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進攻

bookmark

總倫和尚一通忽悠,大抵是太用心,自個兒都信了,一臉的動情,面上彷彿盡是禪意,只是手上捻動佛珠的動作,不自覺地加快了許多。

李守貞此時的心理狀態,顯然已經不怎麼正常的,對總倫的罪怪之意也是真的,不過聽其這番寬慰之言,臉上褶狀消散不少。

“如法師所言,天命在孤,降此磨鍊,倒是孤心志不堅,稍有小挫,便生猶疑....”李守貞情緒控制住了,恢復了平靜,嘀咕一句。

看那樣子,似乎又相信了總倫的話,不過更像只是找總倫尋求安慰的。

“傳令各軍,給孤提高警惕,嚴防漢軍突襲。諸軍將校,嚴格約束士卒。告訴王繼勳,上下將士但有異動者,可先斬後奏!”深吸了一口氣,李守貞冷冷地吩咐着。

王繼勳自舉叛以來的這段時間,作戰頗爲賣力,雖然在對陣官軍之時,同樣敗多勝少,但以其勇莽,再加那一番難得的小勝,愈受李守貞信任,被委爲巡檢,督察蒲城。

聞令,孫願與劉芮兩名屬吏對視了一眼,都感覺到了,李守貞並沒有恢復平日的“豪邁”。略作猶豫,孫願不由拱手建議道:“大王,漢軍大軍圍城,城中人心惶惶,軍心動盪。是否發府庫錢糧,以犒將士,提升士氣?”

稍微考慮了下,李守貞一揮手:“你們執孤手令,照此辦理,告訴軍士們,跟着孤,必能破漢軍!”

這話,在場數人,不知幾人信,信幾分。

總倫步出府堂之時,重重地吁了一口氣,身體不禁哆嗦了一下,毫無平日裡得到高僧的形象。冷風一激,後心冰涼,不知覺間,後背已然溼了。方纔堂間的李守貞,顯然把他嚇到了。

回首望了望那依舊富麗堂皇的府堂,已失“佛氣”的雙目中閃過一絲異色。

“法師。”侍候在堂外的沙彌緊張地趨步上前,卑恭地喚了一聲。

“回僧堂,吩咐下去,我要閉關,爲大王與將士們祈福!”總倫正身肅容,當先快步而去。

不過,心裡卻暗自琢磨着,得尋個脫身自保之策了。同時,情緒難免失望,當初與李守貞一拍即合,費了那麼多功夫,終於襄助他成功起兵,這榮華名聲還沒賺到,已至分崩離析,性命之憂就在眼前......

不就造個反嘛,這大漢朝反應怎麼如此迅速激烈,難道是皇帝太年輕的緣故?

堂間,李守貞獨留其子,按着他的肩膀,嚴肅地吩咐道:“崇訓,孤將府中的一千五百名牙兵交給你統領。此後局勢難料,若事有不妙,帶人護送家小突圍吧。漢軍只重兵圍於東、南,向北邊,或許有條生路,但得靠你自己闖了......”

聽李守貞這語重心長的肺腑之言,李崇訓愣住了,望着老父,疑惑道:“父親,你......”

“哼!總倫當真以爲孤那般好矇騙嗎,只心照不宣罷了。都到這個地步了,局勢危蹙,孤又豈會看不出來!”李守貞淡淡道,嘴角翹起點譏誚的弧度。

“那父親怎麼辦?”李崇訓恍然地點了下頭,急聲問。

“不用管孤!”李守貞手一擺動,又露出一副固執低面孔。

沒有給李崇訓解釋什麼,強硬地將之趕出堂去,隨後微佝着那本算魁梧的身體,拖着沉重的步伐,步至案後,鄭重地理了理袍服,穩穩地坐在他的秦王寶座上。

......

翌日清晨,濃霧尚未散去,官軍東、南兩座大營,將士早早地便填飽了肚子,隨後有序而動,有作戰任務的士卒們在各軍指揮的統帥下,進入各自角色與位置,準備發起進攻。

雖在霧氣籠罩下,視線不甚清晰,但數萬人、械的行動,根本掩飾不住,那沉悶的動靜,早引起了東、南兩城頭叛軍的警惕。

待旭日高升,霧氣散去,城下的情況露出了真容。兩面五萬餘官軍,整齊地分佈在那成片寨牆之內,完全一副竟然有序的場面。

此前寨城的修築,是做了不少僞裝設施的,而今已然全數拆除,完全換了一副新狀。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而依寨城而佈置那數百架拋石機,也露出了真容。整齊擺放在前列的數十架三弓牀弩,也扯下了罩蓋着的麻布,橛箭粗長,槍翎閃着尖銳的寒光,那是幾可扎透城牆的利器,以之射著城上,人可踏而等之。

氣氛嚴肅而緊張,見着城下的場景,城上的守卒面面生覷,都從各自的眼神中看出了畏懼,有不少咽口水的聲音。而聞訊,罵罵咧咧登上城來的叛軍指揮,見着此場景,也是面色劇變,不由失聲。

南營之中,臨時搭建了一座觀戰臺,高九丈,在安全距離之外。劉承祐此時,便在內侍衛士的護衛下,登臺而觀戰。

居高臨下而亡,蒲城上下兩軍的情形盡收眼底,尤其是官軍之勢盛,帶給人一種讓人打心裡油然而發的激動。

趙延進按刀立旁,雖然深處大軍日久,但這種縱覽全局的機會,還是第一次遇到,從沒發現,大漢軍隊之盛,如此讓人着迷。不由小心地看了眼面色平靜,淡定飲茶的劉承祐,趙延進面上恭敬之色,似乎真誠了些......

“傳令進攻!”劉承祐則不會去關心趙殿直那微妙的心理變化,冷峻的目光掃向那“矮小”的叛城,冷聲說道。

令下,佈於觀戰臺上的執旗將校,立刻揮旗施令,一下子,命令依序傳遞,整個官軍攻城大陣動了起來。戰鼓擂鳴,呼聲頓起。

伴着一陣一陣整齊的呼喝聲,率先發動的便是那些拋石機。二十市斤的石彈,受士卒齊力牽引,遽然發射向城頭,攜兇猛無匹之氣勢,砸向牆櫓。經過專門訓練的力士們,動作很整齊順暢,毫無滯澀之感。

由緩到急,由疏到密,漸成規模。很快,河東城上下,除了起伏不斷的呼喝號子聲外,便是那成片的石彈擊城聲響,“砰”、“咚”,一記一記,沉悶得直頭人心的撞擊聲,尚且夾雜聲叛軍的驚叫與哀嚎。

靠人力牽引的拋石機,對發射的準頭要求並不算高,攻城,只需拋至城上即可。而論及殺傷力,石彈威脅實則有限,但威懾力十足,尤其是在密集打擊下。

僅望着高速飛來的石頭塊,便足以讓人心生畏懼,且城上守卒不少,總有倒黴蛋,被砸中,瞬息之間化爲肉糜。這等血腥的場面,對叛軍的士氣的打擊,則要更直接些。城上蒲軍,素質並不強,還有不少是臨時徵召訓練的。

結果便是,蒲城之上,躲避、驚叫、慘嚎、混亂......

在南城發起進攻之時,東城那邊,在白文珂的指揮下,也是相類的動作。石彈的砸擊下,整座蒲城,幾乎都震顫起來!

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40章 潞州三傑第378章 遼國近況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223章 安撫人心世宗篇45 漢金衝突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73章 紙上談兵第73章 道府之爭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6章 相形見絀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10章 老將出馬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68章 婚宴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252章 面聖第36章 盡伏東北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53章 有詩云第470章 分封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120章 折家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90章 老將可用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90章 安全脫身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74章 根由在朝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200章 禦敵第90章 交趾收復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世宗篇51 皇太孫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134章 回府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497章 重拾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126章 冬至宴2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337章 特權第99章 北巡結束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184章 教訓第148章 還京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115章 冬月第317章 修法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264章 孺魏王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53章 有詩云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1708章 格局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43章 “梳理”、“優化”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1755章 良平島第372章 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