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流言

“你是宋人?”袁彥眼睛一眯,輕聲很低沉,也很凝重。

“學生正是。”張齊賢沒預料到這般問題,有些反應不及。

“你的洛音很好聽,有股洛陽的奢侈和厚重,但卻有些許魯地的腔調。”

袁彥繼續說道。

張齊賢心中驚詫,眼前的這位節度使,並沒有印象中的暴躁,顯然,幾年來的壓制,已經改變了他很多。

“在下祖籍齊魯,後遷移到了洛陽。”

“難怪。”袁彥點點頭,說道:“我就說,南方怎麼會有這般正宗的洛音,而且,這般的身高,南人裡面很少。”

其言語中帶有對大唐的嘲諷,雖然加入大唐沒幾天,但羞辱感依舊讓張齊賢難以釋懷。

“袁節帥的曹州口音也着實了得,幾乎聽不出東京的餘韻。”

張齊賢心中有底,自然毫不畏懼地硬懟回去。

“哼!”袁彥脾氣果真磨礪了許多,他當然聽出,其在嘲諷自己離開東京多年,早就遠離了權力中心。

“你我兩國勢不兩立,貴使前來,怕是不謀好心吧。”

袁彥眼睛一眯,也不打嘴仗了,直接問道。

“無他,在下前來,一者爲了剿宋助周,二來,也是爲了節帥的前途。”

張齊賢冷靜地說道,目光直視袁彥,毫無畏懼。

“剿宋助周?”袁彥搖頭笑了笑,嘴角微微上揚,滿是嘲諷道:“怕是剿宋爲真,助周爲虛,你我都不是傻子,趙匡胤從東京龍椅上下來,郭家恐怕也再也坐不回了。”

“我已經是一把年紀了,早就沒了精力,對於加官進爵已無他想,貴使莫要再言語了。”

話雖如此,但張齊賢依舊聽出了其話語中的落寞,不由得再次說道:“郭家何其無辜也?略淮南,拒西蜀,伐幽燕,戰功赫赫,一不曾虐民,二不曾喪國,趙匡胤無赫赫之功,比上節帥等老臣遠遠不如,其不過是得世宗皇帝信賴,從陰謀詭計篡位罷了。”

“這樣的人,配得上皇位,能服衆嗎?”

“至於像節帥這般的周國舊臣,哪一個不是備受打壓?節帥從陝州到曹州,怕是過不了兩年,又得移鎮,這樣的日子,您是甘之若飴?”

“別他麼用成語,老子是粗人。”

袁彥終於憋不住,罵了起來。

就在張齊賢以爲馬到功成時,袁彥的氣勢又低迷下來,他微微搖着頭,雙目也不知看向何方,擺擺手,語氣中滿是無奈:“你們還是儘快離去吧,我年歲大了,家小也在東京,實在是操持不動了……”

張齊賢滿臉無奈,他知曉,眼前的這位悍將,終究是老了,亦或者說是沒有了雄心,曾經的憤怒,忠誠,已經隨着時間的飄散,消磨了乾淨。

“早幾年就好了……”

拱拱手,張齊賢扭頭離去,只是,他好像聽到了什麼,渾身一震。

離開了府邸,張齊賢雖然面無表情,但心中還是頗有主意的。

射聲司位於曹州的據點,就是一處日常經營的醋店,由於來往的人多,所以不易引起注意。

前店後院,經營的張大富已經在當地娶妻生子,打醋後,與一邊幹活的雜役輕聲嘀咕道:“怎樣,有結果嗎?”

“頑固不化。”雜役搖搖頭,無奈道:“普通的說服很難,店主,這張先生果真厲害?”

“上頭髮話,聽說人家是孔目,特地調來的,雖然是讀書人,但官階很大。”

張大富笑着低聲說道,彷彿是在言語什麼笑話,然後搖頭挺肚,來到了後院,見到了正在思量的張齊賢。

“張先生可有吩咐?”張大富連忙恭敬地問候道,無論是人家孔目的官位,還是讀書人的身份,都讓他不得不敬仰。

“你來的正好。”張齊賢目光炯炯,嘴角含笑道:“你經營醋鋪,認識的人,三教九流都有,勞煩你將昨夜有唐使暗訪袁使的消息傳出去。”

“這……”張大富一楞,然後點頭道:“這自然好辦,但您卻在這待不得,哪怕不離開曹州,也得換個地方地方。”

“正該如此。”張齊賢頗爲詫異,射聲司不愧是名傳天下,普通的細作都有這般警惕。

很快,不到半個時辰,就有一名射聲司的人過來,將張齊賢帶走,醋鋪也連忙關張,據點所有人都換個地界。

不過,流言卻傳的更快,不消半天地功夫,整座曹州城都已經知曉了,都在說袁節帥準備變節歸降唐人。

甚至,還有理有據,袁帥若是不歸降,那麼圍攻曹州的兵馬怎麼輕易地離去,又怎麼找不着了?肯定是被其藏匿起來……

等等言語,流傳甚廣。

作爲曹州的監軍,馮長雲正享受着丫鬟的服侍,吃弄着瓜果,別提多舒服了。

剛開始來到曹州,他還是膽怯的,畢竟都是一羣軍頭,他這個監軍着實艱難。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袁彥這個刺頭也漸漸安生,讓他日子也舒適起來,曹州守着五丈河,源源不斷地商船經過,可以說是想不富都不行。

在中原地界當監軍,比邊疆舒服太多。

只是,在軍隊,還是太危險了。

“什麼?袁彥想要造反?”馮長雲大吃一驚,彰信軍節度使造反,這比晴天霹靂還要霹靂。

“其一把年紀,還敢亂爲?”

“我等也不信,但整個曹州都在傳其暗地裡接見唐使,咱們仔細查過,其昨夜果然見了陌生人,還將丫鬟僕人調開……”一旁的侍衛連忙說道。

監視節帥府,本就是監軍的職責,尤其是袁彥這種藩鎮,更是重中之重。

“要不去其府邸詢問一番?”

“不用——”馮監軍搖搖頭,說道:“此事還得交給官家來辦,咱們大腿還沒他胳膊粗,這可就是取死之道。”

“把流言打下去,曹州如今可不能亂……”

袁彥得知消息後,也是第一時間想要壓制,但流言蜚語,越是打壓,越是流傳地廣,甚至還有人有鼻子有眼地說自己想要阻斷五丈河,讓東京餓肚子。

“他乃乃的,這是那射聲司,唐人的手筆,我就知曉。”

ps:求票,求訂閱

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四百八十三章漳泉(3)求票求訂閱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六百七十章敘職第五百五十三章細作第1325章黑水都護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五百章無言第1199章立足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1308章諸王第1324章氣惱第六百三十四章聚宴第六百二十一章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1190章第1378章和談第八章家長裡短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1285章中秋第七百四十五章朝貢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六百五十七章答問第1188章空獄第1103章捷報第1339章第1152章心思第九百零五章郭守文(月末,求票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四百四十章秀才(下)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1293章自己第四百一十七章戰略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九百四十四章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九百九十九章洛陽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八百五十三章無名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鹽場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1178章高麗來使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九百四十二章第1401章入祀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第七百零五章嶽麓山(第三更,補)第1351章折騰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1305章談話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1296章南詔第1110章信念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1287章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三百六十五章小雨第1340章落下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七百三十一章廢除土貢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五百零四章籌備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1225章隱情第1197章想法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鎮入京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1346章教子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四百零四章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