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

bookmark

離席告辭,各回各營,醉醺醺的耶律璟竟然選擇“酒駕”,在僕侍衛士的嚴密簇擁下,朝遼軍歸去。

“南朝謀我之心,昭然若揭,遼漢之間,必然爆發一場大戰,避是避不了的,即日起,大遼必須做好應戰準備!”耶律璟眼眶有些泛紅,但目光卻顯得清澈,說話的語氣很沉重。

耶律賢適策馬跟在其身邊,聞言,表情也格外嚴肅,應道:“漢帝已然將我大遼,當作最後一個敵人了!”

“倘若兩國交戰,勝敗如何?”沉默了下,耶律璟問。

耶律賢適思考了一陣,說道:“不好說!”

“不好說?”耶律璟忍不住瞟了他一眼,說道:“適才在漢帝面前,你可是剛毅直言,從容應對,不墮我國威啊!”

聽耶律璟這麼說,耶律賢適也不藏着了,實話實說:“不瞞陛下,時至今日,遼漢兩國之間,強弱已然分明,南朝國力軍力,已然遠勝過我朝!”

對於這一點,耶律璟心裡怎能不清楚,因而,憤懣的語氣中,帶着幾分嚴厲:“朕沒問遼漢強弱如何,你且說,倘若漢軍北伐,大遼能否應對?”

深吸了一口這秋日間的涼氣,耶律賢適應道:“陛下,如論國力之盛,軍力之衆,錢糧之多,大遼永遠也比不過南朝!

但是,大遼自身的優勢,同樣不能忽視。漢軍若北伐,要面臨的是我萬里疆域,在大漠草原間交鋒,我大遼將士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任他兵雄器堅,也可不落下風。

唯可慮者,在於遼西、遼東,此爲大遼錢糧賦稅之所出,人口半之,不可捨棄之地。城戰交鋒,本爲我軍之不足,漢軍又有水師之利,隨時可跨海來襲,這大大提升防守遼東的困難。

不過,遼東之地,畢竟僻遠,道路交通不便,若堅持守勢,仍舊佔據天時、地利......”

耶律賢適分析了一通,說了些什麼,又好像什麼都沒說。最終,嘆息了一句:“一旦兩國大戰,生死相拼,軍情局勢之變化,非臣三言兩語所能述之,唯有隨機應變!”

耶律璟也沒有真爲難耶律賢適的意思,如他所言,涉及到兩大帝國之間的交鋒,哪裡是能輕易就說清楚的。

沉默了一會兒,耶律璟低沉地說道:“不論如何,一旦戰起,定是天崩地裂,生死相搏,關乎到家國社稷之存亡,再無遲疑退避之理!”

“臣還是那句話!漢軍若敢來犯,臣等誓死討滅之!”耶律賢適鄭重道。

言罷,耶律賢適想了想,又主動道:“南朝國力雖強,卻也不是沒有弱點,這些年他四面擴張,吞併了一大片疆土,在臣看來,其勢已極。

所謂盛極而衰,其西北四道,就屬於統治薄弱的區域。倘若戰起,大遼也不可一味的縮守對抗,河西地區,或可爲破局所在......”

耶律璟整個人慢慢地放鬆下來,身體微微佝着,良久,對耶律賢適說道:“接下來,大遼一切軍政事務,都將放到對漢備戰上來,你等當好生籌謀,拿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來!”

“是!”

回到軍陣後,遼軍便保持着戒備,緩緩撤去,退避十里後,安營紮寨。等一切安置妥當,夜幕已降。

由於有漢帝行營在南邊,遼軍行營的戒備比平時森嚴得多,而耶律璟呢,受酒精影響,還是睡了一個多時辰,方纔甦醒。

夜黑風冷,殿帳倒是燈火通明的,一覺醒來,耶律璟心中的苦悶卻沒有消散多少。不管態度多堅定,對於與大漢交戰,耶律璟這心裡,實則並沒有太多底氣。

二十多年了,自大漢崛起開啓,大小戰也不少了,遼國從來沒有討得多少便宜,遼國的國運,就彷彿被吞噬了一般。

有一說一,在耶律璟當政期間,慘遭那次漢遼大戰的敗績,損失慘重,但整體而言,國力對比耶律德光時期,尤其是其統治後期,是有不小提升的。

到開寶六年,僅人口方面,轄下部民百姓加起來,也突破五百萬人。這相比於大漢而言,算不得什麼,但對遼國而言,已經十分難得了。

但是,大漢崛起發展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在底蘊方面,遼漢之間更沒有多少可比性。

耶律璟對大漢並不畏懼,只是現實情況,使他倍感壓力,當年的慘敗情形,歷歷在目,再同大漢來一場國戰,耶律璟難免心虛。

如果可以,耶律璟也是願意做一個太平天子,打他的獵,喝他的酒,睡他的覺。只是,劉皇帝與漢帝國明顯不願意成全他,他也沒有任何退路。

一旦開戰,便是轟天動地。也正因爲對此有着清晰的認知,心中的彷徨苦悶方纔難以消散。耶律璟也是讀史的,不管是漢時匈奴,還是唐時突厥,最終的結局都明明白白地擺在那裡。

雖然,耶律璟自認爲,他們契丹人的遼國遠強於匈奴、突厥之流,但每每南顧,看到那個如同巨人一般屹立在華夏的帝國,則時時感到心悸。

耶律璟苦悶着,心情低落,面目深沉,兩名近侍垂首躬身,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地端着酒食入內,擺於食案上。午後同劉皇帝的聚飲,根本沒有盡興。

眼皮微擡,耶律璟看了看這兩名內侍,那畏畏縮縮的表現,讓他心中憑生出少許暴躁,劉皇帝關於近侍的評論忽然浮上心頭。

目光一凝,耶律璟冷冷地問道:“你們爲何如此束手束腳,是怕朕責罰,還是怕朕殺了你們?”

耶律璟這一問,兩名內侍,頓時慌了,臉上的緊張畏懼之情溢於言表,連連叩頭:“陛下饒命!陛下饒命!”

這些年,因爲近侍伺候得不好,抑或犯錯,耶律璟已經打殺了太多人了。有一些小過重懲,有些則是純粹的泄憤殺戮......

“看來是真的了!”耶律璟略顯失神,喃喃道。

面對二者的求饒,耶律璟非但沒有露出任何寬容仁慈,反而更添煞氣。瘮人的目光落在二者身上,耶律璟嘿嘿冷笑:“倘若真讓你們這幹賤婢,長久待在朕身邊,朕只怕真就安危難料了!”

言罷,耶律璟則叫來帳前的侍衛,冷酷下令,將那兩名近侍拉出去,打殺。不只如此,緊接着,又把隨行侍候的十幾名近侍全部抓起來,拷問是否有犯法犯罪......

耶律璟此舉,近乎癲狂,顯然,他是被劉皇帝的話刺激到了,論誅心,劉皇帝可是個中好手。當然,也是耶律璟在積壓了太多負面情緒後的一種發泄。

皇帝又殺人了!這個消息,快速地在殿帳周圍傳開了,人人噤聲,不敢多言,同樣人人自危。不只是那些近侍內侍了,哪怕是那些貴族、大臣、衛士,心裡又豈能沒有想法,沒有擔憂顧慮?

身邊的侍從,被清洗一空,但皇帝身邊,也不能沒有伺候的人,於是耶律璟又命人從軍中選拔了幾名清白忠誠之士,以作侍從。

然而,再忠誠的人,在面對這種精神狀態下的耶律璟時,又何以自安。耶律璟根本沒有意識到,也沒那個覺悟,問題不是出近侍們身上,根子還在他本人。

第159章 還朝第236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37章 新政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17章 板子終究落下來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1811章 歸來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403章 抓起來!第204章 解決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76章 王峻用兵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413章 分食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1695章 袁家莊第39章 濮州案(2)第51章 耿淑妃薨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304章 楚州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241章 錦州陷落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18章 侯益第218章 走私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452章 皇孫第97章 擴*整頓第35章 瑤華春第131章 鳴沙匪第13章 相敬如賓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1802章 屁股要坐穩,態度要端正第175章 軍略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284章 虛了第416章 尾聲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223章 安撫人心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71章 北齊鎮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413章 分食第401章 老郭威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480章 “新對策”第410章 剋制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164章 監國第146章 驕將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59章 睡王上位第11章 請教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8章 瓊林宴第107章 殿試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213章 紆尊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