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

占城港很小,但卻很忙碌,作爲南下絲綢之路的重要站點,阿拉伯人與漢人匯聚於此,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熱鬧集市。

占城王只是派遣官吏進行收稅,具體的管理,則是各大商會聯合管理,漢人,大食人,日本人等,各聚居一攤,人口過萬。

“真幸,今日有沒有大魚?”走了幾條小巷,許永良來到了一家魚攤前,溼漉漉的地面令他心中有些彆扭,但這家魚攤是附近最便宜的了。

“許丈夫,今日家中來客了?剛好今天來了一些鮮魚,需要幾條?”

魚攤的老闆是個日本人,十年前來到占城,由於錢財耗盡,但憑藉着一手殺魚的好手藝,終於在占城成家立業,娶了一個漢人老婆。

他還爲自己取了一個漢姓,日本名,李真幸,漢話極其流暢。

囊中羞澀的許永良是魚攤的常客,畢竟在占城,沒有比魚更便宜的肉食了。

“來這條!”指着木箱中活蹦亂跳的活魚,保守估計得有十來斤,許永良面不改色地直接說道。

“這魚最是肥妹,許丈夫用來待客,最是合適了!”手起刀落一番,口中說着話,李真幸就將魚切割完畢,笑着說道。

許永良將手中的竹筐裝載着被殺清理的海魚,掂量掂量,笑道:

“今日的確有貴客前來,咱倆也是相熟的,今晚也一起來吧!”

“好嘞!咱也就不客氣了!”真幸愣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答應下來,許丈夫是附近一帶唯一識字的,雖然貧窮,但依舊得到他們的尊重。

出海的人羣中,鮮有識文斷字的,附近這片數百人的集市,只有許丈夫一人,加上教書育人的私塾,許丈夫威望很高,真幸也十分敬佩他,得此邀請,他心中雖然疑惑,但卻是歡喜。

拎着魚框,許丈夫走走停停,發出了許多邀請,憑藉着往日的威望,拒絕的人很少。

小小的聚落並不大,只是屬於漢人聚落的一部分,但更接近海邊,晚上的海風很大,大部分的房屋擁擠在一起,巷子也很窄。

許丈夫家很大,今天晚上,那平日裡用來教書育人的院落,此時卻坐滿了各色人等,無一例外的,卻都是壯年男子。

衆人議論之際,許丈夫走了出來,開口道:

“根據我得到的消息,三天前,來自嶺南的漢國王師,已經從番禺出發,準備佔據占城,得到這片我們生存的土地!”

“爲甚要佔據占城,我們又沒惹過他們!”有人小心翼翼地開口說道。

“也不知是占城國王,或者是海盜,劫掠了漢人的船隻,很有可能是漢帝的,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占城被侵,已然屬實!”

許丈夫嘆了口氣,繼續說道:

“漢兵數千人已然出發,事到如今,我們別無他法,只能選擇屈服!”

“兵災一起,牽連甚廣,二十年前,樑克楨劫掠占城而返,占城數年萎靡不振,百姓喪家者不計其數,如今王師若來,兵過如篩,後果難以估量!”

“我等不如請歸王師,裡應外合,雖棄些錢財,但好歹保住了性命!”

說完,他摸了摸鬍鬚,微微眯着眼睛,看着衆人,似乎在等待衆人抉擇。

“許丈夫所言甚有道理!”真幸第一個舉手支持,得到了許丈夫讚許的目光,心中甚是歡喜。

有人起聲發言,大家自然從之,這片百戶之地,已然歸屬王師。

許永良滿意地點點頭,這些人都是家中的主心骨,有了他們的首肯,自然毫無問題。

隨後,許丈夫也沒閒着,他攤開自紙張,開始一筆一劃的記載戶籍,這很重要,不然怎麼算歸降。

整占城同樣如此,在李氏商會之前的佈局下,再加上射聲司的努力,大部分的漢人選擇了屈服,只有部分的大食人負隅頑抗,準備幫助占城王對抗千里迢迢而來的漢軍。

對此,嶺南南漢海龍軍的周奎一無所知,他正去往安南附近,準備接送一批來自於安南從屬軍隊。

安南的軍隊,周奎是看不上眼的,他認爲憑藉着自身的實力,占城國實在簡單至極。

“爲何需要安南人?”周奎思考了一路,還是不太明白,瞧着一襲長袍的範棣小郎君,他直接問道。

範棣望着對面越來越接近的海岸,心中長舒了口氣,對於這甲板,他莫名地討厭起來,好想硬實地踩在地面上,感受那充實。

對於周指揮的提問,他灑然一笑,說道:

“安南雖爲國,但兵疲民弱,加上數十年前的“白藤江之役”,難保不有鼠目寸光之徒,夜郎自大,拒迎王師,也是挺麻煩的!”

“這次滅占城國,雖是爲了斂才,也是有敲山震虎之意在裡面,若是沒有安南人蔘與,豈不是拋媚眼給瞎子看?”

“而且,安南派人前來,應爲先登軍,若是能削減一二,也是挺好的!”

“原來如此!”周指揮恍然大悟,政治這東西,果然奇妙,不過是徵佔城,就有如此多的來頭,自己還是不適合這東西。

想到這,他對於範棣小郎君更客氣了,他最佩服有本事的人,顯然,範小郎君,就是這樣的人。

丁部領最後決定,自己非得去一趟占城,看一看所謂的王師到底是何模樣,他們華閭洞在整個安南,可是首屈一指的強兵。

於是,率領着手下近千名強兵,丁部領走了數百里來到布海口(十二使君之一陳覽),然後來到膠水(吳日慶),最後纔到達海岸。

第八百零一章無言第六章邕州衙內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四百七十章黨爭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五百七十章自薦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1168章安撫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九百三十九章所得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1161章勝之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八百零一章無言第九百八十三章第一千一百章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四百六十九傳播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1123章胡姬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1161章勝之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強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1201章唐旗第一千零六十九章科舉第八章家長裡短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第1382章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1155章改變第1218章涼州詞第六百六十二章嘗試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1327章內軋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七百一十章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九百六十九章鑾駕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1302章第1309章就藩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八百五十八章誠懇第1219章異議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1295章門檻第四百八十五章漳泉(完)第兩百四十四章任重道遠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九百三十九章所得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1277章第八百六十六章第1279章城下之盟第四百五十八章太僕寺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八百七十四章入倭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1194章第七百三十一章廢除土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