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宮廷秘聞

隨着大漢新一屆狀元桂冠名歸呂蒙正,也意味着開寶九年恩科的落幕,而緊隨其後,中秋之前,大漢開國以來第一任武狀元,也要誕生了。

文舉動靜很大,八方學子會京師, 熱熱鬧鬧,轟轟烈烈,聲勢很足,再加上朝廷的重視,在考試資源上有所傾斜,引人津津樂道。

朝廷貢舉從乾祐元年開始, 就在不斷地完善各項制度, 到如今已是十分完善, 因此不論此番恩科籌備有多匆忙,有多特殊,都能保證進程的順利。

武舉則不然,由於缺乏參考,很多事項都是從無到有進行籌備的,連考制流程、考生選拔辦法都是在一種緊鑼密鼓的節奏中研討確認。

比起文舉,開考時間更早,結束得晚,前後持續整整十日,文試在其中所佔比重,僅有三成,除了兵法、策論、戰例研究,更有騎射、格鬥、體能等個人素質考覈,以及實際的訓練、指揮檢驗。

經過這樣一番高規格、高要求、高強度的比試之後,方纔決出此番武舉進士的名單。參考者, 總計有三百九十六人, 卻只錄取二十人,基本做到二十取一。

而考生的來源, 也有不小的限制, 基本從軍功貴族子弟、內外諸軍的基層軍官以及有軍功殊榮的官兵中挑選,這也是軍事人才選拔的侷限性,遠不如文舉那般來源廣泛。武舉考試的門檻,也明顯要更大,這也源於軍隊的特殊性以及大漢軍隊現狀因素。

至於擺個擂臺,讓精勇壯士去比武論藝,或許僅存在於演義之中,那樣選出來的也只是些勇夫,而在軍隊之中,個人勇武固然重要,但想要往上爬,可就不容易了。

朝廷要選的,還是懂兵略,有培養潛力的將校之材,勇力,那是在參軍入伍期間就需要考覈的,若是放到朝廷武舉中,則實在上不得檯面。

在如今的大漢,當兵能吃糧,足軍餉,有出路,但上限比起科舉一途還要狹窄,軍隊上層的資源,也大部分都被貴族們所佔據。

同文舉不一樣的是,武舉狀元並非由劉皇帝考覈後欽點,而是讓武舉考官們商討公推,劉皇帝最後起一個拍板的作用。而此番負責考覈的考官團體,則是由樞密院、兵部以及禁軍三衙的高官將臣們組成,潘美、石守信、王彥超都在其中,陣容不可謂不豪華。

......

隨着秋意愈濃,氣候轉涼,垂拱殿的裝飾也隨着天氣的變化進行改變,地上鋪上了一層輕薄的羊毛毯,輕紗簾幕也換了,門窗上也糊上了一層紙張,以免涼風侵襲。

舒適暖和的環境中,劉皇帝以一個瑟縮的姿態側臥在御榻上,小周妃伺候在旁,姿態優雅地沏製茶水,隨着她的動作,殿內的空氣都被濃郁的茶香所覆蓋。

比起劉皇帝逐漸顯露的老態,小周妃正值青春年華,花季一般的年齡,有如蓓蕾初放,不過再是嬌豔活力,也被劉皇帝這老東西拱成了少婦。

小周妃的樣貌,自然是美麗的,精緻的面容間,透着一種純淨,不可方物,一顰一笑,嫵媚傳神,十分動人。

這樣一朵嬌花,被自己摘取了,收爲禁臠,肆意享受,劉皇帝這心裡,既有自矜自得,但有時,也有種慚愧心理,當然,只是一絲絲罷了。劉皇帝是何樣的人,老牛吃嫩草也並不值一提,所謂的慚愧,也只是內心虛僞的表現罷了。

“官家,您嚐嚐此茶!”小周將煮好的茶遞給劉皇帝,清亮的眼眸注視着劉皇帝,如水的目光中隱含着期待。

劉皇帝回之一笑,接過輕輕抿了一口,道:“此茶不錯!當然,小周你烹茶的手藝,似乎又有精進了!”

聞言,小周頓時展顏一笑,聲音中都透着欣喜與愉悅:“官家誇獎了!官家喜歡便好!”

茶自然是好茶,乃是產自福建的北苑貢茶,這還是沿襲自南唐宮廷的御茶,乃是大漢國內最頂級的貢茶了。

南唐滅閩,以禁苑北苑使管理建州貢茶,劉皇帝平江南,則理所應當地將之全然消化,過去南唐君臣們享受的一些方物貢品,劉皇帝同樣也在享用,這是屬於勝利者的成果。

甚至於,眼前眉目如畫、花容月貌的后妃美人,都屬於劉皇帝的戰利品。

哪怕時至如今,劉皇帝也沒有太高的品茶功夫,他品茶也基本只停留在嘗那個味道上,並且知道飲茶有益,至於其他,劉皇帝實在缺少一些情致與雅趣。

因此,他對小周妃所言,也僅僅是爲了誇獎一番,對於自己疼愛的嬪妃,威嚴之外,劉皇帝還是能夠表現出一些溫柔與耐心。

“子雍,你也嚐嚐宜妃制的茶!”劉皇帝對喦脫事宜了一下,衝坐在殿中的張雍道。

對此,張雍趕忙起身謝恩,哪怕常伴君側,這樣的榮寵,對於張雍而言,也屬難得。如今的張雍,還不到四十歲,但已然有士林領袖之姿,在士人中威望不低,這便是待在皇帝身邊的好處。

“你今日來見朕,不只是給朕烹一壺茶水吧,有何事,儘可直言!”劉皇帝笑吟吟看着小周妃,目光除了疼愛,更有慈愛。

聞言,小周嫩臉微紅,白皙的面頰上透着些光澤,微低頭,含羞帶怯地應道:“瞞不過官家的眼睛!姐姐近來身體不好,臥病在榻,官家許久沒去看過她了......”

聽其言,劉皇帝臉上的笑意逐漸消失了,眉頭也略微皺起,說道:“有這回事?太醫可曾看過,有病便治!”

劉皇帝話裡,似乎隱隱透着一絲無情,小周頭又埋低幾分,輕聲道:“太醫看過,也用過些調養藥物補品,但不見好抓,太醫言,是心病。臣妾想,若陛下能去看望解決,或許有助於她恢復!”

“呵呵!”劉皇帝淡淡一笑,打量着小周的目光帶上了點玩味:“你倒是念姐妹之情,關懷淑妃,只是不知,她是否領你這個情?”

小周眸子中出現了一抹波瀾,愈顯楚楚動人,聲音也愈加低弱了,語氣倒越發懇切道:“畢竟是臣妾姐姐,是我世上唯一的親人了!還望官家,稍施憐憫,屈駕往淑華殿一趟......”

“你都親自上門了,就衝你這壺茶,朕也要給你幾分面子啊!”劉皇帝終於再露笑容,調笑道:“朕要是不同意,可怕要落淚了,美人垂淚惹人憐,朕也是會心疼的!”

“多謝官家!”此言落,小周也顧不得羞澀了,頓時笑靨如花,玉容像花朵一般綻開,更加動人了,若不是有外臣在,劉皇帝或許就要大快朵頤了。

“抽時間,朕會走一趟了!”劉皇帝再安其心,忽然想到了什麼,轉向喦脫,語氣不善:“劉暉在做什麼?他娘身體不豫,是否前去侍孝,還需他姨娘來請朕,他不會還在府中飲酒作樂吧!”

照例,皇子封爵之後,便移居宮外,七皇子劉暉也一樣,劉皇帝雖然漸漸不喜其母,但對這個兒子的文才還是很欣賞了,特地賜了一座貴邸。

對此問,喦脫哪裡敢胡亂應答,一時不敢言語,還是宜妃解了他的圍,勸慰道:“劉暉近些時日也有進宮侍奉盡孝,官家不要錯怪他了!”

劉皇帝表情這才恢復正常,波瀾不驚,彷彿適才只是一種表演罷了。略加思吟,劉皇帝吩咐道:“高麗國貢獻人蔘,給淑華殿送去,另外,傳諭太醫院,定要治好淑妃!”

“是!”喦脫趕忙應道,心下也暗暗送了口氣,這種時候,他也更希望聽到劉皇帝吩咐事情,而不是詢問一些不好回答的問題。

而看向小周妃的目光,也更顯柔和了,悠悠嘆道:“還是你心善,同是姊妹,你們如今卻這般生疏,也不知淑妃這心裡究竟在想什麼,我看吶,書讀得多,也未必是好事!”

劉皇帝這番話,在場最尷尬的人,莫過於張雍了,此刻甚至希望自己耳朵是聾的,這種宮廷逸事秘聞,可實在不適合他這個外臣聽,心中緊張體現在行爲上,那便是如坐鍼氈,坐立難安。

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88章 天子金令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339章 那一腳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257章 上京叛亂第380章 饒樂國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86章 發落南臣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351章 林邑國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92章 萬歲殿宴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1790章 憂勞第15章 名單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257章 上京叛亂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75章 恩威齊下第133章 面聖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3章 田畔問對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121章 道士第38章 殿議第497章 重拾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86章 戍卒之心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28章 澧陽之戰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8章 瓊林宴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6章 相形見絀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1675章 血戰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98章 封禪之議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376章 拷問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380章 投漢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34章 苦難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308章 新貴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86章 發落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