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宣戰行爲

bookmark

劉皇帝也是帶着酒意,返回軍中,不過他更顧惜自身的安全,乘車而返,喝酒不騎馬,騎馬不喝酒......

似醉非醉的狀態,使得劉皇帝談興很濃。靠在車廂上,透過窗口,看着趙匡胤,落日餘暉,照在他身上,更加襯托出趙匡胤魁梧的身軀。只是趙匡胤表情有些嚴肅,給人一種怏怏不樂的感覺。

見狀,劉皇帝輕笑道:“趙卿,還在爲適才遼主所言而着惱?”

聞聲,趙匡胤恍過神,迎着劉皇帝的目光,拱手道:“陛下,臣個人蒙羞含辱,微不足道!”

“卿也不必介懷!”劉皇帝一手探出,伸出食指,面向北方,說道:“異日率師北伐,破其國,佔其城,奪其地,又何愁契丹人記不住你榮公的威名!”

劉皇帝此言落,趙匡胤頓時精神微振,聽這意思,北伐將帥之中,當有自己的份?因此,面露慨然,趙匡胤斬釘截鐵地道:“倘有那日,臣必效死!”

“大漢不乏將帥,趙卿則爲其中翹楚,滅國之戰,朕豈有不用的道理?”劉皇帝呵呵一笑,語氣中帶着明顯的勉勵之意。

“多謝陛下信重!”趙匡胤也感受到了,難得有些激動。

不得不說,在從兵部尚書位置上退下來後,雖然得以入閣,參贊軍政大事,但畢竟是退下來了,手中沒有什麼實權,這前後的心裡落差還是明顯的。

與身體有虧的柴榮不同,身強體健的趙匡胤,心裡還是有些想法的。雖然他自認沒表現出來,但哪裡能瞞得過劉皇帝的眼睛,放權的這些年,劉皇帝閒來研究得最多的就是人心,看得最多的也是人情世故......

瞄了劉皇帝一眼,趙匡胤說道:“陛下,您方纔在宴上,吐露心胸,是否會引起遼國的警惕與戒備?”

聞之,劉皇帝平靜地道:“如今天下形勢明瞭,遼國不乏能臣,縱然朕不說,他們對大漢的戒備就會放鬆了嗎?直接亮明鋒芒,反而可起到震懾壓迫的作用,若引得窮兵黷武,大力軍備,更可消耗其國力,長此以往,他們又能堅持幾何?

以遼國的情況,滅之,朕並不求一蹴而就,就本着打消耗戰去,靠硬實力擊敗他們,任他警惕防備,又能如何?”

聽劉皇帝這麼一番話,趙匡胤恍然,注意着劉皇帝平淡的表情,不由做出一副歎服的姿態:“陛下籌謀思量,令臣欽佩!”

對這恭維之語,劉皇帝只是笑了笑。

當然,這也不是單純的恭維,在劉皇帝的領導下,趙匡胤也參與了數次大戰。對劉皇帝的對敵作戰風格,也有深刻的瞭解,基本都是以勢壓人,靠硬實力得萬全。

當年的北伐大戰,就是最直觀的例子,當初如此,今後再對遼國,想來也會更加從容,更加無解,以一種讓北方帝國絕望的姿態與戰法,逼之、迫之、敗之,最終滅之。

“從前次大戰後,漢遼之間第二場大戰,就已經在醞釀了,自今之後,大漢的備戰要更積極些了,而下一次,就是一場滅國大戰,不死不休!”見趙匡胤思索狀,劉皇帝又擲地有聲地說了句。

聲音不大,但其中飽含的豪情與堅決,讓趙匡胤都忍不住心潮起伏,不由得有些期待將來的大戰。

靠在窗口,微眯着眼睛,打量着趙匡胤,劉皇帝腦中又不由地生出這樣的想法:如今,對於北伐之事,趙匡胤是持支持建議的,其中還不乏迎合劉皇帝的意志。倘若,關山未復,幽燕、山陽仍舊在遼國的掌控中,他又會是什麼態度。

當然,這樣猜想,只是偶爾閒思。不管如何,在北伐的事宜上,劉皇帝還真打算用一用趙匡胤的。

回程距離很短,很快鑾駕便融入了大漢的軍陣之中,劉皇帝是在劉昉的攙扶下,下車落地的。

“你方纔表現得不錯!”看着四子,劉皇帝露出了笑容。

得到皇父的認可,劉昉微昂着頭,輕聲道:“那遼主欲挑撥離間,簡直癡心妄想!”

聽其言,劉皇帝面帶溫暖的笑容,政治嗅覺或許沒那麼容易培養,但劉昉被逼着看了那麼多年書,還是有些覺悟的。撫了撫其背,劉皇帝道:“你能明此義理,爲父頗感欣慰!”

“爹,我有一個願望,希望您能答應!”劉昉趁機說道。

“說來聽聽!”劉皇帝心情好,略帶好奇。

劉昉鄭重道:“他日北伐,我要隨軍出征,不再做一看客,要領兵作戰!”

看着劉昉那一臉堅定的表情,劉皇帝面上笑容一收,嚴肅的樣子,讓劉昉不由得有些忐忑。

終於,劉皇帝哈哈大笑幾聲,拉過劉昉,對他道:“你以爲,爲父這麼多年培養你的學識兵法,鍛鍊你的膽魄,是爲了什麼?朕現在就可以答應你,將來北伐軍中,必有你一師旅!此事,攸關軍機,不得任何泄露!”

“是!”

劉皇帝歸來,羅彥瓌、劉廷翰等將領迎了上來,都大鬆一口氣。見這幹人的表現,劉皇帝淡定地表示道:“不過喝酒吃肉,暢談一番罷了,不必緊張!”

對此,擔負着護駕首責的羅彥瓌仍一絲不苟地道:“陛下安然而歸,臣等方可安心了!”

對其忠直表現,劉皇帝滿意,回首望了望,遼軍大隊,一片人頭攢動的景象,已然緩緩後撤了。於是,劉皇帝也直接吩咐道:“後撤安營吧!”

“另外,你與劉廷翰,於衆軍中挑選騎射俱佳的將士,明日與遼主會獵,好好表現,示其以我漢家兒郎的驍勇!”

“是!”

漢軍也後撤了數裡,最後移至白水鎮外紮營。而在歇下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隨軍的武德使李崇矩以及皇城使張德鈞喚來。

這回,語氣一點也不急切,只是平靜地吩咐着:“今日與遼主會談,從其所言,他對朕對大漢,可瞭解頗深吶!連朕的後宮事務,都知曉一二,好靈敏的耳目啊......”

劉皇帝說得平淡,但對兩個掌握情報密探的人而言,這卻是一種警告了。在對外情報方面,武德司顯然是要擔主責的,李崇矩當即表示道:“臣立刻着手,對隱伏於國內的契丹密探,進行排查清理!”

張德鈞也顧不上同李崇矩別苗頭了,也慌忙表示:“小的也跟進此事!”

對二者的表態,劉皇帝沒再叮囑什麼,目光則二者身上轉了幾個來回,終於擡手輕輕揮了下:“朕乏了,退下吧!”

“臣(小的)告退!”

酒意漸漸上頭,劉皇帝也不抗拒生理的反應,就着綿軟的被褥,沉沉睡去。這一夜,劉皇帝做了一個夢,夢中,數十萬漢軍北伐,橫掃北疆,直搗臨潢府,遼國崩滅,耶律璟殉國,或是到激動處,他在夢中都大笑了幾聲......

此次約見耶律璟,劉皇帝並無意爲兩國的友好關係做什麼商討協調,在他這兒,這更像一種無聲的宣戰!

第372章 封王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1714章 百姓苦第1765章 三郡公第18章 權謀手段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130章 陳橋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321章 矛盾第59章 睡王上位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349章 邊情第283章 降將第132章 進宮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70章 衛公辭世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10章 契丹亂政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274章 厚葬之第41章 高麗國王第375章 少林寺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261章 大捷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421章 樑孝王第128章 治安問題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15章 馬楚內亂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378章 遼國近況第379章 蕭思溫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364章 過韓府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無題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34章 驚陶谷第297章 怪圈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43章 事畢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132章 做媒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6章 告一段落第341章 向錢看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306章 爲了統治需要第19章 趙匡贊北上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339章 那一腳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46章 郭榮奏事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481章 行宮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