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會(上)

天城衛之戰結束後,達延可汗巴圖蒙克親率三萬兵馬,回到宣府,與駐守宣府攻打周邊衛城的蒙古各部族兵馬會合,旋即東進保安衛,要在保安衛城接見前來述職的韃靼國師亦思馬因。

亦思馬因於土木堡數次遭遇挫敗的消息,之前幾日已經傳到了巴圖蒙克耳中。

保安衛過去便是土木堡,巴圖蒙克趁機召集各部族首腦,舉行草原汗部大會,爲的是商討兵臨長城內關,繼而攻打明朝京師的大事。

亦思馬因將兵馬屯駐在剛剛攻取的懷來衛,爲的是防止他在參加汗部大會時,自己的部族兵馬被人偷襲。

而在保安衛和懷來衛之間,就是土木堡城,亦思馬因並未像亦不剌所部那樣一舉突進到內長城一線,他行軍緩慢的目的,是想傾聽一下大汗巴圖蒙克的意見,看看是否再對土木堡進行一輪攻擊。

亦思馬因抵達保安衛城時,已是十八日黃昏,以前他在各部族首領中,擁有崇高的地位,他每次到汗部開會,巴圖蒙克都會親自派出使者迎接,但這次他到來,卻顯得有些不對勁,到城門口時,甚至要自行上前通報身份才能進城。

亦思馬因的隨從,是曾經與他一同往明朝京城出使,跟火綾關係也頗爲不錯的韃靼將領烏力查。

烏力查有些不滿地說:“國師剛爲大汗的霸業立下奇功,攻克張家口堡和宣府鎮城,爲何此番會如此冷落?”

這時從遠處過來幾匹快馬,好似是重要信息傳報,這些快馬路經城門時也沒停下,亦思馬因凝視那些快馬的背影很久,才轉過頭來,道:“草原上本來就是如此,別人不會記得你一百次的功勞,只會記得你那一次的挫敗……”

烏力查很不甘心地甩了甩手中的鞭子,馬鞭在空中發出“啪”地一聲厲響。

城門口達延汗部的戰馬似乎受到驚嚇,那些騎兵好半天才將馬匹穩住,恨恨地瞪了一眼,烏力查卻咧嘴直樂,顯得很是得意。

“是國師嗎?大汗說了,國師前來,必須將親隨人等留在城外,只能帶四人入城!”

檢查入城人員的一名年輕千戶,雖然他早就認識亦思馬因,但這會兒卻是一臉冷漠,裝作素昧平生的樣子上前說話。

蒙古各部人員架構複雜,達延部作爲蒙古正統傳承,到了巴圖蒙克這一代,其實“黃金家族”的傳承已勢弱,巴圖蒙克能成爲草原的霸主,主要在於他骨子裡來自成吉思汗的血脈,而不是他的豐功偉績。

在承認血脈傳承的草原上,即便亦思馬因的功勞再大,也沒有資格合理合法地繼承汗位,除非是發動政變,將“黃金家族”出身的人趕盡殺絕,改變蒙古人數百年來的傳統。

雖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師,但亦思馬因到了汗部,必須得遵守巴圖蒙剋制定的規矩,他即便再心有不甘,也只能拼命忍受,讓烏力查挑選了三名英勇善戰的部族勇士,跟他一起進城。

過了城門口,亦思馬因能明顯感覺到一股濃濃的血腥味。

在保安衛城的街巷中,到處都能見到倒斃的明軍士兵和百姓的屍體。

城破不過兩三天時間,加上已臨近寒冬臘月,屍體即便陳列在街巷也不會馬上腐壞,但置身在這樣一個環境中,總讓人感覺不那麼舒服。

此外,城中不時能見到明軍俘虜……這些人原本是亦思馬因部族擄劫所得,但其後因爲亦思馬因領兵東進圍攻土木堡,這些戰俘便成爲達延部的“戰利品”。此時,正有達延部的士兵,正對明軍戰俘“行刑”。

那些手無寸鐵的明軍俘虜,即便是不顧廉恥地選擇了投降,還最終還是被人憋屈地砍掉腦袋。

每砍掉一個俘虜的腦袋,達延部負責殺人以及周邊圍觀的士兵便會發出一陣鬨笑,好似殺人是一件極有樂趣的事情。

亦思馬因一行騎馬行進得很慢,烏力查落後半個身位,四周看了看,不滿地問道:“國師,爲何要殺掉那些明朝青壯?而不帶回去當作奴隸?”

亦思馬因微微要搖了搖頭,表示他也不知曉,烏力查這纔不多問。

有些事,其實不用亦思馬因考慮太多,也大概能明白爲什麼達延部的士兵會對明朝俘虜如此憎恨,非要鬧到趕盡殺絕的地步。

首先是本次韃靼兵馬入侵中原的態度,並不是爲了擄劫,而是爲了攻取城塞,最後一舉拿下明朝京師,重新佔據大明萬里河山。

在這種指導精神下,接收太多俘虜會嚴重影響行軍速度,最好是過一城屠一城,將這些城塞徹底變成死城,如此不用留兵馬駐守,方能做到無往而不利。

亦思馬因很擔心這一點,他清楚歷史,當初蒙古攻宋數十年而不得,後來元朝建立,改變了屠城這一血腥的侵略模式,才最終奪取宋朝的疆土……屠城太過簡單粗暴,非常不利於收服民心。

至於達延部屠殺戰俘,還有個原因,就是沈溪在之前的土木堡戰事中,俘獲了不少韃靼兵馬,其中也包括少量達延部的騎兵,這讓達延汗部高層有些驚恐和惱恨。

自明朝一統中原以來,蒙古與明朝交戰不計其數,但一次被人俘虜上千兵馬,這種事之前還從未發生過,韃靼人報復的手段非常直接,你沈溪不是俘獲我大批人嗎?那我就殺你們的袍澤,以此來安定軍心。

這種穩定軍心鼓舞士氣的方式,在亦思馬因看來異常的愚蠢可笑。

亦思馬因並不清楚汗部王旗所在,所以他進城之後,需要走走停停不時打望,以便確定方位。

很快就有汗部的重臣過來迎接,就算亦思馬因再不受巴圖蒙克的待見,但他畢竟是草原上一個擁有十餘萬人口的大部落的族長,在蒙古各部中擁有崇高的地位。

前來迎接亦思馬因的將領,名叫蘇蘇哈。

蘇蘇哈是達延部一員猛將,以亦思馬因所知,這蘇蘇哈在之前天城衛與明朝大同、太原兩鎮兵馬的交戰中,跟隨大汗的長子圖魯博羅特立下大功。

蘇蘇哈原本就傲慢無禮,此番見到亦思馬因更是眼高於頂,老遠就招呼:“國師,大汗讓你跟我走!”

烏力查當即就抽出佩刀,而蘇蘇哈身旁的人也不甘示弱,兩邊都是手按在刀柄上,呈現出一言不合就要大動干戈的姿態。

就算烏力查衝動,亦思馬因也不會容許他做出傻事來,這裡可是達延汗部的地盤,在城裡動手可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

“請前面帶路吧!”

亦思馬因說了一句,烏力查才憤憤然將手放下,另一邊的蘇蘇哈則不屑地撇撇嘴,然後勒轉馬頭,一行往王帳所在地而去。

***********

ps:還有幾個小時就是新的一年了,在此天子祝大家雞年大吉,身體健康,財源滾滾,萬事如意!

第一九七四章 書房夜對第二〇一九章 刺殺第四四五章 狀元夫人(第二更)第二三三二章 送上門來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一八一六章 誰幫誰第三二六章 紅袖添香的少女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二四〇一章 都爲難第六九九章 潛移默化(第一更)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八〇一章 正三品的“代總督”(第三更)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二一五一章 有故事的女人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一〇九一章 騾車陣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後?第一一五四章 活靶子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八十章 火爆中的困境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一三三九章 不省心的太子第六五八章 血戰(下)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六十三章 擴大經營第七〇一章 家花野花(第三更)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織女(第三更)第一一九八章 信心第一九六〇章 沈溪掛帥第一〇七七章 陰謀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四七〇章 抄來的祝酒詩(第四更)第五九八章 地理課(第一更)第一六九六章 借刀殺人第一四八一章 講官難當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一二七七章 討公道第一六八八章 蛀蟲第一二一二章 太子上位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九五二章 不跟傻子計較第一三四七章 突然襲擊第一二一〇章 策問比試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一〇〇六章 儲相第八八七章 風林火山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一八四七章 提親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難分(第二更)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一八六四章 舉薦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第二八八章 大理寺丞(第七更)第一八六一章 君臣交惡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二四四八章 同爲狀元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二三一〇章 危機第二七六章 荒唐之言第一二四章 上路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八二八章 地震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語(第三更)第二四七一章 早有安排第二〇一九章 刺殺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一三三九章 不省心的太子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六五九章 大明國公第一八二〇章 失策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四七五章 李公斷,牆頭草(第三更)第二三一〇章 危機第一五二四章 不可開戰第二六一五章 先解燃眉第八七六章 太子的鬱悶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四五五章 請壽畫(第四更,盟主加更)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