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

bookmark

“雖然奪了安東一些城鎮土地,但在安東之北,未受掌控的土地還有的是,一條黑水綿延數千裡,實際控制的纔有多大,擴展的餘地很大。

朕過去聽安東彙報最多的,便是內亂外擾,一干不開化的野人土着,能讓你如此憂憚,你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朕不信!只見室韋之無盡騷擾,怎麼不見你反攻出去,若有能耐,把那些土着蠻夷都給剷平了,把那些未歸化的地方都插上漢旗,立上石碑!

朕不管過去你存在怎樣的心思,但如今封國給你了,今後的路怎麼走,好自爲之!”

劉皇帝又對劉煦說出這樣一番話,言語間已然帶着一股警告的意味。一股壓力鋪面而來,劉煦的臉色不自覺地緊繃起來,以一種謹慎的姿態應道:“是!”

說完“壹號”地區,自然而然輪到“貳號”了,並且就在安東旁邊。劉皇帝的右腳從安東跨國鯨海(日本海),踩在與大陸隔海相望的兩片大島上,衝站在另外一邊的齊王劉昀道:“劉昀,你曾出使國高麗、日本兩國,對於日本北方的這兩片島嶼多少有些瞭解吧,這兩片大島,朕有意賜給你作爲封國,你意下如何?”

這就輪到自己了?劉昀心中暗道,不過目光落在劉皇帝腳下那兩塊地盤,心中哀嘆,這也實在太偏了,雖說與大哥做鄰居,但也隔着那麼一大片海,與發配何異?當然,對劉昀而言,更要緊的是,接受了這個封國,就徹底遠離中原的花花世界了,這如何讓他劉昀逍遙人間。

安東雖然偏僻苦海,卻也與帝國接壤相連,能聞鄉音,能見鄉人……當初出使南洋、大食,除了初期的新奇之外,剩下的只有無盡的枯燥與乏味了,若是今後永遠待在鯨海以東,終日與那些蝦夷爲伍,那日子,想想都讓人絕望!

見劉昀面露糾結,劉皇帝又澹澹道:“當然,朕再提一點分封原則,朕不逼迫你們,不願意去的,朕絕不勉強,聽其自願!”

然而,劉皇帝此言落,劉昀心中壓力反倒大增。劉皇帝這話能信?只怕他順口答應,用不了幾日,他在大漢的日子也將不好過了。

唉,怎麼想當個逍遙王公,都難如意……劉昀心中哀嘆。

在劉皇帝與衆兄弟的目光下,劉昀有些不自在地衝劉皇帝道:“陛下所賜,臣不敢辭,只是不知能否提一點小小的要求!”

“但說無妨!”劉皇帝嘴角露出了點笑容。

聞言,劉昀思索了下,道:“二島遠隔陸地,道途甚遠,交通不便,能夠給臣多一些準備時間,再多調配一些船隻及造船工匠,允許多招募一些沿海漁民。”

“可以!”

“另外,就國的時間能否延長一些?”劉昀又問。

劉皇帝:“你打算準備多長時間,又打算何時就國?”

對此,劉昀小心翼翼地道:“臣時年三十又六,若能活到五十歲,屆時再東渡海就國如何?”

劉昀這個請求,可是頗具“建設性”,讓滿堂驚愕,在場衆人都下意識地看向他。劉皇帝同樣也愣了下,好生打量了劉昀兩眼,嗤笑道:“你還真敢提,你小子隱藏得很深啊,荒唐起來,只怕不比劉曙差!”

聽劉皇帝點到自己,一旁的劉曙愣,有些委屈地望向劉皇帝,怎麼什麼事都能扯上他,自己在劉皇帝的心目中就如此不堪嗎?

“朕看你是捨不得中原浮浮華啊!”劉皇帝訓斥着劉昀,語氣已經有幾分嚴厲了。

劉昀有些尷尬:“臣只是想,此一去海闊天高,再難得迴歸,更捨不得父母,只願再多些時日,好侍奉雙親,略盡孝心。”

聽他這麼說,劉皇帝澹澹一笑:“你如此關懷於朕,朕就更不能阻止你了奮進努力,更不能眼看你在京中荒廢了大好年華!你若真有心,好生闖蕩,經營封國,做出一番事業,就是對朕最大的孝順!”

劉皇帝這般講,劉昀還能說什麼,有些無奈道:“是!”

就國的準備都還沒做,封賞的詔書也還沒下,但此時劉昀的雙眼中,已盡是依依不捨的目光……

劉皇帝見狀,沉吟了下,終究道:“你若不嫌辛苦麻煩,每三年,允許你回京一次!”

“謝陛下!”劉昀立刻拜謝,不過這份恩典,對他而言,也只是聊以自慰了。

“你今後就是大漢的新齊王,封國就叫新齊國!”商定劉昀的封地,劉皇帝看着劉昀,嚴肅地道。

對此,不管劉昀心中有多少個不樂意,還是十分鄭重地拜謝道:“臣謝恩!”

雖然劉昀此時表現出一副老實的模樣,但劉皇帝心中卻還是忍不住泛起些滴咕。對於老五,劉皇帝還是抱有不少期望的,只是這個兒子,實在是太滑熘。

他並不是不能擔事,不管是朝中的一些差事,還是出使外藩,表現得都很得體,只是所有的差事,都是劉皇帝強加的,很少能從他身上看到一些積極主動。

或許真的志不在此吧,此番封國,又是劉皇帝的一次逼迫。這個兒子,不逼一逼,永遠不知道他究竟隱藏着多少才幹與能量。

看劉昀依舊不大樂意的模樣,劉皇帝又不禁語重心長地道:“朕知道你不樂意,但既然應允了,就沒有反悔的道理,給朕好好幹!新齊雖然荒僻,但氣候條件,比起安東而言,卻也好上不少。你不是一向對日本國很感興趣嗎,今後,可就是你的鄰居了!”

“是!”當劉皇帝如此認真的時候,劉昀也不好再苦着一張臉了。

“啓稟陛下!”這個時候,劉曙突然開口了,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劉皇帝看向他,不免好奇:“你有什麼想說的。”

劉曙嘿嘿一笑道:“大哥是安東王,五哥是新齊王,臣卻是個什麼林邑王,實在是不中聽。臣的封國,能否改爲新楚國?”

不得不說,劉曙這個建議,還是挺有些道理的。劉皇帝也不由多看了劉曙一眼,然後擺擺手道:“可以!不過,你也要給朕記住,封號叫什麼,好不好聽,這都無關緊要,要緊的是,就國之後,如何治理髮展,如何傳播大漢文明榮光,如何鞏固我劉氏基業,這些纔是最爲根本的!”

“是!臣謹記陛下教誨!”這似乎是頭一次劉皇帝接受自己的提議,劉曙心中有種異樣的欣喜感,趕忙向劉皇帝表示道。

三言兩語間,又一個封國被劉皇帝定下了,劉皇帝心情也隨着安排的宣告,變得開懷許多。

似乎想到了什麼,又以一種格外嚴肅的語氣,衝劉煦、劉昀、劉曙三兄弟道:“封國之後,你們自在外是國王,在內是臣子,這一點,朕希望你們永遠記住!”

“你們也一樣!”劉皇帝又衝其他皇子道。

第148章 教誨第29章 太后的病第31章 邊公在任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36章 盡伏東北第345章 剝削者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268章 機遇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7章 小人物議大事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77章 嚇人第429章 遠遁的契丹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487章 “驚喜”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173章 日常第219章 八月戰爭第73章 紙上談兵第274章 厚葬之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36章 西面來人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84章 夏州降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1675章 血戰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328章 默認第30章 收穫第53章 兵制改革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106章 誘惑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1762章 契丹政變第145章 了結第77章 嚇人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243章 總結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403章 抓起來!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97章 擴*整頓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2章 登聞鼓響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1690章 拼圖第38章 殿議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308章 新貴第126章 冬至宴2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59章 元臣多鄙第428章 用心第18章 權謀手段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193章 楊邠案(1)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第18章 權謀手段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378章 遼國近況第396章 天花板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280章 回京之前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