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名片如是說

bookmark

我如釋重負地向肖主任道了謝,然後躊躇滿志地走出他的辦公室。我知道從現在起,我的人生之路有了一個新的起點,但我不可能成爲那位差役,更不會成爲那個和尚,我就是我自己,我是我的主人!

不瞞你說,我發現一個秘密,官位越高,名片上的字就越少;反過來,官位越小,名片上的字就越多。最近處級以上幹部的名片上還有一個新動向,上面多了某某學碩士、某某學博士的頭銜,有的爲了展示自己的底蘊,甚至印有“某大學客座教授”的字樣。

有一次一位真正的大學教授求見東州市市長劉一鶴,遞上一張名片,上面印有十幾個頭銜,密密麻麻印滿了字,劉市長讀了半天頗爲感慨地嘆道:“以您的條件,當教授真是太委屈了。”更有意思的是慈恩寺的住持,在趙忠的安排下,拜會劉市長,雙方一見面大和尚便遞上了名片,上面不僅寫着“西山慈恩寺住持”字樣,而且還有“東州市政協常委”的字樣。

我還發現一個秘密,擁有名片的人大多是有頭有臉的人或者是渴望有頭有臉的人,區別的方式只有一個,就是真正有頭有臉的人名片上字少;渴望有頭有臉的人名片上字多。

爲什麼人們這麼看重名片呢?原因很簡單,沒有人不渴求顯耀的身份,身份低微的人是不被關注的,這也正是我們慣將社會中位尊權重的人稱爲“大人物”,而將位卑言輕的人稱爲“小人物”的重要原因。可見,小小的名片背後折射的是乾坤大世界。一張名片代表的是一種人生。如果沒有身份撐門面,人人都是渺小的,因此,一個人的權力和聲望是我們最本質最難以去除的身外之物。那麼如何向陌生人炫耀這種身外之物呢?請印一盒適合自己的名片,我們名片家族類型豐富,有多少種人生就有多少種名片。

別看名片起源於交往,但是一般人不瞭解名片的起源。近來我的主人,剛剛上任東州市人民政府市長秘書的朱大偉偶讀史書,發現名片起源於中國。早在秦漢時期,人們在拜訪謁見時,就開始用名帖來通報姓名了。但那時還沒有紙張,所以,當時的名帖是用竹木削成的。上面寫着自己的姓名,西漢時期稱作“謁”,東漢時期稱作“刺”。

蔡倫發明造紙以後,紙張逐漸取代竹木,名帖開始用紙做,也相繼被叫做“名”、“名紙”等。唐宋時期以後叫“門狀”,是官僚階層呈狀時用。明清時期又有一種叫“手本”的名帖,是屬下見上司以及學生見老師時用。民國時期,中國開始與西方進行大量商業交往,西方的名片也隨之帶入中國。西方名片均是採用黃金分割法制作的,西方人認爲,黃金分割法所切割成的長方形看起來是最美的,於是中國人也開始使用黃金分割法來製作名片,名片也擺脫了用筆書寫的舊形式,而採用印刷方法。

既然名片有這麼悠久的歷史,自然也少不了奇聞軼事。明代的馮夢龍寫南宋英雄岳飛被賣國賊秦檜謀害的歷史傳奇劇《精忠旗》第六折“奸黨商和”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奸黨何鑄、羅汝楫、万俟卨要一起上門拜謁秦檜,共商與金兵議和之事。他們所投的名帖上一個寫“晚生何鑄”、一個寫着“門下晚學生羅汝楫”,一個寫着“門下沐恩走犬万俟卨”,結果何鑄自嘆弗如道:“約定一樣寫官銜晚生,爲何又加‘門下晚學生’、‘沐恩走犬’字樣?這樣我又不濟了!”寥寥數語,便活畫出幾個趨炎附勢小人的嘴臉,真可謂是活靈活現。

清末小說鉅子吳研人創作的《俏皮話》也有一則關於名片的趣聞,是這麼寫的:外國人的名片只有一兩寸大,中國人的名帖則大至五六寸。而官場中與外國人交涉往來的名片則又更大,字寫得大如拳頭,不知有什麼含義。上海名歌妓使用的名片也時興大字,幾乎將名片佔滿。有位西洋人有一次到某歌妓處小坐,談笑之間看到了歌妓的名片,不僅驚異地問道:“你們的名片爲何也是大字?”歌妓回答說:“這樣可以用來請客當請貼。”西洋人嘆道:“原來你們接待客人,也如同官場接待我們一樣。”

大家沒想到一張小小的名片可以折射出美醜吧,我無意擡高名片家族的身份,儘管人類無不爲身份焦慮着,我今天主要是講一講我的主人朱大偉剛當上市長秘書時,第一次去名片社給自己印名片的故事,聽起來也頗爲耐人尋味。

東州市政府附近有一家頗受公務員歡迎的名片社,起了一個頗爲響亮的名字,叫“名片大師”。朱大偉自從進市政府辦公廳以來就渴望擁有一張能遞得出去的名片,但自己一直是個小小的主任科員,印在名片上實在引不起別人的重視,索性他從未印過名片。如今當上了市長秘書,在東州城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身份,當然急需一盒與自己身份相附的名片。於是他在歐貝貝的建議下,來到這家名曰“名片大師”的名片社。

名片社的老闆一身黑色唐裝,中等身材,五十歲左右,小眼睛,趴鼻子,薄嘴脣,留着一把長長的黑鬍鬚,看上去像個算命先生。朱大偉一進來,他便熱情地打招呼。

朱大偉躊躇滿志地說:“老闆,聽說你們這兒印的名片很受公務員的歡迎,一定有什麼秘訣吧?”

老闆得意地說:“秘訣談不上,不過上至市長下至處長都在我們這兒印過名片。不謙虛地說,在東州城我們名片社不僅技術是最先進的,而且種類也是最齊全的。不僅有普通的膠印名片,而且有代表名片未來發展趨勢的彩色激光名片、彩色相紙名片、電子名片、數碼名片等等。小兄弟,我一看你就是公務員,喜歡哪種名片?”

朱大偉覺得老闆有些吹牛,便不客氣地說:“老闆,口氣太大了吧。據我所知,電子名片製作極複雜,需要專門的製作設備,更別說數碼名片了,儘管你們叫‘名片大師’名片社,怕也未必能製作這兩種名片吧。”

老闆微微一笑,進屋裡拿出一張電子名片和一張數碼名片的樣品遞給朱大偉,傲氣地說:“我們的電子名片不僅信息儲存量大,能存儲45M的數字信息,包括文件、圖片、動畫、聲音、DVD、VCD、軟件等,可按需要隨時刻錄光盤的內容,而且包裝精美,每張名片都有一個不透明的塑膠封套。目前在很多展覽會、大型活動場所,都開始使用智能卡片來辨別持卡人的身份,我們的數碼名片帶的識別碼既可以是簡單條形碼、磁帶碼,也可以是複雜的智能芯片。只是這兩種名片的價錢要遠遠高於膠印名片。”

朱大偉還真被老闆這番話折服了,他知趣地說:“老闆,我不過是個普通公務員,你還是介紹介紹膠印名片吧。”

老闆不無得意地說:“我們的膠印名片樣式可就太豐富了,什麼燙金的、套彩的、芳香的、摺疊的,任你選擇。目前在公務員中流行的樣式既有這種色彩摺疊式的,也有這種文字燙金壓銀的,有的局長更喜歡這種金泊名片,看上去就尊貴豪華。不過,你老弟正是年輕有爲、事業蒸蒸日上之際,我向你推薦我們名片社獨有的風水名片,正因爲有了風水名片,我們名片社才成了公務員的最愛,我不誇張地說,每一張風水名片就是一個護身符,每盒名片一百張就相當於一百個護身符。”

朱大偉沒想到小小的名片還跟風水扯上了關係,很想聽聽其中的門道,便佯裝虔誠地說:“怪不得你們叫‘名片大師’名片社,莫非老闆果然是一位風水大師?”

老闆眨巴着小眼睛狡黠地說:“《百年孤獨》中有句話:‘任何東西都有生命’,‘一切在於如何喚起它們的靈性’,小兄弟,名片學也是有着同樣靈動力的。誰都知道自己的名片遞出去後,讓人看了印象深刻,頗有好感,愛不釋手,甚至珍藏起來,最好能夠看了名片後,就永遠讓別人記住自己,其實這都不是一張名片最重要的功能,最重要的是擁有風水名片可以趨吉避凶,可助事業成功、家庭幸福。那麼什麼是風水名片呢?就是運用天干地支、陰陽五行、易經八卦配合當事人先天特性,予以巧妙佈局設計的名片,這裡面有天人合一的道理,要根據每個人的生辰八字中的五行喜忌決定名片的主色調和次色調,還要根據每個人的生辰八字中所蘊涵的五行來科學地安排姓名和單位名稱及電話號碼的字體、顏色和方位,這樣的名片遞出去必然產生最大的靈動力,進而達到天時地利人和的功效。”

老闆說的口若懸河,朱大偉聽得將信將疑,心想,怪不得這家名片社這麼火,果然暗藏玄機,既然有這麼多公務員來印過名片,想必大多是因爲風水名片而來,誰都想事業興旺,官運亨通,不過耳聞是虛,眼見爲實,倒要看看有誰印了風水名片升了官、發了財。

於是朱大偉詭譎地問:“老闆,可有事實爲證?”

老闆見朱大偉動心,便將一大本精美的名片樣本遞給朱大偉說:“小兄弟,你既然是市政府的,想必這裡面的人你也認識一些,你看看這位來之前只是人事處的副處長,自從用了我設計的風水名片後,很快升了處長,現在已經是副局長了。”

朱大偉還真認識這個人,確實從副處長升任副局長不到三年時間,他納悶地問:“老闆,這位副局長我很熟,不過他任副處長時的名片看不出有什麼講究呀?”

老闆哈哈笑道:“講究可太大了,這張名片的主人八字中五行缺木,我在設計時採用了屬木的棕色和青色做主要底色。字體均採用了黑色,因爲黑色屬水,水生木。名字的字體,我們採用了帶木性質的瘦長的仿宋體,也可以起到補木的作用。此外在名字的方位上,我將名字安排在名片的巽位上,而巽位在五行上屬木,正好補上。四重效應共同發揮作用,剛好把木補齊。五行得以平衡,自然事業順暢了。”

朱大偉還真被老闆給震住了,他又翻了兩頁,猛然看見了楊恆達任綜合二處處長和剛剛任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的名片,不禁闇然吃驚,他不露聲色地問:“老闆,莫非這位楊先生從處長升到副主任,也得益於風水名片?”

老闆張揚地說:“那當然了,這張名片的主人命理八字中缺水,爲了補其先天不足,我在設計名片時採取白底黑字,因爲白當金,黑爲水,取其金生水之意。在名字的字體上用了較肥的琥珀體,取‘水主肥’之意。在名字的字排方位上,我將名字定在了名片中的坎位上,因爲坎爲北方,主水。三種效應共同發揮作用,他自然會趨利避害,一帆風順了。”

活生生的例子不得不讓朱大偉心服口服,就在他一邊斟酌着是否將自己的生辰八字告訴老闆一邊翻看風水名片集時,猛然在最後兩頁看見了彭國樑、溫華堅、陳實和胡佔發的名片,顯然這是他們被雙規前印製的風水名片,朱大偉凝視着這幾張名片突然嘿嘿地笑了起來,老闆被他笑得莫名其妙,懵懂地看着他,朱大偉道破天機地指了指這幾張名片,老闆恍然大悟,臉騰地紅了起來。

朱大偉合上裝訂精美的風水名片集微笑道:“老闆,謝謝你的介紹,讓我受益匪淺啊,既然你們名片社號稱是東州種類最全的名片社,應該有環保名片吧,我印兩盒環保名片。”

老闆知道自己剛纔露了醜兒,爲了擺脫窘態,他熱情地遞上紙和筆說:“當然有,我們有最優質的再生紙名片。兄弟如果要的話,請將姓名、單位、電話寫在這兒。”

朱大偉從容地寫下“東州市人民政府市長秘書朱大偉”,老闆見了圓睜二目恭維道:“年輕有爲!真是年輕有爲!”

朱大偉端詳了一會兒“市長秘書”幾個字,覺得有些不妥,他心有不捨地劃掉了“市長”兩個字。

寫完《公務員筆記》這部長篇小說,王曉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覺得自己就是東州市政府辦公廳的一員,他覺得自己是趙忠、楊恆達、許智泰、黃小明、歐貝貝、朱大偉等任何一個人物,但他知道他誰都不是,他只是他自己。王曉方甚至無法接受這個現實,他覺得自己明明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員,他甚至以爲《公務員筆記》中的每個人物都不是他筆下的人物,而是活生生的存在。《公務員筆記》就是他通過腦海中揮之不去的這些人物對存在進行的思考。

毫無疑問,王曉方筆下的任何一個人物都是他靈魂鏡子上的一塊碎片,創作這部長篇小說之前,他覺得擺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堆靈魂的碎片,猶如一堆碎玻璃一般,他艱難地將這些碎片一塊一塊地拼起,拼得雙手鮮血淋漓,這纔有了《公務員筆記》,他把這部書比做一面滿是裂紋的鏡子,百看不厭地照着自己,卻發現一面鏡子卻有無數個自己。他發現自己嘔心瀝血拼成的這面鏡子仍然是圓的,他想起自己曾經對劉英武說過,官場之道隱藏在一張磨盤中,劉英武卻一針見血地說:“這個磨盤的名字叫平庸。”回想起劉英武這句話,王曉方的額頭冒出了細汗,他擔心自己是不是將一塊圓圓的磨盤磨成了亮晶晶的鏡子,他仔細端詳這面鏡子,發現這面鏡子既非玻璃,也非石質的,鏡子的材料是虛無,怎麼可能是這樣?難道我就是虛無,我就是非我?王曉方發現自己再一次迷失了,迷失在眼前這面鏡子裡。

在與劉英武探討如何創作《公務員筆記》這部長篇小說的時候,王曉方曾經信誓旦旦地誇下海口,希望通過創作這部長篇小說,尋找到迷失的自己。王曉方一向認爲,他每創作一部作品,就相當於尋找自己一次,但是在以前的作品中,他始終沒有找到自己,正因爲如此,他才一部接着一部地創作,實際上就是一次接着一次地尋找。儘管每創作一部作品都相當於一次重生,但是他仍然認爲重生的不是自己,那究竟是誰呢?王曉方無從回答。

王曉方發現自己病了,他認爲,作爲一名作家,他就像一個病人,他所創作的每一個人物其實都是他的醫生。創作就是醫治心靈之病,就是尋找自我,就是回答我是誰,誰是我?就是回答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就是回答我是從什麼時候來的,準備什麼時候走?然而他始終沒有找到答案,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一個健全的病人?難道迷失不是一種心靈上的疾病嗎?難道自己是在以絕望和憂愁的遊戲取悅虛榮嗎?他仔細觀察自己剛剛造出來的這面鏡子,發現鏡子中的每一個自己都是一粒類似於沙塵的宇宙,而宇宙的大爆炸恰恰起始於一個“點”,黑洞的作用也恰恰起始於一個“點”。正是源於這個“點”,宇宙才由小變大,或是慢慢膨脹,或是快速膨脹,直到成爲現實的宇宙的樣子。這個“點”是什麼?不就是一粒沙子嗎?最起碼它類似於一粒沙子。

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1章 我是處長(1)第2章 我是處長(2)第37章 賭第38章 我是常務副市長秘書胡佔發第31章 我是幕後指使者第35章 我是市招商局局長溫華堅第42章 愚人之心第56章 公文包第55章 真假得失第37章 賭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36章 我是市財政局局長陳實第58章 牽連(1)第47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52章 我上“賊船”了第27章 公務員筆記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66章 一把手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54章 內參第44章 自作自受第26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50章 信任和考驗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8章 我是處長(8)第1章 我是處長(1)第16章 人民的公僕(2)第23章 常務副市長第24章 特權第9章 手段第19章 新官上任第23章 常務副市長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3章 我是處長(3)第56章 公文包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24章 特權第20章 離婚第25章 政治是門藝術第64章 雙規後的影響第16章 人民的公僕(2)第56章 公文包第2章 我是處長(2)第44章 自作自受第54章 內參第3章 我是處長(3)第23章 常務副市長第1章 我是處長(1)第41章 《沙之書》第31章 我是幕後指使者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53章 “地震”第17章 所謂愛情第27章 公務員筆記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31章 我是幕後指使者第63章 我還是我第14章 讀《北灘頭》第61章 羣帶關係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66章 一把手第2章 我是處長(2)第4章 我是處長(4)第71章 尾聲第27章 公務員筆記第59章 牽連(2)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42章 愚人之心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27章 公務員筆記第10章 採訪第3章 我是處長(3)第17章 所謂愛情第20章 離婚第52章 我上“賊船”了第40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2)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26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24章 特權第15章 人民的公僕(1)第7章 我是處長(7)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27章 公務員筆記第70章 名片如是說第24章 特權第15章 人民的公僕(1)第57章 內部學習第6章 我是處長(6)第53章 “地震”第31章 我是幕後指使者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32章 我是東州市市長劉一鶴第2章 我是處長(2)第23章 常務副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