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祭天大典(四)

張平眉眼擡也不擡,只是保持着躬身請神的姿勢,臉面色恭敬,但壇下的一應反應他卻看在眼裡,心暗笑。 待聽到陣陣山呼響起之時,心下滿意,知道自己的預期目標已經達到了。

楊賜一直閉着雙眼,這時聽到這傳來的陣陣整齊的呼喊聲,不由的睜開了眼睛,擡頭朝四周和祭壇看去,這一看卻是嚇了一跳,他歷經朝堂幾十年,此情此景他卻也是從未見過,面一陣肌肉攣動。楊賜轉頭在衆臣的人羣看了一眼,不少大臣眼都有震驚之色,有的甚至已經拜倒下來,隨着百姓們呼喊。

何進見了此景面色複雜,他未想到一個不過及冠之齡的少年竟有如此之功,法師他不是沒見過,但做出如此排場的卻只張平一個。何進心下暗自慶幸未曾與其爲難,關係尚好。只是若是讓其勢大,怕是自己也是難敵,因此神情頗爲複雜。他也在衆臣環視觀察着,突然遇了楊賜看過來的眼光,二人眼光一對,交換了一個眼神,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

張溫此時已經出兵西涼,未在朝,因此並不在此次祭天之列。

王允面有驚容,臉色變了幾變,一時有些驚疑不定,他雖然不相信這一切是真的,但事實卻擺在眼前,讓他無法否定,想到與張平的關係,心不免有些惴惴不安。

蔡邕反倒是面露喜色,不住的點頭暗贊。一來欣賞張平的才幹,自從自己第一次見到張平起,張平便屢屢出人意表給他帶來驚喜,今日這番景象,當真是震撼世人。作爲一路發覺提攜張平之人,蔡邕又如何不喜笑顏開。想到這裡,蔡邕又不由的爲自己的眼光感到讚歎,不枉自己爲其掏心置腹,爲其承擔做保。

傅變微微皺着眉頭,深深凝視壇。他以爲張平與尋常道士、法師沒有什麼不同,甚至因爲其年輕還會其他人稍有不如,卻是完全沒想到張平居然有此等本事,當真是讓他驚的說不出話來。

王朗面有駭容,他對眼前的一幕難以置信,多年的儒家經義此時根本給不出解釋,他不由的有些轉不過來,雙目有些失神。

其餘衆臣反應各有不一,不一一細表。

漢帝劉宏此時在也是見了此景,先是大喜,大喜的自然是天眷顧,自己果然乃是聖明天子、有道明君,能得天神庇護,澤被蒼生。但同時劉宏又是眉頭微皺,神色變的有些複雜,因爲眼前的這一切景象卻都是此刻在圜丘的那個年輕的少年所爲,這讓他微微有些不爽的同時也有些忌憚,他擡起頭來深深的看了一眼在圜丘之的那個身影。

張平見火候差不多了,直起身來,合身一斂,六道光柱也隨之緩緩消散。但隱約間卻還能看到被點點熒光在神位閃爍。張平先是向太一神位一禮,接着又向東南西北五帝施禮,朗聲道:“還請諸位神君稍待,許弟子請陛下向諸神君見禮。”

說完張平示意張一和張春將祝案收拾乾淨,只留一本寫有祭的玉冊放於案。面朝太一神位緩緩躬身退後,待到臺階處方纔轉身。

然後張平帶着二人步下圜丘,直直的行至漢帝劉宏身前,向劉宏一躬身說道:“臣張平,奉陛下之命請天神太一與五帝臨朝,幸不辱命,臣恭請陛下登臺祭天。”

此時的漢帝劉宏身着冕服。頭戴十二旒冕冠,大裘、玄衣纁裳。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紋,下裳繡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紋,共十二章,又配黃、白、赤、玄、縹、綠六彩大綬和小綬,玉鉤、玉佩,金鉤、玉環及赤色襪、舄。

漢帝劉宏聽了微笑着點了點頭,“愛卿辛苦。”

此時東方剛剛出現一絲光亮,初升的朝陽還沒有完全透射出光線。圜丘步道兩邊一衆大臣恭謹的拱手低頭立於兩旁。

漢帝劉宏整了整衣冠,面容嚴肅,目視前方,由圜丘壇正南步道緩步而行。步道兩側的樂府音樂再次奏響,已是祭祀專用的“始平之章”。

劉宏此時已行至圜丘壇下,由正南臺階處拾級而至圜丘壇下層。至宗廟祖宗牌位前,恭敬從案拿起三隻長香火盆點燃,動作輕緩捻香拜了三拜後,將香插於案香爐之。然後跪倒在案前蒲墊之向漢室列祖列宗三叩首,再將祭品象徵性的推於案前。

待拜完起身,劉宏再次回至下層正南處擡步至圜丘壇層,此時奏樂一變,變爲“景平之章”。劉宏按照先前之禮先是走到南方帝赤帝神位前香叩拜、敬獻祭品;之後按照順序依次敬獻祭拜西方帝白帝、北方帝黑帝、東方帝青帝、央帝黃帝,每祭拜一次,樂府的奏樂變換一次,每次皆有不同。劉宏祭拜時將心神沉浸在神位之,只見神位有點點熒光閃現,似有真靈於內,劉宏心內一震,不由得更加恭敬起來。同時也越發佩服起張平的手段來,對張平不由高看一眼。

待拜完層五帝,漢帝劉宏再次回到正南處,拾階道圜丘壇最一層。在圜丘嘴一層所供奉的是太一神位。太一在道家所言即是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乃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本體,太一即是道之本源;同時太一又是天神帝君。自武帝始將太一命爲至高神。有言曰:天神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天子以春秋祭太一。

太一的神位,雖有幔帷遮攔,但劉宏卻隱約在其看到其內又一個金光構成的輪廓。因此劉宏對太一也更加恭敬,劉宏站於太一神位前,面色肅穆,嘴脣輕動,似是在向太一訴說着什麼。片刻後方才前一步取過案的香,點燃後恭敬三拜插於香爐。接着劉宏對太一行三跪九叩之大禮。當今天下能當天子如此一拜的怕也只有天神太一了。

第九十四章 僥倖得勝第二百四十二章 士氣低落第一百七十三章 欲往峴山第十三章 難以置信第一百六十六章 城頭反思第一百一十九章 辛評投誠第二十章 朝會之議(三)第二十五章 朝會之議(八)第三十四章 劫獄始末第一百四十三章 鉅鹿見聞(二)第四十九章 祭天大典(四)第八章 各立教派第一百四十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零九章 死裡逃生第八章 四小探城第二百零一章 全力逃遁第二百四十七章 付個首付第二百四十八章 擲履相迎第四十六章 祖母教孫第八十八章 何以爲根第一百八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四十三章 叔侄反目第六十一章 臨行準備第四十一章 入土飛昇第一百二十三章 接連不斷第九十二章 卜已vs白饒第四章 氣象萬千第四十三章 糜陳拜主第三十五章 燕典較技(下)第六章 通玄謀算第五十四章 目標雒陽第五十二章 祭天大典(七)第二百四十六章 重修宮殿第十九章 再惹事端第二百一十二章 看病問診第二百零二章 反目成仇第四十章 密謀勸降第一百零七章 逃無可逃第十一章 習武煉體第八十四章 遷民鉅鹿第七十七章 鄴城之殤第一百四十三章 鉅鹿見聞(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七章 深入瞭解第二百四十八章 擲履相迎第十八章 百強出爐第九章 吳下阿蒙第二十八章 戰後瑣事(上)第五十三章 臨行準備第五十六章 問計沮授第三十一章 祭天準備(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收穫不下第六十四章 善惡之辯第三章 萬象更新第四十章 祭天開始第二百一十章 失望而歸第九十八章 四小夜奔第八章 各立教派第三十九章 風起雲涌第九十九章 公忠體國第二百零三章 幡然醒悟第一百五十六章 城下襬陣第八十四章 韓府遇冷第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八章 西苑買官第一百一十六章 招攬徐晃第八十五章 益州風雲第三十六章 犯上逼宮(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野夜襲第六十九章 溫酒斬雄第一百八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四十七章 煉製丹藥(上)第九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七十三章 出使烏桓第二百四十一章 冤比岳飛第一百二十五章 舉賢避親第一百零三章 霍光王莽第一章 新年伊始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善濟世第一百六十二章 曹操隱憂第五十三章 臨行準備第四十四章 以德報怨第八十四章 韓府遇冷第七十三章 薊縣攻略(四)第七十五章 鳩佔鵲巢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翼而飛第四十七章 祭天大典(二)第五十四章 祭天大典(九)第七十二章 幽州例會第七十二章 薊縣攻略(三)第四十六章 幽州之危(三)第九章 張溫解惑第七章 深入瞭解第一百零八章 圍攻淳于第三十二章 班師鉅鹿第四十三章 新年伊始(七)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園八校第五十八章 南宮大火(四)第九十四章 阿父張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