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

報信的傳令兵在長沙通往武昌的路上,反是沿途遇到村落亦或是集鎮,便大肆宣揚復漢軍大勝的消息,就連馬匹後面還插着兩杆血紅大旗,上面穿着一衆綠營將佐的頂盔,一路上十分招搖。

“前線大捷!前線大捷!少將軍一戰滅四萬綠營大軍!”

“大捷,清軍統帥楊琳倉皇出逃,來犯清兵盡歿於長沙城下!”

這一路上的大捷消息,讓百姓們都紛紛鑽了出來,他們如今歸屬於復漢軍旗下,並非人人心服,不少人還北望朝廷大軍,可是這麼一來,卻是讓不少人面如死灰。

“天娘耶,這下可好,朝廷兵也太不濟事了!”

當然,越往湖北境內走,支持復漢大都督的百姓也就越來越多,人人歡欣鼓舞,出門彼此相望,甚至還有人將家裡過年時才放的鞭炮拿出來,就這麼當街噼裡啪啦放了起來,一時間氣氛熱烈無比。

進了武昌城之後,全城百姓幾乎都出門來看,不少人甚至還想看看有沒有得勝回來的官兵,畢竟跟着寧渝南下的兵丁當中,有許多都是來自武昌附近的子弟。

在一開始時,大家雖然都對復漢軍是有信心的,可是隨着大軍南下,這心裡難免會有幾分糾結,別說這些普通百姓,就連高高在上的大都督寧忠源,又何曾睡過一個好覺?

此時的大都督府內燈火通明,隨着清軍的逐漸集結,馬上將會迎來一場十分艱難的決戰。衆人幾乎都沒怎麼好好歇息,從寧忠源到寧忠景以及等人,一直在忙碌着備戰一事,幾乎人人頭上都生了些許白髮。

除此之外,寧渝率領進攻湖南是五日一報,寧忠源也知道此時寧渝已經做出了選擇,那就是正面打垮四萬清軍,這是一個十分艱難的任務,也是一次艱難的選擇,可是結果到底如何,現如今沒有人知道。

一滴豆大的墨水,從毛筆上滴落下來,在宣紙上染上了一團黑,卻是將寧忠源從沉思中驚醒了過來,他微微嘆了一口氣,望着遠方的夜色,心裡的擔憂卻再也忍耐不住。

“崔先生,這一戰也不知進行到什麼階段了,我這心裡實在是有些擔憂啊!”

寧忠源目光灼灼望着崔萬採,希望能夠得到一個答案,至少能夠讓他此時心安。

崔萬採亦是嘆口氣,他又不是諸葛孔明,這遠在長沙的事情,他又如何能知曉?只是出於對寧渝的瞭解,使得崔萬採不那麼擔憂罷了。

自從收寧渝爲徒,繼而成爲女婿以來,崔萬採發現自己實在是遠遠低估了寧渝的成長速度,在心裡總是期盼着寧渝,能夠創造出更多的奇蹟來。

焦慮彷彿能夠傳染,衆人都感受到了寧忠源心裡的憂慮,不由得都有些提心吊膽。綠營兵戰力雖然羸弱,可畢竟有四萬之衆,誰也不敢說必勝。

衆人內心的不安彷彿化作了實質,讓大家都有些喘不過氣來。良久,寧忠源輕輕嘆了口氣,他意識到若是不能提振軍心,恐怕於接下來的戰事十分不利,苦笑道:“先散了,崔先生,這後面還需要......”

只是話還未說完,一名傳令兵從門外衝了進來,卻是摔了個趔趄,一邊爬着一邊用嘶啞的聲音叫着。

“大捷!我軍大捷!”

“少將軍一戰盡滅四萬綠營軍!”

這一下子卻是讓在場諸位都懵了,他們望着傳令兵,猶自有些不敢相信,不由得紛紛圍過來,只是慌亂間手腳無措,將桌子椅子上的東西帶倒了一片。

寧忠源內心亦是激動萬分,只是面上卻不顯,將帶倒的椅子扶起來,便輕輕揮了揮手,故作雲淡風輕道:“小兒輩大破賊,諸位早些歇息。”話音剛落,便快步走出了政事堂,留下衆人在原地面面相覷,只得搖頭苦笑。

次日,寧渝在長沙城下大捷的消息,在武昌城內傳了個遍,特別是在都督府暗中推動下,許多說書先生都開始將‘寧少帥大破清兵’編成段子說了,在無形當中進一步拉動了都督府的影響力。

都督府同樣是一片歡欣鼓舞,進進出出的吏員臉上都帶着消息,畢竟都督府越是勢大,將來他們能夠分潤到的好處自然也就越大,做起事情來也是越發上心了。

崔萬採和寧忠景一起站在都督府大堂,對着寧忠源彙報長沙的戰事情況,特別是寧渝的那一封數千言的奏書,更是反覆唸了又念,倒不是這文字多麼優美,而是其中牽涉的條條款款,無一不切中當前要害。

“大都督,此番一戰功成,南面再無敵手,這下一步便是南下抑或是東進,調動清軍注意力,咱們在武昌的這盤棋子,也就活了。”

崔萬採略略有些激動,他實在沒有想到寧渝如此果斷,以兩萬人主動攻打四萬人,而且經過一天的血戰,硬生生把四萬綠營都給打崩了!

這一戰的結果實在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不過對於復漢軍而言,也將會迎來一個天大的機會!

寧忠源臉上同樣洋溢着笑意,道:“此戰之勝,不僅是前線將士的功勞,也有後方諸位的辛苦,若非你們晝夜不停轉運軍需,這一戰恐怕還不定打出這樣的結果,諸位亦是有功之臣!”這話讓崔萬採和寧忠景都有些感慨,實在是因爲這一次的軍需轉運是真的非常不容易。

說起來近代戰爭,對於軍需要求是進一步擴大的,涉及到的鐵、銅、火藥、硝石等物資供應,是非常龐大的一個數字,而復漢軍目前不過是剛剛掌握了一個省,供應兩萬大軍在外作戰實在是非常困難的。

特別是主要負責後勤的寧忠景,幾乎是忙白了頭髮,深感後勤事務的煩躁瑣碎,只是這些事情都素來不爲人所知罷了,如今見寧忠源都看在眼裡,心裡亦是頗爲感懷。

“不過,當下清軍威脅並未徹底解除,先生可有良策?”寧忠源笑容和煦,對於崔萬採,他一向都十分尊重。

崔萬採亦是沉吟了一番,“若說原先的清廷二十萬大軍,如同一座大山一般,壓的人喘不過氣來,可如今這一番看來,可能綠營已經腐朽了。”

“大都督,當下首要之事,便是借少將軍一戰之威,稱王建制!”

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二十一章 鑄炮坊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鑑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六章 雛鷹營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鑑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一百九十章 誓師東征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十九章 火炮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鑑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