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〇一章 紫荊關失守

乾清宮寢殿裡一片安靜。

這個時候,別人都想回避問題,唯獨謝遷沒有退縮,出列奏稟:“陛下,紫荊關已於昨日……失陷!”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直接點明瞭主題,那就是內長城的三大關口之一的紫荊關失守,這意味着京城將直接處於韃靼鐵騎的兵鋒下,京師除了四面城牆外,再無任何關隘可以進行抵禦。

目前是弘治年間,京城尚未修築外城,也就是南城,面積遠未有後世的規模,一旦城池失守,意味着大明京師陷落,紫禁城根本無法作爲最後一道屏障。

“嗯……呃……”

朱祐樘之前身體狀況尚可,聽到此話,手伸了出來,像是要掙扎着坐起來,但半晌都沒能坐起。

蕭敬趕緊上前扶朱祐樘躺好,歸置好被褥,勸慰道:“陛下,太醫說了,您要多休息,切不可爲國事操勞!陛下……您放心,事情沒您想象中的那麼嚴重,嗚嗚……”

蕭敬與弘治皇帝感情很深,爲人又宅心仁厚,說到這裡居然失聲痛哭起來。

在場大臣聽了這哭聲,齊齊動容,李東陽、張懋等人都瞪着謝遷,好似在說,謝於喬你會不會說話?陛下反應如此大,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你負得起責嗎!

謝遷卻好似沒事人一樣,根本就沒留意別人對他的冷眼,只是低着頭,心中卻在琢磨沈溪究竟還在不在人世。

自從朝廷決定不出兵援救土木堡後,謝遷這段時間心情極爲複雜,能想的辦法他都想過了,卻無計可施,只能聽天由命……他甚至想過爲沈溪發喪,因爲不管怎麼看,沈溪都不可能活着回來!

劉健上前查看皇帝的情況,最後確定朱佑樘的身體狀況的確不容樂觀,趕緊讓人傳太醫前來救治,幾名顧問大臣不能留在乾清宮內打攪聖駕休息,只能告辭出來,往文華殿而去。

太子朱厚照作爲監國已經接到通知需要主持召開緊急會議,想必東宮那邊也得知紫荊關失守的情況。

一路上,大臣們皆都沉默不語,他們雖然之前也曾想過弘治帝龍體欠安,但沒料到情況會如此糟糕。

之前生命垂危時,弘治皇帝的境況已很不好,但這次情況看起來甚至還不如臨危託孤那次。

一行人進入文華殿,幾人都沒留意太子在龍椅上坐着,李東陽眉頭皺着,開口責備:“於喬,之前你已見到陛下龍體不妥,怎麼能毫無遮掩地提出此事?”

馬文升也道:“是啊,於喬,你的話,說的是有些不合時宜!”

謝遷神色恍惚,聞言若有所思+:“否則應當如何?難道放任紫荊關失守這麼大的消息,向陛下隱瞞嗎?這天底下,最應該知道此事的人是誰?”

張鶴齡附和:“天下是陛下之天下,長城內關至關緊要,紫荊關失守,當然要第一時間告之陛下,謝尚書此舉何錯之有?”

謝遷被人羣起而攻之的時候,有人居然站在他這邊,連謝遷自己都沒料到,但這個人卻是外戚,也自詡清高的謝遷面子有些過不去。

張鶴齡已經不是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支持謝遷的言論,謝遷對這公然示好還不能說什麼,心情越發的鬱悶。

劉健最後進了文華殿,道:“事情總是要說出來的,但要斟酌字句,於喬,你以前能言善辯的能力哪裡去了?”

謝遷低下頭懶得應話,同僚不討論紫荊關失守帶來的影響,還有下一步軍事安排,卻逮着他的小辮子說事,謝遷非常無語,他認爲自己只是在錯誤的時間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罷了。

就在幾位顧問大臣情緒激動,場面異常尷尬時,耳邊傳來一個略顯稚氣的聲音:“喂,幾位先生,你們在說什麼?爲什麼不跟本宮一同議論?”

所有人轉過頭看過去,這才發現原來太子早就端坐在龍椅上了,大家進殿來好一會兒,居然沒一人留意太子。

謝遷率先走了過去,恭敬行禮:“見過太子殿下!”

“你們怎麼回事,一進來就說個不停,難道沒看到本宮,當本宮是透明的嗎?”

朱厚照顯得很生氣,用力拍了一下龍椅的扶手,發出“砰”的聲響——頭一天謝遷向他進言,最後卻又改變主意,把他刺激得不行。

朱厚照一直覺得自己有能力處理朝政,可惜這些個重臣卻不這麼認爲,所有事情都不跟他商量,感到自己受到打壓。

劉健稟告道:“回太子,之前得到急報,紫荊關失守……事情太過重大,臣等先去恭請聖安,回來後依然心憂陛下龍體,無意中將太子冷落,請見諒!”

朱厚照怒道:“你們明明是沒把本宮放在眼裡……既然要去見父皇,爲什麼不提前跟本宮知會一聲?本宮也有好幾天未曾見到父皇的面了!”

朱厚照沒見他皇帝老爹的事情,大臣們並不知曉。在他們看來,皇帝生病不接見臣子,但兒子怎麼都得見一見的,就算怕讓兒子知道自己的病情擔心,總歸要對太子處理朝政耳提面命,除了鍛鍊心理承受能力外,還能爲繼承皇位打下基礎。

孰知連太子都被隔離在乾清宮門外,皇后那邊也沒機會見駕,皇帝的狀況讓人覺得不解……難道朱佑樘真的已經病倒神志不清的地步了?

謝遷道:“太子殿下,現在不是討論這些枝節問題的時候,紫荊關已失陷於賊人,不日京師將會受賊軍襲擾。京師周邊之地,兵馬應全數撤回京師,以待防守!”

朱厚照連忙問道:“沈溪沈先生那邊如何了?”

一句話,便讓在場大臣直皺眉,心想:“這都什麼時候了,太子居然還記得沈溪?這與加強京師防衛能捱上邊嗎?”

謝遷回答:“土木堡如今仍無消息,但三邊有快馬傳報,劉尚書兵馬,將會在半個月後撤回京師!”

“半個月?簡直是開玩笑!半個月後京師說不一定都失守了……”

朱厚照從龍椅上站起來,來回踱步,皺着眉頭分析道:“紫荊關距離京師不遠,韃子前鋒一天就能殺到城下,如果等後續攻城器械運過來,最多也就兩三日。這也就是說,到時候韃子就會發起攻城。韃子兇悍,又從我邊塞之地得到大量糧草和武器裝備,這個城很難守啊!”

“謝先生,你說京師周邊現在均已戒嚴,可施行了堅壁清野的策略?”

謝遷被問得一愣,他看了一眼李東陽,待後者點頭,這纔回道:“是。”

“那就好,那就好,至少韃靼人無法從京畿之地得到補充!本宮現在擔心的是這次的事情影響太大,影響百姓對朝廷的觀感。”

“唉,當初聽我的就好了,如果能夠及時出兵援救土木堡,這會兒沈先生都已經領兵過居庸關,正好跟韃靼人正面碰上。有沈先生在,連堅壁清野也不需要,一定可以力挽狂瀾……”

朱厚照越說越投入,話語間簡直將沈溪當作神明崇拜。

李東陽聽了有些不忿,提醒道:“太子殿下,沈翰林兵困土木堡,如今韃子已攻取紫荊關,想必其已兵敗身死……”

“如今三邊兵馬正在回撤,當務之急是守好京師,在各地勤王大軍抵達前,加強戒備,請太子下旨,犒賞三軍,與北寇決一死戰!”

第一四八二章 無奈第五章 選人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第一七七八章 身邊人第一一七九章 汗部大會(下)第一四七五章 安心覺第二〇八一章 進諫是門學問第二五九七章 驚魂未定第一八一二章 當家難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一二四八章 空等第一二七一章 面聖第一九八〇章 習慣性放鴿子第一九七五章 面子問題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二五二六章 以防不測第二六五二章 小題大做第八九三章 人人覬覦的功勞簿第二三四章 讖言(第四更)第九十三章 離家出走的大伯第三八四章 鄉試真相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一〇六五章 際遇無常(第二更)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九六〇章 揚帆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一九二一章 叛亂到來第八八九章 黃金萬兩第五六六章 巴結(第二更)第一七〇〇章 協作第一五三六章 不速之客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七七四章 楊廷和第五三〇章 朝上吵,朝下和(第五更)第二〇〇九章 銘記於歷史的女人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二四五六章 破城第九七〇章 弘治彌留第二五二章 小心眼的花魁(第五更)第二〇四七章 來一回野的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盡(第一更)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一九六一章 一句話的事第一〇〇四章 激勵第三二八章 連環計(上)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八二七章 被輕視了(第三更)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六六五章 榆溪之戰(下)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二五二三章 責任第三〇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七更)第二五一〇章 暗潮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一五八四章 結果早已註定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一二一二章 太子上位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一六三二章 表字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一七一〇章 元年三月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三四五章 入夥(求訂閱)第一七八八章 剷除異己?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一四七五章 安心覺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二〇八四章 口無遮攔第二四〇〇章 無能爲力第一五五七章 治喪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一四一三章 各自表演第七六一章 非正常渠道(第二更)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第二六五三章 利用第三五七章 批命(第四更)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三七二章 沒名氣不好混第一〇五〇章 龍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二一二〇章 臨場考覈第一七七五章 兩方應對第一六四六章 毋須再議第三二六章 紅袖添香的少女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六六二章 牛車陣第二〇二九章 選美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一九四五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