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還京

bookmark

趙普與宋琪二人之間的談話,終究以不歡而散告終,宋琪留下幾分需要交叉審閱的公文後,負氣而走。

二者的想法與作風,都有着迥異的區別,宋琪有自己的操守與堅持,在其位,謀其政,憂其國。

而經過這番談話,宋琪也更加確信一點,他們二人,雖然有相似的履歷,終究不是一路人。趙普精明強幹,但在宋琪看來,還是過於迎合皇帝的想法了。

雖然有點被宋琪掃了面子,趙普心有不愉,但仍舊一派安然,處置公務,對宋琪移交的幾分文書,看得尤爲仔細。

“相公!”中書舍人胡贊給趙普換上一盞新茶。

趙普入主政事堂,自然少不了提拔自己的親信,既方便辦事,也便於掌控。政事堂有中書舍人四名,胡贊就是其中之一,跟隨趙普多年,進士出身,調教得當,用起來甚是順手,他上位,也就順勢提拔了上來。

“何事?”對胡贊這殷勤謙卑的表現,趙普感到滿意,放下手中事務,接過茶盞,品了一口,方纔問道。

胡贊當即小聲地稟道:“宋相寫了一份奏章,快馬發向行營了!”

聞之,趙普當即反應過來,搖了搖頭,有些無奈地感慨道:“這宋琪,爲何如此固執,定要忤逆上意?”

胡贊雙眼中閃動着精明的光芒,道:“這幾日,宋相屢發推諉頹喪之言,不看好北伐,簡直是公然對抗詔令,違背上意,蠱惑人心......”

聽得胡贊這帶有指向性的言語,趙普眉頭當即皺了起來,只瞥了他一眼便令其住口了。思慮了下,趙普說道:“我看吶,若是人心已定,何怕蠱惑?爾等臣僚,還當把心思都收起來,放在正事上,用心辦差,以免誤了大事!”

“相公教訓得是!”胡贊聞言,頓時臉色一緊,有所反應,趙相國似乎沒有那個意思,更加謙卑了。

“近幾日,中樞這邊,議論很多嗎?”趙普問道。

胡贊說道:“對北伐之事,確實各有見解,意見不一!”

趙普臉色當即一繃,變得嚴厲起來,說道:“吩咐下去,現在正是緊要之時,中樞上下,都該集中精神辦差,大議已定,不要因爲一些偏見異議,怠慢了公務!陛下即將抵京,若是見得這些紛擾,如何交待!”

“是!下官立刻知會下去!”胡贊當即應道。

劉皇帝將歸,又處在這大動干戈的局面,朝廷諸部司衙門,就像面臨着家長即將歸來一般,難免緊張,趙普則是其中最重視的。

“相公,下官斗膽多嘴一問,對於北伐,您是什麼想法?”遲疑了下,胡贊說道。

“怎麼,你們也有疑議?”趙普看着他。

胡贊應道:“不瞞相公,宋相所慮,雖難以完全認同,但有些考慮,也確實得體。以往朝廷每有大事,陛下都會召集公卿大臣、各部司主官,集思廣益,羣策羣議,再行決策。

此番,北伐這等大事,卻不加商討,直接詔令籌備,實在顯得一意孤行,有些倉促......”

聽其想法,趙普的表情沒有多少變化,只是審視了胡贊一會兒,方纔嘆道:“你們能看到的,我又豈能不瞭解?只是,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罷了!”

趙普打斷了胡贊想繼續說的話,嚴肅地叮囑道:“我只能告訴你們,不要有心理負擔,忠實徹底地履行好陛下交待的事務,至於其他,不要多想,也不是你們該考慮的!”

“是!”

待胡贊退下後,趙普不禁搖了搖頭,又嘆了口氣。事實上,趙普又豈能沒有一絲一毫的顧慮,只是,與宋琪不同,他與劉皇帝的關係明顯要親近得多,也更瞭解劉皇帝。

他能夠感受得到,劉皇帝計較已定,是萬難更改的,這種情況下,逆者聖意,只怕也起不了作用,討不得好。

趙普這種態度,固然有劉皇帝那越來越顯得剛愎的性格帶來的壓力,也在於,趙普已然發現了,御極二十餘載,劉皇帝掃平天下,把大漢帝國發展到如今的程度後,似乎已然沒有更多的追求。

除了屢屢提及的打造一個開寶盛世,就只有北伐遼國,消滅大漢最後一個強敵了。皇帝如果失去了目標,失去了動力,對於國家而言,可不是什麼好事。

眼下,遼國生變,就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說正中劉皇帝下懷。這樣的情況下,趙普能夠做的,自然是全力協助了,儘量輔助劉皇帝,實現北伐的目標。

似宋琪那般,一味地訴說自己的顧慮,展現自己的憂國情懷,除了多費些口舌,並無太多作用。另一方面,在趙普看來,啓動北伐,沒有那麼大的風險,宋琪等人是憂慮過度了,固然有些倉促,但是如果同前次北伐相比,大漢的國力愈強,內憂外患更少,並非沒有成功的可能。

也正是基於此點,趙普纔會支持,再是會迎合,在這等軍國大事方面,趙普也不會輕率,基本的擔當,他還是有的。

......

“恭迎官家回宮!”

坤明殿,劉皇帝大跨步入內,見到帶着幾名留宮的嬪妃、美人及年幼皇子、皇女的符後,劉皇帝眉開眼笑的,當即上前親自扶起大符,道:“總算是回來了!”

“你們也都起來!”劉皇帝龍袍一擺,對其他人道。

“謝官家!”

回京途中,有一大家子,在宮中眼前,還有這鶯鶯燕燕一大家子。掃了幾眼,劉皇帝把注意力放在了小符惠妃身上,從她手中把十五子劉晅接過,掂了掂,道:“份量倒是挺足,會叫人嗎?”

聽劉皇帝這麼形容自己兒子,小符有所不瞞了,蹙着秀眉道:“不滿一歲,咿呀學語!”

劉皇帝嘿嘿一笑,把幼子在手中轉個幾圈,逗得其咯咯直笑,方纔還給小符,然後對衆人道:“我已還宮,你們也都見到了,就不要擠在皇后這裡了,都回去歇着吧!”

打發掉了衆人,纔是帝后之間,親密交流的時刻。倍道兼程,劉皇帝是真的有些累了,在大符的伺候下洗塵。

“我不再的這半年多,勞你守在宮中,辛苦你了!宮中沒有出什麼問題吧!”接過大符親手擠的熱毛巾,劉皇帝溫和地說道。

大符溫良依舊,道:“宮中自然一切安好,倒是你,此去遠涉苦寒不毛,身體無恙吧!”

“我身體健壯着了,若不是事起突然,眼下或許已然駕臨玉門關,給那裡的戍卒帶去春風與關懷了......”劉皇帝挺直了胸膛,顯得自己很硬朗的樣子。

見狀,大符不由一笑,然後微微一嘆:“你也不必瞞我,在涼州過冬,雙腿甚是難熬吧!”

劉皇帝表情一變,道:“有誰在傳閒話?”

“怎麼,你還要責我探聽你的消息?”大符直視劉皇帝。

大符鳳目逼人,劉皇帝躲開目光,嘿嘿輕笑道:“怕你擔憂罷了!我這雙腿,雖成痼疾,不妨大事!”

給劉皇帝脫去鞋襪,把腳放在水盆中,又親自給他搓腳,大符說道:“你方纔問我有何事,仔細想想,還真有幾件事!”

“有什麼你不能直接處置的事?”劉皇帝顯得意外。

大符說:“劉葭、劉蒹以及劉荇她們的婚事,也拖了不少時間了,劉荇也快十七歲了!”

“劉荇還小,不急着嫁出去!”劉皇帝當即反應過來:“不過劉葭、劉蒹這兩姊妹,看起來,是可以定親了,你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劉皇帝如今膝下有八個女兒,長女劉葭、次女劉蒹都生於乾祐六年,已至婚配年紀,再加上劉皇帝此前表露的意思,功臣貴族們可都盯着。

“此事可不由我一人做主!”大符看着劉皇帝。

劉皇帝點了點頭,思索一陣,道:“我家的公主,可不能嫁給一些膏粱紈絝,你是皇后,你先挑選着吧!”

大符對此沒有什麼異議,又道:“下個月嘉慶節,宮中是否需要準備慶祝?”

“朝廷將有大事,無心於此,不過了,來年再說!”劉皇帝直接道,他的心思可在北伐上,不願多做花費在自己誕辰上。

第71章 叛軍勢蹙278章 軍務第1750章 《桃蘭賦》第86章 駕臨渦口第66章 兄弟之國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40章 潞州三傑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313章 日常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283章 降將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88章 天子金令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65章 選擇第1674章 爆發第161章 河東風雲(8)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193章 楊邠案(1)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107章 殿試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170章 御宴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107章 殿試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67章 遺表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1689章 高規格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133章 西征!第474章 立場第465章 “教匪”第46章 糧與錢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6章 遺奏十條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30章 滿堂春宴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185章 趙礪案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64章 楊業卻敵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41章 小風波第54章 繼續忽悠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148章 教誨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361章 “龍宮”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81章 下蔡大捷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112章 整風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256章 打仗打的還是後勤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108章 井陘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58章 回師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195章 楊邠案(3)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144章 趙家父子第481章 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