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祭天大典(三)

張平在前,張一、張春落後張平三步亦步亦趨的跟在其後面。!三人隨着樂府所奏的鼓樂,緩緩向前行進。

及至圜丘壇前,張平先是將法杖在胸前打了個轉,轉過身來朝南邊步道盡頭的漢帝劉宏一禮。漢帝劉宏見了對其點了點頭,張平這才轉過身,舉步踏圜丘壇的石階。

張平一步一步拾級而,卻沒有在圜丘下層和層做片刻停留,直接到了圜丘的頂層,腳步堅定的走到壇心央的天心石站定。張一和張春小心翼翼的將手托盤放到天心石南側的祝案之。然後退步繞過祝案,在張平身後兩側一左一右的站定。

張平先是面容肅穆的朝北面的太一神位鄭重拱手一禮,然後才慢慢的轉過身來,面朝正南方向。張平一手持法杖,雙手高舉下按,瞬間下方鼓樂齊停,周圍聲響全無,整個圜丘壇寂靜一片,針落可聞。

“今太平道弟子張平,奉天子所命,於此圜丘,祭祀天地,祈天神有感,五帝有知,佑我大漢,風調雨順,天下太平。”

張平的聲音開闊洪亮,方圓幾許之內皆如近在耳邊之感,更爲重要的是聲音彷彿帶有某種魔性,讓一衆大臣和百姓都心有震顫,爲其聲音所吸引,不自覺的有要對其頂禮膜拜之感。

張平頓了一下又一擡手說道:“祭祀開始,起。”

壇下頓時鼓樂大奏,鐘鼓齊鳴。

“開醮。”張平低喝一聲。

張一和張春一震,從張平身後慢慢踱出,來到祝案之前。張一將朝簡、如意、玉冊、玉印、寶劍、令旗、令箭、令牌依次在祝案一一擺開,又將香爐立於祝案前方正,將三柱香放於祝案左側。張春將硯臺擺好,將硃砂倒入硯臺,倒入少許法水,將其磨開,再將符紙用天蓬尺、鎮壇木擺正鎮住,把毛筆架於符紙右側。二人忙完這一切,才又轉身小心的退回張平身後。

張平將法杖遞給張一,張一恭敬的雙手捧着接過。張平前兩步,立於祝案前,當先拿起左側三炷香。張春趕忙從身掏出火折前打着,張平火將香點燃,舉香在胸前,從南方開始,口唸念有詞,以南西北東的順序依次拜了三拜,再將三炷香插入香爐之內。

然後張平拿起毛筆,在硯臺沾了沾,片刻筆尖便已染成紅色。張平提筆在符紙一陣書畫,很是廢了一會功夫,纔將筆放下。接着張平拿起符紙,用劍指夾住,手一抖,符紙挺的筆直。張平退後兩步又再次站於天心石,將符紙立於胸前,閉雙目,嘴皮微動,口默唸。

“疾!”張平突然猛的睜開眼睛低喝一聲,抖手將符紙甩出。只見符紙輕緩平穩的飛出,直衝香爐而去。

壇下大臣和百姓此時都目不轉睛的盯着壇,只見突然一捧明亮的火光爆起,在祝臺熊熊燃燒,這團被點燃的符紙,卻不見任何落下,浮在香爐方。

這時張平伸手,張一趕忙將九節法杖遞。張平手握法杖高舉過頂,在頭頂劃一道圓弧指向燃燒的符紙。然後法杖緩緩擡,被其所指的符紙隨着法杖的擡緩緩升起。

臺下一衆人等見那跳躍的火焰在張平的指使之下不斷的升高不斷的變大變飽滿。待跳躍的火焰升到與張品眉目齊平時,張平再次低喝一聲,法杖疾甩,一指遠方天空。

此時天光未亮,朝日未升,這一捧火焰在空顯得格外分明,壇下衆人仿若看到那火焰如同有了靈魂一般靈動跳躍的向張平點了點頭,然後按照張平的旨意向遠方天空飛去。

壇下衆人有的以爲自己眼花,不由的擡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有的眼冒精光,向張平投去崇拜的眼神。

張平卻全然沒有在意這些,他再次將法杖遞給張一。前拿起案朝簡退回天心石,右手在下,左手在,雙手持握朝簡,朝天一拱手,朗聲道:“太平道弟子張平,恭請天神帝君及央帝、東方帝、南方帝、西方帝、北方帝五位帝君法身降臨。”

此時天空微動,轟隆聲起,壇下一衆人等不由擡頭望天。卻看見讓他們此生難忘的一幕,只見天空數道光柱照下,籠罩在圜丘層五帝神位及層太一神位之。其籠罩層五帝神位的光柱按照央黃帝、東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的順序依次爲黃、青、赤、白、黑五色,其光柱約有一人環抱之粗。而籠罩在太一神位的光柱卻是金色,較之其他五根光柱卻是粗一倍有餘。

這六道光柱自天筆直而下,把壇下一衆人等看的目瞪口呆,此番景象他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一個個驚在當場。

不說外圍的普通百姓,是場內這些大臣官員,這祭天儀式他們參加過也不只一次,卻從未有過如此異象,一個個面面相覷,驚詫莫名的互相看看。

不知道是誰帶了頭,有人跪倒朝拜,緊接着一個個聲音四處響起,從四周向心逐漸傳播,慢慢的變成了一個整齊的聲音,“國師威武,天佑大漢!天神顯聖,天下太平!”

這其實不過是張平的障眼法,是他付出不菲的崇拜值,讓系統給予的特效效果而已。但旁人卻哪裡知道其內情,都被眼前的這一幕所驚到,爲此刻的神蹟所拜倒,不少民衆都爲其所惑,深信此乃天神降臨之兆。如此不少百姓都是跪地高呼,請求天神賜福,更有甚者已經感動的放聲大哭,還有不少人眼擎着淚水。對他們來說,此等景象,百年難得一見。

張平身後的弟子張一和張春二人臉雖然沒有表情,但眼滿是驚喜,看着張平的背影滿是崇拜敬仰之色。心對張平更加認同,跟着張平的心更加堅定,用張平的話說,現在他們定是鐵粉無疑。

第八十三章 劉焉病逝第三十六章 諸事已定第一百六十四章 順江而下第四十六章 大獲豐收第一百三十章 奸細王強第十九章 十大開戰第八章 楊賜解惑(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終返雒陽第一百七十三章 欲往峴山第三十章 招魂祈福(上)第七十章 挖挖牆角第九十二章 繇備反目第七十五章 鳩佔鵲巢第三十六章 下邳攻防第十九章 辱沒皇族第一百八十七章 通玄問審第七十二章 平呂之戰第一百三十章 奸細王強第三十六章 下邳攻防第八十四章 不見長安第二十七章 高擡輕放第四十三章 糜陳拜主第四十三章 荊州之困(下)第四十五章 劍履上殿第五十五章 系統升級第五十二章 祭天大典(七)第二十九章 徐州校尉第四十八章 煉丹製藥(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看病問診第六十一章 臨行準備第七十四章 說服單于第一百三十八章 難民襲營第六十七章 孫堅大敗第二章 紛至沓來第二十一章 發兵彭城第十二章 身份暴露第九十一章 管亥vs典韋第二百零四章 心有不甘第五十一章 太平醉釀第八十二章 隆冬將至第四十一章 揚州之亂(四)第十八章 風流韻事第一百零二章 願賭服輸第六十四章 善惡之辯第三十章 祭天準備(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袁軍攻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順江而下第三十三章 拜會張寶第六十三章 攜友同行第23章 收兵罷戰第二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鏡入雒第六十三章 酒樓巧遇第七章 箇中原委第一百零二章 圍營逼宮(上)第六十章 檄文討董第五十一章 劉袁巧遇第二十二章 挑戰繼續第七十八章 御駕出巡第一百八十八章 能屈能伸第六十四章 誓師大會(上)第三十一章 浴佛法會(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毒士獻計第二十一章 發兵彭城第一百六十章 韓馥震驚第四十章 揚州之亂(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翼而飛第五十九章 典韋來投第四十七章 幽州之危(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順江而下第二十章 玄德都尉第十九章 再惹事端第五章 大婚之變第九十五章 關張顯威第一百五十七章 兗州事畢第一百六十二章 曹操隱憂第六十九章 黃巾鄧茂第八章 四小探城第四十四章 董大將軍第一百零二章 大漢國師第一百四十三章 鉅鹿見聞(二)第九十二章 三帝同存第八十二章 和盤托出第四十章 祭天開始第二百零四章 心有不甘第六十一章 馳援上黨第五十二章 禍亂朝堂第三十三章 拜會張寶第一百一十五章 學宮遊說第二十八章 呂布vs典韋第八十二章 和盤托出第三十四章 攻取下邳第五十二章 祭天大典(七)第一百八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七十三章 大敗呂布第一百一十章 玄機道友第八十四章 韓府遇冷第十四章 自有公道第五十八章 南宮大火(四)第八十四章 遷民鉅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