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連夜南進

收到劉承祐的“禮物”,薛使君表現出了點意外,隨後便是沉思,慢慢地明白了什麼,最終冷淡地一笑。除了私德有虧之外,這是個聰明人,蠢材是做不出遼州的政績的。

就在傍晚時分,薛瓊再次主動求見劉承祐,拜別歸去,一臉笑吟吟的,對衝突之事,隻字不提,彷彿完全揭過了一般。

不過以此人的氣量,大抵是記恨在心裡了,否則,何以連夜回遼州。從其態度,有點“無聲的抗議”的意思。至於其心中記恨的對象是誰,那就不一定了。

薛瓊的事,劉承祐並不是太在意,哪怕是一方刺史,於如今的劉承祐而言,仍舊是個小人物。況且,他的注意力,仍在潞州,在天下大勢。

春夜的月光,仍有些幽冷,悄然灑落在靜謐的軍營之中。中軍營扎於虒亭鎮東南的高崗之上,營帳中,幾盞燭火輕閃,將帳內的空間照亮。

劉承祐背手而立,默默注視掛在面前的一方輿圖。輿圖不甚完整,除了河東及其周邊州縣比較詳細外,其餘道州節度,都只簡略地標註着地理位置。

劉承祐的目光落在東京開封,出神,昏黃的視線顯得有些模糊。自開封始,劉承祐腦中不由模擬起契丹人北撤的路線,滑州,澶州,相州,磁州,洺州,邢州,趙州,一直到鎮州(今石家莊)。

不由上前兩步,貼近了看,劉承祐食指點在鎮州上,繞着那片區域輕輕地畫着圈圈,目光漸深邃:欒城在何處?殺胡林,又在何處?

思緒一轉,劉承祐又重新落到潞州這邊,兩眼恰如鷹隼之目,滿是凌厲之意,直勾勾地盯着上黨。拖了這些許時日,潞州的事也該結束了。

“殿下!向訓回來了!”外邊傳來親衛的稟報聲。

“請!”回過神,劉承祐立刻吩咐道。

未幾,向訓大步跨入帳***手便行一禮:“拜見殿下!”

“免禮,坐。”

向訓直起身體,卻沒坐下,因爲劉承祐還站着。

劉承祐目光清冷如常,打量着向訓,風塵僕僕,面有疲態,氣息尚微喘。從上黨到虒亭,怎麼算都有百來裡,來回絕不輕鬆。

此前,劉承祐遣向訓入潞州以探查,在進駐虒亭後,曾歸來過一次,將上黨的局情稟報了一番。其後,再身負劉承祐使命南下......

親自倒了一碗清水,走到向訓面前遞給他。雙手接過,向訓眼中浮現出少許訝異與感動:“謝殿下。”

見其仍舊端着水站着,劉承祐扭身至案後坐下,向訓屁股這才落座。

待其喝了口水,平復了一番呼吸,劉承祐方纔問道:“結果如何?”

面對劉承祐的問詢,向訓顯然早有腹稿,幾乎不假思索答來:“已經聯絡好了,節度判官高防、巡檢使王守恩、肅銳指揮使李萬超,皆顧念國家大義,願意反正,以迎王師!李將軍讓卑職上稟殿下,只要我軍南下,必使州城開門以迎!”

聞言,劉承祐略作思量,問:“節度留後趙行遷呢?”

“其人冥頑不靈,一心投靠契丹人,並無回頭之意。”向訓說道。

“可驚動其人?”劉承祐眉頭微凝。

“此人壓迫潞州將校,彈壓軍民,以抗王師。坐困帥府,一心等待着契丹人的援兵。”向訓搖了搖腦袋,面露不屑:“”

“契丹援兵?”劉承祐立刻追問:“時間也不短了,那耿崇美,可有消息?”

提及此,向訓臉上也不禁流露出一絲鄭重,沉聲道:“正欲稟報殿下,自節度府傳出消息,耿崇美率僞遼兵馬北上,已入澤州,迫近潞州。”

得到這個消息,劉承祐的表情顯得嚴肅多了,起身,緩緩地踱步思量。

向訓跟着站起身,繼續稟道:“初聞此消息,卑職恐事情發生意外,火速北來。殿下,若使胡兵進入潞州,局面也許將脫離我軍掌控,不得不防啊!”

“可知耿崇美率兵幾何,距離潞州還有多少路程?”垂首復仰,劉承祐看着向訓,欲確認。

向訓卻搖頭,給了一個頗令人失望的回答:“卑職只探得其軍已過澤州,餘者,不敢保證。”

聞言,劉承祐眉頭鎖得更緊了,心情似有不佳,深吸了一口氣,突地悠然一嘆:“對方,應當不會連夜進軍吧!”

聽劉承祐這麼說,向訓有點愣神,不解其意。正欲深思,劉承祐已解了其疑惑,對他說:“看來,還要辛苦你一趟了!”

向訓若有所思,當即抱拳:“請殿下吩咐!”

劉承祐沒有直接回復他,而是朝外高呼一聲:“來人,將馬都校給我叫來!再叫上韓通!”

說完,便回身坐于帥案,靜等。

沒一會兒,馬全義邁着幹練的步伐走了進來,後邊跟着韓通。不待其行禮,劉承祐開門見山,直接下令:“全義,你立刻率第一軍將士,輕裝簡行,火速南下,趁夜直趨上黨。我派向訓輔助於你,屆時與城中義士聯絡,裡應外合,給我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上黨,我自領軍後續。”

“唔......”說着,劉承祐又看了向訓一眼:“上黨城雖有聯絡,仍不得大意,務必當心,不可大意。具體情況,由向訓告知於你!”

“是!”馬全義初時還意外,待聽明白之後,果斷應命。

“韓通!”劉承祐轉向韓通。

聞喚,韓通激動地一瞪眼,挺身應命:“在!”

“稍後,你率騎兵都與向訓先行出發,去上黨。其後,繞城向南刺查敵情,給我搞清楚耿崇美軍的動向。記住,倘若發現胡兵行蹤,不得打草驚蛇,引起其注意!”

聞令,韓通粗着聲音吼了一嗓子:“是!”

命令下達,劉承祐身體又慢慢放鬆下來,擺了擺手:“去吧!”

隨着劉承祐一道急令,虒亭的龍棲軍將士再度動了起來,不止是第一軍,全軍都在準備拔營,平靜許久的屯駐大營,很快便陷入一片忙碌之中。

第一軍的效率很高,迅速集結起來,拋卻一切重械,僅羸半日之糧,打着火把,順着虒亭道路,抹黑南去。

而劉承祐,則多費了一個多時辰,將一切收拾完畢。

三軍集合完畢,伴着劉承祐一聲令下,龍棲全軍,開始向上党進軍!

第1章 乾祐滅佛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124章 輕取揚州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4章 西南事務第95章 掘地求生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7章 恩賞問題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349章 邊情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196章 橐駝兒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62章 難得遲疑第1675章 血戰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72章 駐足石壕鎮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59章 明貶實升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68章 婚宴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18章 詔議國策第52章 幽燕變故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304章 楚州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243章 總結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80章 京觀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7章 風波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164章蜀臣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329章 遊市第274章 老當益壯第66章 兄弟之國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450章 落幕第113章 西使歸來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1756章 海豐號第89章 威壓王帥第80章 一意孤行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93章 完了第259章 自置死地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63章 武德奏事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279章 喜從天降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68章 二次北巡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11章 請教第46章 糧與錢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104章 平息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