,這段距離並不算太長,但耿崇美硬是走了近十日,尤其在得知河東出兵的消息後,速度放得更慢了。

這是在高平駐軍的第二日,潞州就在北面幾十裡外,但耿崇美選擇裹足不前,他心裡始終覺得不踏實,或者說,他對與河東爭潞州,並沒有太多信心,尤其是在他只有這數千“燕兵”的時候。

帥案上擺着的,供他研究的,就是澤、潞兩州的地圖,目光死死地盯着上黨城,耿崇美不由喃喃道:“也不知究竟什麼情況,劉軍到哪裡了!”

也許是念叨起了作用,帳外突然傳來牙兵的通報聲:“啓稟大帥,斥候抓了一名北面來人,自稱潞州來使,言有要事拜見!”

黑臉一張,耿崇美來了精神,犀利的眼神眯了一下,當即一揮手:“帶他進營!”

沒有多久,一名十分普通的男子被帶進了大帳,身上還穿着軍服,一副疲憊不堪的模樣。稍微打量了男子一眼:“你是何人?有何事?”

“小人是潞州留後趙行遷趙使君的親兵,此次奉使君之命南下,向大帥求救的!”男子喘了幾口粗氣,立刻答道。

小眯着眼睛,耿崇美問道:“潞州現在情況如何?”

“河東數千大軍已經南下,上黨兵力薄弱,又有異心之人。趙使君恐抵擋不住,派小人前來求援,請大帥儘快發兵北上,遲了只怕城池不保!”迎着耿崇美的目光,男子有點緊張地回道。

聽其言,耿崇美臉上沒有多少動容,目光一閃,冷聲問:“你所言,異心之人,是誰?”

“肅銳軍指揮使李萬超,還有節度判官高防!”來人立刻點出高李。

聞此言,耿崇美眼神中的戒備散去了一些,在出發之前,他可找張從恩瞭解過潞州的情況。若說高防與李萬超有異,倒也符合事實。

想了想,耿崇美突然問道:“上黨,還在趙行遷手中?”

來人晃了晃腦袋。

“沒有?”耿崇美聲音變冷了幾分。

見狀,男子趕緊答道:“小人不知。我南下疾馳百里,也許此刻河東兵已至城下,也許上黨已經陷落......”

“是這樣?”耿崇美嘀咕了一句,踱起步子,思吟幾許,猛地轉頭盯着男子:“河東軍到哪裡了?”

男子一愣,便很快搖頭:“小人不知!”

“帶他下去休息!”又觀察了一會兒來人,見其當真無異狀,耿崇美這才吩咐着:“另外,傳令斥候,擴大探察範圍,派人去上黨查看。”

沒有讓耿崇美等多久,北面傳來的確切的消息。他的斥候,剛北出羊頭山,便撞上了韓通所率的騎兵都,一番絞殺,死傷十餘騎。

第428章 用心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31章 進軍令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39章 連夜南進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6章 “座談會”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114章 三樁大功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114章 大朝會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30章 湖湘之治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世宗篇終 駕崩第84章 夏州降第66章 陷河陽第141章 納降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357章 國滅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268章 機遇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60章 皇后進言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77章 安陽之殤第52章 巫宦之國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43章 事畢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58章 正面互懟第43章 東京聲色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251章 壽國公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35章 唐將空談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29章 請纓第172章 太子妃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29章 請纓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97章 再臨井陘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17章 武德司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197章 財計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