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三月份,全國人代會議召開,王簡被提名爲教育部長人選,並通過了全國人大的表決,正式擔任了教育部部長。
成爲教育部長以後,高葉和葉天天還有邵諾他們都向他表示祝賀,此外西平市和河西省幾個與他關係密切的人都來到京城向他表示祝賀,雖然說王簡沒有當上省委書記,但也是正部級的高官了,現在還不好說王簡下一步的發展,但是作爲教育部長來說官位已經很高了。
與京城和前來祝賀他的人周旋了一陣子,王簡正式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原來一直是在地方上工作,主管的也是各個方面的工作,但現在卻是成了爲只管某一方面工作的高官,對這種情況的轉變他還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教育的工作看上去容易,但要做好非常的難,而正因爲難也說明其十分的重要,華夏近代以來只所以屢屢捱打,國家不強盛是一方面,國民的素質不高更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相鄰的倭國雖然說讓人十分討厭,但是其很多方面還是值得我們學習,國家和一個人一樣,不斷虛心學習的人才能不斷進步,固步自封,不納人言的人肯定不會有什麼大成就,如果要戰勝對手,那麼一定要向對手學習,才能超越對方,戰而勝之。
倭國自明治維新以來,一直把教育作爲一個國家強盛的重要方面來抓,從那裡起即實行了義務教育,而此時的華夏,學習讀書仍然是有錢人的遊戲,許多百姓沒有受到教育的機會,國家更是不會掏出一分錢來搞教育,沒有真正的學校只有私孰和培養統治階級的朝廷學校,大多數百姓目不識丁,自然擔當不起民族復興的重任,而倭國卻是從此時開始,把甲午戰爭得來的款項全部投入到教育上,徹底改造民族的精神,提高國民的素質,所以其近代化才能得到持久地進行,否則僅僅一場戰役決定不了一個民族的命運。
倭國在後來雖然戰敗投降,但是其接受教育國民的底子還在,再加上外部的條件,所以就很快崛起,而我們在教育方面因爲從所周知的原因又是落後了十年,耽誤了整整一代人,沒有教育的發達,知識的進步,這個民族永遠不可能有什麼希望,人才是一個國家強盛的資本,如果沒有人才,即使有着毀滅地球好幾十次的武裝力量又有什麼用呢?而當前讀書無用論還有着市場,真是奇了怪了。
王簡對這些有着深刻的認識,否則他也不會接受這個任命,他一定要把教育工作做好,當成自己的生命,而第一個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加大對教育的投入。
這個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必竟要拿出的是真金白銀,沒有這些真金白銀,說什麼都是白搭,而他剛剛上任如果能爭取大筆的教育投入,勢必會讓他在教育部能立刻建立起威信來,其他的人員對新上任的領導還有一些懷疑和排斥,但是隻要他能要來錢,別人就立刻乖乖地順服了。
爲了能要來錢,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王簡先是找了分管教育的國務委員張凱,張凱原來是發改委主任,現在當了國務委員,對教育這一塊的投入,他當然也想增加,但是這事也不是他一個人說的算了,必須找更高層的領導才能行。
既然張凱希望增加教育的投入,那就好辦一些了,王簡就和張凱一起去找常務副總理賀清,賀清聽到兩人的彙報之後,就表示爲難,國家財政也是有限,即使增加也不可能增加太多,王簡也知道這件事的難處,但是增加一點也是好的,只要能增加就行。賀清聽了之後就表示現在的教育經費也是不少了,但是能不能有效利用也是一個問題,如果再增加,就必須做好對經費的利用,否則還不如不增加。
教育經費近年確實是在不斷增加,增加的費用也越來越多,但是能不能很好的利用,那當然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賀清提出這個問題,王簡當然也想抓好這件事情,他更不能容忍經費被浪費,或者挪用。
王簡做了保證之後,賀清就先同意了,有了他的同意,這件事差不多就成了,總理那邊再彙報一下就可以了,教育工作十分重要,總理也是非常重視,所以只要賀清這邊同意了,事情就好辦了。
果不其然,在賀清向總理彙報以後,總理就大筆一揮表示同意,增加零點五個百分點,雖然說點數不多,但具體到錢數卻也是幾百億的資金,可以拿來一用了。
由於王簡一來到教育部就多要來了這麼一大筆資金,其他的幾個副部長就感到他不簡單,能要來.經費的領導絕對是好領導,所以他們對王簡那是就開始敬仰起來了。
要來資金是第一步關鍵是怎麼使用,怎麼分配,有了這一筆資金之後,一些教育部直屬學校的領導就開始打着這筆錢的算盤了,地方的教育資金由地方來解決,教育部要來的這些錢也只能用於其直屬單位的使用,如果是這樣,那其實也沒有什麼意義,現在的大學不缺少錢,而且是不斷的擴張,基礎設施建設地越來越好,但就是出不了國際一流的大學來。
出於瞭解情況的需要,王簡就在教育部辦公室主任張良的陪同下來到蘭西大學視察工作,同行的還有高教司的司長劉先舉,劉先舉原來是跟陸凱明在一起的,一直與王簡作對,但是沒有想到他現在卻成了王簡的直接手下,搞得他很是鬱悶,早知道這樣,何必跟在陸凱明後面與王簡作對?
由於有了這一過節,劉先舉的心裡是忐忑不安的,而王簡見到他也是沒有什麼熱情,王簡還剛來,當然不會動幹部,但是很難說在他穩定一陣子之後,就不想着法子調整人,到那個時候他這個司長恐怕就會被邊緣化了。
蘭西大學是王簡調研的第一站,建設好大學當然是教育部的一個目標,基礎教育雖然十分重要,但是大學建設得不好,也難以出拔尖的人才,國家集中資源發展大學,而到如今依然是平平庸庸,追趕不上先進發達國家的大學,這也是一個讓人感到費解的事情,有人說是大學官僚化的緣故,不是真正的教育家辦校,而是官員在辦校,學校行政化導致了大學發展的不足。
理由肯定不是一個方面的,即使是行政化的領導也未必就不能建設好一個大學,大學的根本在學生,其次是老師,只要大家用心去做教育,是不可能搞不出世界一流大學來的,可是現在的大學成了名利場,大家都在爲名爲利,何以用心去搞教育?要論硬件,不比發達國家的差,論師資,也是在不斷地引進,論學生素質,哪個又比發達國家的差呢?關鍵是我們有沒有在用心搞教育,有沒有尊重教育的規律,有沒有有一個良好的學風校風,這纔是做好一件事情的根本,教育搞得好不好,不能看有多少辦事的條件,而是看是如何去辦事的,如何去做教育工作的,這纔是核心的問題。
現在大學的學費越來越高,很多人感到上不起大學,這是辦好一年學校所必須要做的事情嗎?一切以教育爲核心纔是辦好教育的思路,而不是以市場爲核心,以學校爲核心,只要以教育爲核心,即使硬件設施差一點,照樣可以培養出高端的人才來。
蘭西大學這幾年發展的較快,校完擴建了兩倍之多,學生也擴招了兩倍之多,從規模上來說,那絕對是一所很大的學校了,但是它在全國根本沒有什麼名氣,這種不斷地擴張,其實還是一種錯誤的政績觀在做怪,這與當地政府大興土木,大力發展房地產其實是一個意思,表面上看上去好看,而實質的教育水平,又怎麼能說得清?
王簡知道全國的各大院校,都有擴建擴張的衝動,這裡面不是在於這樣做會對教育有多大的好處,而是在於擴建擴張,經費就來了,地位也可以升級,官位也就上來了,成績也就出來,有着這麼多的好處,怎麼能沒有擴張擴建的衝動?而同一時期,擴招的大學生卻是就業不順利,職業院校發展乏力,一直得不到社會的認可,職業院校幾乎成了爲一些學習差生的最後根據地,搞得職業院校烏煙瘴氣,起不到培養技術人才的目的,這種不平衡的教育發展,只能導致教育的畸形發展,即使大學生的人數增多了,研究生增多了,但是實際的學術水平卻是在下降,學生的素質在下降,這種情況是很讓人擔憂的事情,因此王簡爲着這個目的,決心看一看各個大學的情況,然後出.臺一些措施來改變一下現狀,理順當前教育發展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