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潞州三傑

上黨的“革命”形勢,事實上比起劉承祐預想的,還有樂觀一些。向訓的回報,實則仍顯保守。

前節度使張從恩去汴之前,將軍政盡委於三人,知節度留後趙行遷、節度判官高防還有潞州巡檢使王守恩。

而這三人中,除了趙行遷之外,另外兩人都對投靠契丹表示不滿。尤其是高防,此人極具民族氣節,在當初張從恩有有意“變節”,投誠契丹之時,便明確而強烈地表示反對。

從樑晉爭霸起,中原政權幾番更替,在這個過程中,崛起了一支強大的力量——河東武將集團。尤其是滅亡朱樑之後,河東集團已不再侷限於晉地,開始向全國擴散。王朝興衰,基本就是河東武將集團內部傾軋博弈的結果。

從後唐到後晉,再到如今的劉知遠,中原王朝的迭代,從來就沒有脫離“河東”這個基本盤。

而這高防,便屬於河東武將集團中的一員,且是數量最爲龐大的一個層級。他是土生土長的晉人,武將世家,往上兩代都是跟着晉王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打江山的。地位雖不高,聲名也不顯赫,但始終活躍在政軍之中。

眼下的上黨,軍政皆掌於高防、王守恩之手,這兩人都是張從恩留下來輔助趙行遷的。王守恩還是張從恩姻家,服喪期間被召來委以要職,結果契丹使者至後,攬權斂財。怒而生恨,與高防一合謀,將趙行遷架空了。向訓奉命一聯絡,更是毫不猶豫地獻誠了。

唯一的不確定因素,就是肅銳指揮使李萬超了,他麾下有一千多肅銳軍士屯駐上黨。但是,此君的態度甚至比高防的還要強硬,當年陽城大戰,這位還領軍與契丹人血戰過。

至於那節度留後趙行遷,要說他真鐵了心投靠契丹,欲一條路走到黑,卻也不見得。只是在他知留後的這月餘時間中,配合着耶律德光的政令,與潞州的括錢使,大肆括取錢財,得罪了太多人,城中軍民有太多人慾殺之而後快。

對上黨城中的危險局面,哪怕再遲鈍的人,都能察覺到。北有河東兵馬入境虎視眈眈,內部又離心離德,但趙行遷卻沒有絲毫辦法,如今只能與契丹來使龜縮於節度帥府,苦苦期待着耿崇美的到來。到如今,連催促求援的信,都發不出去了。

夜半時分,晉中大地還籠罩在一片如墨的暮色中,一支騎兵擦着黑,匆匆南來。在上黨城外,分爲兩波,大隊過城,繼續南行,小隊十餘騎,舉着火把直接朝上黨城靠攏,領頭的正是向訓。

原本一片寧靜的城頭立時被打破了,值守小校警醒地喝問:“什麼人!”

向訓帶人,勒馬於安全距離之外,喘息幾許。仰頭望着那高高的城垣,直接亮明身份:“在下是高判官與王巡檢的朋友,煩勞去通稟一聲,夜馳上黨,有急情相告!”

亮出高防與王守恩的名號,還是很管用的,小校立刻派人去通知了。未己,城門打開一道口子,向訓這十餘人,被輕易地放入。

城中,肅銳軍駐地,向訓被指揮使李萬超迎入他的軍帳中。李萬超身形強健,面目硬朗,頭上帶着一道明顯的傷疤,一看就知道這是名歷經戎事的將領。

“向兄,你且於帳中歇息片刻,王、高二公,稍後即到!”入內,指着佈置簡樸的軍帳,李萬超抱拳一禮。

“在下也就不與將軍客氣了!”向訓拱手回了一禮,十分自然道:“隨我南來的弟兄,煩勞將軍安排一二。”

“那是自然,請向兄放心!”

向訓的臉上,鬍鬚蔓雜,兩眼似乎已有些模糊,盡顯疲態,一副糜頓的模樣。南北連續奔走,甚少停息,又是夜行,兩百來里路程折騰下來,向訓也確是不容易。一倒下,便進入呼呼大睡的狀態,身體的疲乏似乎伴着那一陣陣冗長的鼾聲散去。

沒能讓向訓歇息多久,不過片刻的功夫,高防與王守恩趕到肅銳營。被叫起,向訓臉上也毫無不耐之色,見過禮後,便強打起精神與三人商量大事。李萬超還十分貼心的,給向訓準備了點吃食。

飯食雖然簡陋,但向訓吃得蠻香。也不顧什麼禮不禮的了,邊吃邊同三人講着:“三位,得知上黨的情況,殿下已經決定連夜派軍南下。龍棲第一軍,已經率先出發,估其腳程,天亮之前,當能至城下。殿下中軍,自在其後,上黨這邊,就看你們了......”

嘴裡嚼着東西,向訓說話稍顯含糊,但三人顯然都聽清楚了。在向訓目光下,巡檢使王守恩當即表態:“我等盼王師如盼甘霖,必定率城以歸!”

王守恩這個人,要說他有什麼能力,那倒不見得,爲人分外貪婪,每任職地方,以聚斂爲事,且毫無下限。只是他家世豪貴,有個十分厲害的老子,受其蔭庇,一路官運亨通。

其父王建立,是隨唐明宗起家的名臣,是個極其厲害的人物,性格嚴烈,手段酷辣,殺戮雖多,卻極具威名,曾顯貴至封王。縱觀五代諸朝,異姓封王者,雖然不少,但能封王的,都是一時豪傑。

故在王、高、李三人中,王守恩隱隱爲首。他表完態,李萬超有點迫不及待地接話:“向兄,且放心,趙行遷與那契丹括錢使爲惡,軍民憤慨。我等早不甘爲胡寇俎上魚肉,縱使王師不來,亦有舉義之心!”

對這三人的態度,向訓早就摸清了,否則也不會大膽聯絡。此時聞言,點了下頭,鄭重地說:“殿下之意,要全城而下,不得引起上黨動亂。接下來,還要對付,可能北上的契丹軍隊。”

“此事倒也無虞!”高防說話了,此人一臉穩重相,看着就使人心安:“上黨軍隊,盡在我等掌握,趙行遷與契丹括錢使翻不起什麼波浪。倒是那耿崇美,殿下顧慮的有道理,不得不防。”

“有諸軍協力同心,大事必成!”向訓笑道。

“事不宜遲!我等連夜舉兵,殺入帥府,斬殺趙行遷與那契丹胡酋,獻城歸順,如何?”這個時候,李萬超一拍大腿,目光灼灼地望着三人。

聽其言,向訓不作話,只是瞥着王守恩與高防。二者對視了一眼,高防點頭,王守恩拍板:“李將軍但率兵攻打節度府,本官領城守士卒控制全城!”

“三位,在下已是身心俱疲,上黨之事,就煩勞你們了。我便於這帳中,再睡一覺,希望我醒來之時,全城盡是佳音。”見狀,向訓表現得十分輕鬆。

李萬超卻是十分佩服向訓這氣度,哈哈一笑,站起身來:“向兄就於本帳好好歇息一晚吧!”

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98章 追捕第7章 恩賞問題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118章 蒲陰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84章 示警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297章 新山陽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194章 減稅難第458章 再臨東京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48章 處處矛盾第31章 功成第264章 孺魏王第28章 下獄第336章 橐相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267章 國難之際第11章 大敗蜀軍第347章 談話第15章 荊南來使第357章 國滅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120章 折家第25章 李史合謀第124章 輕取揚州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1736章 試炮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16章 異見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395章 大商人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86章 籠絡人心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75章 西北邊報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67章 宿州一線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176章 雍王第89章 威壓王帥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81章 下蔡大捷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341章 向錢看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180章 躊躇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