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八章 汗部大會(中)

亦思馬因抵達城中的汗部王帳時,才知道汗部大會已經開始好一會兒了。

作爲國師,亦思馬因在對大明作戰中,從謀劃到出兵,幾乎都是他一手操辦,可謂勞苦功勞。

就算不說功勞,亦思馬因本身便是韃靼部落中僅次於達延可汗巴圖蒙克的二號人物,但巴圖蒙克以及其餘各部族的族長顯然沒給他面子,在他這個國師到來之前,就開始舉行汗部大會了。

王帳異常寬大。

這次汗部大會,過來參加的部族族長大概有六七十人之衆,其中大部分族長都只能站在後排……草原上只有能獨立組建出五個千騎隊伍的部族,纔有資格坐在前面,跟巴圖蒙克敘話。

草原雖大,部族雖多,但生存環境非常惡劣,人丁不旺,明朝對草原封鎖得越是厲害,草原人生存環境就越被壓縮。

再加上之前幾年草原陷入內亂,死傷頗多,此時能坐到前排的部族首領,加上亦思馬因在內也不過才六人,此外還有個亦不剌,但此時亦不剌已率兵馬殺到居庸關之下,無暇前來出席大會。

“國師到!”

亦思馬因的部將烏力查沒有進入王帳的資格,只能留在王帳之外,目送自己的族長進入裝飾豪華的帳篷。

亦思馬因的部族,在韃靼各部族中,屬於僅次於達延汗部的大部落,亦思馬因在汗部大會上的地位,照理也僅次於大汗巴圖蒙克。

蒙古草原一直到巴圖蒙克執政的前半段,奉行的都是可汗和太師聯合執掌權柄的制度,之前曾讓明朝飲恨土木堡的瓦剌首領也先,也並非是草原上的正主,而只是黃金家族賜封的太師。

太師並不一定要是成吉思汗的後人,在草原上,一般是最大部族的族長來擔任這個職務。作爲草原上的共主,可汗爲了平衡各方的關係,令最大的部族臣服,只能用賜封太師的方式來籠絡。

亦思馬因進到王帳之後,所有人都對他恭恭敬敬行禮,唯獨坐在大帳中間的達延可汗巴圖蒙克,以及達延汗的幾個兒子和親近將領,纔不需要向亦思馬因行禮,而此時引導亦思馬因到來的蘇蘇哈,便趾高氣揚地站在巴圖蒙克身後,用不屑的目光看向亦思馬因。

巴圖蒙克身着盔甲,披着大氅,此時的他已不再是那個登基時被自己妻子掌握軍政大權的稚子,而成爲蒙古部族的實際掌權人。

通過此次攻明,達延部成爲草原上最大的部族,曾經興盛一時的小王子火篩,此時也已成爲喪家之犬,在寧夏衛連吃敗仗,部族實力大損,要想保住以前漠南蒙古霸主的地位估計很難了。

巴圖蒙克長着一張四方臉,眼睛很小,鼻樑卻很高,即便才三十歲上下,看起來卻飽經風霜,留着個山羊鬍,額頭皺紋很深,加上黝黑的皮膚,顯得過於老成,就好像中原五十歲上下的人。

草原生存環境太過惡劣,人的壽命普遍較短,即便是像巴圖蒙克這樣大權在握自以爲天命所歸的可汗,歲數也很難超過四十歲。

對於草原人來說,三十歲不是年至而立,而是到了知天命的年歲,隨時都可能病歿。

“國師,久違了!”

即便達延汗部將領蘇蘇哈對亦思馬因不夠尊重,但巴圖蒙克還是保持了對亦思馬因起碼的禮重。

作爲草原各方共同尊奉的大汗,就算有小心思,也不能在衆目睽睽之下給一個部族的族長甩臉色,即便他感到自己老邁,希望爲兒子剷除障礙,從而動了拿下亦思馬因的心思,但畢竟現在是一致對外的時候,在明朝的地界衝突,絕對不是明智之舉。

亦思馬因上前,在巴圖蒙克面前抱胸行禮,表示他對大汗的敬重。

“國師,你這是兵敗撤回了嗎?”

就在亦思馬因準備前往巴圖蒙克左手邊空着的墊子坐下,正式參加汗部大會時,王帳內不知是誰出聲質問他。

亦思馬因鷹隼般的眼眸環視王帳一圈,冷冷地說道:“我路兵馬前鋒如今已至居庸關下,何曾有過兵敗之事?”

此時王帳內,氣氛有些劍拔弩張,亦思馬因看到衆部族族長看向他的眼神非常古怪,似乎在他進入王帳之前,曾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他成爲了衆矢之的。

一致對外的時候,蒙古草原上各部族必然要齊心協力,可一旦涉及到利益分配,各部族之間的關係就沒表面上看起來那麼融洽了。

在場很多族長,仗着巴圖蒙克撐腰,都想站出來質詢亦思馬因,但他們又怕自己的部族被達延部拿來當槍使,所以他們說話都很謹慎,即使是在抨擊亦思馬因有意瞞報前線情況,也沒有敢光明正大以自己部族的名義跳出來公然指責,只是躲在人羣中發話,這樣一來亦思馬因就不會把他們當作是出林鳥對付。

巴圖蒙克一擡手,王帳裡登時鴉雀無聲。達延汗目光嚴峻,盯着亦思馬因的眼睛道:“國師,你曾跟本汗言明,先行攻取宣府,爲何中途變卦,在包圍宣府數日後才又出兵張家口堡,待張家口堡城破後方回兵攻宣府?”

所有人都看向亦思馬因。

亦思馬因的臉色略微有些難看,但他還是正色回稟:“宣府之固,遠遠超出我的想象,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先戰張家口堡,把這個關隘拿下來,將前後方貫通後再圖謀新的目標,這是根據敵我兵力以及攻堅難度做出的正常取捨!”

“胡說八道!”

巴圖蒙克還沒發話,蘇蘇哈主動跳了出來,怒斥道,“分明是你出兵土木堡,在明軍手中折損太多,不得已之下只能放棄攻打宣府,你還想對大汗隱瞞?”

到此時,仍舊沒人敢說話。

蘇蘇哈在達延汗部,屬於巴圖蒙克的中軍千戶,相當於中原王朝皇帝最信任的御林軍統領,蘇蘇哈發話,別人輕易不敢反駁。

亦思馬因擲地有聲:“土木堡外,並未有兵敗!”作爲國師,亦思馬因清楚地知道,土木堡戰事對他而言是個污點,無論如何也不能承認有兵敗之事,因爲這涉及到最後的利益分配。

在草原上,出謀劃策之人的功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蒙古人計算功勳的方式就是獲得多少勝仗,俘獲多少人畜,攻下多少城池,打敗多少兵馬。

在這個大前提之下,自家折損越少越好。

一旦有兵敗之事,在最後的戰果分配中就會處於劣勢,因爲失敗者沒有資格分配戰果。

亦思馬因在土木堡折損的兵馬,雖然並未到傷筋動骨的地步,但也讓蒙古人品嚐到了失敗的滋味,更是讓各草原部落知道這一戰並非是沒有挫折,毫不起眼的土木堡儼然成爲明軍最堅實的堡壘,那居庸關、紫荊關和京師這些地方,更可能久攻不下。

巴圖蒙克厲聲喝問:“那請問國師,是否有欺瞞本汗?”

亦思馬因恭敬行禮:“不敢有所欺瞞!”

亦思馬因拒不承認,這下連巴圖蒙克也不知該如何應答了。

草原各部兵馬雖然統一聽從汗部的調遣,但在劫掠和攻城中,很多都是各自爲陣,具體損失只有等部族自行上報。

亦思馬因堅決不承認有兵敗的情況,損失自然不會上報,巴圖蒙克也拿不出有力的證據來證實亦思馬因的失敗。

王帳裡突然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在等草原一號人物巴圖蒙克和草原二號人物亦思馬因之間的激烈碰撞。

************

ps:今天是雞年大年初一,天子在這裡恭祝大家新春大吉,萬事如意!

第一〇三八章 仁心(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一七五章 困城(中)第八四九章 以小博大第二一六九章 最信任的人第一〇九四章 主帥第八二八章 地震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五三九章 謝韻兒抵家(第四更)第二一九六章 平靜的戰爭第二三一一章 真可怕第一八〇九章 心懷社稷第八四三章 農事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一四〇二章 顧問第五八二章 鎮守太監(第二更)第一三二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更)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四六六章 觀政進士(第二更)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二六六〇章 讓你妥協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揮同知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二二七二章 天註定第一九八〇章 習慣性放鴿子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隨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二二六七章 艱難的選擇第二二〇一章 羣狼第一三四一章 不難的選擇第九五三章 難得糊塗第三九一章 跟師兄師姐過日子(第一更)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一八〇四章 偏袒與質疑第二〇一七章 非聖人更需理智第二二二五章 總攻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一〇一八章 回京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四五五章 請壽畫(第四更,盟主加更)第二一三一章 踏上征程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六九六章 逼上門(第一更)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八〇六章 老爺回府了(第四更)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九十二章 無言以對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二一三二章 總歸一家人第四三六章 陽明找我談心學第八五〇章 造訪衆香國第一六一二章 送上門的幫手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買賣(上)第六八六章 大明才俊第一人第一五一九章 太子耍酒瘋第一九〇章 縣試第一一一章 捆綁銷售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一三五章商會的力量第一九九七章 失心瘋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一四〇七章 扶植傀儡第二一二四章 敢諫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七〇二章 太子出宮(第四更)第二三九八章 調邊軍第一五二二章 有名堂第一八一九章 論政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一九七六章 不交權第三五三一章 海戰第一四九章 濃濃年味第一三九六章 恨第二〇二八章 倒張苑聯盟第二五八五章 有妻如此第一一〇九章 贖人的條件(第三更)第二〇四八章 玩出事第二四四六章 無須理由第二二〇六章 矛盾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三六一章 帶女眷上京(上)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二五七四章 藉口第二六五一章 棄車保帥第一六三〇章 阻力第六四四章 諂臣(第三更)第三十六章 官司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九〇八章 封侯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