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

剩下的幾天時間,無非就是讓法國代表和中國代表簽字,發表共同的態度督促日本投降。比起遠東的戰爭,被艾德禮首相認定爲和大英帝國無關,但在法國的主張上,英國還是給予很多支持。

兩個老牌殖民帝國選擇在這個時候報團取暖,現在的事實是,如果單獨的拎出來,英國和法國在美蘇這兩個龐然大物上都得不到便宜,兩個國家就算是加在一起,也只能對付美蘇其中的一個。

自從百年戰爭雙方正式交手,歷經了三十年戰爭、英荷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拿破崙戰爭、美國獨立戰爭、印度殖民戰爭,一直到了現在,兩個從來不拿正眼看對方的敵人,終於第一次認識到了團結的重要性。

如果這個時候還認識不到團結,很快兩個難兄難弟就會在全世界沒有立足之地。

而接下來愛德華·布里奇斯和艾德禮首相討論的事情,就和報團取暖有關。

就如同之前所說的,殖民地問題並不僅僅是大英帝國自己的問題,而是現在很多歐洲國家的共同問題。

在一些渠道愛德華·布里奇斯已經對其他殖民國家展開了瞭解,反饋意見很令人欣慰。

至少荷蘭已經準備重返印度尼西亞了,“對印度尼西亞有所瞭解麼?我記得你在遠東生活過。”

“當然,愛德華爵士。”艾倫威爾遜暗道你可算問對人了,“整個荷屬東印度的地理情況可以用支離破碎來概括,難點在於日本人在亞洲戰場故意煽動本土民族反抗歐洲的統治,可以說現在荷蘭人面對的問題和我們一樣,就是印度尼西亞本土的高層已經有了獨立的想法,說實話以現在荷蘭自己的力量,想要鎮壓這種被日本人放大的獨立力量,結果可能不盡如人意。”

艾倫威爾遜記得,荷蘭幾乎是在日本投降的同時,就展開重返印度尼西亞的行動。荷印戰爭驟然爆發,甚至比法國殺回越南都要早上一個月。

艾倫威爾遜提及了在二戰末期,日本正式投降之前,故意在歐洲國家的亞洲殖民地,武裝當地反抗宗主國的武裝,不僅僅是印尼和越南,甚至美國的菲律賓,日本也是這麼做的。

在印度尼西亞,駐印日軍收到了來自日本本土的秘密指示,要求他們將武器裝備移交給印尼當地的民族獨立運動並策動印尼人進行革命,令其爲盟軍制造混亂。

駐印日軍於第二天向全印尼發出了成立印尼獨立準備委員會的消息。

而那個時候荷蘭人的軍隊還在路上,本着大家都是殖民帝國大家庭的一員,艾倫威爾遜覺得自己責無旁貸,有義務提醒一下荷蘭人,看在他夢中女神赫本是荷蘭人的份上。

“出於對歐洲的團結,荷蘭遠征軍可以現在就出發,如果到了亞洲日本還沒有投降,可以在英屬印度修整,一旦日本投降馬上殺回雅加達。”艾倫威爾遜給出了他本人全無私心的建議。

“很好!”愛德華·布里奇斯滿意的說道,“而且根據一些確實但是不能透漏來源的消息,我們也可以知道,我們的老對手法國人也已經準備好了,不管遭受到什麼樣的壓力,都準備重返越南。”

“對於法國人的勇氣,我從來都不敢懷疑。”艾倫威爾遜一語雙關的回答道,其實法國人就很對艾倫威爾遜本人的脾氣,對美蘇唯唯諾諾,對第三世界重拳出擊,打不打得過先不說,至少法國人把殖民帝國的態度擺出來了。

誇獎了一下九百年來的老對手,艾倫威爾遜忽然心中靈光一閃,好像他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在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大英帝國還是有便宜可佔的。

很多問題其實都不夠資格在波茨坦會議上提出,就拿南斯拉夫難民的問題來說,如果不是爆發的時間過於巧合,而且蘇聯人發現了可以用來做施壓的藉口,根本不會拿到波茨坦會議上進行討論。

那十幾萬的鐵托反對者,歷史上就死的毫無波瀾,根本就沒有人關心。

“愛德華爵士,其實我們還有壯大殖民地的機會。”艾倫威爾遜再也安耐不住,他可還是要回到英屬印度做人上人的,但是英屬印度獨立被壓制住只有理論上的可能,他必須爲自己找好下家。

“哦?”愛德華·布里奇斯略帶驚訝的反問道,“你指的是哪裡,索馬里?”

關於兼併意大利在非洲殖民地的想法,英國內部是討論過的,只不過反對者也很多,比如說可疑的盟友美國,和可疑的盟友法國。

“我們有光明正大的理由,衆所周知泰國的存在建立在英國和法國之間的善意上面,而這次泰國人竟然跟着日本人進攻英屬印度,付出一些代價並不過分。”艾倫威爾遜帶着躍躍欲試的表情道,“我們處理泰國合法合理,而且不容易遭到美國人的干涉。這可以歸爲清算日本的一部分範疇當中,沒人可以反對。”

艾倫威爾遜深知英屬印度的好日子可能不長了,但他又不想去非洲和黑叔叔爲伍。最好是找一個無障礙融入的下家,他爲自己謀劃的下家是英屬馬來亞。

但是英屬馬來亞的好處和壞處都存在,好處是英國短期內不會放棄馬來亞。壞處是馬來亞的潛力並不大,得從什麼地方找補一下才行。

除了荷屬東印度處於目前團結其他殖民帝國的原因,可能暫時不能動手腳。但是泰國是可以收拾一下的,憑什麼奧地利要和德國一樣被分區佔領,跟着日本人身後的泰國就屁事沒有?

“你想讓泰國得到奧地利的待遇?”愛德華·布里奇斯思考了一下,臉上淡漠的神色漸漸出現了變化,帶着瞭然於胸的笑容道,:“是啊,泰國是軸心國的一員。受到一些處罰合理合法,你覺得要什麼地方合適?”

“克拉地峽,直接併入英屬馬來亞。”艾倫威爾遜昂首挺胸,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八百四十一章 CVA-01航母計劃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一百九十章 女權主義者艾倫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五百九十一章 輕罪重罰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阿拉伯聯盟會議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來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三百六十章 溫文爾雅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反向軍購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印巴戰爭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中法建交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東京灣事件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二百零三章 安達曼分離計劃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丹錫金尼泊爾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