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八章 武岡州

劉大夏沒有跟謝遷過多糾纏之前太子出宮之事,徑直道:“於喬,你要多提點一下沈家郎,他這幾年多數時間都在外爲官,難免心浮氣躁,妄自尊大,不若你久居京城,與世無爭……”

謝遷忍不住打量劉大夏一眼,臉上帶着幾分不耐煩:“這些話不用你們提醒……當我心中不會估量麼?難道除了告誡,就沒有別的事可談?”

劉大夏笑了笑,道:“還能有何事?不過是想讓你多提點一下沈家郎……他年少得志,官運亨通,除了你謝於喬外,旁人的話他未必肯聽。”

“統領六省軍務非兒戲,誰知他是否能省身克己,惟明克允?張永和劉瑾二人,之前便治不住他,這會兒即便擔任監軍也多半形同傀儡,軍中之事可說皆出他一人之口,這權力大了,心也就會相應膨脹,要是到難以控制的地步……”

“夠了!”

謝遷打斷劉大夏的話,怒氣衝衝地道:“沈溪小兒這幾年一直老實本分,你既然對他不放心,作何還要推舉?劉尚書,時候不早,你我都該回府歇息,老夫告辭!”

謝遷護犢情深,沈溪可是他孫女婿,別人惡意中傷,他焉能接受?爲了讓沈溪將來有所成就,他甚至不惜跟老友劉健、李東陽等人翻臉,更別說交情淺上一截的劉大夏了。

劉大夏望着謝遷的背影,搖頭輕嘆,在他看來,舉薦沈溪只是順應皇帝的意思,並非是最好的選擇。

但眼下西南軍務,似乎只有擅長領軍的沈溪出面協調最爲合適,換作別人,他反而更擔心。

這就是所謂的“兩害相權取其輕”,但誰也不知道如此取捨是否正確,只能靠時間來證明一切了。

……

……

沈溪拿下武岡州州城是在七月二十二。

隨後他又用三天時間,派出兵馬將州城附近的村鎮掃蕩了一遍,確定叛軍一路經城步退入桂北,另一路則翻越苗山,經山口退往靖州綏寧縣境內。

就在沈溪調遣寶慶衛兩個千戶所守住山口,堵住叛軍東進的道路,準備往靖州出兵,先行將湖廣境內戰事平定時,獲悉自己升遷爲左都御史、掛兵部尚書銜、統調西南六省兵馬的消息。

這天是七月二十六。

朝廷以驛路,每日八百里加急傳書,將朝廷最新決定傳到沈溪所在的武岡州,沈溪瞬間榮升六省總督,雖然只是協理軍務,但六省兵馬盡歸他掌控,整個大明如今就他掌握的兵馬最多。

中軍大帳內,沈溪看到皇帝頒發的聖旨,同時領到領兵的節鉞,一時間竟然有些彆扭,他很清楚現在自己有多引人矚目……之前朝中文官集團便專門針對他,現在他風頭更盛,想要再保持低調基本不可能。

王禾跟蘇敬楊則既爲沈溪感到高興,又爲自己的前途憂心忡忡。

照理說,沈溪權力越大,他們作爲追隨者,越可能得到重用和提拔,只要立下一定戰功,沈溪就能把他們調到九邊或者是五軍都督府這樣的要害衙門,就此傍上沈溪這座靠山,前途無憂。

但他們更清楚一件事:沈溪節制六省軍務,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前來巴結。

從今天開始,六省都指揮使、行都指揮使的軍將都會把沈溪當祖宗一樣供着,他們想獨攬軍功已然不可能。

但在面子上,王禾跟蘇敬楊說了不少恭維話,其噁心程度讓沈溪聽了一陣心煩,他揮揮手,道:

“明日出兵計劃不變,不管朝廷委命本官何職,本官手頭直屬兵馬也就你們,本官領軍,從來不靠人多勢衆,而是倚仗精銳兵馬取勝,你們做好自己分內的差事便可!”

這話好像定心丸,讓王禾和蘇敬楊終於好受許多,但他們怕沈溪只是隨口說說,因爲他們知道現在的沈溪權柄大到了什麼程度,說句不好聽的話,他吹口氣或許西南六省都要震動幾下,偏偏沈溪還不是那種喜歡中庸守舊的官員,以後有得折騰。

蘇敬楊和王禾領命回各自營房整兵,此時武岡州城內人去屋空,不僅官員跑了個精光,連百姓都沒剩下多少,所以軍隊都圍繞着州衙建立營區。

除了請寶慶衛派出兩個千戶所鎮守山口外,沈溪又臨時徵調衡州衛四個千戶所駐守武岡州,他怕自己領兵離開後,桂北的叛軍再次北上,武岡州得而復失,所以只能從相對安全的衛所調兵。

四天前,馬九奉沈溪令,帶着總督府以及湖廣都司的文書,騎快馬前往衡州府傳令,這天下午申時,馬九終於返回,身邊帶着衡州衛衛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和下面的千戶、副千戶。

中軍大帳中,馬九爲沈溪作引介,衡州衛這邊副千戶以上軍官十五人,沈溪一一見過,隨後鄭重囑咐:

“本官即將領兵前往靖州,地方上的事務,本官不會過多幹涉,後續藩司衙門會徵調賦閒文官前來臨時執掌州衙,恢復民生,你等只需好好配合即可……”

衡州衛這些將領,唯唯諾諾,哪裡敢有半點意見?

沈溪雖然擔心這些人會欺壓回歸家園的本地百姓,但如今軍情緊急,他必須要儘快領兵西進,沒太多時間理會地方事務。

見過衡州衛將領,沈溪回到州衙,恰好碰到地方鄉紳帶着禮物前來恭賀。

沈溪晉升左都御史的事情,在軍中算不上什麼振奮人心的消息,因爲在許多大字不識一個的普通將士心目中,完全分不清左都御史跟右都御史有何區別,只知道沈溪是軍中最高統帥,只管聽命行事便可。

但在地方士紳看來,沈溪在這當口晉升絕對是一件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沈溪升官,意味着手上的權力更大,得到皇帝的寵信更多,將來在朝中的地位更高……

士紳多趨炎附勢,這時代的官員都是流官,一般做個幾年就會遷任他方,士紳掌握着地方上絕大多數資源。

武岡州士紳深得明哲保身之道,之前叛軍攻來時,他們大多聞風而降,送出一批錢糧保得平安。但當沈溪領兵到來時,叛軍連夜撤走,這些士紳在地方上有大量土地和屋舍,自然不會放棄家園,立即撥亂反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先是官軍進城時,他們組織起來,帶着豬羊糧草犒勞,如今聽說沈溪升官,又再次送上祝賀的禮物。

即便如此,地方士紳依然戰戰兢兢,生怕沈溪定他們個通匪的罪名,將他們抄家滅族,因現在沈溪在六省一家獨大,一切都由他說了算,到時候死了都沒地方喊冤。

一旦沈溪離開,地方上的事務便落進他們手中,因爲藩司衙門在確定這種少數民族和漢族百姓混居地方的官員時,通常會尊重地方士紳的意見。

不管仗怎麼打,這批人的利益都不會受損,即便城池落進叛軍之手,他們都能混得風生水起,改朝換代也不受影響。

第二六七章 上門來請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一四九四章 小事一樁第二二四〇章 喪家之犬第一七七五章 兩方應對第二一五三章 棋子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進行時第一六八三章 迎來送往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二五六六章 奇襲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二四三四章 拌嘴第二三二二章 各有算計第一九六三章 誰是奸臣第一一八二章 天經地義第二六三七章 廢后?第一四〇五章 出人意料第二三三四章 直諫第二二三〇章 無關勝負第二二一九章 等的就是這一戰第二五八章 蛇蠍心腸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五〇九章 容不得你不認(第三更)第一四八二章 無奈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二三五五章 處處透着邪乎第一八一四章 見風使舵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三六八章 不勝酒力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婦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六章 爭奪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二一五一章 有故事的女人第一〇七七章 陰謀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一五二九章 一步一步來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四二二章 找個替代者第一九七六章 不交權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一七八七章 小王將軍的本事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一三八六章 出兵還是招撫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一九二二章 連番籌劃第一九一〇章 寫份奏疏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二五七一章 貞女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一五六三章 順應潮流第八八七章 風林火山第一七六七章 擔憂第六〇九章 培養炮手第一五八八章 劉瑾回京第二〇五五章 不可一世第九六八章 實戰考覈第一六三七章 比較第一八六章 臨別送畫第七七一章 生孩子的問題第八五七章 變批發爲零售(第二更)第三七四章 神秘的約見第一五五六章 弘治託孤第二六六六章 總會掉鏈子第二五〇一章 我的夢想第六一一章 皇宮考覈(下)第四五九章 大宴(第八更,謝所有書友)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五四一章 出嫁的女兒潑出的水第五六六章 巴結(第二更)第一七三四章 一把火之威第一九三七章 各方試探第一七六七章 擔憂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三五一章 大老爺還是七少爺(第八更)第六十八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揮同知第四二七章 狀元卷和榜眼卷(第二更)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一一二七章 及時雨(第二更,求月票)第一六二五章 初議正德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後?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五五一章 讓她有個着落(第二更)第二三五章 大雨成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