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敞開談

劉皇帝話落,勳貴們都不由面露意外,這樣的“允諾”劉皇帝過去同不少人說過,但還從未拿到如此場合來講。在場衆人,幾乎涵蓋了大漢半數的勳貴,如今當着衆人的面說出口,該是有安撫人心的意思。

然而,效果很差,這非但沒讓他們放下心,反而讓人心頭如懸大石,畢竟,劉皇帝也是個笑裡藏刀的主,態度越溫和,反而讓人懷疑背後有沒有什麼埋伏,以免行差踏錯,害人害己,後悔終生。

不過,很多人還是意識到了,接下來,劉皇帝要說的,纔是正事。而看着勳貴們那一臉的沉凝,滿眼的猜疑,劉皇帝默默嘆了口氣,怎麼說真話的時候,反而沒人相信呢?

拒絕了劉暘的攙扶,撐着竹杖也慢慢坐下,看了看位置居前的韓、潘、石、楊等人,劉皇帝以一種平靜的口吻說道:“你們都是大漢的功臣勳貴,朕也一向視作手足子侄,在場沒有外人,朕就說點實在的吧!”

聽劉皇帝這麼說,一干人等再度打起精神作聆聽狀,劉皇帝微微仰頭,以一種悵然的語氣道:“關於你們的怨艾,朕或多或少,是能夠理解的,別看朕是皇帝,但有些事情,也是能和你們感同身受的。

過去,你們心中最大的不滿,大概是爵位降等世襲。朕建立的爵祿繼承製度,你們很多人都覺得過於嚴格,甚至苛刻。

自古以來,哪有犒賞功臣,還要設置如此多條條框框,扣扣索索,一點都不爽利,可謂吝嗇至極。對於朝廷的爵祿繼承製,你們大部分是排斥的,乃至恐慌,你們怕幾代之後,子孫已然淪爲布衣平民,也怕出現些意外,導致傳承斷絕。

朕,嘴裡說着與國同休,但所作所爲,似乎恨不能把你們打落凡塵,與那些黔首氓吏一般看待......”

“狡兔死,走狗烹,你們中間有不少人都生過這樣的念頭吧!”劉皇帝一張嘴,就有些停不下來,擡手向後指,道:“就是這功臣閣中供奉着的人,其中也有許多人生出過這樣的想法,那樣的情緒,朕都知道,都看得清楚,當然,也能夠理解!”

“朕也承認,在爵制上設定的規矩有些嚴,設立的限制有些多!於你們這些與朕櫛風沐雨,篳路藍縷,一路走過來的功臣故舊們是有所虧欠的。

但是,有些事情,朕不得不爲,朕是天子,不只要考慮小家,還要顧及天下的芸芸蒼生,朕與爾等一起來結束亂世割據,一統宇內,打下了如今這輝煌燦爛的昇平世界!

創立江山,得來不易啊,實在是需要珍惜,爲了這太平時光能夠持續得更久些,朕也不得不未雨綢繆,多做些考量與準備!”

“這些話,聽起來或許顯得冠冕堂皇,甚至還有幾分虛僞,那朕就再說點實在的東西!朕要建立的,是一套健康的,可持續的,能夠真正與國休慼的爵祿傳承製度,朕要的是一羣積極進取、滿懷抱負、永不言棄的國家基石,而非一干碌碌無爲、只會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的膏粱子弟!

功勞、爵祿、權勢、地位,是父祖輩們捨命拼搏而得,蔭庇你們是應該的,但不意味着可以讓你們永遠心安理得地去享受。

這話說得可能有些重,但你們們心自問,有沒有道理?在場這麼多人,這麼多家族,有多少是清清白白,規規矩矩,安安分分的?

這些年,勳貴子弟生出的事端、鬧出的麻煩、還少嗎?若僅僅是滋生是非也就罷了,那些竊國盜官、欺君害民、魚肉百姓乃至草管人命之事,不知你們是否忘了,但朕可一樁樁、一件件記得清清楚楚!觸目驚心!駭人聽聞!死不足惜!”

說到這兒的時候,劉皇帝面上還保持着平靜,但森寒的語氣讓堂內的溫度都彷彿降低了幾度,一字一詞,都向銳利的刀子一般刺向勳貴之心。

環視一圈,劉皇帝繼續說着他自認爲的“實在話”:“朕是把你們當作國家基石來看的,社稷之穩定,江山之延續,都需要你們來維護、鞏固,你們是朕眼裡的自己人。但正因如此,朕纔要嚴格要求你們,你們若是墮落了,那大漢也就危險了!

爲了酬報你們的功績,朕給名、給利,甚至給予特權,這是你們應得的,但不意味着,你們可以憑藉着朝廷的恩典,任意妄爲,肆無忌憚!”

劉皇帝這一通噴,讓在場衆人都膽戰心驚的,哪怕問心無愧的楊業,都不禁縮着頭,凝着眉,不斷自省自家有沒有犯事......

羣臣垂首,劉皇帝平復了下心情,又道:“大漢之爵位,以軍功爲先,這點不容動搖。過去在於扶危濟難、一統天下,在於南征北戰、東討西進。

如今天下太平了,大漢周邊也少有敵手,爾等無用武之地了,可以馬放南山、安享繁華了,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但朕再說一句,從這等想法滋生蔓延開始,便是爾等墮落之始!朕不只一次訓示過,這個天下很大,遠不止九州,外邊的土地很廣,足夠爾等馳騁建功。但是,聽進去的,願意爲止吃苦付出、努力打拼的,實在太少了!”

到這裡,劉皇帝終於開始吐露他的機心了:“朕過去的二十年,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漢唐之強盛,爲何終究逃不脫一個覆滅的結果?大漢有今日之強,立國也才四十年,國運又能有幾年,百年?兩百?還是三百?

朕每思之,往往惶恐,乃至茶飯不進,也求尋根朔源,最終得出了一個難道對錯的答桉。歷代王朝之沒落,往往逃不脫幾個原因,君昏臣庸,文恬武嬉,官場腐敗,民不聊生......

但根本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天下的庶民百姓活不下去了,無地可耕,無衣可穿,無糧可食,不得不揭竿而起,搏命求生,全天下的百姓都反抗了,國家豈能不亡?

然而,是什麼導致這些,是皇室,是貴族,是官僚,是地主,殘民太狠!虐民太甚!朕設立那麼多制度,原本是打算通過規矩來約束爾等,但這麼多年看下來,效用並不大。

該發生的,依舊不可避免地在發生,殺了那麼多貪官污吏,處置了那麼多勳貴子弟故舊,但警示意義能有幾分,又何曾讓人記入心底?”

“若是換作從前,朕是必懷一顆仇讎之心,將這全天下的污垢清掃乾淨,讓這天下真正太平晴朗!”劉皇帝臉上露出少許遲暮之態,太息道:“可是朕終究老了,也折騰不動了!

朕思來想去,也只想出這麼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倘若爾等貪妄難遏,與其用在國內,用在那些小民百姓身上,不若對外,到了外邊,任你們如何作爲,朕也不管,朝廷也不管!

封國的詔書已然下達了,內容你們也都知道了,想升官的,想升爵的,想發財的,都可以去,朕不設限制。過去你們父祖隨朕打天下時,是爲朕打,如今,你們當爲自身,朕將予諸國王分封之權,你們打下的、佔下的、搶下的,不論是土地、人口、牲畜、房宅、財產,都可歸屬於你們。

朕唯一的要求,只是希望你們對大漢的黎民百姓能夠溫和些,能夠多幾分憐憫與體恤......”

第14章 大論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世宗篇47 封禪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15章 漸不自知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483章 南巡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200章 禦敵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56章 是非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52章 巫宦之國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29章 勸諫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227章 延州事第1809章 餞行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115章 西北情況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88章 童謠第186章 賜死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9章 寫得不錯!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變遷第28章 澧陽之戰第197章 財計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380章 饒樂國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106章 敲打第2197章 仁宗篇14 從港區到華亭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261章 大捷第81章 兩日而克第150章 蜀亡第321章 矛盾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70章 衛公辭世第7章 小人物議大事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193章 楊邠案(1)第37章 覆滅在即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393章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121章 大朝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138章 請立太子第308章 新貴第10章 平淡的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