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薩彥嶺上的不甘,回紇大可汗死

翌日朝會,以李峴牽頭,將昨日與李瑄交談的事宜,一一提出。

得到文武百官的疑惑與響應。

相比於宵禁制度取銷的試行,改爲行省制,合併部門。

增加文部尚書、商部尚書、農部尚書,纔是重磅話題。

更改中央官吏的品秩,使中央的官吏的權威,大於地方。

太守晉升爲巡撫。

巡撫晉升爲侍郎。

這纔是常態。

否則侍郎只是正四品,而上郡太守從三品。比侍郎品秩高。

以前郡太守升遷,可直接爲宰相。

這是變相加強地方官吏的威勢。

今後,只有巡撫升爲侍郎,然後侍郎升尚書,成爲一品大員。

盛世要有嚴格的升遷制度,而非皇帝以喜好將一個資歷不足的官吏升遷。

如李隆基一樣,幾年就使楊國忠這個白身,一躍成爲首席宰相。

天下怎會不出亂子?

下方的大臣,誰會心服?

若無升遷動力,朝堂之上會一片死寂。

九品十八階,最重要的就是明確升遷制度。

從九品,到達正一品。

確立不得直接提拔三階以上。

也就是說,從九品的官吏若是被提拔。

最多提拔到正八品。

正八品,一次最多提拔到從六品。

這只是理論上。

實際上到達巡撫這個級別,能提升一階到達中央任侍郎,就算爲高升。

也可以說,一個地方官吏想要拜相,就得擔任巡撫,讓朝廷看到其執政能力。

九品十八階和行省制度,改尚書九部。

稍一爭辯,就得到文武百官的認同。

有太多官吏是既得利益者。

誰都想升官,得到更好的福利待遇。

同樣的,那些諸寺長吏,都是李瑄的兄長、岳父之類。

李瑄早就向他們通過氣,他們不可能反對。

正是因爲要兼併這些部門,李瑄纔將自己的兄弟和岳父任命爲九寺主吏。

五監之中,軍器監併入天策府的兵器院。

國子監併入智慧宮。

少府監與太府寺合併。

將作監併入工部。

都水監併入將來的農部。

朝會結束,傳召郡縣,使天下太守譁然。

朝廷明確于于乾元五載元月開始,設立行省。可在管轄的郡縣代替朝廷行財政、監察之事。

這和漢代的刺史不同。

刺史只是監察官吏,而巡撫直接是太守的上級。

當然,沒有軍權,巡撫無法和漢末的州牧比較。

但一旦成爲巡撫,從數百太守中脫穎而出,更能引起朝廷注意,能決定將來是否更進一步。

二十四個行省,並不對應省內的都督府。

也就是說,一個行省可能擁有兩個都督府的軍隊。

其行政主官難以與軍事主官沆瀣一氣。

巡撫雖主要管理地方,但中央會經常派遣監察御史,皇帝會通過錦衣衛暗察地方。

若一省出現大變動,必會問責巡撫。

地方官吏不乏有志者,他們喜出望外。

朝廷聲明,第一任巡撫在太守中挑選。

也就是說最少二十四名太守有機會升遷。

最少四十八名太守可以退而求其次,爲一省之副。

升官的概率還是非常大的。

是以,地方官吏爭分奪秒,體恤民情,興修水利,將朝廷的策令完成地漂漂亮亮。

希望在朝廷考覈的時候,得到升遷的機會。

五月一日。

朝廷在長安一百零八坊市貼出告示,宣佈取消宵禁制度。

並按照商議,在西市、東市、長樂坊、平康坊、曲池坊等九個“娛樂氣氛”較爲突出的坊市,進行試行。

另外,燈燭會照亮朱雀大街、曲江。

同時,朝廷頒佈一系列規定,例如禁止縱火,任何流動商販都必須在開闊地,遠離房屋三丈遠,否則將施以重罰。

不得打架鬥毆、酗酒鬧事,或行流氓無賴、偷竊搶劫之舉。

一旦發現這類罪犯,直接流放至黃土高原,種樹三年以上。

爲了保護關中地區的水土流失,李瑄早在乾元元載,就下令禁止砍伐黃土高原上的樹木。

現在糧食不足的問題,一直困擾着長安。

李瑄不可能再竭澤而漁下去。

即便大臣們不理解,李瑄也會嚴加執行。

當然,平民百姓的正常取材還是可以的,但不可以牟利,需向鄉內報備。

宵禁一經實行,晚上有不少達官顯貴、平民百姓來湊熱鬧。

由於準備不足,夜市顯得很冷清。

但機智的商人,很快就看到商機。

沒幾日,就有各種夜市擺在朱雀大街和規定的九個坊市之中。

各種小吃,以及手工製品的發展,已是顯而易見。

最熱鬧的,無疑還是朱雀大街。

這裡有官吏設立的“路燈”,將朱雀大街照得亮如白晝。

有燈火通明的朱雀大街,長安就如同一座不夜城。

一些朱雀大街上的店鋪,已在考慮着改行。

也有偷奸耍滑之輩,想在夜市上行雞鳴狗盜之事。

但看到到處都是帶刀而行的捕快,紛紛將脖頸縮起來。

即便偶有不死心的盜賊,也會被捕快聯合抓獲。

而捕快的設立,也使長安的治安超過開元時期,廣受好評。

取消宵禁一個月後,夜間遊行的人越來越多。

有的甚至遊玩至深夜。

如平康坊的夜生活也得到極大的發展。

青樓的稅收是歷史之最,但朝廷對青樓的監管,也越來越嚴格。

李瑄登基以來,處死了十幾位青樓的管事。

因爲這些管事動用私刑、逼良爲娼等。

律法最不容忍動用私刑。

如今,哪怕主人處死奴婢,也會犯下死罪。

如以前一樣,達官貴人將奴婢當成牲畜一樣的事情,不會存在。

如果達官貴人還執迷不悟,妄自殘殺奴婢,一定會被處死。

因爲李瑄深知現如今許多奴婢的來源,是以前不得已賣兒鬻女的窮苦百姓。

即便是犯罪貴族、官吏的後代,也不能憑藉喜怒去處死。

李瑄都沒這麼暴躁過。

只是現在時機未到,李瑄還無法徹底廢除奴婢制度。

但許多官吏意識到至尊的心意,他們已經在市場上買不到奴婢。

因爲奴婢都被錦衣衛購買,加入錦衣衛中。

百姓吃飽穿暖,則少有賣兒賣女爲家奴者。

至於官奴、教坊女。李瑄已經不賞賜給大臣。

爵位和官職,也不再附帶奴婢。

有領會聖心的大臣,開始僱傭良家爲家中的侍女、雜役、護院。

雖然奴婢制度未瓦解,但逐漸走向崩潰。

奴隸市場人數越少,使外國商人將自己國家的女奴、奴隸販賣至長安。

甚至還有白奴、黑奴出現。

待宵禁制度取消一個月後,長安沒有出現大亂子,反而因夜市變得繁榮,百姓變得輕鬆,文武百官終於鬆一口氣。

他們佩服至尊的英明決定。

夜市促進商貿,雖然大唐在維護治安、燈火上花費不少錢財。

但相比於帶來的收益,這些都不值一提。

有的官吏下班以後,也會帶着自己的妻兒觀看朱雀街,夜遊曲江池。

朝政的勞累,會在這一刻輕鬆不少。

連李瑄都帶着妻兒們去過一次曲江池,看熱鬧繁華,萬家燈火。

……

七月,李瑄前往長安城北的涇陽縣。

在涇陽縣的水泥廠,燒製出第一批水泥。

經過與沙子、石子混合,硬化後如同堅石。

李瑄查驗效果後,覺得水泥燒得還行。

他下令燒製更多水泥,教導工匠如何利用水泥鋪路。

他的第一步是在長安城內鋪水泥路。

使長安城中,大雨不會受到影響,車輛來往更加方便。

另外,還有一條重要戰略,那就是用水泥修一條兩京古道。

大唐是兩京制。

一旦大雨滂沱,兩京古道總是泥濘不堪,馳道也不行。

而且洛陽到潼關的黃河,有一段號稱“人門”、“神門”、“鬼門”,那裡水流湍急,古往今的沉船數不勝數。

水運非常不便。

如果擁有從長安到洛陽到水泥道,可以溝通兩京的命脈。

六百里路。

在後世不算什麼,但在這個時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遠道。

這條道不需要太寬,只要夠這個時代需求即可。

….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九月,薩彥嶺(唐努烏梁海一帶)。

在北方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胡人部落星羅棋佈。

有的小部落逐水草而居,一般情況下難以掃清。

他們會依附於強大的遊牧王朝,作爲自己的求生之道。

自天寶二年回紇建立以來,歷經骨力裴羅、磨延啜父子南征北戰,終於盡擁匈奴故地。

十年前,磨延啜害怕李瑄打他,建立遊牧王朝的第一座城池,單于城。

去年的時候,磨延啜完全控制小海地區(今貝加爾湖),在仙俄河(今色楞格河)的河畔建立富貴城。

將草原北方的遊牧民族,全部納入回紇的統治。

使回紇名義盡有匈奴故地。

今年春時,薩彥嶺部族叛亂,磨延啜於夏天出發,秋季抵達。

一戰贏得勝利,重新統一薩彥嶺部族。

但戰場都來不及打掃,磨延啜突發惡疾,一病不起。

“我還能回到單于城嗎?”

中軍大帳中,磨延啜口乾舌燥地詢問莫賀達幹。

莫賀達幹是磨延啜的侄子,也是此行的統兵大將。

達幹,是回紇的高官。

此莫賀達干與突騎施的黃姓首領莫賀達幹,非同一人。

“巫師說過,大可汗會康復的。大可汗吉人自有天相。”

此時的莫賀達幹還沒有異心,對磨延啜忠心耿耿。

他也希望磨延啜能振作起來,凱旋迴到單于城,接收族人朝拜。

“巫師的話若應驗,就沒有白亭海之敗了。”

磨延啜看着大帳的頂部,聲音有氣無力。

大可汗可以利用巫師,不能相信巫師。

這是他父親骨力裴羅告訴他的話。

他還是忘不了白亭海之戰。

五萬兵馬,獨以身還。

他曾幻想着飲馬黃河,現沒有機會洗刷這份恥辱了。

“嗚嗚……醫者爲你採下神藥,大可汗會康復的。”

莫賀達幹又道,看到精神萎靡的磨延啜,他忍不住哽咽。

“可我連起榻的力氣都沒有了。草原上的兒郎騎不上馬,彎不了弓,是要面見天神了。”

磨延啜將胳膊擡起來,又無力地垂下。

莫賀達幹趕緊去握住磨延啜的手。

磨延啜已到彌留之際。

上次大病一場後,磨延啜爲顯露自己的威勢,御駕親征,平定薩彥嶺部族。

長途跋涉後,他的身體徹底垮掉。

磨延啜的年齡並不算很大,但這或許是命。

“我要不行了。重兵死而恥病終。我也算死在戰場上……”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磨延啜顫顫巍巍。

他如風中之燭一般,隨時會熄滅。

“大可汗……您要振作,會好起來的。”

莫賀達幹大喊。

磨延啜是回紇的頂樑柱,部落聯盟也認可磨延啜雄主的地位。

現東北胡部已經盡歸大唐,西部有葛邏祿這條大唐惡犬。

大唐都督府兵鋒直指草原。

風雨飄搖之際,磨延啜不能就這麼離去。

“匈奴、鮮卑、突厥,他們擁有的領地,和我們回紇差不多。可他們都輝煌過,叱吒一時。我們回紇爲什麼不能那樣,還要年年向中原朝貢……”

磨延啜像是迴光返照一般,說這句話時有力氣,眼中充斥着不甘心。

爲什麼?

強大的回紇,在大唐這個龐然大物面前,如同綿羊一樣孱弱。

大唐的都督府建立後,更讓回紇絕望。

“是我辜負父親的信任啊……”

磨延啜已經很努力了,但還還是覺得自己辜負了骨力裴羅。

“李瑄太厲害了。大可汗在天下僅次於他。回紇遲早會如蒼鷹一樣,盤旋在中原上空。”

莫賀達幹只能向磨延啜安慰道。

僅次於李瑄,不是對一個驕傲大可汗的侮辱。

而是無限的讚美。

哪怕磨延啜再恨李瑄,也不會自大說自己強過李瑄。

“我死以後,誰可繼位大可汗?”

腦海中浮現李瑄的音容笑貌,磨延啜的語氣又弱了下來。

他知道自己不行了,趁着還有一口氣,要把後事交代。

但這句話好像有些多餘。

因爲現在名義上葉護爲太子。

若磨延啜死亡,就該將葉護太子從召回,繼承大可汗之位。

“應該立刻將葉護太子從長安召回。”

莫賀達幹含淚說道。

“葉護久在長安,李瑄竟挽留葉護求獵,他們何時建立的關係?如果葉護爲大可汗,回紇會不會成爲大唐的都護府?”

磨延啜憂心忡忡地說道。

他也得知大唐共有八個都護府。

不同於以前的安東、安南、單于、保寧這些都護府。

乾元以前的都護府只是撫慰諸藩,輯寧外寇。

現在的都護府直接參與管理,並經營疆域。

原本的都護府本就在郡內。

現在的八大都護府,都有控地千里。

前不久,磨延啜收到葉護太子的信件。

葉護太子言“天命歸唐”,勸說他“盡心侍奉”,使磨延啜血壓飆升。

他將酒杯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想着葉護太子回到單于城後,便將他廢除,立他最寵愛的次子移地健爲太子。

他戎馬一生,可以接受失敗,忍辱負重。

但不能接受葉護太子這種怯懦。

然人算不如天算。

葉護太子還未回來,磨延啜就奄奄一息。

並留給磨延啜一個世紀難題。

“臣愚鈍,未得主見……”

聽到磨延啜的話後,莫賀達幹識趣地閉嘴。

現在磨延啜有三個兒子比較優秀。

長子葉護。

次子移地健。

三子胡祿都督。

莫賀達幹早聽到風聲,明白磨延啜不喜歡葉護太子,更鐘愛移地健。

移地健心狠手辣,有梟雄之風,磨延啜認爲移地健如兇猛的白狼一般,遲早會成就大事。

“如果我改立移地健爲太子,死後移地健即位。李瑄一定會藉口移地健謀反,冊封葉護太子爲大可汗,征伐回紇。”

磨延啜說話的時候喘着粗氣。

他太瞭解李瑄了。

此人野心勃勃,戰略眼光獨到,不會坐視回紇壯大。

“這……不太可能吧!”

莫賀達幹不敢相信。

他與移地健關係非常好,心裡是希望移地健爲大可汗。

現聽磨延啜如此一說,冷汗直流。

真是太巧了。

偏偏是在大可汗病重的時候,葉護太子被李瑄挽留在長安。

這一留就是大半年時間。

彷彿未卜先知一樣,使磨延啜臨死了,還要嘗試一番騎虎難下。

“一定是這樣!”

“咳咳……”

磨延啜篤定的道。

話說完,像是動了元氣,重重地咳了幾口。

他臉色蒼白,沒有一絲血色,也沒有一絲生氣。

秘不發喪,是瞞不住大唐的。

強大的大唐,在回紇內部有許多細作。

隱瞞幾天可以,難道還能隱瞞幾個月嗎?

“我這一生,一定要贏李瑄一次。將將領和貴族們叫入大帳。”

磨延啜深感無力,準備交代後事。

“遵命!”

侍衛連忙將中軍大帳外的回紇將領、貴族叫入帳內。

“我死以後……召葉護太子回單於城繼位大可汗。葉護太子…非爲英主,會使回紇萬劫不復。待他至草原,立刻將其…截殺,向唐庭聲稱葉護死於非命,重新擁立移地健爲大可汗。”

“這是我身爲草原大可汗的最後一道王令,爾等必須立誓遵從!”

磨延啜吞吞吐吐,向一衆回紇將領、貴族說道。

至於李瑄會不會因葉護太子的死而動怒,磨延啜只能聽天由命。

他盡力了!

“大可汗……”

見磨延啜交代遺言,衆人連忙湊上前。

“發誓……”

磨延啜用盡最後力氣,吐出最後兩個字,眼睛瞪大。

他不服輸,他會在黃泉等待李瑄。

“我等向神靈起誓言,遵從大可汗遺詔,若有違背,天打雷劈,萬箭穿心……”

莫賀達乾和一衆回紇將領、貴族立刻跪下,舉起手向天發誓。

然後向磨延啜伏首。

然而磨延啜始終未讓他們平身。

莫賀達幹擡頭望去的時候,磨延啜已經閉上眼睛……

一代雄主,就此隕落。

“大可汗……”

嚎啕大哭從大帳內傳出,聲音很快覆蓋薩彥嶺,並愈傳愈遠……

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252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第411章 稱帝,改元,華夏曆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18章 一石強弓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363章 李適之出逃長安,天水王收河西兵第422章 五體投地的宰相們,基礎改革進行中第49章 賣馬人第26章 回樂城中第8章 看花馬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342章 羅馬帝國進攻大食,最後的大戰第421章 初掃關中,觸目驚心的結果第47章 大戰將起第36章 皋蘭州都督府騎兵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啓,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325章 大唐西進,驃騎大將軍第385章 新政初見端倪,李適之回長安第240章 贊普勸李瑄造反,黃河源頭第242章 建立神策軍,追封李瑄祖父爲王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184章 南霽雲斬殺吐蕃元帥,九曲之戰大勝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對戰大食的計策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73章 威震草原第242章 建立神策軍,追封李瑄祖父爲王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106章 積石軍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356章 安祿山的哭泣,鼓角聲前奏,天寶十四載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436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106章 積石軍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421章 初掃關中,觸目驚心的結果第390章 對豪強大族的處置,陌刀軍渡過黃河,澠池之戰第53章 備戰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281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15章 大勝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68章 斬將,當者辟易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424章 王昌齡結算前世仇,江南地區的喪鐘第445章 新朱雀大街,供奉凌煙閣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106章 積石軍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315章 西域戰爭起第439章 八大都護府,九品十八階第22章 寧遠將軍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64章 大舉進攻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354章 還治其人之身,此花開盡更無花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57章 甲騎衝陣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51章 火雲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253章 表字,授予玉麟勳章第32章 突厥寇邊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78章 陌刀將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45章 節制一軍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330章 換將,改城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